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

高順抵達魏郡與清河交界地是在蔡吉點兵後的第三天。一萬精騎在這個時代並不是個小數目,很難不引起沿途袁軍的注意。好在齊軍擁有北地最強的水師,黃河就是齊軍的運兵直道。誠然是逆流而上,管承的水師依舊讓高順部繞過山林、關隘、城池,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抵達魏郡。

蔡吉麾下的水師按作戰區域共分兩大系統,一爲在海上作戰的海軍,戰船以海船爲主,數量僅三百餘艘,但勝在船體龐大能在海上馳騁。目前除了在渤海海域遊弋,有時亦會以商船的身份南下東吳。二爲在黃河以其他內陸河流上作戰的水軍,戰船種類比較豐富,以樓船、鬥艦、朦衝、冒突等漢朝常見戰船爲主。數量更是遠超海船,達到六千餘艘,雖不及荊州劉表的水師,卻也足以傲視整個黃河流域。故而齊軍的水軍是這次蔡袁之戰的一大主力,承擔了大量運兵運糧的任務。

不過相比體型龐大的海船,水軍的戰船大多船形窄,吃水淺,且配有船槳以便其在江河中行駛。像朦衝、冒突這等用於突擊的戰船在外觀上就顯得十分小巧靈活,雖裝不了多少士兵,但勝在數量多。而水軍中真正稱得上霸王的是“樓船”。樓船是這個時代的一種甲板建築,特別巨大,船高首寬,外觀似樓,所以被稱作“樓船”。船大樓高,可遠攻近戰,由於古代水戰多以弓箭對射以及船隻對撞和跳幫肉搏爲主,艦船的大小直接決定單艦所能容納的水手和戰士的數量以及艦船的撞擊力,所以樓船在這個時代很大程度上擔任了水戰主力艦隻。就體型與戰鬥力來說,樓船絲毫不遜色海船。只可惜由於船隻過高,重心不穩,故多在內河水戰中擔任主力。此外齊軍的樓船雖只有三層。但在造價上依舊比海船要來得高,因此齊軍水師目前擁有的樓船尚不足百艘。

出於方便日後補給的考慮,齊軍水師在高順部登陸後並未完全離開。而是留下一部分戰船在高順部的配合下在這片偏僻的灘塗上建起了一座簡易水寨。但見寬闊的河面上聚集着百多艘大大小小的戰船。它們有的收帆停泊於港口,有的則張開潔白的風帆宛如巨大的水鳥展翅於黃河之上,引得附近村落的孩童天天跑來圍觀。此時水寨內的水手往往會向這些不請自來的小客人拋些乾果。以求向附近的百姓示好。這一招可謂是百試百靈,通過孩童齊軍很順利地就與周邊的百姓搞好了關係。從而又招了不少民夫幫忙修水寨。

齊軍的這一作風在漢末亂世顯得十分另類。須知各地的諸侯無論再怎麼標幫自己愛名如子。在實際處事中依舊會將百姓視如草芥。同樣的事情若是發生在其他諸侯身上,水寨周邊的百姓多半要遭殃。就算不強徵軍糧,各村各寨的男丁也免不了會被強拉壯丁。據傳言,曹操強徵民夫,並且將逃跑的民夫按軍法處斬。後來有一天曹操不巧碰上了一個逃跑的民夫,那個民夫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央求曹操放他一條生路。據說曹操還真同情了他。留了幾滴眼淚,表示自己不能破壞軍法,這一次就當什麼都沒看見,讓那民夫快點跑。民夫向曹操磕了幾個頭轉身就逃,可他最終也沒逃過曹軍的追捕,被抓回軍營砍了頭。

蔡吉聽到這個故事後,對曹操的一番既要維持法家作風又想收買民心的心態頗爲不屑。在她看來感情投資收買人心什麼的,還是要細水長流,發幾捧乾果,幫人挑幾擔水。都好過編那種悲情故事。至於不付報酬強拉人幹活,跑了還要砍頭,就更不講道理了。因此齊軍上下每到一處不僅嚴格執行主上頒下的親民原則,還爲招來的民夫提供飯食。如此一來齊軍非但不用強拉壯丁。往往還有不少婦女兒童想要混進來幹活謀求一日兩餐。

隨着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一隊山賊裝束的馬隊自剛剛夯好的堤岸上疾馳而過,引得幾個在水寨幹活的民夫好奇地擡頭張望。這些民夫並不知曉這隊從他們面前跑過的人馬,正是在魏郡能止小兒夜啼的“太行黑山。”而事實上,曲演的兵馬從未來過這片地區,更不用說是自擾鄉民了。

在高順部的轅門前,曲演一扯繮繩翻身下馬,向守門的小校報上了自己的名號,“太行曲演求見。”

小校聞訊後轉身跑進了大營,不多時便擁着一名三十來歲的青衣男子走了出來。那男子一見曲演便面帶笑意地上前拱手相迎道,“在下侯府掾屬辛毗,公子可是太行山的曲將軍?”

“正是曲某。”曲演抱拳回禮道。

“高將軍正在中軍大帳等候公子,請隨毗來。”辛毗朝曲演做了個請的姿勢。

曲演隨手將手中的馬鞭拋給了身後的部下,跟着便邁步緊隨辛毗走進了高順部大營。雖說只是臨時營地,可高順的營盤扎得十分整齊,營內兵卒各司其職並沒有因曲演的出現而駐足圍觀。曲演出身涼州武將世家,對於如此軍容,他的心中只有一個評價“此營大將有周亞夫之風。”

高順並不知曉曲演將他同周亞夫相提並論,這會兒的他正在悉心地研究魏郡地圖。其實除了討厭曹操這一點外,高順爲將向來勇猛沉穩,不打沒把握的仗。當年還在呂布麾下之時,他便常向呂布勸諫,“以智者、慎思而行。”只可惜沉穩不是呂布的風格,所以高順說了也是白說。相反他還時常被派去執行一些不靠譜的任務。可就算是如此,高順依舊以自己的實力,力爭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相比之下蔡吉給予高順的自主權遠比呂布高得多。正如此次的魏郡攻略戰,蔡吉就全權委派給了高順指揮。

“將軍,曲公子到。”

高順回過身看到辛毗帶着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走進了大帳。那少年一見高順,便上前向其抱拳施禮道,“曲演見過高將軍。”

雖說太行黑山首領的年紀小的有些出乎高順的意料,不過有了十八歲做齊侯的蔡吉這個珠玉在前。現在就算冒出年紀再小點的將軍或太守,高順亦不會感到吃驚。所以在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年之後,高順以誠懇的口吻開門見山道。“令尊遭遇順已有耳聞。公子若能助順尋出袁紹軍糧所屯之所,此番定能爲令尊報仇。”

曲演做那麼多事目的就是爲父報仇,因此高順的直率正合他的心意。卻見他信步走到牛皮地圖前。伸手在上面比劃道,“建安四年秋九月。袁紹自鄴城運糧至黎陽。十月,自繁陽至黎陽。臘月,黃河封河,袁軍自內黃直接運糧至白馬。建安五年春二月,自陰安運糧至白馬。”

隨着曲演的手在地圖上一遍又一遍的劃過,最終所有的路線都在一點上反覆交錯。高順見狀不由瞳孔一縮,脫口而出道。“羛陽聚!”

“正是羛陽聚。”曲演的手指狠狠地戳在了地圖上一個小得幾乎看不見的小點之上。“聚”是比城還要小一級的城寨,但規模又比村大一些,相當於這個時代的鎮。羛陽聚位於魏郡內黃縣境內,是連接鄴城與官渡的必經之路。曲演經過這一年多來的襲擾,漸漸摸清了袁紹軍運糧的規律,從而最終判斷出其存放軍糧的地點就在這小小的羛陽聚內。

“公子肯定?”高順側目問道。

“至少軍糧在轉運黎陽之前會暫存羛陽聚。袁紹大部分糧草還是存在鄴城與黎陽城內。”曲演說到這裡,將手指挪到了黎陽的位置上道,“將軍若有山崩地裂之術到是可拿下黎陽城。”

那知高順當場就搖頭坦言道,“順可不會山崩地裂之術。”

“山崩地裂之術不是齊侯的絕招嗎?”麴演奇道。參加過易京之戰的麴演知道當年正是蔡吉向袁紹獻上的山崩地裂之術,纔將堅固的易京城一舉拿下。他至今還記得那如雷鳴般的巨響。以及大地在腳下顫抖的感覺。曲演相信只要擁有這等仙術任何城池都將不攻自破,當然也包括曾經被山崩地裂之術攻破過一次的黎陽城。可高順的樣子看上去卻並不像是在撒謊。

這不,面對麴演的疑問,高順再次聲明道。“齊侯確實未向順傳授山崩地裂之術。”

一旁的辛毗見麴演面露狐疑之色,連忙上前打圓場道,“山崩地裂之術乃是妖道于吉秘術,齊侯自是不會。不過辛某倒是與黎陽令審榮有些交情。”

“辛軍師能說服審榮獻城?”高順眼睛一亮道。這段日子高順看貫了各郡縣令投降獻城,聽辛毗如此一說自然又往這方面想。

只可惜得到的卻是辛毗苦笑的答道,“辛某雖有三寸不爛之舌,卻也說不動黎陽城北蔣義渠大營的兩萬兵馬。”

曲演聽辛毗提到蔣義渠不由神色微微一變。袁紹雖是謀害曲義的主謀,可當年動手之人卻是蔣義渠。在曲演看來自己若能殺了蔣義渠則大仇可報一半矣。只是蔣義渠身爲袁紹大將手握重兵,憑曲演在太行山的那點人馬根本近不了身。倘若高順此刻決定攻打黎陽,則自己報仇的機會就真來了。想到這兒曲演不禁朝高順投去了期待的目光。

然而高順聽辛毗這麼一說,卻意識到自己剛纔的話確實是在強人所難。魏郡不同於冀州其它郡縣,此處堪稱袁紹老巢,各重要城池皆有心腹把守,黎陽城駐有蔣義渠部,易陽駐有韓範部,涉長駐有樑岐部。至於鄴城四周更是駐有層層重兵把守,並由審配統領防務。飛檄招降之類的戲碼可不容易上演。否則高順也不會謹慎的將兵馬駐紮於魏郡於清河的邊境地帶,等着麴演這地頭蛇來帶路。

其實這樣的情況並非袁紹一家獨有。由於兵力有限諸侯在外出征戰的時候,往往會將兵力着重佈置在自己起家的核心地區,其餘地區的防務往往十分鬆懈。正如去年袁紹舉兵南下之初,曹操治下的城池那是成片成片的倒戈相向。看着就好似曹操已經完蛋了一樣。但當袁紹接近許都後,再想進一步就困難了。同樣的倘若此時有人能繞過蔡吉的主力,深入青州、徐州的腹地,亦會有大量的城池望風而投。不過偷襲者最終會止步東萊,因爲東萊是蔡吉的根基之所在。袁紹的根基在鄴城,其能重兵佈防的範圍能將近一個郡,這在現下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須知當年呂布偷襲兗州,一舉試出號稱坐擁豫、兗兩州的曹操,真正能重兵佈防的城池只有三座。更毋庸說是空殼子的劉備了,沒了下邳立即就被打回了原型。

因此蔡吉與袁紹間的戰爭可以說直到此時才進入真正的死戰狀態。接下來一系列戰鬥纔是真正決定勝負的戰鬥。蔡吉若勝,則之前搶佔的那些地盤都能得到鞏固。蔡吉若敗,那些個牆頭草們亦將風往哪邊吹人往那邊倒。就這一點來說曹操好屠城並非單純地出於嗜殺,至少屠城的威脅能讓一而再,再而三來回“投誠”的人,好好想一想反叛的後果。

且就在高順打算擱置攻略黎陽之時,辛毗又向他進言道,“將軍,黎陽城難攻,羛陽聚易襲。主上命吾等襲擾魏郡引袁紹回援,並非讓吾等在魏郡攻城略地。毗以爲將軍領兵奔襲羛陽聚,另遣水師偷襲白馬港。聲東擊西之下必能擾亂魏郡陣腳,迫使袁紹入套。”

辛毗的一席話語開解了高順心中困擾。確定作戰目標遠比確定戰術要重要得多,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在魏郡大鬧一場,那高順也就沒有什麼好顧慮了,憑藉會下的一萬精騎,高順有足夠的自信讓袁紹的手下跟在屁股後頭吃灰。此外辛毗亦開拓了高順的視野,作爲一個來自幷州內陸的武將高順更多時候是將水師當做運兵運糧的工具,而很少會去考慮利用水師作戰。辛毗卻提醒了高順,齊軍的水師能沿黃河下游攻擊任何一處碼頭。這對袁紹的打擊恐怕遠勝於兵圍黎陽。

開拓了思路的高順當即拍板決定道,“先生言之有理!來人,速請水師管將軍入營。”

新羣號:261709107

通知:下週一要帶寶寶做六個月檢查,更新會滯後,還請大家見諒。(未完待續)

第2卷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復更通知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羅馬人的“中國印象”第一百三十九節 夜渡漢水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60節龍爭虎鬥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五十九節 少年煩惱第十六節宋江路線第一節 命隕長街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六十五節 南匈奴第二十五節 印刷之術第五十三節 平城謀策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一百三十九節 夜渡漢水第八十三節 絕不認輸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73節賈文和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59節浮生亂世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二十八節 天降神諭第五節 故人來訪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五十七節 鹽業大亨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三節 塢壁之禍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五十三節 無恆古之敵第八十八節 冀州亂局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六十九節 襲烏巢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第十三節疾風知勁草白娘子殺人事件(中)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34節大戰在即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65節陰謀陽謀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十二節 齊法家第八節鄴城蒼蒼第三節 太守之女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九十五節 帝王之才第四十一節 講武堂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一百十五節 烏桓單于第45節復仇之火第三十二節 長廣管承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六十七節 尊經閣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六十八節 及時雨第二十九節 雜學勢起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六十五節 刺客疑雲第七十七節 辛府夜論第四節入虎穴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85節青梅煮酒/復更咯第一百十五節 莽夫一回第四十節 攘與和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八十九節 劍與詩第十六節 大殺器第七十三節 多路進發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第九十九節 聯合艦隊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六十二節 靈光一閃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九十節 東西合圍第一百四十節 漳水大營
第2卷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復更通知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羅馬人的“中國印象”第一百三十九節 夜渡漢水第五十九節 前世今生第60節龍爭虎鬥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五十九節 少年煩惱第十六節宋江路線第一節 命隕長街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六十五節 南匈奴第二十五節 印刷之術第五十三節 平城謀策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一百三十九節 夜渡漢水第八十三節 絕不認輸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73節賈文和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59節浮生亂世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二十八節 天降神諭第五節 故人來訪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五十七節 鹽業大亨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三節 塢壁之禍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五十三節 無恆古之敵第八十八節 冀州亂局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六十九節 襲烏巢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第十三節疾風知勁草白娘子殺人事件(中)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34節大戰在即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65節陰謀陽謀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十二節 齊法家第八節鄴城蒼蒼第三節 太守之女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九十五節 帝王之才第四十一節 講武堂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一百十五節 烏桓單于第45節復仇之火第三十二節 長廣管承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六十七節 尊經閣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六十八節 及時雨第二十九節 雜學勢起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六十五節 刺客疑雲第七十七節 辛府夜論第四節入虎穴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85節青梅煮酒/復更咯第一百十五節 莽夫一回第四十節 攘與和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八十九節 劍與詩第十六節 大殺器第七十三節 多路進發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第九十九節 聯合艦隊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六十二節 靈光一閃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九十節 東西合圍第一百四十節 漳水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