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司書帳吏

“見過世子。”

李儀躬身一禮後就站直了身體,態度未見得有多恭謹。

“哦,李公請進屋坐。”徐子先沒有穿公服,換了一身家常衣袍,他伸手做了一個手式,請李儀到書房裡去坐。

李儀看了看徐子先案前擺放的書籍,問道:“世子在看昭明文選?”

“略看一看,其實早摞開手了。”徐子先微笑道:“擺着給別人看,就象是孔雀開屏,總會把絢麗的一面展露出來……其實我最近在看忠義水滸傳。”

李儀聞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世子真是妙語。”李儀突然面露沉思之色,緩緩道:“不知道是不是下官錯覺,自從世子暈迷之後,先是糊塗了很一陣子,後來人就有些變了,豁達開朗,常有妙語。且行事很有章法和毅力,與此前大有不同。”

徐子先沉默一會兒,緩緩說道:“人如果不遭遇一些困厄,恐怕也很難成長……半年之前,恐怕李公不會來找我閒談,我也沒有與李公閒聊的心境和慾望。”

如果李儀仔細回想就明白了,在幾個月之前,他哪有心思坐在這裡與徐子先閒聊?一個紈絝少年,渾身貴族氣息,被寵壞了的毛頭小子……雖年少尚未作出大惡之事,坊間風評也並不佳,李儀哪會對徐子先假以辭色?

奉常一職是朝廷命官,從七品秩級。除了主持侯府日常事務外,也要對朝廷負責,在朝廷領取官俸。這是漢時舊俗,侯國有國相,李儀這個奉常,在漢時就是侯國國相。

除了奉常外,尚有典尉,掌侯府牙將護衛,賓客,負責迎來送往,這三個官職都是朝廷吏部驗看銓序,可以轉提調任,都是從七品,俸祿亦由朝廷發放。

提管勾當官莊事,是由侯府任命,吏部是當吏員記錄,算是令吏,然而俸祿由侯府自行發放。

還有司書帳吏一人,管侯府公帳,也是吏人。

司庫一人,也是吏。

行人,副行人,都是吏。

侯府牙將按制可有一都百人,都頭正八品,兩個哨長從九品,也是國家發給俸祿。

一都牙將則是由侯府自行招募任用,俸祿當然也是由侯府自己發放。

這一點就遠不及文官,當朝宰相元隨百人,參知政事元隨七十人,樞密使元隨七十人,俱是朝廷代發錢糧俸祿。

侯府現在只有奉常,典尉,賓客,都頭,哨長,俱都空缺。

徐子先自己都只得溫飽,哪能養這麼多閒人,只有在侯府內留着十來個牙將,那是爲了保護侯府和其中的南安侯宗廟,另外就是衛護侯爵銀印,一旦失印,宗廟被毀壞,盜竊,都是除爵滅國的大罪。

徐子先又道:“李公適才進來的時候有愁容?”

李儀饒有興趣的打量着徐子先,現在的徐子先真是叫他感覺很有意思……

“官莊的食實封的俸祿,每月收取一次。”李儀垂下眼簾,態度從容不迫,不過明顯還是有憂慮之色,他緩緩道:“本月收一萬二千五百錢,侯府支出卻是八萬七千多錢,虧空太大了,這樣下去,難以維持了。”

時價錢貴銀賤,徐子先知道這時候白銀還沒有成爲正式貨幣,朝廷的流通貨幣還是以銅錢爲主,還有少量的鐵錢和紙幣,也就是交子。絹布和綢緞也有貨物功能,並且相當受到人的歡迎,只是這種東西是奢侈品,民間的一般人是用不上的。

要知道百姓一天也要開銷幾十文,一個月需得千五百文以上開銷。

徐子先沉默片刻,說道:“李公知道,我們已經在儘量儉省……儘量不用多人,但月錢,賞錢,日常膳食,穿衣制帽,製鞋作襪,都有要用錢的地方。”

徐子先看看李儀,又道:“我是四品將軍,待襲爵的宗室侯爵,說起這個,也是萬分慚愧。”

“世子說的是。”

“我自是要設法。”徐子先突然道:“除了官祿,正戶的免役錢,正戶和隱戶的進奉錢,這些李公知道嗎?”

李儀看看徐子先,說道:“下官自是知道,不過官莊帳目較爲混亂,此前侯爺在世時曾想過要查帳,後來因歧州兵敗事,不了了之。”

徐子先手指在桌上敲了敲,說道:“惡奴欺主,猶爲可惡。姑息放縱,不思進取,這就是我輩失責了。”

李儀原本只是和徐子先閒談的態度,他今晚來有別的事,但說到這裡,看到徐子先的態度,聽到這般談吐,他也是肅容道:“世子有什麼見教,請直言。”

徐子笑了笑,說道:“李公打算辭官了吧?”

李儀一徵,說道:“世子爲何這樣說?”

“我已經十餘天未見李公了,又聽徐名說李公連續發了五六封信出去?”

李儀頗感震驚,他是寫了一些私信,求當初同年在北方州府替他謀事,不料徐子先現在竟是如此敏銳多察。

李儀當下便是欠了欠身,苦笑道:“下官已經二十年未飲故鄉水了,實在是有些想家了……還要請世子成全。”

徐子先抿了抿嘴脣,說道:“侯府按制有奉常一人,積勞可以保舉到地方爲官,現在我父親去世了,我這個明威將軍份量不夠,也不知道何時能補上侯爵之位,李公有點焦躁這我瞭然……到現在侯府的賓客,典尉都未補人,除了每個月的實封公帳,隱戶的投獻錢,年底的進獻錢,力役的折役錢,這都叫李誠給貪墨了。我父親逝世後,李誠等人豪奴欺主,上下聯手,把帳本拿着不放,甚是無禮。我欲做大事,承父祖餘烈爲國效力,就非得除此刁奴不可。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望李公能助我一臂之力。你我二人,或可成就一番傳奇事業。”

徐子先站起來,給目瞪口呆的李儀倒了杯水,笑着道:“抱歉了李公,我不喜喝茶湯,這裡只有白水。”

李儀下意識的接過杯子,喝了一口,不小心嗆了一口,吐的前胸滿是水漬。

“下官失禮了。”李儀放下杯子,感慨道:“如果沒有今晚的詳談,下官真的不知道世子居然胸有丘壑,下官遠不及也。”

“李公是我父親的託孤之臣嘛。”徐子先微微一笑,說道:“少年時胡鬧也罷了,我就要及冠了,總得繼承家業,將手中的事做的更好,這纔對的起父親。”

徐子先又沉吟道:“世間的好東西和享受層出不窮,人們都想得到很多,有時候慾望和能力不匹配,這纔是最大的痛苦。”

李儀楞徵了半天,點頭道:“然也,但世人多半如此。”

“我也想得到更多,不僅能襲爵,還能重振家業,甚至比祖上更強。”徐子先看着李儀,沉聲道:“李公舉人出身,學識操守都令在下敬佩,又是我父親相交多年的摯友,是我的叔父輩,不知李公能留下來助我一臂之力嗎?如果李公爲難,最少等我進京到宗正司應審之後,若不能襲爵,到時候李公可以自便。”

徐子先確實想留下李儀,他對李儀很瞭解,甚至超過李儀自己。東胡人在崇德十九年破關而入,一路橫掃,李儀在大名府散盡家財募集壯丁上城駐守,死戰不退,一家二十餘口全部殉國,所謂板蕩識忠臣,這樣的人,很值得下功夫留下來。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留到世子加冠之時。”李儀也不是矯情的人,他對現在的徐子先也很好奇,想知道這個未加冠的後生能做到何等地步……李儀見過兩代南安侯,都才具平常,難道幾代人的平凡,就是應在眼前這少年身上?

“未知世子要如何着手?”李儀頗爲好奇,也是有考較徐子先的意思。

徐子先沉吟道:“要做事,首要是要得人,得人才,方可有所展布。現在侯府用度開銷不足,不敢請人,而人手不足,無法展布……”

李儀終於動容!其實福州有兩家親王,五家國公,還有十餘家侯府,各宗族家族親王和國公一級最好,官莊大,威儀重,並且一定的權力,所以幾代下來,縱不是富可敵國,也是家資豐饒,有錢就好辦事,也容易請到得力的幫手。

而侯爵一級,若是人丁興旺,有不少爲文武官員的,家族一般也能保持繁盛,並且在出宗室除爵之後,仍可爲地方的士紳大族。

福州府城內,這樣的家族最少有幾十家,由宗室而出還保持相當的政治地位,擁有一定的財富,家族中有不少官員者,被人稱爲“國姓世家”。

南安侯傳襲三代,上一代徐應賓不過兄弟二人,另一位已經逝世,無子女,徐應賓只有一子一女,家族單薄,無尊親長輩,當然也就沒有幫手,獲得不了政治權力,自是顯得日薄西山,宗室侯爵只是一種地位的保障,要想獲得更多,需得更多的幫手,這才能獲取更多的資源。

“世子才十七歲……”李儀慨嘆連聲,他這一次真真是刮目相看,眼皮子都要刮掉下落來了。

“本府宗親單薄,靠不上。”徐子先不動聲色,又說道:“惟有多請人才到這裡來幫手,有人才,才能做事。否則,只是紙上談兵。”

“世子現在要什麼樣的人才?”

“一是要把典尉補上,這是最要緊的。二來就是要把司書帳吏補上……”

典尉者,領侯府一都之兵,護翼左右,若有賊,往擊之。

帳吏,看以無品吏員,其實在眼下的局面中也是相當的有用,缺少此類人物,則容易師出無名。

李儀道:“典尉我一時想不到可靠可用又武藝高強的,司書帳吏,我倒是想起一個來。”

-----------

新書很需要收藏啊,各位讀者朋友,不管是在縱橫還是外站看到的,請移步縱橫,不需要花錢,註冊帳號收藏本書,這就是對我的莫大支持了。

本書會好好寫,徐徐展開一個我幻想出來但還是相當嚴謹的世界,我會好好寫故事,您跟着我一起走這段旅程,可好?

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三百章 白紙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三十章 江邊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
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三百章 白紙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三十章 江邊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