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麼世道,人最怕什麼?”丁老爺子笑着問外孫女。
“呃,怕沒飯吃,怕……嗯,總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怕死唄!”
鍾靈的腦子也不笨,稍一轉彎就明白了。
“嗯,看來還是可造之材。人啊,尤其是有錢人,也不是個個花錢如潑水一般的,大部分收入支出有度。但是到了這樣的亂世,他們的感覺就不一樣了,至少會有一種朝不保夕的不安全感。
越是這種時候,他們反而想得越開了,越捨得花錢。所以,我這個店裡,開始還只是試探一下,但銷售貨品的記錄告訴我,走高檔路線是沒有錯的。”
丁老爺子點出了他順勢而爲的發財計劃。看來,薑還是老的辣,畢竟,現在二、三十歲的本地商人,都沒有經歷過象丁老爺子和鍾老爺子那樣跌宕起伏的年代。
現世平穩的生活讓他們少了一些前瞻性的目光和經驗積累,如今的本地商人,想的只是縮小生意的規模,生怕因爲戰亂而導致購買力下降,商品銷售不出去,誰敢象丁老爺子那樣反其道行之?
除了江湖經驗,當然裡面還有丁老爺子血液裡那份商人的睿智和精明在作祟了。
對於自己的外孫女,丁老爺子是極爲看重的,所以這才把這些經驗傾囊相授。
俗話說得好,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
別看丁老爺子說得貌似平淡,但聽得懂箇中況位的人,心裡肯定能頓悟許多。
鍾靈深受教誨,又到前頭和外婆親熱了好一會兒,纔拿着阿妗林秀仙備給她的花生貢糖回家了。
丁先風的肚子雖然還沒有顯懷,但也不象以前那樣走路健步自如,因爲有了之前肚尾痠痛的感覺,加上鄭金風的保胎經歷,生了兩個孩子的丁先風這胎反而是懷得更加小心了些。
也許,這一胎,象徵着鍾自強身體的日漸康復產生的結晶,對他們夫妻都別有一種意味,所以丁先風也十分看重這一胎。鍾靈回來時,丁先風正指揮着秋月把曬過的棉被抱進屋裡。
暮春時分,南方正是潮氣重的時候,如果再遇上下匕八天的雨,那屋裡的棉被便是溼冷粘膩的,讓人簡直產生不出躺進去的慾望。所以,一有點陽光,村裡講究的人就會趕緊把棉被拿到院子裡曬。
“阿母,你把每間房的棉被都曬啦?我來幫着擡,我最喜歡剛曬過太陽的棉被的味道了。”
鍾靈一看秋月一個人擡得有點吃力,她趕緊上前幫忙。
“阿靈,鎮子上的人安排得怎麼樣了?這兩天你都忙得看不頭尾,你阿爸也是,帶着一幫人在弄那個豬場,聽說挖了好多溝和坑。那裡被挖得亂七八糟的,你阿爸也不讓我過去看。”
丁先風嘴裡抱怨着,但臉上並沒有怨懟的神色,顯見心裡卻是極爲甜蜜的。
鍾靈知道丁先風這是無事閒嘮叨,並不是真地抱怨他們,於是只是笑笑,動手把每間的棉被抱進屋內。
“阿母,屋裡太溼了,又是雨南天,真是難受,啥時候立夏啊,春天太難熬了。”
不論哪世,鍾靈都不喜歡文人騷客筆下充滿靈氣的春天這個季節,因爲春天對於南方來說,簡直就是鼻涕蟲一樣的存在。
粘乎乎、溼答答,春姑娘爬到哪,哪都留下一路水漬。尤其象這種雨南天,空氣中的溼度達到了極限,飽和的溼氣都變成水霧掛在牆上,粘附在屋子裡的任何一處,就連紅磚地板也是溼答答的。
“哎,我看過春牛圖了,再過五天就立夏了。水稻都播好了吧?”
丁先風有了能幹的丈夫和女兒,自己又帶了身子,現在索性就安心在家待產,所以家裡的農事也只能通過鍾自強和鍾靈來知道。
“都播好了,放心吧,這些事情你不要操心,我和阿爸會做好的。”本文由";鄉";";村";";小";";說";";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閱讀";";
前幾天的播種,鍾靈可是插秧插得小腰都快斷了。而且其間還碰上了兩天連續陰雨,春寒料峭,踩在冰冷的田水裡,鍾靈這才深深感覺到,不光是鋤禾日當午,就衝這凍腳的勁兒,每一粒糧食都是要珍惜的。
雖然現在算是個小地主了,但是鍾家還沒有奢侈到種田全假他人之手的地步,能省一個勞力是一個,因此鍾自強和鍾靈都親自下田插秧,家裡的幾個下人也不例外,甚至連夏荷也擔起了往地裡送點心的“重任”。
“辛苦你們了,咱們這個家,現在都是你和你阿爸撐着丁先風並不吝惜表揚自己的家人,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這句話對鍾靈的意義十分重大,甚至超過了丁先風親手給她做好吃的感覺。
鍾靈記得,自己穿越前,之所以會跑到實驗田裡親自動手割稻取樣,就是自己科室的主任,不相信她的實驗成果,一再否定她的努力和成績。鍾靈忍無可忍,纔會親自下田,以致於遭到了雷擊……
聽到阿母對自己肯定的一句話,鍾靈的心裡,比吃了蜜還甜。這就是她要的感覺,自己的付出能爲家人的生活帶來好的變化,也能得到家人的肯定,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這就是幸福吧?不是嗎?
鍾靈哼着鄧麗君的《甜蜜蜜,美滋滋地把棉被放在每個房間的牀上,然後對丁先風道:
“阿母,我去看看香菇棚,那些菇應該有中等大小了,一會兒我採些回來讓你泡湯。”
“哎,可別浪費了,小菇還能長大呢,現在就採下來,可惜了。”
丁先風有些心疼。
“阿母,蘑菇湯的營養可好了,氨基酸高,對肚子裡的小寶寶發育大有好處。”
鍾靈知道只要說是對寶寶有好處的,阿母就不會拒絕了,果然,丁先風也不再說什麼。其實家裡現在這個條件,比懷鐘靈和鍾嶽時好得太多了,自己也是當家主母,爲了孩子,吃點好的也是應該的。
鍾靈到香菇棚時,就看到富貴叔帶着人在棚子裡忙着,看到鍾靈,富貴樂呵呵地道:
“阿靈,你看最近出菇的情況不錯,村裡人聽說了咱村也種出了香菇,都紛紛跑來看。還有人說也要跟着種,問我能不能教他們呢。”
“你就說可以,把技術教給大家,以後咱們的菇種就不愁銷路了。”
鍾靈嘴角向上翹起,果然前世的典型致富示範帶頭作用發揮了效果,村裡人現在都看到在本村種菇的可行性和現實性。能在家門口乾活就賺到錢,大家當然樂意。
“嘿,還是你頭腦靈活,我怎麼就沒想到這個呢?不過阿靈,種的菇多了,不怕價就跌了嗎?”
富貴叔滿臉擔憂地問。
“不會的,咱們烘乾了做成幹香菇,可以保存好久,光是永州就不夠銷售。咱們村的這點產量,還不夠填顧客的牙縫呢!放心吧!”
有了前世的農業市場銷售經驗,鍾靈知道,一個產業如果不形成產業鏈的話,光靠自己這十個香菇大棚,也無非賺個溫飽,小打小鬧而已。但如果自己能把香菇產業做大,並把這條產業鏈牢牢捏在自己手裡,才能真正從中挖到金子。
“哎,聽你說的倒是市場前景一片大好,你富貴叔這顆心就放下了。’
“富貴叔,這樣吧,你去通知那些有意思要種香菇的,今晚上到我家碰個頭,我來提一些具體的幫助計劃。”
鍾靈覺得還是趁熱打鐵,把村民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爲好,而如何形成這條產業鏈,並實現自己的終端控制,鍾靈並不需要費腦子,因爲前世已經有了現成的可參考模式。
富貴雖然不清楚鍾靈心裡打的是什麼主意,但和她一起做事這麼久,知道這個小姑娘的主意多,而且都能點到位置上,所以也就點頭應允下來。反正只是計劃,又不是最終決定,村民能不能接受,也得靠他們自己定主意。
鍾靈拿了個籃子,採了半籃子的新香菇,然後提着就往家裡去,準備帶回家交給錢嫂做個香菇瘦肉湯,讓全家人嚐嚐鮮。
“阿靈,你這白花花的拿的是什麼呀?”
要回家,得經過鍾氏的老宅,鄭金風正捧着肚子在厝前曬太陽,由於懷的是難得的第一胎,所以她這一胎也就顯得十分金貴,鍾奶奶都不敢指使她,生怕壞了孫子。所以,鄭金風現在倒也悠閒,整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曬太陽,過得和離休老幹部一樣。
“二嬸,這是鮮的香菇,最近棚子出了一些,我剛從棚子裡採的,你拿一些回去讓奶奶泡湯吃吧。”
鍾靈看到二嬸開口,當然不好就這麼提着籃子無所表示地走開,再說,這香菇可能這裡人人稀罕,但對於曾經生活在物質富足年代的鐘靈來說,香菇並不是什麼特別珍罕之物
“哎呀,是鮮香菇呀?我只吃過乾的,還沒吃過鮮的呢。乾的香菇味道都這麼好,鮮的香菇肯定更加美味了!”
鄭金虹頓時兩眼放光,目光灼灼地盯着鍾靈的竹籃子看.同時,手也不客氣過伸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