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

李來亨的總簿面對夏華的問話,戰戰兢兢的答道:“啓稟大人,此處共有金銀珠寶摺合白銀六百萬兩…小人是被迫從賊的啊,求大人饒命。小人願爲大人效力…”

夏華本想組織人力將這些金銀全部運到星城。但他看着這些座金銀山,心裡估算了下,若將這些金銀拉運到星城,按一車三噸計算,也需要數萬車次。

即使星城距離天津衛並不遙遠,數萬車次的運輸也是個相當艱鉅的任務。組織起上萬騾馬上千車輛,日夜不息的運送,也至少要兩個月時間才能完成。於是,他便放棄了這個打算,而是將這些金銀封存在天津府庫中,派駐了整整一隊帝國近衛兵進行看管。

……

待夏華來到天津衛衙署之中時,廳堂中已經坐滿了人,他們一見夏華進來,齊齊起身恭迎。這些人中不少人在拷掠中被弄的身體殘疾,也被家僕們擡到衙署來。

夏華在衆人面前將之前的詔書重新宣讀一遍,而後又取出一道詔書。這次詔書的內容是【天津各衙署命官皆從賊,因此除保留天津巡撫衙門,城守營外。解散原天津所有衙署,衛所。天津三衛的軍戶全部轉爲民戶。原天津三衛所有兵丁全部統屬爲天津城守營管轄,以招募兵的待遇發放銀糧。】

夏華本就是個十足的小政府主義者。認爲政府的職能有國防,治安,稅收,斷訴四項職能就足亦。之前他君主天下皆以此爲治國之基本原則。現在,他要朱由檢做出如此詔書也就不足爲奇。

夏華宣讀完畢,座下之人一片交頭接耳。他們來此前還做着官復原職的好夢,一個手臂打着繃帶的頭戴璞頭,身着絲綢袍緞的人起身問道:“敢問伯爺,難道漕運,海運司也不要了嗎?沒有漕運,海運司,那南北的錢糧物資如何交流?沒有糧草,不說這北方民衆,我大明王師的糧草和軍需物資又從何而來。”

一名巡撫衙門的小吏拿着花名冊在夏華耳旁嘀咕了幾句,原來發言的這人正是前漕運司的一名巡檢。

夏華表情漠然說道:“不需要了。朝廷自會向相關商賈採購。至於商賈的貨源來自何方,進價幾何,那就由他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了。但是有一條,商賈們若膽敢合縱連橫,囤貨居奇,欺行霸市,或以市資敵,就休怪本伯不講情面。”

那漕運司巡檢還是不甘心的說道:“以往,漕運海運都有朝廷官兵護送,如今沒有了衙門管理保護,這些商賈如何能抵禦販運中的風險。”

夏華微微一笑說:“本伯又不是不知道。往日裡,商賈們販運途中都是自行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鉅商大賈都豢養着自己的家丁進行押運。漕運海運總兵對他們的意義而言不過是要多孝敬一道銀子。”

那巡檢看夏華知道行情,知道自己糊弄不住他,便不再說話。又一人站起來說道:“歸義伯帶王師奉聖上詔救我等罪臣於水火,此等大恩我等此生難以報答。如今解散各個衙署我等自當奉詔從命。只是…只是…我等罪臣家財皆被賊掠去,日後沒有官職這生路就斷了,歸義伯是否能將繳獲的賊贓…”

夏華聽了半段話就明瞭他的意思,敢情他是想將李來亨拷掠走的錢銀要回去。夏華內心冷笑一聲【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便打斷他的話說道:

“李來亨拷掠而來的金銀,本伯只找到很小部分,大部分錢財只怕早已被他轉移到天津城外。另外他的賬簿只記錄了金銀總額,並沒有記錄來源。這叫本伯如何退還你們?”

夏華品了一口茶,起身又對錶情木然的衆人說道:“當然,聖上和本伯都體恤各位的境遇。所以從府庫中撥出部分銀兩給爾等做遣散之資。官員給銀一千兩,自九品之官開始,每高一品級加銀五百兩。”

這些人本就對拿回家財不抱多大希望,如今能拿回一點算一點。一些確實山窮水盡的人也可拿着這些錢銀做些生意。

待衙署中的會議散了,那名被夏華委任爲城守營代領遊擊的王得選已經召集起一支七千餘人的部隊。

他之所以這麼容易召集這麼多人來,除了因爲他是土生土長的天津衛軍戶,本地有一定熟絡人脈,更因爲夏華重組的新城守營已改爲募兵制。每年二十八兩白銀且每月預發的兵餉,任何一個軍戶出身的軍漢都會心動不已。

此時的天津算盤城大街上,重要路口都設有明卡暗哨,仔細的盤查着不多的過往行人。

這些卡哨有的是夏華帶來的近衛兵所設,有的是王得選之前帶來的那數百人所設。一隊五十餘人的近衛兵巡邏隊扛着步槍在城中主幹道上來回往復的巡邏着。

但是在佔據城區絕大部分區域的小街小巷中,還藏匿着大量順軍散兵潰卒。夏華一聲令下,王得選招募來的數千人城守營兵士,兩百人一股,各持刀槍弩銃分成幾十撥。分區分片的對整個算盤城中的餘賊展開搜捕圍剿。夏華又令一隊近衛兵爲他們做機動支援。

平心而論,這些軍戶出身的城守營軍漢的實際戰鬥力是非常薄弱的,相比李來亨屬下的老牌“賊軍”,若換平時幾乎不堪一擊。

但現在,李來亨的賊軍已成潰散之勢,而且被夏華近衛兵的神兵火器嚇破了膽。這種情況下,數百人一股,相互保持暢通聯絡的明軍去圍剿十幾二十幾人一股,逃散城中各個角落,各自求生的賊軍還是能做到的。

少頃,喊殺聲又不時的從城中各個角落陸續傳出。那些剛剛小心翼翼跑到街上打探消息的平民百姓們又趕緊跑回到屋中,關門閉窗。

搜捕到的賊兵被送到城中兩條主街交匯的小廣場上集中。到了傍晚時分,已陸陸續續的收押了五千餘名賊軍。他們中大多數人在被搜捕到之前已丟掉兵器號衣,試圖混入當地百姓之中,但還是被搜捕出來。

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十章 陰謀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九章 翻臉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章 陣戰
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十章 陰謀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九章 翻臉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章 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