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摧枯 (2)

“小隊應該採用三果編制,把每果擴編到二十人。”許平下令立刻整編建制,營教導隊也要全力配合這一行動。

“還有,不要再分兵,哪怕是確鑿無疑地知道敵軍的行動也不能分兵。”伏擊中牟軍一戰的結果讓黑保一很不滿意,許平在戰前已經充分了解明軍的動向,明軍人數不多,只有千多人,因此許平試圖合圍,不讓一人落網。結果分開的幾路兵馬很難聯繫,遠在完成合圍之前就打草驚蛇:“騎兵絕不能和步兵分開,如果對面的明軍稍有鬥志,他們就會以多打少。”

“是的,這個錯以後我絕不會再犯。”許平點點頭:“今天不是分兵的錯誤,而是麻痹大意,如果不是因爲我太驕傲輕敵,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這是近衛營成軍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野戰,四千近衛營官兵,在方圓數百里之內連續作戰,先後擊潰明軍近五萬,奪取大片土地和城池。雖然戰果輝煌,但是近衛營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從急行軍到敵前野戰宿營,以及各部在追擊潰敵時的通信聯絡,許平和他的兄弟們遇到了很多事先不曾想到過的情況,雖然因爲明軍的不堪一擊而沒有造成什麼惡果,但他們都知道不能指望對面永遠是這樣的對手。

“遲早有一天,我們要和新軍決戰於疆場,新軍三大主力營,救火、磐石、選鋒,我們近衛營比它們如何?”

聽到許平的問題後,大家紛紛說道:“之前是有不如的,但等我們總結好這次的經驗教訓後,也未必就差了多少。”

“好吧,不說這三營了,我們近衛營,比長青營如何?”

周洞天首先出聲:“士兵,我們恐怕沒有新軍教導隊練得仔細,但士氣肯定是我營旺盛,而且上下同心;士官,恐怕我們教導隊的教官比不上宋教官他們;至於軍官嘛,長青營精銳,現在都在我們這邊。”

餘深河對這種回答很不滿意:“長青營,是練出來的兵,山東一戰問題多多;而我們近衛營,是打出來的,幾個月來我們連破數城,大小十餘戰,當年我們在長青營的時候,手下怎麼能和近衛營比?”

其他人紛紛表示同意,之前他們也有些在贊同周洞天的意見,衆覺得老部隊戰鬥力可觀——畢竟那是他們的第一次走上軍中崗位,可聽餘深河一說後,大多數人又覺得還是後者更有道理一些。

“諸君,比長青營強沒什麼可誇獎的,便是比救火營強,我覺得那也沒有什麼可高興的。”許平頓了一頓,等大家的事先重新集中在他身上以後緩緩說道:“侯爺,能取敵將首級於萬軍之中,這份武勇,至少百倍於我;侯爺,練兵定規,見前人所未見,發前人之未想,這份才智,三代以後不做第二人想,便是武侯再世也不敢說有什麼勝算,我就更不用提了。而諸君務必記得,總有一天,你們要站在侯爺對面和我並肩作戰——便是近衛營能和救火營一樣,我們也是死路一條,若是還不如救火營,那我們還是趁早自己抹脖子算了。”

營內衆人都臉色沉重,只聽許平繼續說道:“我們必須把侯爺的條例發揚光大,必須抱着不達完美誓不罷休的勁頭去改良,只有我們的軍隊全面勝出新軍,士氣、鬥志、軍規、條例、情報、建制一切的一切,都必須比新軍強,而且要強出一大截,我們才能昂首站在侯爺的對面,去挑戰侯爺這位絕代戰神。”

營內的年輕軍官們,神情固然是肅穆鄭重,但一張張臉上,也難掩躍躍欲試之色,許平微笑道:“諸君,請助我許平一臂之力。”

五月中旬,如潮的捷報後是更大一波的告急信,大半個開封府界已經淪於闖軍之手,被河南巡撫寄予厚望的悍將鬱董前些天也灰心喪氣地發來報告:他在朱仙鎮遭遇伏擊,精銳盡喪,現在不得不向歸德城退卻以整頓兵馬。歸德發來的報告也證明鬱董的說法,曾擁有三千強兵的鬱總兵,退到歸德境內時,只剩不到一千殘兵,他們面黃肌瘦、士氣低迷。

高巡撫知道鬱董確實盡力了,在其他各部兵敗如山倒的時候,鬱董是唯一能稍作抵抗的將領,而且顯然是奮戰到精疲力竭的最後一刻纔不得不撤退,這種勇氣、鬥志和愛國熱忱,甚至比鬱總兵曾經擁有的那兩千精兵給高巡撫的衝擊更強烈;此外,一支明軍能夠在打光三分之二後還不潰散,也令巡撫大人印象深刻,至少高巡撫是聞所未聞。河南巡撫下令歸德府盡力籌措物資,加倍給予鬱董糧餉和武器,爭取讓這員悍將盡早恢復元氣。

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闖營馬不停蹄地繼續向東進攻。李定國已經迫使空虛的宣武衛留守棄城東逃,他的軍隊離開封只有二十里遠;而許平正無情地掃蕩着開封的外圍,顯然是出於對鬱董的重視,許平沒有立刻靠近堅城開封,而是直奔通許,在朱仙鎮殲滅鬱董大部後又殺向陳留。

河南巡撫不顧一切地下令陳留、杞縣、通許、蘭陽等地的駐防部隊立刻向開封集結,他知道這就等於放棄除府城外的整個開封府。不過開封城是河北的最後屏障,也是周王藩邸所在,萬萬不能有失。

河南危急!中原危急!

高明衡的緊急求援信送到京師後,崇禎天子大發雷霆。形勢太過危急,以致朝廷根本不能考慮任何處罰。內閣擬票嚴詞斥責高明衡,並讓他戴罪立功。督促楊嗣昌立刻揮師東進攻打闖軍,崇禎天子立刻批紅急發河南。

同日,朝廷第一次考慮向河南派出援軍。

聽說前線的大勝後,孫可望寫信給許平,表示他已經做好帶領部隊參戰的準備。如果說寫請戰書都能讓統帥不悅是一種難得的成功的話,那麼孫可望成功地做到了它。許平立刻拋下手裡一切工作給孫可望回信,熱情洋溢但是態度堅決地拒絕了他的要求。

儘管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是開封府界在孫可望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給許平的部隊送來源源不斷的物資,讓近衛營每個士兵都及時換上涼爽的夏衣,而且每人都得到兩雙新草鞋。孫可望採用各種手段從官宦人家擠出數以萬計的糧食,逼着每一個人帶着闖軍挖出他們窖藏在地下的金銀。流民中的青壯被動員起來耕種,對婦女和兒童則組織他們去漫山遍野地挖豬草。民間放養豬羊的行爲現在已經屬於被禁止的行爲,所有的家畜就被關在籠子裡養膘。民間的獸醫被孫可望清點出來編入後方闖營,每頭懷孕的母豬都會在闖營登記並得到更好、更有經驗的人的照料。孫可望樂觀地估計,今年生豬的數量可以恢復到戰亂前的舊觀,肉產量也會提高至少三成。

與此同時,孫可望還在每個縣、鎮都開闢闖營控制下的交易場,並向前來交易的農民徵收一定的稅金,通過對黑市進行冷酷無情的打擊,趕集的百姓在短短一個月內就養成了前往交易場交易的習慣。許平曾經對這個政策有所質疑,不過孫可望的理由非常充分:他認爲李自成下令不納糧的出發點是保證農民免於餓死,但是他們如果有糧食或者家禽願意拿出來交易的話,那就說明他們給自己留下的食物足以保證他們自家免於饑荒——從這種交易中得利顯然不會給農民帶來危及性命的風險。

還有對商家的大力整頓

第370章 退意 (2)第81章 隱姓 (2)第356章 南下第103章 紛爭 (1)第200章 新年 (1)第335章 對話第325章 天平 (2)第363章 影響第11章 犄角 (2)第219章 夜襲 (2)第228章 交換 (1)第553章 勾心 (2)第172章 基業 (1)第196章 堅守 (1)第177章 啓蒙 (2)第159章 受降 (2)第503章 義釋 (2)第449章 軍校第247章 爭鬥 (2)第555章 退縮 (2)第22章 懲罰 (1)第474章 輪迴 (2)第583章 開始 (2)第330章 反應第369章 退意 (1)第94章 救民 (2)第193章 消耗 (1)第97章 兵權 (1)第465章 知恥第12章 交兵 (1)第288章 喘息 (2)第150章 拖延 (1)第180章 司獄 (1)第554章 退縮 (1)第2章 序章 (2)第338章 勸降第239章 矛盾 (2)第424章 養士第331章 重逢 (1)第400章 倒戈第510章 待機 (1)第430章 主人第249章 內訌 (2)第185章 心路 (2)第462章 國卿第429章 自保 (2)第294章 紕漏 (2)第26章 遺物 (1)第389章 時代第524章 界限 (1)第215章 潛渡 (2)第206章 戰後 (1)第179章 彷徨 (2)第208章 大勢 (1)第316章 衝鋒 (2)第92章 賊x民 (2)第299章 拐點 (1)第49章 條例 (2)第431章 官司 (1)第179章 彷徨 (2)第114章 借兵 (2)第291章 退卻 (1)第345章 前驅 (2)第439章 召集第109章 許州 (1)第320章 決鬥 (2)第159章 受降 (2)第457章 班師第532章 落馬 (1)第477章 隱情第345章 前驅 (2)第379章 決裂 (2)第494章 一伐 (1)第117章 交易 (1)第192章 抵抗 (2)第331章 重逢 (1)第471章 孿生第560章 組閣 (1)第217章 劫營 (2)第120章 摧枯 (2)第104章 紛爭 (2)第177章 啓蒙 (2)第298章 轉折 (2)第381章 疑案 (1)第580章 退位 (2)第100章 募兵 (2)第238章 矛盾 (1)第425章 渡江第510章 待機 (1)第553章 勾心 (2)第253章 軍法 (2)第422章 杭州第106章 孤軍 (2)第42章 長青 (1)第24章 世子 (1)第163章 總結 (2)第374章 改元第258章 密謀 (2)第491章 中庸第144章 應對 (1)
第370章 退意 (2)第81章 隱姓 (2)第356章 南下第103章 紛爭 (1)第200章 新年 (1)第335章 對話第325章 天平 (2)第363章 影響第11章 犄角 (2)第219章 夜襲 (2)第228章 交換 (1)第553章 勾心 (2)第172章 基業 (1)第196章 堅守 (1)第177章 啓蒙 (2)第159章 受降 (2)第503章 義釋 (2)第449章 軍校第247章 爭鬥 (2)第555章 退縮 (2)第22章 懲罰 (1)第474章 輪迴 (2)第583章 開始 (2)第330章 反應第369章 退意 (1)第94章 救民 (2)第193章 消耗 (1)第97章 兵權 (1)第465章 知恥第12章 交兵 (1)第288章 喘息 (2)第150章 拖延 (1)第180章 司獄 (1)第554章 退縮 (1)第2章 序章 (2)第338章 勸降第239章 矛盾 (2)第424章 養士第331章 重逢 (1)第400章 倒戈第510章 待機 (1)第430章 主人第249章 內訌 (2)第185章 心路 (2)第462章 國卿第429章 自保 (2)第294章 紕漏 (2)第26章 遺物 (1)第389章 時代第524章 界限 (1)第215章 潛渡 (2)第206章 戰後 (1)第179章 彷徨 (2)第208章 大勢 (1)第316章 衝鋒 (2)第92章 賊x民 (2)第299章 拐點 (1)第49章 條例 (2)第431章 官司 (1)第179章 彷徨 (2)第114章 借兵 (2)第291章 退卻 (1)第345章 前驅 (2)第439章 召集第109章 許州 (1)第320章 決鬥 (2)第159章 受降 (2)第457章 班師第532章 落馬 (1)第477章 隱情第345章 前驅 (2)第379章 決裂 (2)第494章 一伐 (1)第117章 交易 (1)第192章 抵抗 (2)第331章 重逢 (1)第471章 孿生第560章 組閣 (1)第217章 劫營 (2)第120章 摧枯 (2)第104章 紛爭 (2)第177章 啓蒙 (2)第298章 轉折 (2)第381章 疑案 (1)第580章 退位 (2)第100章 募兵 (2)第238章 矛盾 (1)第425章 渡江第510章 待機 (1)第553章 勾心 (2)第253章 軍法 (2)第422章 杭州第106章 孤軍 (2)第42章 長青 (1)第24章 世子 (1)第163章 總結 (2)第374章 改元第258章 密謀 (2)第491章 中庸第144章 應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