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羣龍無首

正所謂瞌睡有人送枕頭,正當蔡吉盤算着要如何快速熟悉漢朝風俗習慣之時,段縣令及時地送來了一個十來歲的女孩給蔡吉做貼身侍婢。不僅如此他還向蔡吉等人提供了盤纏若干以及牛車兩輛,以便張清等人儘快將蔡祥的靈柩護送到東萊郡治黃縣。“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了?”

牛車上蔡吉身着青袍,頂留一髻,一副少年兒郎打扮。在她的身側則跪坐着一個年約十一二歲的女孩。古時女子年滿十五爲及笄,即指已成年到了適婚的年齡。因此眼前這女孩雖還是一臉的稚氣,可舉手投足間卻已顯得頗爲成熟。只見她俯身叩首回答道:“回小娘子,奴婢鈴蘭,今年十二了。”

蔡吉聽罷女孩的答覆,見其舉止恭敬適度,不禁暗自點頭。心想有這樣一個受過良好調教的婢女侍奉左右,對於剛開始適應東漢生活的自己來說無疑是個福音。不過就算是如此對方的底細還是要探一探的。於是蔡吉跟着便問道:“鈴蘭這名字不錯。卻不知你家中可還有親人?” “回小娘子。奴婢是家生子,父母早已亡故。”鈴蘭依舊額頭緊貼着手揹回答道。

“恩。你擡起頭吧。”蔡吉擡手示意道。那鈴蘭聽罷直起了身可依舊低着頭並不直視蔡吉。說着,“想來我的情況段縣令也與你說過了。現下扮男裝只是權宜之計。不過我之前一直隨家母深居內宅對外界的待人接物不是很擅長,往後若是有不足之處,你不要有所顧忌直接指出就行。”

“是。”鈴蘭恭敬地迴應道。

蔡吉見狀不由莞爾一笑,繼而放鬆身體盤膝而坐道:“不要緊張,不要緊張。我並不是個講究禮法的人。在沒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我倆大可做對閨蜜。”

哪知鈴蘭卻並沒有因蔡吉的一席話表現出感激涕零。相反她杏目緊盯着蔡吉的雙腿進言道:“小娘子,胡坐不雅,還請端正坐姿。”

也無怪乎鈴蘭會有如此表現。所謂胡坐指的正是盤腿坐。在這個時代這種坐姿被認爲是胡人的坐姿,是一種絕對失禮的表現。尋常男子胡坐都被視作不恭,更毋庸說是女子了。雖說正坐對蔡吉來說十分累人,可一想到自個兒日後與人會面都要正坐,倘若因不適應正坐而坐立不定那豈不是很丟臉。更何況剛纔自己已經放話說要鈴蘭指正自己的錯誤,又豈能一轉身就出爾反爾了呢。因此蔡吉被鈴蘭這麼一說不由老臉一紅趕緊端正了坐姿虛心點頭道:“啊,你說得沒錯。這個壞習慣確實要改。” 這一次鈴蘭的那雙大眼睛從蔡吉的雙腿移到了她的臉上,那眼神彷彿就像是在看某種新奇的生物一般。待看見蔡吉一臉認真的樣子,這個有些老氣的女孩不禁尷尬地地下頭小聲說道:“那個……其實一直這麼坐着也挺累的。”

“是哦。”蔡吉低頭老實地承認道。然後兩個少女同時擡起頭相視間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經過這樣一段小插曲蔡吉與鈴蘭總算擺脫了最初的生分開始變得熟絡起來。蔡吉一邊慫恿着鈴蘭說一些段府的日常小故事,以便同腦中殘存的記憶相印證從而幫助其熟悉這個時代大戶人家的生活習慣。另一邊蔡吉也不時地穿插同鈴蘭將一些歷史上有趣的典故。鈴蘭畢竟只是個十二歲的小女孩眼見蔡吉說得頭頭是道,心想自己的主子雖不拘禮節卻也是個貨真價實的才女。開頭的那點兒疑惑頓時就被她拋到了九霄雲外,轉而代之地是五體投地的敬慕之情。…,

第一百五十節 大婚之日第五節得虎子第三十四節 故技重施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十八節太平餘孽第二十三節 府兵初戰第八十八節 冀州亂局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六十四節 伺察文武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六十九節 襲烏巢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五十五節 興平元年的八月第六十九節 襲烏巢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四節入虎穴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一百十九節 鹿門狂生第四十七節 吳營弔唁第一百零三節 夜戰齊營第43節人情債第三十九節 尊王攘夷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一百零六節 汝妻子吾養之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2卷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第四十七節 吳營弔唁第九十五節 帝王之才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第九十節 各取所需第二十三節 府兵初戰第二十九節 糧!糧!糧!第52節大夫吳碩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一百四十一節 迴轉之機第五節 曹軍來襲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第68節一份大禮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61節張繡投降第八十節 連鎖反應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60節龍爭虎鬥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東漢度量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一百十八節 紅臉白臉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五十八節 東萊五銖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第三節 家學淵源第二十五節 印刷之術第一節 仁與殺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33節一將難求第34節大戰在即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60節龍爭虎鬥第四十節 攘與和第五十五節 興平元年的八月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十四節 黃帝顯靈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
第一百五十節 大婚之日第五節得虎子第三十四節 故技重施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十八節太平餘孽第二十三節 府兵初戰第八十八節 冀州亂局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六十四節 伺察文武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六十九節 襲烏巢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五十五節 興平元年的八月第六十九節 襲烏巢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四節入虎穴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一百十九節 鹿門狂生第四十七節 吳營弔唁第一百零三節 夜戰齊營第43節人情債第三十九節 尊王攘夷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一百零六節 汝妻子吾養之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2卷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第四十七節 吳營弔唁第九十五節 帝王之才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第九十節 各取所需第二十三節 府兵初戰第二十九節 糧!糧!糧!第52節大夫吳碩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一百四十一節 迴轉之機第五節 曹軍來襲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第68節一份大禮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61節張繡投降第八十節 連鎖反應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60節龍爭虎鬥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東漢度量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一百十八節 紅臉白臉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五十八節 東萊五銖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第三節 家學淵源第二十五節 印刷之術第一節 仁與殺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33節一將難求第34節大戰在即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60節龍爭虎鬥第四十節 攘與和第五十五節 興平元年的八月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十四節 黃帝顯靈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