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

岳飛接過那緊急軍情稟報一看,原來是牛皋發來的。他從軍情稟報上的繆繆數語就復原了當日岳家老軍與鄂州宋朝殘餘勢力慘烈的鄂州爭奪戰……

宋代的軍(軍鎮)本是和州同級的行政區劃,都受路一級的管理。但到了紹興十一年,也就是漢帝國嶽皇元年,爲了收回兵權,節制在抗金戰爭中新興的武將階層,不少軍鎮被劃歸給州來管理和節制。

漢陽軍鎮就是其中一個。駐屯漢陽軍鎮的大部分官兵是出自“岳飛系”,牛皋爲其中職務最高者。

漢陽軍鎮對岸就是鄂州治所所在的江夏城,知府王炎在同一天時間先後接到宋朝朝廷發來的秘密拘捕牛皋的密令和岳飛所派遣的宣撫使傳詔,兩者相差不超過三個時辰。顯然這宣撫使比宋朝官方的驛卒要跑的快好幾天。

當天,王炎幾乎沒有多想,就斬殺了岳飛所派遣的宣撫使,以此表明了態度。但他殺完就後悔了,並不是後悔自己舉起了討嶽勤王的大旗。

王炎本意也不是爲了宋室打算,他知道單憑自己是不可能保宋勤王的,但是若能拿下漢陽軍鎮,打着勤王旗號割據一方的實力還是有的,日後無論何朝何代,手中地盤就是成就王侯之業的資本。

雖說這漢陽軍鎮的主官是歸王炎節制,但這只是名義上的。若是宋室還繼存,王炎自己還是能指揮的了這漢陽軍鎮,但現在宋朝朝廷已經沒有了。所以現在要真正掌控漢陽軍鎮就得除去牛皋以及他的親信部將。

他和幕僚商議怎麼解決牛皋時,幕僚建議他將牛皋誘騙到江夏殺之。他後悔的就是這個,若之前自己沒表明態度,沒殺岳飛的人,先虛與委蛇應付,然後將牛皋騙來就容易的多。但現在,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江對面,牛皋也接到岳飛密令。其實就算沒這道密令,牛皋知道臨安兵變的消息後也會動手。

但這密令中,岳飛卻囑咐牛皋不需急於表明立場和動手,而是要找好時機再行動,否則即使取了鄂州,漢陽軍鎮的傷亡也會很大。同時還囑咐他要提防王炎的算計。

於是牛皋也沒有公開表態和打出擁漢的大旗,而只是恭恭敬敬的給王炎發來一封信,表示仍舊以知府號令爲尊。

王炎收到牛皋的信,心想莫非這牛皋真的和岳飛已不是一條心,有意攀附自己?最終還是幕僚們的三言兩語打消了他的幻想,不管牛皋真實想法是什麼,這種關鍵時刻,任何幻想都是致命的。

幕僚們還給他獻上一計,爲了讓牛皋相信王炎已將他當自己人,可以表示願意和牛皋結成兒女親家,下聘禮娶牛皋的女兒。待婚禮之日,牛皋必然來江夏城中,予時可以將他以及他的親信諸將統統斬殺。

牛皋看到王炎送來的聘禮,也想到利用此次婚禮發動一場兵變,於是痛快的收下聘禮,答應了這門婚事。隨後就發出了密信告訴岳飛,自己已準備好謀奪鄂州。

此時牛皋和王炎都想利用這場虛假的婚禮一擊斬殺對方,卻都沒想到對方也在這場婚禮上暗藏殺機。

……

婚禮那天,漢陽軍鎮碼頭停泊着十餘條迎送新娘的綵船。喧天的嗩吶鼓樂聲中,披紅帶彩的接親船隊渡江而來。一番儀式後,一頂花轎被送入船艙,接親船隊和運送彩禮的綵船,還有部分負責護衛的戰船合編在一起,向大江對岸的江夏城駛去。

船隊剛剛離開漢陽軍鎮,一番血腥的殺戮就在營中展開。那些傾向於前宋的將官以及鄂州方面這一年多來滲來的“沙子”一一被猝不及防的抓捕和當場斬殺。而後整個軍鎮迅速戒嚴起來,即不準進也不得出。

江夏城中,大批漢陽軍鎮的兵士已提前以各種身份潛入城中,現在開始秘密集結。他們是軍鎮五百背嵬老卒中的三百,另外兩百將以送親隊伍成員的身份進入江夏城王府。除此還有一支兩千人的軍隊從長江下游渡過長江,正馬不停蹄的向江夏城進發。

另一邊的王府之中,廳堂兩邊的廂房之中站滿了刀斧手,王府兩側的小巷街道中藏滿了兵卒甲士。江夏城頭也增調了比平時多數倍的宋軍兵卒,同時以知府大人公子大婚的藉口對全城進行戒嚴,各處城門不得閒雜人等進出。

王炎的大公子王信笑盈盈的在王府門口迎接新娘子,誰也不知道他的新婚禮服下掩藏着軟甲和兵刃。

待新娘子下轎,按禮俗,他牽着牛皋女兒的手向堂中走去,身後跟着新娘的父親牛皋。王炎夫婦正在那等着他們。他內心既緊張又興奮,當然沒注意到新娘的手糙了些,步伐也大的不像女人。

牛皋進堂後卻發現堂首坐着的只有王炎一人,並不見他老婆。王炎見牛皋已經入堂,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將茶杯往地上一摔,大喝一聲“動手!”

而後,王炎就看到自己的兒子捂着汩汩冒血的脖子癱軟下去,滿臉鬍鬚的“新娘”手上悠然多了一把利刃。他剛驚呼一聲“信兒!”,那“新娘”就持刃向他奔來。這新娘不是牛皋的女兒,而是他的兒子牛通。

大批刀斧手從兩廂涌出,隨牛皋進府的兩百背嵬老卒從轎子,彩禮箱櫃中迅速抽出兵刃弓弩,向廳堂中衝殺。牛皋已是鐵鞭在手,連續砸碎了數名刀斧手的天靈蓋,正要衝向王炎,又被大批後續衝出的刀斧手攔住。

牛皋的雙鞭舞成一團,將這些鄂州軍刀斧手砸的東倒西歪,無奈對方人太多,倒地一個補上一個。牛皋身側的牛通同樣也被阻住。所幸的是片刻後,兩百背嵬老卒就殺了進來,在兇悍的背嵬卒兵刃揮劈之下,鄂州兵如同被收割的甘蔗般紛紛倒地。王炎一看,大勢不好,急忙尋路要向內堂逃竄。牛皋哪肯輕易放過他,一鞭敲碎一個鄂州兵腦袋後,奪路追去。

此時庭院之中,來參加婚禮的那些鄂州本地達官貴人,商賈名流競相踩踏,死傷無數。不僅庭院內,王府外也開始殺聲震天,整個江夏城如同一鍋煮沸的熱粥鬧騰開了。

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一章 亂襲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六章 登基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二章 浮海洲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五十章 血戰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九章 平英布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六十章 伐周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九章 歸義伯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十一章 亂襲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
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一章 亂襲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六章 登基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二章 浮海洲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五十章 血戰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九章 平英布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六十章 伐周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九章 歸義伯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十一章 亂襲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