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138回京述職
時間似乎很快,又似乎很慢,只是一眨眼間,這一年就過去了。
新的一年到來,二爺從年頭就開始忙。
這一年,也當真是豐收的一年。
從年初開始,道路就修到了田間地頭。修路給百姓家帶來了許多收益,百姓們每家每戶都多了許多糧食,百姓們的面色肉眼可見的好看起來。
二月份,雲歸縣補種的生薑大賣,百姓們多了一筆進賬,日子陡然見好。
三月份,乾貨坊又發走一批乾貨。包括但不僅限於各種海貨、山貨、花卉、炮製好的藥材等,這些東西運到江南,換來好豐厚的一筆銀子
四到七月,各種瓜果開始成熟。縣衙安排好青壯組成車隊,將曬成了幹,亦或是被冰凍着的瓜果,連夜快馬運到繁華的府城。如此,報酬豐厚。
同樣是七月,早稻開始收割。
因爲這一年,縣衙給百姓分發了更多的耕牛和農具,上半年來的的開荒數目,比前年一整年還要多。加之百姓跟風又造了幾百座梯田,又因爲老天爺保佑,今年光照和降水充足,早稻迎來了大豐收。單是上半年的收成,就快要超過二爺來雲歸縣赴任那年一整年的收成。
整個雲歸縣的道路,是在八月修好的。
到了九月份,縣衙中終於有了盈餘,二爺可以放開手腳,嘗試些別的讓百姓增收的項目。
同樣是九月,雲歸縣籌備了許久的官學,開始對外招生。不拘男女,只要年滿七歲,就可以來官學中就讀。縣衙免費給學生提供一餐飯食,空閒時候,只需要學生幫忙謄抄書籍。
官學的設立,自然吸引來衆多百姓的關注。許多家長抱着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想法,將孩子送了進來。另外一些,則是看的長遠,希望自己孩子讀書上進,將來有所作爲。
不管如何,官學總算是立起來了,雖然報名的學生總數不算多。但只要邁出去第一步,想必接下來每年都能招收到更多的學生。
十月份時,二爺參照《河渠書》中的經驗,又僱傭一些被貶謫來雲歸縣的流放官員,主持修建的興通渠終於竣工。
興通渠貫穿雲歸縣全境。從雲歸縣最西邊的大興鎮,到雲歸縣最東的雲通鎮,從雲歸縣最北端,到雲歸縣最南端,這條興通渠跨越雲歸縣全境,分三個階段修成。
興通渠完工後,能保證在枯水期時,雲歸縣境內所有農田的灌溉。豐水期時,多餘的水又會通過寶瓶口向外江排去,減免雲歸縣地區的內澇和洪災。
這個自動分流的偉大設計,是二爺吸收前人經驗,加之自己的百般思慮,才最終成型。
雲鶯之前沒仔細瞭解過興通渠,等她得知興通渠的修造理念後,雲鶯只想說,聰明人,連腳指甲蓋都是聰明的。
只是自學,二爺就學到了偉大的水利工程家李冰大人的三份本事。這若是二爺專注於水利一道,大夏未嘗不會出現另一個能媲美都江堰的偉大水利工程。
十一月,後塘村的盧先生與王河同時給二爺送來來信,讓二爺最近幾日一定要撥冗去一趟後塘村,人工養珠的事情有進展了。
雖說只是個別珍珠蚌中出現了珍珠,那些珍珠也非常非常小,都沒比米粒大多少。但那小小的、圓圓的東西,確實是珍珠無異。
這最起碼證明,他們的人工養珠是完全可行的。
二爺帶了雲鶯一起去了後塘村,當時王河捧着打開的珍珠蚌,一邊高興的痛哭流涕,一邊心疼的嗷嗷嗚嗚。
雲鶯見狀,一邊覺得好笑,一邊也忍不住唏噓。
二爺只是投注了一筆銀子,之後就很少過問養珠的事情。反倒是盧先生與王河,把全幅的精神都投注到這片水域中。
上年颶風時,爲防颶風把裝在籠子中的珍珠蚌吹走了,兩人冒着生命危險一直守在這附近,一看到有籠子被拋出來,就趕緊跑過去將籠子再丟到水裡。
這一年半來,他們更是面對着家人與村中人,不解以及嘲笑的目光,憋悶的一字不能發。
如今,那米粒大小的珍珠,證明他們不是異想天開,他們的投入都是有回報的。
珍珠被人工養出來這件事,到底是在前塘村和後塘村釀成了軒然大波。
好在有二爺壓制,這件事情到底沒傳的更遠,被緊緊的摁在了雲歸縣治下。
但不得不說,有了這件好事,二爺的心情暢快極了,回了府裡就拉着雲鶯一道喝了兩杯酒。
雲鶯的酒量比上一年略有長進,如今她多少能陪二爺喝兩杯。再多的就不行了,就會醉。
不過因爲喝了酒以後,又喝了兩杯果子露,雲鶯依舊沒逃過醉酒這件事。她喝完後直接趴在了桌子上睡着了,一覺睡到了第二天上午。
等雲鶯醒過來,依舊有些頭昏腦漲。
她簡單喝了一碗燕窩粥,就躺在窗下的美人榻上休息。
二爺掀開簾子走進屋裡時,雲鶯是知道的,但她沒睜開眼,她還很困。
還是二爺的手放在她額頭上,冰冰涼涼的,雲鶯才被凍得瑟縮一下,趕緊將眼睛睜開來。
她嗔一眼二爺,“你故意的。”
二爺颯然一笑,絲毫沒反駁,只勾着脣角看着雲鶯說,“別躺了,越躺頭越疼。起來隨我去外邊走一走,許是散散心就好了。”
“這和散心有什麼關係?”
話是這樣說,雲鶯卻也沒推辭,她拉住二爺伸過來的手,順着他的力道坐起身,隨二爺一道出了門。
進了十一月,空氣中多了幾許涼意。
雲鶯一早一晚要穿上褙子或夾襖,反觀二爺,他火力大,至今仍舊穿着單衣。
二爺與雲鶯說起,過幾天就要出發,要回一趟京城。
這件事雲鶯早就知道,畢竟外放官員每三年都要回京述職。算一算二爺出京到現在,這正好是第三年。
只是過幾天就回京,那年前指定是不能回不來了。想到今年要自己一個人過年,雲鶯心中鬱郁。
雲鶯有些悶悶不樂,二爺見狀就笑說,“不如你跟我一道回去?這一年你也學會了騎馬,且騎的很不錯……不好,南方還暖和些,你騎馬就算了,北方如今卻入了冬,不少地方還下了雪,你若是跟着騎馬進京,怕是要凍壞了。”
雲鶯方纔還鼓動的一顆心,此時涼了半截。
她可太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了。
畢竟她從小生活在京城。
入了冬的京城,晚上不燒碳她都熬不住。更何況是要每天頂着風雪趕路了。就她這一身細皮嫩肉,還有她這單薄的身子,怕是走不到京城,就得凍病在半路上。
二爺擰着眉頭,“你還是留在縣衙吧……可就把你自己留在這裡,我又不放心。”
雲鶯嘆着氣說,“有什麼不放心的,我都在這兒住兩年多了,我都習慣了。再說我身邊還有人伺候,若真碰上事兒,我還可以去前邊找劉縣丞與樓主簿。”
“我還是有些不放心。”
“不放心我,難道你就能不去京城了?行了,別說這些了,趁這幾天你還沒走,我再給你準備點東西,到時候你到了京城,見了人也好走禮。”
二爺擺手說,“我騎馬回京,運東西的馬車肯定跟不上。你稍後讓人把東西送去即可,別太麻煩了。”
“怎麼能不麻煩,這次你回去,指定要見許多人……”
雲鶯與二爺又說了許多話,兩人聲音都不高,輕言低語,以至於站在他們遠處的丫鬟根本不知道兩人說了什麼。
只是看兩位主子說着說着,神色就凝重起來,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鬧矛盾了。
按說不應該啊,姑娘和二爺現在好的跟一個人似的。除了沒住在一起,兩人跟別的那些鶼鰈情深的小夫妻一個樣。
穗兒和柳兒很快就知道姑娘愁眉苦臉的原因了:二爺要回京述職了!
兩個丫鬟想起二爺在京城還有一位原配發妻!那位還是與榮國公府門當戶對的世家千金!
這若是回了京,二爺被那位夫人籠絡住,他們姑娘該何去何從?
姑娘至今都沒與二爺圓房呢!
穗兒和柳兒愁了一晚上,她們想慫恿雲鶯跟二爺一道回京!
可……
想到京城那位夫人,還不知道是何種脾氣。而姑娘在雲歸縣做大,說到底只是個丫鬟出身,到了那位夫人跟前,怕不是要被立規矩,要做小伏低。
想到這些,兩個丫鬟又遲疑。
穗兒:“都知道咱們姑娘受寵,早先送來的四個姑娘伺候二爺,如今只留下了咱們姑娘一個。雖然咱們都知道是什麼原因,但在不知情的人看來,怕不得以爲,是咱們姑娘有手段有心計,纔將秋寧他們排擠走。”
柳兒:“纔不是咱們姑娘排擠他們,哎呀,外人肯定都這麼想,你說可如何是好?”
穗兒:“要我說,要我說,我,我也是沒辦法啊。哎呀,我之前還想着,最好讓姑娘跟着二爺一道進京,可二夫人脾性如何,咱們也不知道。姑娘若是落到她手裡,也不知道要吃什麼苦頭。”
柳兒:“可姑娘若不跟着去,二夫人再籠絡了二爺,或是給二爺送別的貌美的姑娘……”
兩個丫鬟面面相覷,更愁了。
這事兒真就像個無解的麻團,任憑他們想出各種辦法,反正總有不如意。
兩個丫鬟怯怯私語的時候,沒注意到雲鶯何時醒了過來。
她將兩個丫鬟的話聽了個全場,此時也冷不丁想起,京城還有一位二夫人。
雲鶯捏了捏手中的錦被,輕輕翻了個身。
丫鬟們不知道林淑清是什麼脾氣,她卻一清二楚。那位長安候府的三姑娘,可不是個易於的。
她若真是進了京,免不得要去她手下做小伏低受磋磨,屆時還能不能跟着二爺一道回來,那也是說不準的。
想到了林淑清,雲鶯突然心浮氣躁起來。她繃着個臉,一整天都有些氣悶。
二爺期間來尋她一道用午膳,雲鶯明知道此事不怪二爺,若沒有他娶了林淑清,他們兩個還沒有這段緣分。可想到林淑清與他纔是生兒八經的夫妻,林淑清纔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她一顆心麻木似的一陣陣刺痛,眼圈都紅了幾分。
二爺看見了,問她怎麼了,可是哪裡不痛快,雲鶯只道是風迷了眼。
二爺不知道是信了還是沒信,總歸二爺沒繼續追究。可等到晚上,二爺特地帶她去了清月湖。
大冬天來清月湖,此時天地之間一片靜寂,周邊的悽清自有一番美色,可她一會兒就被凍得鼻涕都要跑出來了,也是忍不住踹了二爺一腳,罵他,“你有病吧。”
二爺哈哈大笑着抱着她,先是遊了一圈湖,又是跑了半圈馬。
反正折騰來折騰去,硬是吧雲鶯的鬱氣折騰沒了。
回府的途中,二爺將雲鶯抱在身前,還一個勁兒的安慰着,“我年後就回來,不會讓你等太久。你若在府裡待得不耐煩了,可去尋秋寧玩,再不濟讓穗兒帶你去西王母娘娘村轉轉……”
二爺單純的以爲,雲鶯是不捨得和她分開。
他又何嘗想與她分別這麼長時間?上一年去府城,與她作別十日,他就好像渡過了幾十個春秋。若有辦法,他自然想帶她一起回京,可天太冷了,越往北越冷。
二爺最終勸服了雲鶯,雲鶯不想二爺擔心,也沒有說出她真正的傷心。她悶悶的應下來,說會照顧好自己,讓二爺放心離去。
二爺將下頜放在她頭頂,緊緊的摟抱住她。
……
時間很快就到了二爺出發的日子。
這一天,天氣陰沉沉的,風也很涼。
雲鶯送二爺到縣衙門口,目送着二爺離去。
大上午的天,如同夕陽西下的時候一般陰沉,沉重的像是有烏雲壓頂,讓人喘不過氣來。
直到二爺一行人徹底消失在遠方,穗兒才扯着雲鶯的袖子,“姑娘,太冷了,咱們回去吧。”
“……好。”
雲鶯轉過身,往回走。
卻也在此刻,街角又有一連串的馬蹄聲朝這邊狂奔過來。
烈風下的二爺,清俊的面孔上是肆意絢爛的笑意,他一俯身將雲鶯撈到身前來。
“我後悔了,你還是跟我一道進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