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

楊沂中仰臉一看,果然是岳飛,正全副甲冑跨騎於戰馬之上。他將手中大刀遙遙向岳飛一指喝道:“岳飛,想不到你如此大膽,公開舉兵做亂。如今王師在前,還不快快束手下馬就擒!”

他的話音剛落,身後的神武軍重步兵,刀盾手迅速列開陣形。後方的神臂弩手將上好箭矢的齊齊對準了前方,只待楊沂中一聲令下,便要萬箭齊發。

岳飛見此,卻沒有絲毫驚慌的表情,哈哈大笑說:“十兄,你搞錯了。現在是你要奉詔來讓我接管皇城大內和神武軍。”說罷,他又突然沉下臉來喝道:“楊沂中聽詔,現免去你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回府禁足,等待後續詔令。”

楊沂中聽罷此話,臉色脹的通紅,喝罵說:“什麼詔命,我堂堂殿前司都指揮使豈能聽你這賊胚子的指使。衆將聽令,準備…”

就在楊沂中下令神武軍發動攻擊時,岳飛中氣十足的打斷他的話說:“楊沂中,你聽清楚了,不是我要你怎麼做,而只是代人向你傳遞詔命。當然,你當他的話還是不是詔令就不關我的事了。”說罷岳飛手一揮,數名背嵬衛架着一人來到陣前。

火光映射之下,那人的面孔衆人都看的清楚,正是當今宋朝皇帝趙構。楊沂中心中叫道,苦也,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趙構也結結巴巴的開口說道:“楊卿,你就照着嶽…他的話做吧。”

“好啊,賊子岳飛,你居然敢擄走了官家,此乃誅九族之罪,你威迫官家違心下的詔書做不得數!”楊沂中怒吼道。

岳飛一聲冷笑說:“十哥,你糊塗了。我擄走趙構,威迫他都不假。可他下這個詔令卻不是違心的,而是爲了保命,是真心實意讓你按他說的做,否則他命不久矣。”

楊沂中又驚又怒,竟然一時說不上話來。他的一名副將倒是嘴快,冷笑一聲說道:“岳飛,不要以爲你拿住官家就能威脅到我們,若真這麼簡單,那現在金國就已把整個大宋佔了。“他的意思是,金國在靖康之變中,俘虜了包括皇帝和太上皇在內的幾乎整個宋室,但宋朝卻可以另立新君來避免被金國控制。

他說出此話,還沒等岳飛開口,那趙構臉色已變成豬肝色,喝罵道:“大膽潑才!你是何等身份,這裡豈有你說話的份!“

那副將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已是變了臉色,閉口不再言語。這一句話就讓他陷入最爲被動的境地。趙構未來能不能生還,繼續做皇帝,岳飛能不能得勢都沒他好果子吃。

而此時,楊沂中腦子中已經轉了幾道念頭。首先他想到這岳飛也太橫了。如果換做他本人,至少會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還裝作臣子,奉傀儡皇帝的詔來敕令諸侯,等時機成熟了,再玩一把那被前朝各代都玩爛的禪讓把戲。

但這岳飛裝都不裝,完全不加掩飾,連樣子都不做,赤裸裸的反了。直接以帝王要挾自己投降獻城,而這怕死的趙構卻真的明言令自己照着岳飛的話做。

按這個路數,他確實可以如副將所說,不理會岳飛,不管趙構生死,直接掩殺過去。如果趙構死了,再從宗室後裔之中隨便找個人來做皇帝即可。

但是….但是自己衝過去後,趙構萬一沒死於亂軍之中呢?那時自己要想不死就得真反了。自己這一衝殺,在趙構眼裡就等於不再顧惜趙構的性命,不再承認他趙構的天子之位,和謀反無異。

偏偏這時,岳飛又添油加醋的說道:“十兄,你是不是想不管三七二十一殺將過來,將你這官家弄死後,你也可以找個趙室宗親出來擁立爲新帝,你也能位極人臣,甚至以後能取而代之?“

楊沂中哆嗦着嘴脣說道:“不敢….你..你休得胡說,不要挑撥我等君臣關係。“

岳飛卻還在繼續耐心的對他勸解道:“但事情沒那麼簡單,你真這麼做,他的死你總歸要承擔上責任。更何況,當下,宋室嫡系已經盡沉于靖康之難,就剩這一獨苗。若從宋宗室成千上萬的庶出後裔中找出一人繼承皇位,那必定是天下大亂。你找別人也會找,整個江南半壁不知有幾人操縱着自己的趙姓傀儡稱王稱帝。那你此舉又有何意義?除非你也是想稱王稱帝之人中的一員。“

楊沂中沒回應岳飛的話,卻望着面如豬肝的趙構說道:“臣斷不敢有如此想法。”這個楊沂中倒說的是實話,他升官晉爵的功名之心不小,但絕沒有登九五之尊,執天下牛耳的野心。否則他早就應該催兵而上,即使趙構不死,自己也可暗下黑手將他弄死,哪還聽岳飛講這麼多話。

岳飛還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禮繼續滔滔不絕的說了下去:

“其實這宋室官家十二道金牌招我撤軍,堅持偏安一隅,認賊做父,向金國稱臣之時起就沒有資格以天子自居了。中原漢人承認的天子必須受命於天,即不是金國皇帝,更不可能是金國皇帝冊封的兒皇帝。”岳飛頓了一下語氣,又說出一番讓楊沂中目瞪口呆的話語。

“你可能還不知道,實際上遠在北國的欽宗以及徽宗生前都有口諭密詔,由韋賢妃帶回,口諭說若是這九皇子趙構無光復故土,迎回二聖之心,只有偏安一隅,貪圖享樂之意,就是不忠不孝無義無信之輩,當廢之。天下人可北復中原,救出二帝者皆可取而代之!而且他們從金人那裡聽說過我岳飛的名字,專門點了我的名”

楊沂中張口結舌說道:“…此..此話當真。”這當然是岳飛瞎編的,但他如果真能將欽宗和宋室宗親從北國救回,他們肯定會一百個願意岳飛來繼承大統。

“當然是真的,所以你現在將這神武軍兵馬與皇城交付於我。即能保全九皇子的性命,也能保全你忠義之名。反之…”岳飛說到這,話語就被楊沂中打斷,楊沂中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表情說道:

“罷罷罷,爲了官家的安危,爲了社稷安危,爲了欽宗,也爲了這臨安滿城乃至天下黎民百姓免受動盪之禍,本將奉官家之命從事就是,將神武軍指揮權和內城交付於你。”

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十章 洗腦所第十二章 家宴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九章 翻臉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十二章 家宴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四十章 韃盡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十八章 混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
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十章 洗腦所第十二章 家宴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九章 翻臉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十二章 家宴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四十章 韃盡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十八章 混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