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

臨安皇城大內御花園內有一條寬達十餘仗的人工運河,是大運河的支系。一溜的大小船舶佔滿了百餘仗長的河道,其中一條鑲玉包金,雕龍畫鳳的大船正是趙構的御船。如今他已經端坐在船艙正堂等待着戰事的消息。

各個崗位的船工,還有神武軍軍營中的水兵都已等船到位。水門城頭上和門洞兩旁的甬道中黑壓壓滿是護駕的神武軍兵士,外敵絕沒有短時間內就能攻佔封鎖這個水門的可能。趙構只需一聲令下即可開船出城。

那隱隱約約的喊殺聲,霹靂彈的爆炸之聲讓趙構坐臥不安。他自言自語道:“怎麼現在打仗還用起炮仗來了,是壯膽用嗎?也不知道是敵軍用的還是自家神武軍在用。”

趙構來回走了幾步後一屁股坐在龍椅上,他端起宮女剛送來的熱茶,兩指捻着杯蓋滑了兩下散熱,正往嘴邊送時。他的貼身太監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稟報說:“啓稟聖上,據前面城頭打探的內侍說,敵軍很可能是金…金兵!”

叮噹一聲,趙構手中的茶杯落到地上摔的粉碎,手指已微微發顫,喝道:“你可查探清楚了?”

“是。派出去的三名內侍兩名回來都是如此說,他們親自登立城頭觀察,從遠處喊殺之聲,潰兵之聲中得知是金兵來了,而且還有大批馬隊的聲響。另外…另外”這太監說着說着竟然悽然淚下。趙構一皺眉說:“你怎麼了?把話說完啊。”

“另外,還有一名內侍中箭身亡!他正是奴家的胞弟。嗚..嗚”小太監邊哭邊把話說完。

趙構此時已把心提到嗓子眼上,都沒空再去理睬安慰小太監兩句,當下就在想現在是不是該下令開船逃跑了。就在這個當口,一名神武軍的宿衛監軍急匆匆前來稟報:“報!殿前司宿衛都指揮使楊沂中被敵軍重傷,無法再臨陣指揮,現由參將使代職。請聖上明示代都指揮使。”

趙構心裡又是一驚,驚懼說道:“啊,這才接戰片刻,楊沂中就被重傷…”一聲如同炸雷般的巨響將他的話語打斷。接着這種如同炸雷般的巨響接連響起,同時趙構聞到一絲熟悉的,過年時常能聞到的味道—硝煙味。

不說趙構他一個人,在場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所有人都大驚失色,兩股顫顫。

趙構氣的兩步衝到船艙外的甲板上,喝道:“誰,誰這個時候還亂放炮仗,朕要將他滿門抄斬!”

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如同七月流火般的火箭。它們帶着尖嘯之音,在蒼穹劃出一道道痕跡,飛入皇城之中。這火箭之上居然還裝着竹哨。火箭落地之後已然沒有力道,但遇到枯木易燃的地方,則會燃燒起大火,不少宮人,太監,兵卒們正奮力撲滅大火。有幾支火箭甚至飄射到趙構所乘龍船的甲板上。

而後,他看到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從天而降,然後運河岸邊騰起一柱火光和煙霧,距此半仗外站崗的一名神武軍兵士如同被人推一把般摔倒在地上,而後抽搐着四肢,再也沒有起來。一塊陶片插在他的脖頸裡,鮮血不停的從脖頸處的大動脈處涌出。

驚呆的趙構此時才明白,這是敵軍投擲的“炮仗”,而且是可以殺人的“炮仗”。跟在他後面的兵卒一擁而上,口中叫着:“陛下,外面危險,趕快進船艙去。”一面七手八腳的將趙構架入了船艙。

皇城正門處的箭矢和弩炮當然不可能打這麼遠。這些火箭是長弓手從外城的東城牆牆頭射出的,外城與內城只有一道兩仗寬的巷道相隔。

崇明軍兵士們在城樓裡繳獲了大量儲備的櫓盾,用這些櫓盾購置了一道盾牆,擋住了來自內城城牆的重弩射擊。而後居高臨下,長弓手持續放出火箭,弩炮手架好了十俱被岳飛稱爲迫擊炮的輕型弩炮,卸下一麻袋一麻袋的霹靂彈。也開始按既定座標居高臨下向宮城之中投射。

同時,在西邊,大批崇明軍兵士扛着輕型弩炮,帶着長弓登上了位於皇城西側的鳳凰山山頭,這裡號稱吳山第一峰,山頭在臨安城內,而皇城的內城牆又沿着鳳凰山的山坡而建,將大半個鳳凰山圈入皇城之中做爲御花園的一部分。

在鳳凰山的山頭,弩炮手架起弩炮,長弓手以最大仰角投射輕箭製成的火箭。長弓拋射輕箭正常情況下最大射程可以達到四百五十多米。在居高臨下的加持下,箭矢還可以多飄兩百多米,達到七百多米的射程。弩炮也是如此,本來只能拋射火爆彈三百米,因爲高度可以多打近兩百米,達到五百米射程,當然在這種射程下也沒什麼準頭,調校射擊參數可言了。

霹靂彈,火箭在蒼穹中劃過一道道拋物線,隨機的落入到宮城之中。如炸雷般的巨響此起彼伏,宮殿內陸續傳來鶯鶯燕燕的驚叫之聲,空氣中瀰漫着硝煙的味道。

在一片慌亂中,運河中的船隻起了錨,水門的閘門緩緩開啓。趙構顯然已經下令從水道撤離到錢塘江中。十餘艘大小船隻陸續鼓起風帆,櫓手奮力搖槳,陸續駛出了水門。

……

楊沂中的傷口總算被軍醫清理完畢,再次披甲戴盔準備登城樓做戰,他的傷口只是看着可怕,但畢竟有鎧甲護罩,實際鐵屑鋼珠造成的傷口並不深。結果誤傳到趙構耳中,成了重傷。

此時,幾個神武軍兵卒押着兩名衣衫不整的人來到楊沂中面前稟報說:“啓稟將軍,我們抓到兩個準備偷偷摸摸混入宮中的奸細。”

那兩人卻是連忙解釋說:“將軍,冤枉啊,我們不是奸細,我們是秦相國府中的人,特奉相國之命前來宮中傳信。我們真是相國的人。路上慌亂中丟了印信,所以些軍爺就是不信。”

楊沂中一聽,連忙問了一些關於秦檜和其府中的細節,反覆覈對後才確定他們確實不是奸細。方纔急急的問道:“如今城中大亂,相爺吩咐你們來此何事?他現在又在何處?”

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六章 卻月陣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二章 家宴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七章 北歸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一章 廢太子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章 陰謀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六章 登基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六章 卻月陣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
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六章 卻月陣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二章 家宴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七章 北歸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一章 廢太子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章 陰謀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六章 登基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六章 卻月陣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