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

房陵是漢中四地中平原面積最少的一個。僅有十萬多畝,但即使如此,除去本地人口的耕地,至少可以安置兩萬流民。

呂布在房陵本地豪族中選一名士請爲房陵令,並將自己所帶的那一旅虎賁以及兩百英雄獵手暫駐軍於此,且整編了被俘的千餘益州兵卒做爲戍兵,非房陵本土人士且願意返鄉的,全部遣返。

呂布乘船返回築城,順水而下,半日就已抵達。他剛一入宮殿,就有宮人前來稟報說昨日,有一兗州的客人來到築谷,手持兗州陳留太守張邈的薦函求見呂布。因呂布出征房陵,只好先安排他住於谷城驛館之中。

【張邈?】呂布仔細回憶【此人確實爲自己魂穿前的故交。兗州當前是曹操的地盤,他來找自己幹什麼?難道是曹操要招攬自己?】

很快,呂布召見了這名遠道而來的客人。來人典型的儒生裝扮,見到呂布便拜上一禮:“鄙人東郡陳宮,特受陳留太守張邈所託來拜見溫侯。”

“先生快快請起,不知道孟卓兄託你前來有何事囑託?”兩人一番寒暄後,呂布開門見山的問道。

“只爲請溫侯東出,領兗州牧,以救民於水火。”陳宮也毫不脫離帶水,直截了當的說出來意。

呂布心裡知道當下應是曹操二攻陶謙,殺名士,屠徐州,導致了兗州之變--陳宮,張邈等兗州官吏豪族紛起反曹。但他還是明知故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陳宮當即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講了一遍。最後說道:“懇請溫侯念及兗徐黎民百姓領取兗州。”

“可某在此地已經有一片根基,怎能捨此而去中原。”呂布爲難的說。

“溫侯此言差矣,領兗州和據谷城並非顧此失彼。溫侯只需留守可信任的大將督谷城諸軍事,統管全局,帶少量兵卒前去兗州赴任即可。陳留,東郡,以及兗州各立志反曹的郡縣有兵民數十萬可供溫侯調遣。況且兗州距此地也不甚遙遠,沿途皆爲平地官道。快馬五日便能駕到。”

呂布思慮良久,答道:“好吧,就依先生所言。”

三日後,呂布做完築谷的各種軍事人事部署,以張遼爲主,夏越爲輔總管築谷,房陵全局。虎賁主力也全部留守築谷。

他點起兩千自願隨呂布遠征的戍卒,還有最先訓練好的五百虎賁柺子馬,兩百虎賁鐵浮屠,輕裝簡行出築谷向東而去。隨徵的將領還有高順,郝萌,成廉,魏續,侯成,曹性等將。

貂蟬聽說呂布要遠去兗州很長時間,執意要跟隨在呂布身邊侍奉於他。呂布只好答應,但呂婉只能留在築谷。

出穰城東部邊界時,劉表親自從襄陽趕來送行。幾日後,呂布一行人等就到了陳留地界,張邈親率郡所官吏前來迎接。衆人看到呂布的鐵甲精騎,無不面露驚異之色,皆嘆西涼鐵騎精良。他們不知道,西涼鐵騎比之差遠了。前者超前了後者幾百年的時間。

呂布屯兵濮陽後,即刻整頓兵馬,在整頓兵馬的這幾日,呂布發現了兩個問題。一是這些反曹的兗州士族豪門勢力只是一個鬆散聯盟。他們雖名義上依附於呂布,認他做州牧,但實際上不會事事聽命於呂布,也不會讓呂布插手地方事務,這也正是他們反曹的主要原因之一。真正將呂布當主公的其實就陳宮一人。

二是糧草問題,兗州之變前的全州糧草基本上集中囤積於對曹操最忠心的郡縣。無論陳留,還是東郡,都存糧不多。這點糧草根本維持不了長期戰爭,而且戰端一起,交戰地生產基本無法進行。

而且近三萬餘人,號稱十萬的兗州主力都已被曹操帶走攻打徐州。將陳留,東郡的戍兵加起來不過萬餘的老弱,其中陳宮的兵卒有五千人。

經過十幾日的兵馬整合後,呂布即開始攻略兗州,相繼攻克多個郡縣。不少郡縣不戰而降,主動前來歸附,由此呂布名義上在兗州的兵力達到兩萬餘人。但忠於曹氏的郡縣堅壁清野,固守不出,等待曹操的回援。

高順從這兩萬多步卒中精選出七百餘壯漢,用從築谷帶來的七百餘套精甲兵器裝備了這些兵士,號爲陷陣營。由於訓練時間的關係,沒有像系統的陷陣銳士那樣去配弓箭。四米的長槍和百鍊環首鋼刀,黑鐵柳葉鱗甲是他們的標配。

呂布,高順等人每日在濮陽操練新編兵士,準備迎接曹操的反擊。

……

曹操怒火中燒的盯着眼前這座城池,已經被圍困了多月的郯城。徐州刺史陶謙和平原相劉備就藏於其中。城下和城門前,又是多了許多橫七豎八的曹軍屍體,顯然今日的攻城又遭到重大傷亡。

一個月前,曹操就得到張邈,陳宮反叛,迎來呂布攻襲兗州的消息。當時,曹操並沒有立即退兵,他眼看徐州就要落入自己掌中,怎肯功虧一簣。一邊讓兗州幾個忠於他的郡縣拼死固守,一邊下令猛攻郯城以及迅速拿下徐州剩餘的幾個縣。

如今,徐州只剩這座郯城還未能打下。現在曹操已陷入兩難境地。

如果不打下郯城,曹操就此回師兗州。郯城內的陶謙劉備以及上萬徐州精銳馬上就能將徐州各郡奪回,還是白忙一場。

如果還與陶謙劉備相持下去,兗州剩餘的幾郡幾縣已經向自己告急,如果連它們都丟了,那自己的這幾萬大軍就失去了根基,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萍。

想到這,曹操終於做出個選擇。惡狠狠的下令道:“傳我將令,將徐州屠的雞犬不留後,回師兗州。”

他的長子曹昂驚訝的說:“不是前些時屠過一次嗎?”

“再屠!”曹操吐出兩個字。

曹操思慮片刻,他又心生一計說道:“我們回師兗州之前,還可以訛陶謙一筆糧食。就與他說,如若他能賠償我軍五萬石糧草,我等就願意退軍……”

……

鋪天蓋地的曹操大軍回師兗州,此時曹操的地盤只剩下幾縣,其中鄄城是其核心地帶,由曹操當下的首席謀士程昱親自駐守。而兗州的大部分糧草都已被轉移至鄄城之中。

此前,得知這一情報的呂布率萬餘大軍前來攻打鄄城奪糧,無奈程昱堅守不出,城內集有精兵八千。呂布又沒有場所和工匠能夠秘密打造破城機,所以只能頓兵城下。見曹操大軍回援後,只得退守三十里外的濮陽。

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十一章 亂襲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七章 入城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二十章 毒計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一章 亂襲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四十章 韃盡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九章 翻臉第五章 漢營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
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十一章 亂襲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七章 入城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二十章 毒計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一章 亂襲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四十章 韃盡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九章 翻臉第五章 漢營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