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

“嗚嗚。”的號角之聲傳來。

“轟,”的一聲,一陣隊列,身邊的士卒列陣而出。吳雙樓作爲先鋒走的最快,不過有比吳雙樓走在前面的人。

不過,吳雙樓一點也不羨慕他們。

因爲吳雙樓知道,前面這些人不過是炮灰而已。

這些人都是浙軍在外營的俘虜。也就是那些民夫而已。

朱厚煌對他們不好,還是有下限的。但是毛銳對他們只會更加狠毒,更加嚴厲,毛銳所攜帶的糧食有限。雖然毛銳可以就地補充,但是毛銳卻沒有想爲他補充的想法。

他的想法是用他們來消耗朱厚煌大營之中的彈藥。

因爲對毛銳來說,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最快時間之內打下這座大營。至於死多少人,根本不在毛銳的考慮之內,尤其還是敵軍的俘虜。不管死多少,都不影響到大軍的士氣,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炮灰。

大軍到達內營之外。

經過一日的清理,外營很多佈置都清理的差不多了,至少有浙軍數萬的位置。

這一次毛銳不願意給朱厚煌一點點機會,大軍將營寨圍着水泄不通,一條小路都沒有。

“雍王殿下,爾圖謀不軌------”

朱厚煌在門樓之上,無聊的聽着。

朱厚煌畢竟是大明雍王,正式決戰之前,還要將該說的都說了,以至於向天下人表示,不是我不將親親啊,而是雍王一條路走到黑,根本沒有勸解的餘地。

朱厚煌聽着有些不耐煩,不過,他按捺的罵孃的衝動,硬生生的忍住,他要聽完,並不是這裡面有什麼重要的信息,純粹是,朱厚煌想拖延時間。

“雍王殿下,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你棄械投降,當今陛下一定會放過你的。最多不過是囚禁高牆而已。”

朱厚煌聽着終於說完了。朱厚煌輕快的說道:“告訴他,少說廢話。”

“雍王有旨:少說廢話。”

“少說廢話---”

一時間雍軍之中一片歡笑之聲,想在士氣之上壓倒對方。

毛銳冷笑一聲,一揮手,立即有人舉起大旗,輕輕的搖動。

大旗作爲中軍的象徵,也算是傳遞消息的重要媒介。

吳雙樓看見大旗搖動,立即下令道:“讓他們衝。”

“是。”吳雙樓大聲說:“傳令,讓他出擊。”

“咚咚咚咚。”的鼓聲瞬間想起,無數柄長刀在陽光之下燁燁生輝,還有一門門火炮在陽光之下散發出金屬的光澤。

不過,他們對準的不是敵人,而是雍軍的那些俘虜。

在長刀與火炮對着之下,他們只要稍稍有一點點異動,大軍就會立即撲出,平定任何形式的反抗。

他們別無選擇,要麼被雍軍打死,要麼被浙軍打死了。

“殺啊。”不知道誰喊出了第一聲,似乎要爲自己壯膽,所有人猛地得高呼起來:“殺啊。”

但是聲音之中,有一種癲狂的感覺。

“殿下怎麼辦?”

此刻朱厚煌是整個大營的主心骨,朱厚煌淡淡的說道:“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可是他們都是我們的人啊?”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穿着雍軍給他置辦的衣服。

“他們投降的時候,就已經不是了。”朱厚煌說道。

“是。”

在朱厚煌的命令之下,雍軍士卒都已經填裝好的炮彈,一柄柄火把都豎了起來。等着大量的前雍軍到達火炮的射程之中。

大手一揮,所有的炮火都開始發言。

“轟轟”的爆炸之聲,一聲疊着一聲,一聲挨着一聲,每一炮都是結結實實的,無數炮彈砸進這些前雍軍的血肉之軀。

硬生生的打出一道道血路出來。

這好像是一個信號,剩下的戰鬥殘酷之極,不管是對於雍王,還是對於毛銳來說都是。

兩三萬的俘虜,反覆衝擊,凡是衝城的有飯吃,沒有衝營的,所有人都當成逃兵處置。

整整一個上午的反覆衝擊,這些前雍軍傷亡慘重,雍軍沒有讓他們占上一點便宜。

慘烈的戰事,還在繼續。

事情發展到這裡地步,所有智慧都派不上了。剩下的,只有勇氣,還有力量。

毛銳給所有人展示了什麼叫做鐵石心腸。

一次又一次催促這些前雍軍進攻,。對於傷亡一句話都沒有問,就好像是雙方根本沒有死人一樣。

入夜時分。

“殿下,今天白天一戰,我們傷亡不多,這些叛節之人卻死傷慘重。以至於城下血流成河,屍骨成山。”李良欽對今天白天一戰,還是相當滿意的。

“不用說這些。”朱厚煌說道:“我們的火藥庫存還有多少?”

毛銳絲毫不掩飾的感覺,就好像再說吃定了朱厚煌。讓朱厚煌心中很不爽,所以仔細問火藥庫存的問題。

“我們今天火藥庫存用去的了四分之一。剩下的火藥還能堅持三天?”李良欽的臉色有一些沉重。

這個情況朱厚煌有所預料。

今天的人幾乎是活靶子,所有炮兵幾乎都忍不住的射擊。消耗火藥大一點,也是正常的。

不大正常的是營中的火藥。

朱厚煌剛剛起兵,可以說什麼都缺,缺人,缺兵器,當然也缺火藥。火藥看上去多,真正一打戰,立即都會消耗乾淨,所以朱厚煌這一段時間,一直是持續對敵戰鬥,也一直將火藥儲存量消耗的比較多,最後也沒有多存一點火藥。

而水師的火藥不少,如果道路還通常的話,還能從水師哪裡借一點火藥過來應應急。但是問題是水師與大營的聯繫都斷絕了。

朱厚煌自己也沒有什麼辦法,也不知道水師那邊到底進行怎麼樣了。

朱厚煌說道:“從現在開始所有火炮都要慎重發射,將我們火藥量不夠的事情都告訴下去,讓他們看着辦吧。”

李良欽見朱厚煌居然不說話,上前兩步,說道:“殿下,您沒有其他吩咐了嗎?”

朱厚煌說道:“沒有了,現在的情況說什麼都沒有了,我只能接受現實,看你們的能力如何,到底是我們守住這裡,還是毛銳來取的孤的項上人頭。”

“有臣在,定然會保住殿下完全,只是殿下,可想過走?”李良欽說道:“我觀一到夜裡,對方的軍營的並不是多嚴密,如果殿下信得過臣,臣選幾個好手,將殿下送到江上,即便這個營寨堅持不住,也能保住殿下完全。”

朱厚煌看李良欽所說的話,是真心的。但是朱厚煌還不能完全相信李良欽,最少朱厚煌沒有將自己的小命放在一個人身上。

這似乎是他作爲君主的本能了。

但是朱厚煌卻不會這麼說。

“李先生。”朱厚煌說道:“孤並非爲來了一己之私而起兵,孤本想坐東雍,將雍國傳給後代,孤這一生,也有開創之功,這也就夠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孤已經退縮到這個地步,嘉靖還不放過孤,孤只能起兵。”

“孤起兵不是爲北京城的那一張椅子,而是爲了雍國啊?”

“每一個國家開國的時候,就是這個國家武力最盛的時候,如今的雍國,我們都還在,嘉靖還忌憚三分,如果我等都去了,大明天子,嘉靖,或者是嘉靖的子嗣,發兵攻到東雍,你覺得,平安能擋住嗎?”

“寧王造反,被牽連的有七十多萬人之多,如果孤這雍國被打下來,我等之子孫,要麼死在刀斧之下,要麼就會被貶爲賤民,生生世世沒有出頭之日,孤絕對不允許這樣,孤必須給平安打出一片郎朗乾坤。”

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八十章 先鋒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
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八十章 先鋒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