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

火繩機銃每分鐘能射60~80銃,一鏈有180支銃管。一時之間,漢軍陣地上槍聲大做,如同數掛超大號爆竹齊聲爆鳴。

在兵士的奮力轉動下,火繩鉤的火繩頭如同雞啄米一樣不停的啄擊着銃管的藥室,巨大的鏈條拖動着銃管叮噹作響。機銃不停的吐着火舌,升騰着白煙。那正面的兩百四十名燧發槍手依舊面不改色的三段輪射。每兩三秒就放出一排槍彈,只不過此時他們改爲霰彈射擊。

噗擦一聲,一名明軍鐵騎的馬腿被粗如核桃的機銃鉛彈硬生生打斷。整個馬身一歪,將馬上的兵將摔落馬下。後面一騎衝來,馬蹄正踢在他的腦袋上,將其頭骨踢的粉碎。這一騎的兵士也被一發機銃鉛彈穿胸而過,那鉛彈繼續射穿入另一人臉面,方纔靜止下來。

更後面的騎兵被如同驟雨般的機銃霰彈掃落在地。原來這銃鏈前面銃管裡裝的是如核桃大小的實心鉛彈,後面的銃管裝的卻是狀如豌豆大小的散彈,每一銃有近百顆這樣的彈丸。

四路衝鋒的騎兵如同碰到四堵透明的刀牆,瞬間被粉碎。他們甚至都來不及反應恐懼,就一個個被槍彈射落馬下。等常遇春反應過來,叫嚷着後撤時,這些剛纔還在奮勇前衝的騎兵已經所剩無幾。隊伍最後的百餘騎算是反應過來,調轉馬頭就向後跑,但前面的人都死光了,再沒人爲他們擋住彈丸。大小鉛彈一股腦的追了上來,將他們殺傷在地。兩千騎兵僅僅兩三分鐘時間,幾乎全部陣亡。

此時,別說普通明軍兵士,就是常遇春也驚呆了。這種如同神般存在的連發銃,他們是聽都未曾聽說過。

漢軍的射擊卻未因爲他們被嚇的呆住而停止。四面漢軍繼續射殺着田野中的明軍兵士。突然,這些明軍兵士都開始瘋狂跑動起來,並不是向前衝,而是向四面逃奔。

常遇春看着滿路滿野的屍體,突然狂叫起來:“不許跑,都不許跑。”他的兩名親衛二話不說,將他架起來,往馬上一放,打馬就跑。

“上刺刀,彈藥上膛,追擊。斥候追擊對方將官。”夏燕又發出一道簡短的指令。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號角之聲,沔陽城中的千餘內務軍也前來支援,從北面向此處殺來。

斜陽下,端着上了刺刀滑膛槍的近衛軍和手持火繩銃,大刀長矛的內務軍兵士們漫山遍野的追擊潰逃的五千多殘存明軍兵士。

這些明軍兵士大多數不可能逃脫,周邊各個城寨塢堡陸續收到沔陽傳來的消息,本地兵司紛紛出動,在自己地界上進行搜捕。更多的明軍兵士是因爲挨不住餓凍,見漢軍不殺俘後,主動向漢軍投降。

常遇春和幾名副將,參將也未能成功逃出。他們被漢軍的斥候所俘,其中常遇春的腿還被斥候用燧發手槍擊傷,所辛沒有傷到骨頭,鉛彈也穿肉而過。

……

若不是有令兵前來稟報常遇春的戰況,朱元璋差點將常遇春和他那一萬明軍兵將都忘掉了。因爲朱元璋遇到了比常遇春兵敗被俘要糟糕一百倍的事情---李善長一語成繆,廣濟被漢軍死死的封鎖住了。

朱元璋當初只道廣濟城中並無多少兵力,通共也就萬人上下。但他不知道這一萬五千漢軍主要是由於三個國防軍軍團和一個近衛軍軍團組成。也就是小小的廣濟就屯了整個漢國四分之一的主力部隊。

他不知道的還有,將軍山炮臺裡的重型加農炮居高臨下,可以將炮彈打到江水臨近對岸的地方。與廣濟城炮臺上的重炮配合,完全可以將通過廣濟江面的任何一條戰船囊括在打擊範圍之內。

最關鍵的是廣濟水門後面的武山湖中藏着六艘蜈蚣炮艦和幾十艘傳統戰船改裝的炮艦。這些炮艦配備鷹炮,加農炮,以及可以曲線拋射開花彈的臼炮,它們不是裝備投石機,弓弩,原始碗口銅銃等拋射武器的舊式戰船可以匹敵的。

如今六艘蜈蚣炮艦遊弋在廣濟至九江之間的江面上,已連續擊沉幾十艘明軍的運兵船和輜重船,與兩岸炮臺配合,徹底封鎖了江面。

朱元璋留在廣濟監視漢軍的那部分明軍僅僅一時辰就在漢軍猛烈的炮火和線列火槍兵的衝擊中被擊潰。死傷無數,除極少數向南逃回九江外,剩餘皆被俘虜。

前些時日還認爲勝券在握的朱元璋聽到這些消息頓時惶恐起來。廣濟被封鎖意味着,他不可能將武昌和卻月長期圍困下去,因爲他堆在船上的糧草彈藥和補給不可能耗的過這兩城。

他現在退兵的話,除非按他自己當初所說的那樣繞個大圈子,將船隊駛入洞庭湖,溯湘江而上入錄水。再在贛西萍鄉登陸步行兩百多裡,逃回洪都。否則要從原路退回,就必須和廣濟的漢軍血戰,強攻廣濟。

朱元璋正憂心忡忡自己退路時,一個對他而言更大的災難正在到來。廣濟東南方的下游江面上,三隻漢軍特有的樓船鉅艦在十餘艘小型炮艦的護衛下,鼓帆搖櫓,順江而下,向東疾馳而去。

這隻漢軍的別動部隊來自廣濟,由三個旅團的近衛軍組成,他們的目標就是朱元璋的大明國都應天府。

朱元璋此次西征,徵調了境內能做爲戰船使用的幾乎絕大部分船隻。水面上,不可能再有任何力量能夠攔截住這支船隊。

船隊經過九江府時,駐守當地的明軍出動僅有的二十餘艘戰船試圖將其攔截,但還未與主船隊相遇,僅和開路的三艘小型炮艦交鋒一炷香的時間就被擊沉九艘戰船,其餘倉皇逃離。其後,再也沒有船隻試圖攔截過漢軍船隊。

沿途明軍控制城池,據點,營壘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它們大搖大擺的在江面上穿境而過。也不知道它們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地方。只能用快馬快船嚮應天府呈報緊急軍情。

當下,坐鎮應天府的是劉伯溫。見到稟報,不禁倒吸一口冷氣。無數個念頭從他腦中冒出來【對方想要幹什麼?難道要打應天府?可陳友諒造的那種鉅艦雖大,也就能裝八百到一千人。三艘大船,十餘艘小船撐死裝載四千人,就憑這四千人來打應天?漢軍是火器犀利,但憑四千人打應天,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章 買賣人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六章 卻月陣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八章 混戰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八章 反圍剿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章 刺董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
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章 買賣人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六章 卻月陣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八章 混戰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八章 反圍剿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章 刺董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