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

“爹!”隨着一聲呼喝,一名身着紅色號衣的漢子撲了過來,將老頭一把扶起。

“住手!”他身旁的另一名兵士同時對着茶館內吼叫道。身後的數名兵士也抽出兵刃將茶館大門封堵住。

這穿紅色號衣的漢子姓王名得選,正是這老頭的兒子,也是原天津衛的一名小旗。現在亦是順軍的一名哨總,手下管的十幾名兵士也大多是原來屬下。只不過整編後,他的頂頭上司是換成了一名來自陝西的部總。

那黑衣黑甲的哨總探出頭來一看,見了對方的號衣有紅有黑,便冷笑着說:“你是哪個部旅的,敢在這咋咋呼呼。”

“我們是丙字營乙隊七部的人。你們爲何騷擾打砸我們哨總的家。你們眼裡還有沒有大順天軍的軍法。”王得選手下一個兵士說道。

那黑衣哨總不以爲然的說道:“本哨就是奉軍令行事,如何沒有軍法?在這裡,果毅將軍的軍令就是軍法。知道老子是誰嗎?老子是親兵營的,你們那部總李順利還是老子帶出來的。”

此時,他手下一名兵士在櫃檯底下摸到一個木匣,打開一看裡面有大約七八兩碎銀。遞到這哨總跟前。黑衣哨總將銀子倒入隨身攜帶的口袋中,口中說道:“本來,至少是要收二十兩的,看在李順利的面子上,就收這麼多吧。弟兄們,撤,去收下一家。”

走出門時,看到王得選手下兵卒還抖動着兵刃攔在門口。便兩眼一翻說道:“咋滴,這才降了大順,你們又是想造反不成?”

“都讓開,放他們走!”王得選兩眼赤紅,高聲喝道。

“大哥!…”

“我說讓開,讓他們走!”

王得選那些軍戶弟兄們只得收起刀,讓到一邊。

……

朱由檢在星城的校場上檢閱了要出征的部隊。五百名身着帆布軍裝頭戴笠鐵盔的漢子整裝待發,肩上挎揹着德萊塞來複槍,腰間還挎着柯爾特左輪槍和刺刀。身後揹着皮革與帆布爲材料的作戰揹包。

朱由檢對着同樣一身帆布戎裝的夏華問道:“夏卿啊,這些兵士都是洋夷給你訓練的吧。朕看他們的號衣和洋夷有些相似。”

“啓稟陛下,不是洋夷訓練的。不過確實是臣參照洋夷練兵之法練出的。”

此時才發現兵士們都留着寸發的朱由檢驚訝的問道:“咦。他們的頭髮怎麼都剃去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華夏子民講求忠孝禮義,如此甚是不妥。”

“啓稟陛下。這是爲了防止軍中瘟疫傳播。軍旅長期行軍期間,甚少有時間和條件洗浴。這樣若是蓄髮,就容易生出蝨蟣,而蝨蟣是導致瘟疫傳播的重要途徑。”

“原來如此,那還是以軍事爲大。行大義可不拘小節。只是,歸義伯,你就要憑這幾百兵士拿下天津衛?天津三衛加上算盤城城守營,海運漕運的護兵合起來有兵兩萬餘人,即便除去空餉,也至少有萬餘人。這萬餘人如今都降了賊軍,兵力是你的二十倍。這還沒算上兵力不得而知的天津賊軍。”朱由檢有點懷疑的問道。

“陛下放心,這五百兵士足亦。爲了保證陛下安全,臣要儘量在城中多留些兵力。”聽到夏華這番話,朱由檢放下心來。他暗道【五百兵卒就能攻下算盤城,那留在城中的兩千多兵士守住十萬人的賊軍來攻也不成問題。】

……

算盤城北門,城樓上的兵士遠遠就看到一列打着白旗的軍旅向城門處開來,連忙發出了警戒信號。大批弓弩手,銃手蹬上城樓,持弓搭箭,裝填銃筒進行警戒。

當這隊穿着奇怪的軍旅行距離城門一百五十餘步時,一名騎兵哨總帶着幾騎出城將他們攔住問話。

“站住,不許再往前走了,否則城頭就要開弓放銃了!你們是哪部的軍旅?來此何干?”

夏華眯眼望去,城頭的弓弩手,銃手都已準備好。自己的隊伍再前行六七十步便會進入他們的射程。

夏華從懷中掏出一張信紙,遞給對方說道:“本將收到果毅將軍的書信,特率部前來歸降大順。”

這張信紙,正是前些時日那三名順軍信使帶來的勸降書。夏華的手已搭在柯爾特的手柄上,只要狀況不對他就會拔槍射擊。

他並不知道李來亨對失蹤三名令兵的反應,詐降只是爲了碰碰運氣。只要對方有任何讓自己懷疑的舉動,他就會改變策略,進行強攻。

隊伍後面有四架八騾騾車,拖着從天津右衛四角炮臺上卸下的四門紅夷大炮。炮膛都已裝填好。相信四炮之下,便能轟開天津衛臨時關閉的城門。

星城能產出媲美拿破崙炮的火炮和生成更專業的炮兵。但現在夏華沒有那麼多積分。援救朱由檢的獎勵全部用來生成步兵和騎兵了。所以還只能使用紅夷大炮這種比較原始的火炮。

“哦,原來是投誠的。怎麼纔來?”

“前幾日家母生病,需要在家照料。”

“那後面拉的是什麼?”哨總又指着後方雨布遮蓋的四駕八騾騾車問道。

“是右衛衛城中存的糧草輜重,特帶來獻給李來亨將軍。”

順軍騎兵哨總的眼睛轉了轉,點頭說道:“總旗以上將官隨我去見果毅將軍,其餘將兵皆需在城外等待,我方會派員來接收整編。”而後又對城頭用盡全身勁喊道:“來投誠的,不要開弓放銃!”

夏華扭頭掃視己方將兵一眼,心裡已經反覆推演了幾遍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輕聲說道:“將官,出列,隨我進城。”

出來了二十餘名將官,和夏華一起跟隨這幾名順軍向城內走去。他們剛走開不久,剩餘的兵士面向城牆列成一排。懷抱步槍蹲坐在地上。

這些舉動並沒引起城頭順軍的警惕,沒有什麼單兵火器的射程能超過這個距離。他們反而鬆懈下來,收起了弓銃。互相聊了起來。當然聊的最多的是城下這支部隊的奇怪之處。

城下門洞後,卻聚集起近兩百名兵士,其中一些人手持腳鐐枷鎖,只等對方一進城就將對方收押起來。

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六章 卻月陣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十章 陣戰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二章 刺董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十九章 堅堡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章 陰謀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十章 陰謀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章 洗腦所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
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六章 卻月陣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十章 陣戰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二章 刺董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十九章 堅堡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章 陰謀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十章 陰謀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章 洗腦所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