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

“艦船之事,我們也會盡力爲之。”傅謙道:“現在所制船隻,俱是以戰艦規格來試造,不分福船,沙船,或廣東船。桅杆多以四桅,前衝角,後城樓,置八牛弩,牀弩,或是試製投石機,以備萬全。但現在只能造百噸左右的小船,按君侯令是如此……”

“不必着急。”徐子先擺手道:“宗旨是要儘量早些建成水師,但此等技術之事,不是急着蠻幹就能成功的。我的目標,是要建成千噸大艦,以此爲核,廣置八百噸,六百噸,三百噸位的戰艦跟隨,如此艦隊,方可無往不利。”

衆人聽的心馳神搖,真是壯心不已。

“海盜折損太甚。”孔和這時看着海上,說道:“怕是無力將戰艦全部開走了。”

“你不要想太多。”徐子先笑道:“他們會將戰艦鑿穿,或是放火,不會留給咱們的。”

現在海盜未走,可能是驚魂未定,逃回去的不過幾千人,人數太少,茫茫大海風險極大,操船的人手不足很可能會出事,而且就算有水手,船上人手不足,在大海上也就毫無用處了。

孔和的想法在場的人均有,一艘三百噸的正經戰艦,造價最少十五萬貫,配上人員裝備,比如八牛弩和投石機,最少超過二十萬貫以上。

海上三百艘船,中軍艦級的最少也有好幾十艘,這是千萬貫的家底,要是能將這些船弄過來,這注橫財大的令人呼吸困難。

可惜,府軍在陸上無敵,卻是拿海上之敵毫無辦法。

孔和感慨良久,說道:“這可真是望洋興嘆了。”

衆人俱笑,但看向海上的眼光卻更是熱切,也有一些緊張和急迫了。

府軍陸上再能打,要滅羣盜,還是要憑水師說話。

此時殺俘亦殺的差不多了,李儀將要去督導民壯繼續追剿殘敵,同時要處理打掃戰場,當下向徐子先告辭,並對衆人告誡道:“諸君莫要急燥,一年多前,我等哪曾敢想正面擊敗呂宋二盜?那是齊王,安撫使,並全福建的禁軍和廂軍都沒有辦到的事情。今日我等能完成此事,上慰天子,下撫百姓,足以青史留名。將來之事,必能水到渠成,勿驕勿燥,但做好手中之事,則事必遂矣。”

李儀方面美髯,雖不習武事,但此時頗有大將之風,口中緩緩發語提醒衆人,卻是極爲溫和,令人如沐春風,不覺歎服。

當下李儀先去,接着傅謙率民壯亦去兜剿殘敵,同時也是保護上游各處的工廠,以防被逃竄諸盜破壞。

孔和和陳佐才,陳道堅,方少羣等人則侍立在徐子先身邊,至午時,王心源親自熬藥,請徐子先喝了,雖然天氣炎熱,湯藥難以下嚥,徐子先還是一飲而盡,彷彿在飲甘霖。

陳道堅等人是自侯府前來,戰前勝負難料,他們若聞敗迅,將帶着公文檔案和侯府小姐並妾侍秀娘一併離開隱藏,所幸早晨時戰勝的消息傳到侯府,沿着侯府中間,所有人都在歡呼鼓舞,兩個青年女郎,更是感泣流淚,高興的不知所以了。

後來小妹拜託陳道堅趕緊前來,徐子先病體未愈便親至戰場,小妹和秀娘當然不能放心,所幸的是王心源早早被接過來,令她們在侯府中安心不少。

天黑之前,搜捕暫告一段落,火兵們今天大展廚藝,殺了幾十頭豬和大量的雞鴨,民壯們可以用肉湯和白米飯佐餐,足以飽肚。而府軍將士,不分將領軍官,俱賞給肉食,每人均吃的嘴邊流油,今日肉食暢開供給,不復有二兩或四兩之限,幾乎人人都吃的眉開眼笑,萬歲之聲在篝火邊持續不停的響起。

入夜後,府軍將士和民壯輪值,這一夜卻是異常安靜,幾乎沒有什麼動靜可言了。

第二天近午時,海面的船隻毫無動靜,顯然還沒有撤走的打算,有府軍在半夜來報,可能有過百海盜在南邊的海邊脫光了遊入海水中,他們擅長游水,雖然一兩天未進食,但游上幾里根本不算什麼,他們從南邊下海,一直游到海軍艦船處,然後渾身哆嗦着攀上船隻,接着便是嚎啕大哭起來。

這動靜被岸邊的府軍將士發覺,但沒有水師,也就無船追擊,只能望而興嘆了。

徐子先知道後,說道:“如此說來,三五天內海盜尚不得走,不過今天應該開始鑿船了。海上是東南風,若放火燒船可能會引發整隻艦隊着火,秦東陽和葛存忠等人計較,也想用小船去縱火,但南安侯府只有十來艘小哨船,怕是起到的效果相當有限,還會折損將士,想想得不償失,也就放棄了。

橫亙在海上的船隻就象是一根碩大的木刺,深深紮在了侯府文武官員,當然也包括徐子先在內所有人的心裡。

不過也有好的效果,大勝之餘,府軍將士,包括武官在內不免有驕嬌二氣,看到海上的船隻之後,驕氣之氣也是被打下去了不少。

休息兩天後,雖然並未痊癒,徐子先的身體也是恢復了不少,在秦東陽等人的陪伴下,去觀看海邊京觀。

這是特意挑出來的地方,在花溪南數裡外,海邊礁石林立,怪石嶙峋,岸邊一片青綠,很多灌木長在巨石之上。

這裡雖然也是海灘,但根本不宜當成碼頭港口,水面礁石多,岸邊石高險峻,無法大規模的運送貨物人員。

但築成京觀,在這裡就相當合適了。

“人頭有一萬九千七百多顆。”秦東陽面色有些陰鬱,不管海盜有多麼可惡該殺,一陣而斬首近兩萬級,這個成果說出來是爲將者的光采,但對個人來說,想想自己率部殺了那麼多的人,情緒定然會十分異樣和複雜。

在場諸將,也是差不多的表現。

在那一瞬間,徐子先也有些彷徨,他在官道上繞行良久,眼中滿是那些閉目或是圓瞪兩眼的羣盜首級。

大量的首級被堆放在一起,天氣炎熱,雖然在海邊也吸引了大量的蒼蠅飛舞,幾乎將整個首級堆給蓋住了。

這樣的場面,普通人看一次怕就是得做惡夢了吧,就算是在場的全是殺人無算的悍將,此時也有些害怕了。

“派人多割些草,在首級順風處燃燒,薰走羣蠅。”徐子先道:“過一陣子就暴曬風乾,看着沒這麼嚇人了。”

“還是會嚇人。”秦東陽沉聲道:“來往諸盜或百姓,怕是見之而心驚膽寒。”

“百姓不會害怕。”方少羣在一邊插話道:“恕在下直言,東藩有此京觀,日後海商會蜂擁而至的。”

衆人初時不以爲意,但轉念一想,也是紛紛點頭。

百姓確實不會怕,死的是羣盜,又非良善百姓。

而海商行船至此,看到這樣顯明的東西,足以增添對東藩安全的信心。而羣盜聽說有些京觀,除了蒲行風這樣的大盜,怕是沒有海盜敢覬覦東藩這裡了。

方少羣微微一笑,說道:“君侯想的不是以東藩代替泉州或明州,這二十年內都辦不到。但東藩正在航道之上,一年到頭沒有幾艘船來停靠,這也是相當的不正常。若此,僅此役過後,在東藩停靠的海船怕是最少增加百倍以上,光是這一點,咱們這一仗就打的太值了。”

衆人俱是眼中發亮,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海船前來,不可能光停靠一下便走,補充食水的開銷,停靠的費用,還可以使用東藩的倉庫。

此外就是會與東藩貿易,或是在這裡建立商行,代售點,彼此間也會貿易。

這樣的話,整個東藩就活過來了。

此後不光是南安侯府一家在這裡開發做買賣,而是千百家商行一處。

雖然短期內比不得江陵,明州,泉州,廣州,但在幾年內成爲海上貿易的重鎮,商貿發達,人丁會陸續移民前來,整個侯府的實力也自是會水漲船高。

加上自己的工廠,諸多特產所帶來的收益,幾年內南安侯府的實力變遷,可能會超過在場所有人的想象之外。

“大善。”葛存忠抹着下脣的短鬚,暢快笑道:“看來我老葛也有不賺昧心錢而發財的那天了。”

要創辦公司,各將俱有股分的事,徐子先已經同諸將談過了。

侯府開墾全島,徐子先不打算放開私田。

鄭成功經營東藩,官田一部份,將士分田一部份,允許移民自行開墾是一部份。

後來私田超過官田,徐子先認爲是鄭成功的賦稅收的太重,導致官田無人肯種。而私田則多半落入將領,還有逃往東藩的達官顯貴之手,這也使乾隆之前,東藩的人口一直在十幾二十萬人之間。

後來放開私田墾地,大量閩地百姓自行赴臺,到處開地,結果幾十年間人口暴漲到三百萬人。

但如果早年就對官田實行補助,包括種子,耕牛,耕馬,農具的幫助,但收的賦稅和私田一致,最多略高一些,那麼很顯然,大開發的速度會明顯的增快,徐子先沒有鄭成功那麼急迫,或者說他判斷的更加準確,知道怎麼做更爲合適。

放開私田,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官員將領和權貴大量開墾,他們擁有更多的錢財,僱傭更多的人手,侯府對全島的控制會減弱,官員和將領會耽於自家的圍墾,財富的分配和對權勢的追求會腐蝕現在這個尚處於上升期的羣體,爲害太大了。

而成立公司,對外開拓,以分紅的形式來取代分給將領官吏田畝,這顯然是更爲合適的手段。

葛家兄弟在江湖十餘年,未存下超過一千貫的錢財,大半的錢財用來賙濟窮人,或是分給部下,安頓部下的妻小,自己則幾乎是兩手空空。

徐子先對這樣的行爲很是敬佩,但他還是直言不諱,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夠同富貴,對這樣的話,就算葛大也不會反對。

在衆人的歡笑聲中,徐子先又看了京觀一眼,大量的頭顱堆成的小山真是令人感覺恐怖,哪怕自己是決策人,感覺也是一樣。

在這一瞬間,徐子先甚至問自己,是不是做的太過了呢?但很顯然,這件事已經不可能停止了,在內陸和沿海岸地方還有大量的海盜在逃竄,圍捕還在進行,很多民壯將養的狗都牽出來了,沿着海岸和內陸地方到處是人聲和狗的叫聲,那些海盜爲了逃命,在荊棘和灌木從中狼狽逃竄,他們沒有吃食,可能連水也喝不上,喪命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待將這些人的首級都斫掉,送到這邊,這一次斬首的數量也大約就出來了。

最少在兩萬級以上。

“君侯,待海盜船退走後我們就能報功了。”秦東陽對徐子先抱拳道:“可能君侯能位至國公?”

諸人都是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徐子先,國公就算不得開府,對屬官和公府下臣的封賜權也會大很多,比如侯府長史官只有七品,公府就是五品了。

若如此,徐子先在島上對很多官員的任命就算是有了進一步的合法性,當然最合法的還是朝廷給南安侯府開府權,這樣不管是國公還是國侯,開府之後,任命自己的屬吏官員和將領,都屬於朝廷認可的合法行爲。

目前來說,南安侯府任命的官吏將領,只有在侯府任職,或是團練任職,都會在朝廷的樞密院和兵部,吏部有檔可查,算是正經的朝廷官員。

若在島上任命的官吏將領,則算是南安侯府自行任命,前者官員休假回家,一樣能穿官袍,用儀從,而後者則只能穿便袍,不算官身,彼此間是有差距的。

徐子先笑道:“想開府就算了,齊王當年立那麼大功,兩代齊王可謂是朝廷在東南的柱石,還不是一樣沒有開府?東藩了不起就是對付一些海盜,又不能威脅社稷,朝廷諸公一定是這般想的,開府,開玩笑罷。”

衆將這一次卻是未笑,朝廷諸公將眼光一意放在東胡人身上,甚至北虜西羌,甚至是西北流賊都比東南海盜更重要。

但東南是財賦地,明州泉州福州廣州,這諸州創造的財富佔大魏賦稅一半以上。

難道要真的等羣盜擾亂東南,大魏失了一半財賦地,才知道水師有多重要,海盜對大魏的威脅有多大?

當然,不給開府也是國策,從開國至今到大魏中間的仁宗朝,開府權一共授與不到十次。除了開國時期外,就是曾經奉命經略舊營州地的某位國公奉命開府,但朝廷對舊營州地的開拓進取還是失敗告終,那位國公的開府權也被收回去了。

此次大戰,斬首超過兩萬,大敗來犯的海盜王者。以王直一人,朝廷也算是重視的,節度使,大將軍授之,可見也並非完全無知。

而徐子先一戰幾乎打跨了兩個海盜王者,對朝廷來說也是毫無疑問的大喜訊。

加上東藩開發之功,牧場建立,徐子先的提管馬政事也完成的極好。

再加上以前的功勞一直未得到公平的封賞,朝廷這一次再裝聾作啞,怕是兩府自己都感覺無顏面對天下人了。

不管天子怎麼想,兩府一定會力主給徐子先晉位國公,實封戶數也會增加。

朝廷沒有太多資財,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實物賞賜,若真的加封國公,這層障礙打破了,估計徐子先的官職也得往上升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撲朔迷離*首頁大封加更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九十八 密談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十三章 雅集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
第三百八十一章 撲朔迷離*首頁大封加更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九十八 密談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十三章 雅集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