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溫惠想樹敵,那他又何必多說,看向溫惠說道:“不算違約,這些是銀兩,我要製作大棚的布匹。”
“好。”溫惠笑道,然後讓人去叫曾大郎過來。
而曾大郎早知道有這筆生意,布匹在喬遷之喜的時候,就都一起帶回來,放在曾府的倉庫裡面,現如今也不過是都搬出來。
這筆生意也算是完成了,至於銀兩,曾大郎說什麼都不肯要,執意要給溫惠。
其實有了惠優美的大賣,銀行的負擔已經減輕了不少,不過曾大郎執意這般,她也不好多做推辭,就收下了。
而送走了秦國的隊伍,另外一批人便到來了,都是各個衙門的衙門長。
宴會就擺設在了花園之中,柳樹已經發芽,柳枝隨着微風輕輕擺動,而整個花園都給人春意黯然的感覺。
溫惠在和家人用早膳之後,便開始跟着武靈兒他們聊天了,很明顯,聽武靈兒話中的意思是閒不住了,想幫自己。
“娘,我自己可以的。”溫惠回答道。
“你整個人都忙的跟陀螺似得,我卻在家裡面閒着,我實在是閒不住了,你就稍微的給我安排一點事情嘛。”武靈兒看着溫惠說道。
溫惠嘆口氣說道:“娘,您不是操持着王府大大小小的事物嘛。”
“哪有?都是原來元帥府的管家在操持着,我根本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啊。”武靈兒說道。
她執意如此,應該是有想要做的事情了吧?試探問道:“那娘你想做什麼事情啊?”
“什麼事情都可以啊,你看惠美優怎麼樣?算算賬什麼的,和人談生意我也是可以的,好歹我也是做過皇后的人。”武靈兒眨着眼,一個勁的推薦自己。
溫惠能說什麼?惠優美其實還在起步階段,不過也算是初步穩定了,無奈點頭說道:“可以,娘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吧。”
這個時候紅羅剎走了進來,說道:“王爺,各個衙門長已經到了。”
“好。”溫惠說道,然後看向武靈兒,說道:“那娘我先過去了,你外出注意安全。”
來到花園之中,數百人坐在柳樹下,也是十分壯觀的場景,百里決就在左手邊的第一位,而曾三郎就在第二位。
衆人見她到來,紛紛站起身,行禮道:“卑職參見王爺。”
惠惠坐在主位上,然後說道:“平身,諸位入座吧。”
衆人都入了坐,溫惠看向右邊的第一位,說道:“就從你開始吧,說說各個地方的稅務情況。”
“回稟王爺,商戶的稅收皆是由工商部來收的,而衙門的稅收主要來源,便是土地稅收了,這是我做的賬目,王爺請過目。”衙門長回答道。
春風呈上來,溫惠略微看了一下,沒有什麼很明顯的紕漏,然後說道:“大家都將做好的賬目呈上來吧。”
衆人都將賬本給了身邊的紅羅剎,紅羅剎都交給春風,合起來,就是一大摞。
在這個時間段,溫惠便說道:“大家都該知道讀書識字,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人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又是多麼的重要。”
衆人沒有反對的聲音,都是無比尊敬的看着溫惠,等待溫惠的下文。
“所以本王決定在開辦學堂,而每一個衙門都必須建造一個學堂,督促當地的孩子去學習。”溫惠看
向衆人說道。
“王爺,民辦學堂都需要高額的學費,一般學生學不起,王爺您辦的學堂,收費嗎?如若收費,一般家庭恐是負擔不起的,如果不收費,衙門那點微薄的收入,恐怕負擔不起,畢竟先生的月例是長久的,而且建造起一個學堂,於衙門來說,就比較吃力了。”淮水縣的衙門長站起來說道。
溫惠揚起一抹笑容,說道:“將會有學費借貸條例,交不起學費的,可以先向王府借,而且是無息的,二十年之內償還便可,所有渴望知識的孩子,都可以借銀子。”
衆人聽溫惠這麼說,便知道溫惠是絕對有把握,能夠負擔的起的,便也無人出聲疑問什麼了。
溫惠繼續說道:“而本王要的學堂是教導孩子們的學堂,只要求乾淨整潔,有桌椅,屋子不下雨便可以了,根本用不了多少銀子,先生本王已經找好了,他們的月例,都是由王府直接出。”
“王爺英明,卑職回去後會將衙門的後門打開,衙門之中有空閒屋子,然後在弄些桌椅,王爺您看這樣可以嗎?”一衙門長問道。
看來是瞭解她所說的話了,便點頭道:“可以,本王會派教書先生到各個衙門處,你們配合好他們的工作,將人民的最基本素質提高起來。”
“是。”衆人紛紛應道。
“這一年還有不少工作需要各位的配合才能完成,例如修路,本王要讓將路全部都拿石頭,水泥鋪了,而路邊必須有公共廁所,還有樹木,到時候路鋪成了,路兩邊種樹的事情,就交給你麼了。”溫惠說道。
衆人都是消息靈通之人,早知道溫惠向秦國學了水泥青磚技術的,既然溫惠想這樣,那他們自然是沒有反對的道理,種樹而已,發動羣衆,很容易就種出來了。
“而之後,青磚、水泥也會問世,價錢不會那麼高,要積極鼓勵大家蓋房子,而各個衙門也必須保證每條街都有公共茅房,隨地大小便這種低素質,影響市容的事情,不許在出現,將整個城市的檔次都提高上去。”溫惠說道。
一系列的事情安排下來,倒也是用了不少時間的,從早上開會到晚上,中間自然是有人上了酒席之類的。
關於今年的計劃,便也都公佈出來,也排除解決了各個衙門的問題,讓她的計劃和各個衙門達到了共通。
第二天,溫惠在跟曾三郎進一步商量先生的事情,就得到紅羅剎的彙報:“孫明、董毅求見。”
這兩人一同來求見,應該是油坊和建材廠的事情,想來油坊已經建成,建材廠的事情,董毅顯然也是將計劃書寫好了的。
因爲孫明是老人了,計劃書寫了不少了,不過都是那種蓋房子方面的計劃書,指導起董毅來應該也不難。
“帶他們進來。”溫惠說道,然後看向了曾三郎,說道:“明日,我會過去一趟,驗收一下成果,如果可以,讓他們隨後日出發回城的衙門長一同奔赴各個衙門。”
“是。”曾三郎說道,然後也知道溫惠還有其他的事情,便告退了。
孫明和董毅進來之後,都是行了個禮。
“免禮。”溫惠說道。
孫明站起身來,看着上座的溫惠,說道:“回稟王爺,油坊已經完全完工了,王爺可以隨時驗收。”
“你辦事我放心,還驗收什麼。”溫惠說道,然後看向了董毅。
董毅也明瞭,將東西呈上來,說道:“王爺請過目。”
春風將東西盛放在桌子上,溫惠認真看起來,寫的很不錯,選址是在陽城,就在惠城西邊的一個城鎮,也算相鄰。
這地方是當時爆發瘟疫,整個村子的人都死了的,後來少數活下來的人將家人埋葬,就去了隔壁的鎮子上面生活了。
所以整個村子也就荒廢下來了,用來建造成大面積的工廠是個很不錯的選址,滿意的點頭,說道:“選址不錯,這村子確實荒廢了嗎?”
“回稟王爺,那是小的的家鄉,比較偏僻,不過確實荒廢了。”董毅回答道。
溫惠點點頭,然後看董毅的具體計劃,頭頭是道,看來在秦國,他是認真的學過了,也仔細的研究過。
看看最後總結起來所需的銀兩,一千萬兩,這也真的不屬於大數目了,想想油坊都花了三千萬兩的,當然有大部分的銀子是花費在了購買青磚、石灰上面。
而且這裡面的時間着實誘人,兩個月便是能夠正常運行,而且這個計劃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紕漏,可見董毅還是個心思整密之人。
“不錯,本王等你的好消息。”溫惠說道,然後看向春風,說道:“向賬房支一千萬兩,給董毅。”
“董毅,謝王爺信任。”董毅跪下來磕頭說道,神情之中難掩激動,那是被人認可和信任的激動。
這兩人離開之後,溫惠便去找了百里決,讓這個空閒的工商部主任,去處理一下油坊的事情。
回來之後,就開始看各個地方的稅務情況了,她需要在後天之前都看完的,所以乾脆就是挑燈夜讀了。
而第二日,也如約去了同曾三郎約好的地方,這是曾三郎買下的宅子,專門給先生們住的,叫做軒才宅。
大家對於溫惠的到來,絲毫都不意外,因爲一開始就知道是爲溫惠辦事的,然而對於溫惠的容貌氣度,卻都是有些驚訝的。
果然聞名不如見面啊。
曾三郎帶着溫惠坐在了主位上,溫惠也從容不迫的坐下來。
看向衆人,每個人的臉上都寫着青澀,然而卻是那般的朝氣蓬勃,存滿着鬥志。
“諸位應聘之時,可知肩上揹負了些什麼嗎?”溫惠問道。
也不需要他們回答什麼,便徑直說道:“揹負着的是未來的人才,本王希望將來本王身邊的能臣,都會是你們曾經教導過的。”
本就是血氣方剛的年紀,這一激,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了。
溫惠看的出來,這些人都和曾三郎相似,熱衷於教育事業。
“本王給你們每人出了一份考題,你們若答對了,便可從本王這拿到先生資格證,成爲一名真正的教書先生。”溫惠說道。
然後一同前來的春風,就將一份試卷都給了衆人。
裡面的問題其實並不難,有一到三年級的數學題而已,還有一些關於人品的問題。
例如有特殊笨教不會的孩子,應該怎麼辦?
就這般安靜的看着提筆寫的諸位少年,就是曾三郎,也是一副認真書寫的模樣。
很快答案就都寫完了,溫惠拿起第一份來看,不會便耐心去教,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的。
在看看其他答案,都對,顯然之前曾三郎肯定是做過測試了,所以才能都作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