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

呂布說:“其實我們只需佔領一地即可,就是武關前面的上雒”(注:上雒即今陝西商洛)

看着衆將疑惑不解的表情,他又接着說道:“在上雒,有丹水直通漢水,可行船,而所流經區域沿岸皆爲荒山野嶺,輜重難達,都是諸侯無法實際控制的地區,諸侯也不會去駐守這樣的無人區域,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張遼撓着腦袋想了想說:“可我們屯兵上雒,則前有李催郭汜,後有南陽袁術,萬一他們勾聯起來前後夾擊商於谷地,我軍就面臨險境了。我聽說如今李催用重金和高官厚爵懸賞主公人頭,我們不可不防。”

呂布詭異的一笑說:“文遠放心,這事絕不會發生,因爲袁術很快要和劉表撕打在一塊了。他不可能有多餘的精力和兵力來找我們的麻煩。”

呂布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爲他的魂主夏華知道劉表與袁術長期纏鬥,最終聯合張繡迫使袁術退守封丘這段歷史。

……

一支精銳之師在商於古道上緩緩而行,正是呂布親率的一旅虎賁軍,外加五百虎豹騎。

途經宛城地界時,曾遭遇過袁術軍,不出呂布所料,對方只是遠遠監視,發現呂布僅僅是路過,並沒有針對己方城池的企圖,也就沒有采取下一步動作。

很快,呂布就控制了無人防守的武關,武關無人防守也就意味着關中地區實際還是一盤散沙,西涼諸部並沒有被李郭二人整合起來,他們的勢力範圍也僅限長安城以及周邊。

但是當呂布進入上雒後,前方斥候來報,一飈兵馬正向上雒馳來,兵力大約有三千餘人。

呂布立即留三百步卒守住上雒縣城,其餘步騎開出城外列陣。這樣做的道理顯而易見,如果屯兵於城中,據城死守,很容易被對方構築營壘工事堵住四門。騎兵也發揮不出優勢。呂布是孤軍深入,在無援也無存糧的情況下,被堵門是很危險的事。

陣形很簡單,所有五百重裝步兵居於中央方陣,三百長稍複合弓射手居於陣後,左翼是五百虎豹騎,右翼是兩百虎賁幷州鐵騎。當然還有列裝的二十具弩炮。

來者正是西涼大將李蒙,李郭二人聽聞呂布進取上雒,以爲他要就此進攻長安,所以派將討伐。

如果他們知道呂布僅僅是屯兵上雒,根本不會鳥這事。此時關中地區除了西涼派系各個山頭林立,還有盜賊橫行,長安城內甚至大白天都有盜賊出沒。他們哪還顧得上給董卓復仇的事。

李蒙帶了一千步卒,兩千西涼鐵騎。亦是步卒居中,一千騎兵部署兩翼,但還有一千騎兵居於步卒之前。顯然這是做正面衝鋒之用。

張遼對呂布說道:“主公,可否讓我先行單挑出戰於他。”呂布點點頭,說道:“文遠多加小心。”張遼即刻拍馬而出。

“李蒙小兒,可敢與本將一戰!”張遼橫刀立馬於陣中,高聲喝道。

李蒙眯着眼打量對方的軍陣一番,發現不過千餘人,而且騎兵稀少,中軍只有步兵。心中已經胸有成竹,哈哈大笑道:“誰會跟你們單打獨鬥,那是匹夫之勇,今天要你見識見識西涼鐵騎的厲害。”說罷手一揮,在隆隆鼓聲中,整個軍陣開始緩緩前行。

張遼只得退回本陣。呂軍一動不動,靜等着對方的靠近。當兩軍相距一百五十米時。呂布低聲喝道:“發射弩炮。”

二十具中型車載弩炮齊齊發射,這射的不是普通石彈,而是小號的火爆彈。二十枚火爆彈在空中劃過一道道拋物線,精準的落入李蒙的軍陣之中。落地後竟然還能整齊排列。頃刻間,升騰起一道二十多米寬的火牆。

李蒙軍中,“火牆”附近的數十匹西涼戰馬頓時驚了。任由兵士抽打,勒繩,它們還是如無頭蒼蠅般四處狂奔。衝倒了其它馬匹或後面的步卒,李蒙軍的中軍頓時亂成一團。

李蒙不知道對方用的什麼器具,擔心下一波火彈襲來,即刻下令中軍的騎兵開始衝鋒。混亂中的西涼騎兵接到鼓聲命令後,陸續將戰馬加速,衝向了呂布軍陣。

果然不久又有二十枚火爆彈襲來,這次不是整齊排列,而是隨機落入李蒙軍陣之中。每每落地就騰起一片烈火,然後造成這片兵士的混亂。有的火爆彈剛好落在某步卒腳下,頓時將他燒成火人,哀嚎聲中滿地打滾。

當西涼騎兵離呂布軍陣還有八十米時,呂布傳下將令:“弓弩手開始射擊。”在百夫長指揮下,陣後三百射手,分波段一批批將箭矢拋射而出。每一波射擊就能讓數十名西涼騎兵滾落馬下,而每兩三秒就有一波箭矢飛出。

當西涼鐵騎衝到陣前十五米時,已經有大約三百餘名騎兵被放倒。李蒙的心都在流血,這年頭,西涼體系內,手下兵都是自己的私產,他能不心疼嗎。

然而他現在心理像個賭徒,已經付出這麼大代價,必須把本博回來,再前進十五米,對方的大盾兵斷然抵擋不了自己鐵騎的衝擊。如果能擊潰呂布甚至斬殺呂布,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讓這些西涼鐵騎更恐怖的事出現了。如滂沱大雨般的“飛矛”從大盾之後飛出。洞穿了一具具戰馬和兵士的身體,現場一片馬嘯嘶鳴和人類的痛苦哀嚎。與此同時,呂布軍的射手也從陣列間隙中趨前近距直射。

當中軍的西涼鐵騎衝到呂布陣前十米以內時,就剩幾十騎了。其中大多數人士氣已經崩潰到極點,不敢前衝,撥馬向兩側逃去。只有少數幾騎繼續衝向呂布的中央方陣,在號令之下,方陣轟然讓開幾條縫,讓這幾騎衝入陣中,馬上西涼騎士揮動着馬槊劈刺幾下,卻都斬在對方的大盾之上,而後周遭無數兵士的短矛(標槍)刺入他們的身體或馬匹的身體。

此時,呂布早已下令讓兩翼騎兵發起衝鋒。解決掉對方中軍騎兵的重裝劍盾步兵也開始前移。

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八章 買賣人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六章 天興軍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五章 奪宮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六章 卻月陣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十八章 混戰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十七章 北歸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二章 刺董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
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八章 買賣人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六章 天興軍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五章 奪宮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六章 卻月陣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十八章 混戰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十七章 北歸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二章 刺董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