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

呂布帶着願意跟隨自己的徐州將士出了下邳,在路口與從小沛趕來的大隊人馬匯合在一起,繼續西行,返回築谷。此時呂布的隊伍包括流民,婦孺家眷,徐州投靠的將兵在內,多達近三萬人,一路浩浩蕩蕩向東開去,沿途諸侯都未敢攔截。途中又遇到些爲逃避曹操而投奔自己的原兗州勢力,包括張邈等人。七日後他們即安全返回築谷。

回到築谷後,進行各種人事安排,軍旅編制,流民安置等事務自不必多說。呂布讓人押着夏侯淵,典韋,顏良三個俘虜來到築城洗腦所,給他們洗了腦袋。

他剛一做完這些事,鴿房的人員就前來稟報剛收到的消息。

消息來自上雒,一支西涼大軍從上雒過境,但並未攻擊和包圍上雒,而是直接繞過上雒城,過武關,沿着商於道向南陽郡而來,領軍者據斥候打探,是張濟。

【張濟】呂布念着這個名字,心想【現在興平二年已過,如果這時空的歷史和原時空相差不大的話,這一年應該是天子劉協逃離長安的一年。當下,關中,尤其長安城周邊應該缺糧缺到人相食的地步,即使西涼諸軍閥也不能免。他們應該已被坑入“馬爾薩斯陷阱”—被嚴重破壞的生產力養活不了這麼多不事耕種的西涼兵,到了互相殘殺的時刻。張濟此次南行目的就是打草谷來了。長安附近流民此時能跑得動的應該都跑完了。】

想到這,呂布吩咐令偵斥候跟隨去上雒接流民的船隊給李肅帶信【轉移完此批流民後,全軍撤回築谷】。而後又吩咐駐守築谷的各部加強戒備,他深知這些“西涼餓狼”的瘋狂和兇殘。

張濟的七千西涼鐵騎過了武關之後,流寇般一路燒殺劫掠。如蝗蟲過境之後不剩半點糧食。沿路村莊都被其洗劫一空,但貧瘠的秦嶺商於地區依舊填不滿這七千人和馬的肚皮,他們很快就衝入了相對富庶的南陽平原地區。

袁術屯兵宛城固守,張濟的騎兵對宛城這座堅城無可奈何,且袁術的大批汝南援兵很快就要趕來。張濟無奈之下,將宛城周遭的村莊劫掠一空後,向南邊劉表治下的穰城贊城一帶而去。而贊城的地界與呂布的築谷領地隔漢水相望。

……

呂布屹立於築城城頭,肅穆而又淡然的看着漢水對面如同烏雲般涌來的西涼鐵騎。這些西涼騎士頓足於漢水之畔,擺出一個長達五里地的陣列,軍中有兩將策馬而出,眯着眼隔水遠遠的望着城頭的呂布。

這二人正是張濟和他的從子張繡,張濟聽聞“西涼公敵”呂布在南陽荊州之間開闢出一大塊地盤,有吃不完的糧,特引軍前來打草谷。

但現在橫在他們眼前的這條三四百米寬的大江以及江後那一眼看不到頭的牆垣打破了這個幻想。別說七千騎兵,就是七萬步卒也不可能攻的下來。

前兩日,張繡派出一批精兵斥候,從上游悄悄渡過漢水,試圖從山地之中摸入這道牆垣的後面一探究竟,但這些人如同人間蒸發一般,過江進山後就無影無蹤了。

築城城頭,呂布冷冷的下令道:“給對面來幾壺。”令卒在城頭打出旗語。沿着築谷防線分佈的各個令兵崗位迅速通過旗語將命令傳播到各個陣地。

幾駕由八匹馬拉到巨大的八輪馬車在築谷防線的牆頭飛快奔馳,與普通馬車不同的是,車輪是在硬木軌道上運行。而車上架着的是大型弩炮,乘坐着六名炮組成員。如今的築谷防線早已今非昔比,設施齊全,通信體系,防禦體系,交通體系都極爲完善。

“伯父大人,我們開始罵陣吧。”張繡對張濟說道。【罵陣】是張濟現在唯一能攻擊呂布的手段了。即使如此,隔着三四百多米遠,要讓對方聽到也不容易,衆軍士得打着節拍按節奏齊罵才行。

張濟剛要點頭,突然發現十幾個亮點從江對面飛來,越來越大變成火球,而後隨着十幾聲巨響,十幾股烈焰升騰而起。整個西涼軍陣,有幾十匹馬匹受了驚,狂奔亂竄。

張繡的馬也受到驚嚇。它一下將前蹄騰空,人立起來。張繡被摔落馬下,狼狽不堪。張濟驚懼的喝問道:“這是什麼鬼東西。”

他的話音剛落,又有幾十枚拳頭大的石彈飛來,他親眼看到身邊不遠處的兩名西涼騎士頃刻間支離破碎。

張濟此時已是心中大駭,做爲從軍十數年的人,什麼兵甲器具沒見過?投石車,牀(車)弩他都見過,但這些東西做的再大也不可能有如此效果。牀弩無法投擲彈丸,投石車是可以拋射石彈,但打不了這麼遠。即使將投石車以及人力投射人員等比放大,投這麼遠後,那石彈也不知飛什麼地方去了,能否砸到陣中全憑運氣。牀弩一樣,要想遠距獵殺特定目標,得靠密集射擊。

“撤退,撤!”張濟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命令,而後撥馬就走,剛爬上馬背的張繡緊隨其後。霎那間,西涼鐵騎如同潮水一般退去,空地上只剩下十幾具血肉模糊的屍身。

……

張濟軍撤退後的第三日,荊州的蒯良再次來到築谷,這次呂布是在築城接待了他。

“溫侯,這次你一定要幫我家主公這個忙。”蒯良這次一改往日辭令宛轉的話風,開門見山的說道。

呂布開玩笑樣的說道:“蒯公你這就不對了,襄陽離築谷也不遠,平時也不見你來串個門,有事纔來。此次想必是爲張濟的事而來吧。”

蒯良忙說:“溫侯莫怪,這幾年某確實州務繁忙…唉,我們還是說說張濟這事吧。”

“那張濟犯我荊州穰贊二城,燒殺無度。我家主公以仁慈爲本,想那張濟軍因缺糧短餉才南侵的,於是派出使者與其交涉,勸其罷兵,並願意撥付一城於他,用以供養兵馬。哪知這廝得寸進尺,明言要我荊州的襄陽城。”蒯良忿忿的說道。

“那我能爲劉使君做些什麼?”呂布問道。

“溫侯知道,我荊州軍特長在於水戰步戰,這騎兵作戰是我荊州短板,而在這南襄平原上,恰恰非常適合騎兵縱橫,如若我荊州軍與之戰於這平原地帶,勢必損失巨大,所以想請溫侯的幷州鐵騎相助。”蒯良說出了真正來意。

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九章 翻臉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
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九章 翻臉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