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

朝廷在此前講究文武平等,武進士與文進士俱是一體,三年一試,得中者按名次授給武職,從八品到正八品,從七品,正七品,分別授給過關的武進士們。

從武忠郎,秉義郎授給勳階,實職一般是都頭起步,也可以任防禦副使,縣尉,軍都掌書記,或是至警備司任保安郎,樞密院任保忠郎,或是去武學任修武郎,訓武郎。

徐子先明顯不止在七品職位上,多半是任防禦使,宣撫副使,甚至更進一步,也猶未可知。

何獾當然不敢明面刁難,但給一些中下的考評,使徐子先的任用受一些影響,也是這個樞密副使的權責之一。

徐子先入內時,與諸多武舉向何獾行禮時,自然也是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

他卻渾不在意,何獾待罪之身,出外軍州只是韓鍾先要清理禁軍將領和中低層的官員,然後才抽手到何獾這一層級。

最好的下場也是免官,何獾怕是要被追奪出身以來文字,直接剷除一切復起的可能。

韓鍾也是心狠手辣的權相,對何獾這種落難的野雞還會留手不成?

金鼓,旗號,佈陣,一切俱是有條不紊。

徐行偉也是與徐子先一併考試,其兩個好友,種紀和姚平忠也是一併考試,諸人相識之後,也只能匆匆互相祝願幾句,便都是在考官的要求下開始進行各種考覈。

自仁宗之後,朝廷開始重將門家世,很多武將直接授給武職,慢慢積功上升,李友德就是其中的例子。

也重武學學堂,很多講武堂的學員也是直接授武職,熬資歷也能熬上去。

武進士已經不是正常三年一科,這一科距離上一次的考試已經過去九年的時間了。

主要還是朝廷沒有那麼多軍職安置新科進士,如果考中了不能得實職,徒然令得新科進士們不滿。

朝廷任用文官,位置不足的就多派幾個差遣,武職卻不能,一個蘿蔔一個坑,多挖坑只會使軍制混亂,造成上下令行不通,指揮間互相扯皮,這一點分寸朝廷還是有的。

此次武進士考試,不少人都是等了好多年,算是積攢了相當多的英才,令得在場的考官們俱是點頭微笑,哪怕是一腦門官司的何獾也是微微點頭,此科武進士,必能多出大將之才。

表現異常出色的,徐行偉,姚平忠,種紀,俱在其中。

而最爲出色的,恰恰是何獾看到就生氣的徐子先。

貴爲南安侯,鎖廳試的要求和標準也要低一些,徐子先卻是一切與普通舉子們一併考試。

不管是行軍佈陣,還是運用器械,體能,都是最上上的考覈結果。

在場有數千人,徐子先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看在眼裡,就算何獾有心想判中中或中下,也得在場的人服氣。

也不是他一個考官,何獾是待罪之身,別的同考官可不會同他客氣。

待到騎射之時,徐子先百步之內,策馬飛馳而過,十箭十發十中,這在禁軍中也稱的上是神射手的標準了。

至於飛馬斬斷草人,動作更是利落乾脆,沒有絲毫遲滯不合之處,動作如行雲流水,令人之見感覺賞心悅目。

“南安侯真是奇才。”

“宗室內果真又出人才了。”

“本官三十年前曾經在此見過齊王殿下應考,也是諸般考覈都極爲出色,齊王考過之後,被文宗皇帝召見,大加讚賞……一晃已經三十年過去了,現在終於又出了一個與齊王殿下比肩的人物。”

“不,大爲不同。”有人反駁道:“齊王青年之時,可曾率部擊退海盜,又可曾敢在京師以百五十人攻大參府邸,斬殺參政?論說起來,南安侯可是比齊王強的多。”

“趕緊判個一等,過兩天授官給職,叫南安侯及早出京爲好。”

“此言大善。”

衆多同考官七嘴八舌,簡直顧不上何獾的臉面,就算是何獾自己,其實也是覺得衆人說的有道理。

這樣全才的宗室,放在京師,不要說天子不安,朝官們哪個能安心?

論悍勇,一百五十人衝入大參府邸,論將帥之道,指揮南安團練對抗強敵。

論兵法策問,也是有理的據,論眼前的考試,則金鼓旗號列陣無不精通。

假以時日,怕是真的功業還要在齊王之上。

“放到福建,由趙王和林鬥耀頭疼去吧。”判入一等,劃圈時,何獾不無幸災樂禍的心理,這一次大亂,說白了是徐子誠惹出來的,徐子誠和蒲壽高受誰的指使,別的人不懂,何獾這種層級的豈會不明白?

劉知遠若不是受到這樣的蠱惑,以爲找到了突破點,就維持現在的格局不變,韓鍾敢擅自動作,徐子先敢衝入大參府邸,迎來的就是天子不可遏制的怒火……就是說天子要掀翻桌子,十來萬京營禁軍猶在,徐子先再勇,以能一敵萬?

說白了還是蒲壽高和徐子誠之輩壞事,經營多年的局面,敗壞在幾個小人身上。

趙王更是可恨,可恥,可鄙。

何獾划行之時,有點自暴自棄的感覺,一筆簽名龍飛鳳舞,居然有點看破紅塵,大徹大悟之感。

“明達,聽說你劃在一等了。”

傍晚時分,所有考試結束,衆多武舉人結伴而出。

武舉考試比文進士考試被困在貢院不同,需要大校場,考覈的項目也是在衆目睽睽之下。

射得中就是射得中,射不中就是射不中,硬橋硬馬,沒有什麼可隱瞞的。

文人作文,就在方寸之地,拿筆墨紙硯書寫文章,好或不好,得靠考官細心研判。

武人們就直接很多,走馬馳射,看矟,刀技擊之法,看金鼓旗號佈陣,這些東西,好就好,不好就不好,考官想作弊都是爲難,中或不中,只看自己的本事。

徐子先的本事,毫無疑問的得到了所有武舉的讚賞。

姚平忠就是其中一位,他繞過徐行偉,大聲道:“十箭十中,不在一等還能是二等不成?”

這一個衆人俱變了臉色,有人冷笑道:“爲將者可不是光憑弓箭。”

姚平忠大刺刺拍了拍自己腰間長弓,說道:“說這話的人,在沙場上莫遇着俺的這柄弓,俺認得你,它可不認得你。”

衆武舉面色俱是一變,不少人都是一臉憤然,可惜卻是無人跳將出來。

姚平忠的箭術相當出色,飛馬馳射十射十中,這和徐子先一樣優秀,但中箭中靶都是在靶心,這又是比徐子先還強的多了。

其實飛馳中靶的大有人在,不止是一個徐子先,徐子先練箭是前世打的底子,加上長時間的苦練,也有秦東陽,劉益這樣的高手教導,所以進步飛快。

姚平忠和種紀這樣的將門世家,別的不說,和秦東陽身手相差不多的高手好歹是有一些,請教起來也相當方便,想壓住這些將門世家出身的武舉,那也是盡乎不太可能。

徐子先能得到認可,當然不止是今日的表現。

姚平忠壓住衆人,轉頭又對徐子先道:“俺敬服的不止是南安侯的箭術,那晚俺可是親眼看到南安侯率部冒火衝入參政府邸,他孃的,這等事看着就叫人全身血都沸騰起來,不過俺只能想想,卻是不敢。嗯,俺爹能剝了俺的皮。”

這廝還真是個沒心機的粗直漢子,大事底定,姚平忠和種紀還有徐行偉那天的事蹟也是沒有刻意隱瞞,但各人的處理方法就是截然不同,種紀斷然否認,徐行偉笑而不語,只有姚平忠大刺刺的承認,並且大肆宣揚。

這廝倒是真的不怕被剝皮?

徐子先笑了笑,這些將門出身的,看似粗豪,其實哪個心裡不是九曲十八彎?

姚平忠性格直爽是真的,說他全無心機,那姚平忠不是蠢貨,持這種看法的,纔是真正的蠢貨。

這麼大肆宣揚開來,韓鍾遲早會知道,自是明白自己欠了秦鳳路姚家一個大人情。

總比上門投效,當面陳說功勞,格調要高出很多來。

“姚兄過獎。”徐子先道:“事情逼到頭上來,不拼就死,拼最壞亦是死,當然要拼一下。”

“這話對俺的胃口。”姚平忠大爲讚賞,說道:“飛燕樓有好燒酒,今天大夥累了,明晚俺請客,請君侯,子張兄,還有惟理,咱們幾個去好好喝上一頓,替君侯慶功,俺們辛苦一遭,也該慶賀一下了。再者,後天放榜,俺們一邊徹夜喝酒,一邊等消息,豈不是人生快事?”

衆人都是點頭,考試已經叫衆人很是緊張了,再加上有兵變之事,各人的神經都是崩的緊緊的,現在兵變事平息,考試也完了,心態都是鬆馳下來,飲宴之時等消息,確實是人生一快。

徐行偉笑道:“也好,我們一會去接燕客,明晚一起聽榜。”

魏翼連續入場三天,考文進士比武進士更用心思,頭腦的弦崩的更緊,每天出來都累的半死,酣睡如豬,就是兵變那晚也是溫書到半夜,第二天才知道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大事。

魏翼也沒有大呼小叫,抱怨徐子先不叫他幫忙,以致丟了一場大功勞。

中進士後,魏翼定然返回福建,有徐子先幫襯,重要的是昌文侯府幫忙,還怕升官升不上去?何必輕身犯險,搏這種沒什麼實惠的功勞?

有此一事,韓鍾是欠徐子先等人不小的人情,但酬功之後,人情自然抵銷。

除非林鬥耀調走,否則雙方將來還是大有可能撕破臉皮。

魏翼不算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但也不是什麼強悍的武夫,不叫他當然是對的。

朋友之道,便是互相替對方考慮,而不是強人所難。

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
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