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金屬和學習,蛻變和升階

艾爾卡用手指緩慢而仔細的撫摸着手中的長劍,能夠清楚的感受到,那劍鋒冰冷而銳利的觸感,然後是金屬的強度,韌性和硬度——這只是一柄普通的,從那些屠龍勇者死去的屍體上收集到的裝備之一,只不過相當幸運的,它保存的非常完好。然後這個年老的精靈不由自主的嘆了口氣——這柄長劍之中透露出來的金屬工藝,遠遠超越了此時的精靈族所能做到的程度。畢竟,作爲此刻精靈一族中最好的匠人——沒有之一,他在這方面的領域無疑有着絕對的發言權。

兩千年前的精靈和人類之間,差距尚未大到這個地步啊。他這樣想着。也許不僅僅是兵器,兩千年的時光,佔據了整個世界的人類,大概已經在許多方面,都已經將精靈族徹底拋棄在身後呢。一念及此,他不由的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恐慌,那是一種落後面對先進,弱小面對強大時自然產生的恐慌——越是明智,越是能夠感受到這一點,於是,也就是越是恐慌。

而這也是爲什麼他們要出來的原因之一,如果等到人類打碎無盡林海的防禦,強行進入精靈之森的那一刻,恐怕整個精靈族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待宰的羔羊,滾滾車輪下的螞蚱。但是還好,這兩千年來,精靈族也不全是做無用功。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自己的進步——儘管無法像人類那樣,直接的轉化爲戰鬥力和殺傷力。

艾爾卡非常清楚,他不可能沿着人類的腳步。快速的追上人類,畢竟人類和精靈,所擅長的方面和領域有着相當大的不同。而且即便他們通過山寨和學習人類,能夠行走在最短的路徑上,無需摸索,節約大量的時間,但也只是節約,只是能夠大幅度縮減需要的時間而已——而不是不需要時間。兩千年時間累積下來產生的差距和隔膜,可並不是那樣輕鬆迅速的就能打破的啊。即便能夠行走在最短的路徑上,人類社會走了兩千年才走完的路。精靈一族又需要多少時間?

即便是人類毫無保留的將所有的一切都向他們傾囊相授。他們也同樣需要時間來消化學習——更何況人類完全不可能這樣做,而只可能對他們嚴加提防。精靈們只能通過某些交易有限的獲得某些粗淺的技術——實際上,這也是精靈們變形成人類,潛入人類社會的原因之一。

而何況。這些技術並非是純粹的理論。同時還需要實踐來消化——也就代表着他們需要實物來訓練。而單單只是金屬的冶煉。便需要多少配套的設施,多少道工序?而如果是附魔武器的話,那就要更加龐大複雜呢——這可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如同從二維突破到三維,長和寬之外再添加一個高一般的,根本性的突破,其複雜程度呈幾何指數增長。而這些,都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而且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兩個種族天賦和擅長領域方面的區別。精靈一族在親近自然,馴養魔獸,培植植物上面不是人類所能相比,而同樣的,在金屬的冶煉上面,在對火焰的利用上面,人類同樣不是精靈所能相比。這是天生的差距。

也正是因此,所以艾爾卡所思考的,並非是沿着人類的腳步亦步亦趨的向前行走——而是如何將其中技術與精靈一族本身的技術和優勢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獨有的特色。這,纔是正道。

艾爾卡很清楚精靈一族的優勢,他們有着一位半神作爲後盾——即便已經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半神依然是這個世界最爲巔峰的力量,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將一直是。這代表着他們無需爲能量所擔心。而同時,精靈一族更是馴養了無數魔獸,和好幾個強大的魔獸種族保持着友好的關係,他們可以藉助着它們的力量。

實際上,在之前的戰鬥之中,從始至終都是魔獸們在出力,而精靈一族一直躲藏在利科斯的後方,他們更多的,是作爲一種後勤的保障,以及輔助出現,而不是正面戰鬥的力量。在這方面,被生命之樹庇護在自己的枝葉之下兩千年左右的他們,在戰鬥能力方面,已經被極大的削弱了。

艾爾卡收斂了自己的思緒,他很清楚,現在這些,離他還比較遙遠。萬丈高樓首先所需要的,是一個足夠堅實的地基,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又怎麼可能在這上面做出突破?因爲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首先所需要的,還是如何從這些或者大致完好,但更多的是殘破不堪,乃至徹底破碎的兵器鎧甲,和裝備之中,逆向提煉出人類的技術。

而在艾爾卡努力的時候,從來都忙忙碌碌,整天奮戰,鍛鍊不休的利科斯,卻難得的清閒下來。它安靜的趴在自己一片巨大的空地上,任由淡金色的陽光灑在自己的皮膚上。龐大的龍威如同水銀瀉地一般將周圍這片空間徹底覆蓋,而在這片龍威覆蓋的領域之中,則是一個繭,由原本厚實的皮膚再度增長變化,形成的一個繭——這是迄今爲止,利科斯的後代中,第一條開始蛻變的暴龍。

蛻變,是這個世界最奇妙的事情之一,無論是什麼樣的生物,在它們達到自身的極限之後,在極其強烈的慾望和情感的衝擊之下,成功的再度做出突破,打破自己當時的極限,並契合了某種契機,便有可能發生蛻變。它們將在某種程度上,產生進化。是的,進化。

在另一個世界,更多的是在基因突變和自然環境的篩選之下,一個種族一代代的不斷累積,並最終形成足夠程度的變化。在這個世界,完全可以在一個個體生命上面呈現出來——能夠將一個種族,千萬年來不斷累積形成的變化。凝聚在一個個體的一生之中,呈現出來,這就是蛻變。而且更重要的是,相比較於另外一個世界,更多的是隨機的不定向性的變異,然後在自然環境的篩選之下,含有有害的變異的生物死去,而那些產生無害的變異的生物活下來,而產生有益的生物,其基因則逐漸擴散到整個族羣之中去——也即是那個世界的進化。以族羣爲單位的進化。而在這個世界。由於蛻變的存在,進化的單位,實際上已經從族羣變爲了個體——這是一個看似微小實際上無比巨大的根本性變化。

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文學作品中,爲了在提到人類這個種族的時候表現出它的高等和優異。往往都會如此說道——經過了千萬年的進化。它的什麼什麼是多麼完美。什麼什麼是多麼高效,什麼什麼蘊含着什麼什麼——但實際上,這隻能說明他上課沒認真。生物沒學好。實際上用點腦子都能明白,蟑螂的存在歷史絕對比人類久遠的多,這豈不是說明它經歷了比人類更久的進化,遠遠要比人類更加完美?而且蟑螂在長達百萬年的歷史之中其形態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變化,這豈不是更加證明它的形態已經進化到最完美的狀態,完全不需要改變了?

這很明顯扯淡。想一想就明白,如果真是越進化,越完美——那麼地球世界現在應該只存在一種,或者幾種最爲完美的生物,自給自足,能夠適應各種環境,而不可能有着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生物,形成那樣一個欣欣向榮的生態圈子——當然在利科斯的記憶之中已經被人類毀的差不多了。實際上,在自然界中,生物的進化,從來也不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它的標準一向是夠用就好,就算是差了點——只要不是太差,也能繼續存在下去。這是那個世界的高中生物課本上面,就有所記載的知識。

實際上,就連進化本身也是一個相對概念——更加嚴謹的說,應該是變化,變異。能夠讓生物更加適應當時環境的,就是有益變異,讓生物不能適應當時環境的,就是有害變異。產生有益變異的生物的存活率更高,也正是因此它們的基因會伴隨着越來越多的後代逐漸擴散到整個族羣。而產生有害變異的,則會因爲不適應當時的環境,而逐漸死亡。但實際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介於有害有益的變異之間。這是那個世界某個名爲達爾文的人提出的學說,儘管尚未完全得到證實,但是至少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個理論都是貼合實際的。

當然,這是另外一個世界的情況。但是在這個世界,由於蛻變的存在,使得生物的進化,從根本上就已經與那個世界截然不同。在那個世界需要一個族羣歷經千萬年時光,一代代傳承累積,才能夠形成的巨大變化,在這個世界卻能夠在一個個體生命的短短的一生中就完全呈現出來——而且更重要的是,相比較於那種不定向性的變異,這個世界的蛻變,卻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被主觀的意識,精神和情感所影響。

而其中,最爲明顯的代表,無疑就是本世界的人類呢。這個世界的生物,實際上都存在着蛻變的可能性——無論是魔獸,還是人類,都是如此。只不過相對於一直保持着自然狀態的魔獸來說,在經過了數千年的傳承和改變之後,人類的蛻變,已經被完全系統化了,其過程也有了相當大的改變——而名稱,也由蛻變改成了升階。

魔法和鬥氣,這兩大力量自誕生以後,在人類世界之中不斷擴張,時至今日,已經遍佈人類世界每一個角落,甚至紮根於他們的血脈之中。以至於他們的血脈之中,已經包容了前面三次蛻變的過程——由普通人變爲初階職業者,由初階職業者變爲中階職業者,由中階職業者變爲高階職業者。

這也是人類的升階與魔獸的蛻變,其難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原因——不單單只是因爲已經完全系統化,有着足夠的前人的經驗,無需探索,只要按部就班就行。更因爲對於魔獸來講,每一次蛻變,都是一次生命的徹底昇華,一次過去的我的徹底粉碎,新的我的重新誕生的旅程,是從無到有的不斷開闊。而人類的升階,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與此有了相當變化,儘管依然是一種自我的突破和昇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同時具有了一種生命的自然成長的意義——就好像地球世界之中,蝌蚪變成青蛙一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包含進人類這個種族的成長過程之中。

這也是爲什麼,高階騎士能夠正常的與人類繁衍,而經歷三次蛻變的魔獸,卻難以正常與同族正常繁衍後代的原因。因爲歷經三次蛻變的人類,依然還是人類,而歷經三次蛻變的魔獸,則很難再說成是原來那一種魔獸——它們已經完全可以說成是一種新的種族呢。

利科斯遙遙想着,這是他根據當初從銀龍法師手中得到的關於人類的一些信息概念,結合自己的體驗認識,所得出的猜想——儘管沒有得到足夠充分的數據和信息,能夠證實它的猜想。但是它依然覺得,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然而實際上,除了升階之外,人類還有另外一種“蛻變”的方式,如果不通任何的力量之法,又沒有得到任何的力量訓練,而僅僅只是在足夠危險的時候,藉助着生死一線的刺激,或者在某些情感慾望,強烈到某種極限的時候,並藉此打破自己的極限的話,那麼他們將會發生的,是另外一種不同於升階的“蛻變”——人類將之稱之爲神啓。相比較於升階,神啓其實更加接近於那種最初的,魔獸的蛻變過程,也正是因此,更加徹底,要求更加苛刻,同時,也更加稀有。而同時,經歷了神啓的人類,往往比之普通的升階的人類,具有更大的潛力,和更高的可塑性——這也是爲什麼,經歷了神啓的人類,往往會被教會收下,專門培養的原因。

只是伴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壯大,愈發的向文明進展,這種神啓之人,也是越來越少呢。

第二十九章 薄弱的反擊第六十一章 三路(上)第十六章 後裔第四章 人類第一章 戰後第四十六章第十章 戰與逃第七章 戰第三十八章 突破的發現第二十一章 醞釀第五十四章 開啓第五十三章 煩惱,精靈第四十三章 變形第六十五章 森林第二章 無意義第十三章 預備第二十九章 結束和啓程第六十章 會議第六章 後果第八章 蛻變和變形第二十一章 人生(1)第六十七章 匯合第十九章 高空的變化第十章 甦醒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十三章 時間第七十章 毀滅第二十二章 傳承第四十四章 異人,形勢第十章 戰與逃第四十九章 獵場第二十七章 行軍蟻第十三章 魔法陣第二十二章 姐妹第三十四章 養成第六十五章 森林第二十八章 鍛鍊與進行第十章 甦醒第十八章 變形和力量第四十六章第十六章 後裔第四十章 結束和損失第二十七章 第二批第四章 人類第二十二章 人生(2)第二十八章 屠城之典第二十六章 成長,學習和離去第八章 如果沒有你第六十五章 森林第二十六章 進程第三章 瘋狂第五十章 進行第一章 戰後第十九章 狀態第三十章 擦過第十四章 精神第十五章 待發第十七章 後手第十九章 狀態第三十五章 裝備第四十五章 變化第四十五章 變化第六十一章 三路(上)第七章 後續第七章 蛻變第六章 極惡之龍第二十九章 結束和啓程第三十二章 調整第三十八章 碰撞第六十四章 消息與改變第十四章 治傷第三十九章 鏖戰第六章 後果第十一章 後遺症第六章 催城第二十六章 成長,學習和離去第六章 脫逃之後第八章 蛻變之後第二十章 火焰第四十三章 變形第十六章 發第四十三章 傷勢第七章 悲哀第十三章 預備第十二章 設計第九章 隱形第二章 即將開始第二十章 火焰第六十二章 三路(中)第四章 不同的地方第十四章 飛行第十三章 觸動第十六章 發第十五章 魔獸們第二十八章 大變第六章 極惡之龍第四十五章 變化第十三章 蛻變第十七章 戰爭
第二十九章 薄弱的反擊第六十一章 三路(上)第十六章 後裔第四章 人類第一章 戰後第四十六章第十章 戰與逃第七章 戰第三十八章 突破的發現第二十一章 醞釀第五十四章 開啓第五十三章 煩惱,精靈第四十三章 變形第六十五章 森林第二章 無意義第十三章 預備第二十九章 結束和啓程第六十章 會議第六章 後果第八章 蛻變和變形第二十一章 人生(1)第六十七章 匯合第十九章 高空的變化第十章 甦醒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十三章 時間第七十章 毀滅第二十二章 傳承第四十四章 異人,形勢第十章 戰與逃第四十九章 獵場第二十七章 行軍蟻第十三章 魔法陣第二十二章 姐妹第三十四章 養成第六十五章 森林第二十八章 鍛鍊與進行第十章 甦醒第十八章 變形和力量第四十六章第十六章 後裔第四十章 結束和損失第二十七章 第二批第四章 人類第二十二章 人生(2)第二十八章 屠城之典第二十六章 成長,學習和離去第八章 如果沒有你第六十五章 森林第二十六章 進程第三章 瘋狂第五十章 進行第一章 戰後第十九章 狀態第三十章 擦過第十四章 精神第十五章 待發第十七章 後手第十九章 狀態第三十五章 裝備第四十五章 變化第四十五章 變化第六十一章 三路(上)第七章 後續第七章 蛻變第六章 極惡之龍第二十九章 結束和啓程第三十二章 調整第三十八章 碰撞第六十四章 消息與改變第十四章 治傷第三十九章 鏖戰第六章 後果第十一章 後遺症第六章 催城第二十六章 成長,學習和離去第六章 脫逃之後第八章 蛻變之後第二十章 火焰第四十三章 變形第十六章 發第四十三章 傷勢第七章 悲哀第十三章 預備第十二章 設計第九章 隱形第二章 即將開始第二十章 火焰第六十二章 三路(中)第四章 不同的地方第十四章 飛行第十三章 觸動第十六章 發第十五章 魔獸們第二十八章 大變第六章 極惡之龍第四十五章 變化第十三章 蛻變第十七章 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