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

突然,騰的一聲,一大片烈焰騰空而起。原來是李子通設伏的那片區域,那裡早就佈滿了火油等引火之物。火海中悲呼慘叫的呼救之聲響成一片,隨後越來越少,越來越小,最後只剩火焰的噼噼啪啪燃燒之聲。

不久之後,方圓幾十裡內都能聞到一股皮肉燒焦令人做嘔的氣味。到了第二天清晨,陸陽湖籠罩在一片“薄霧”之下,實際上隆冬季節不會有霧,這是火場的餘煙繚繞。原先的蘆葦蕩已成了大片大片漆黑的所在,密密麻麻都是被燒成炭的蘆葦殘莖。給人帶來一種密集恐懼感,雞皮疙瘩直起。

隋軍兵卒進入火場搜索,發現了一具又一具被燒的焦黑李子通賊兵屍體,經過清點足足有一萬四千多具。看來這李子通部的瓦崗軍是徹底覆滅了。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江都,淮南以及江東吳地在平靜中渡過。楊廣的罪己詔與大赦詔在此前兩三個月的時間內,已經傳遍天下,引發天下諸雄不小的震動。

北方的反王都在抓緊時間互相攻伐吞併,整合勢力。他們心裡都清楚,未來無論是謀求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的皇途霸業,還是歸順大隋,做個重整天下的勳貴。都與自己的實力和地盤休慼相關。

西面的江表林士弘自然是不會在這個時候覬覦由楊廣坐鎮的淮南江東之地。他只能向南邊的嶺南以及蕭銑所盤踞的荊州之地發展。

到了大業十四年的三月,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江都城內的諸部都做好了東歸的準備。

江都皇宮兩儀殿的偏房內,楊廣正與諸將討論着北還京都的路線和策略。

楊廣將視線在羣臣臉上一一掃過,停留在竇賢的身上。數月前,楊廣讓竇賢去辦了個差事,打探北方諸雄的形式。當然這對急於回關中探望老父的竇賢也是個福利,幾個月一個冬季的時間,竇賢就沿着運河水道打了一個來回,並粗略探明瞭盤踞在關隴,河南,河東,河內,青徐等各個區域的反賊的狀況和形勢。

“竇賢,你剛從北方回來,你怎麼看?”楊廣開口問道。

竇賢早已有話要說,聽到楊廣如此問,忙接話道:“啓稟聖上。當下,瓦崗軍李密的勢力已經佔據了整個古青徐豫兗四州之地,號稱擁兵百萬,實際有戰兵三十餘萬。這還僅僅是李密所能親自指揮的兵力,還有成百上千類似李子通這樣打着瓦崗軍旗號的賊兵武裝,他們表面名義上也是聽從李密調遣。這些武裝也有四五十萬之多。“

“那也就是說,我們沿着前年來江都的原路返回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一旁的沈光問道。

“不錯,我們當年來江都,雖然號稱十萬驍果下江南,但實際上這十萬人包括了宮人,雜役船伕縴夫,保障輜重補給的外圍輔軍各色人等。實際上歸於驍果軍編制的只有五萬人,而這五萬人中又有三萬多人是輔兵。真正驍果禁衛只有一萬多人。所以我們按着來路,也就是運河的通濟渠一步步的硬打回東都洛陽是不現實的。除非聖上能調集南方兵協助我們北歸。“竇賢回覆說。

衆人都將目光投向楊廣,他卻斷然否決了這個提議“南方各郡縣的戍衛軍旅還要看守南方,別忘了南方還有江表林士弘與荊湘蕭銑在做亂。再說,你們北方兵卒歸鄉心切,他們南方兵卒就願意長期離開家鄉?“

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才沉不住氣了,他深怕楊廣畏懼北返的困難又改了心意,忙說道:“如果我們輕裝簡行,聖上只帶着驍果精甲乘輕舟快船,滿載所需糧草,一路殺回東都還是能做到的吧。只要聖上北歸東都,再掌中樞,就會有各類地方諸侯來投,天下自然會漸漸平復下來。“司馬德戡也點頭附和稱是。

沈光搖搖頭說:“那通濟渠完全在瓦崗賊的控制區域內,我們北返之時,李密必定會沿着通濟渠層層設防攔截。即使我們只帶着驍果戰兵返回,也必定是走走停停,要不斷的和狙擊我們的瓦崗賊戰鬥。而且他們可能還會徵集民夫堵塞通濟渠。如此我們的輜重就可能供應不上或產生缺口。“

來護兒也補了一句:“再說,聖上返京,怎能將皇后,宮女嬪妃留置在江都,這成何體統。“

衆人頓時都陷入沉默,靜待着楊廣的決斷,他們以爲楊廣也會陷入焦慮之中,偷眼望去,卻發現楊廣表情輕鬆自如,似乎已是胸有成竹。

楊廣此時見他們都不說話了,纔開口說話:“誰說朕返回東都就必須將皇后還有宮女嬪妃皇子們帶上,他們自是要先行留在江都。待朕疏通沿着通濟渠的南北通路後,再將他們接返東都不遲。“

“當然,我們如果按原路返回,不要說輜重跟不上,這時間也來不及。朕回到東都要的就是一個【快】字,最多大半個月時間,朕就要坐到到洛陽皇宮大興殿的寶座之上召開朝議。如果拖的越久,這天下人心就越晚能收攏,這世道就越是難於平定下來。“

衆人聽到這,都詫異無比,不知道他們的聖上有何辦法能用半個月時間帶着一萬五千多驍果大軍返回東都。即使驍果軍再精銳,瓦崗軍再烏合之衆,可別人有百萬之衆啊。就是給你一百萬頭豬擋在路上讓你殺,你也得殺幾個月呢。跟何況瓦崗軍也有不少精兵悍卒。衆人都豎起耳朵,仔細聽楊廣的聖諭,生怕漏掉一個字。

“我們不走通濟渠,但還是走水路,否則無法攜帶萬餘人馬大半月的輜重補給,也不能快速抵達洛陽。“楊廣繼續老神在在的說道。

“不走通濟渠?難道聖上是想走海路,而後溯黃河而上回東都?“司馬德戡驚呼說道,他又拍下自己腦袋自嘲說“哦,當然不可能,那得走多長時間,再說黃河流域南有瓦崗,北有河北河內各路反賊,更是難行。瞧我這腦袋糊塗的。“

此時,楊廣才說出自己思謀多日的北歸路線,他不僅要北歸,而且要將此路線做成一條連接江都洛陽的穩固通道。

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八章 買賣人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六十章 伐周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二章 易主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八章 反圍剿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章 陰謀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
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八章 買賣人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六十章 伐周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二章 易主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八章 反圍剿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章 陰謀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