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

程咬金孤零零一人往外走着,大腦卻是一片空白。他不知道出了城門後該去往何方。就在他快要出洛口倉城的城門時,卻被一個熟悉的聲音叫住:“知節大哥要去哪?”程咬金扭頭一看,竟然是故人秦瓊秦叔寶。這秦瓊自小便與程咬金認識,又先後從不同途徑投了瓦崗軍。兩人自是比一般瓦崗將領的關係要密切。

秦瓊降隋後,李密爲了保持瓦崗軍士氣,這事只在很小範圍內得到通報,連程咬金這種級別的大將都以爲秦叔寶在戰場上失蹤了。所以,此時程咬金張大嘴巴驚訝的說:“叔寶,怎…怎麼在這碰到你。我老程還以爲你死了。”馬上,他又醒悟過來,一拍大腿說道:“我知道了,你這小子定是貪生怕死,投降了隋軍!”

秦瓊微一皺眉說道:“我是歸順了朝廷不假,但卻不是貪生怕死。而是爲了我手下那成千上萬的瓦崗弟兄,他們也都是有家有口,有老有小的,每個人後面都是一個家庭。”

秦瓊頓了下接着說:“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據我所見,聖上並非如傳說中的那般昏聵。這天下動盪是他一時好大喜功空耗民力所致,這個他自己也承認了。而如今,他已開始勵精圖治,勸課農桑,盡力休養民生。河洛大戰,他都沒再大規模徵招巴蜀,梁州,關中,荊州,江東,淮南這些地區的兵役勞力。而這些反隋的諸侯所謀求的也不過是世襲國公,甚至九五之尊,他們坐了天下並不一定比現在更好。更何況,他們不大可能扳倒隋朝,隋軍現在的戰力你也見識過了。所有反王聯合在一起還有那麼一線希望,可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程咬金擺擺手,打斷他的話說:“你是勸我也歸順朝廷,爲那皇帝老兒做事?可我剛纔回絕來護兒了。”

秦瓊哈哈一笑說:“不錯,我勸你隨我爲朝廷效力,儘快平定這天下動盪,還天下蒼生一個太平世道。你只要願意,我去替你引薦。”

此時,來護兒策馬而來,手上提着程咬金那把大斧,插話說道:“不用引薦了,知節兄弟就此入夥吧。”說罷就把那柄大斧丟給了程咬金。程咬金雙手接過拋來的那柄大斧,咧開大嘴似笑非笑的打了兩聲哈哈,算是他答應了。

……

洛口陷落於隋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滎陽李密府邸和洛口之南的羅士信中軍大帳之中。李密和羅士信都震驚無比。洛口倉一失非同小可,讓集結在河洛之地的數十萬瓦崗主力陷入危險的境地。

首先是讓羅士信本部和聚集在他旁邊的友軍二十餘萬人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況。而且,不光這二十餘萬人馬,還有滎陽,以及金墉城等處的十餘萬瓦崗軍都靠這洛口大倉供應糧草。沒有了此倉,就得從豫兗青徐之地籌措糧草,再千里迢迢的運來,這將耗費佔用大量物力和兵力。

但這些都不是對瓦崗軍威脅最大的,最大的威脅是楊廣奪回這上千萬擔糧食,就有條件從巴蜀,梁州,汝南,淮南,荊州這些隋朝的相對安寧的統治區域徵調大軍,雲集東都河洛一帶。那時,雙方兵力實力將發生逆轉,瓦崗軍將處於絕對的弱勢。

因此,聽說洛口的糧食還沒燒掉,李密做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奪回洛口倉,洛口南邊的羅士信也是如此想的。

李密親領滎陽以及周邊緊急調來的五萬多兵力從東面直撲洛口,羅士信則從二十多萬大軍中分出一半由裴仁基父子統領從西面殺向洛口。兩相合兵十五萬餘人將洛口倉圍成鐵桶一般。洛水河道也被封鎖起來。但是洛口倉面向黃河那一面的水門卻是瓦崗軍無法封鎖的。

黃河水道寬闊,無法從兩岸對河面上的隋軍維京戰船展開襲擊。岸上的隋軍試圖設置攔江鐵索,就會被河中乘坐維京船的維京水手們所攻殺。

面對近十倍之敵的來護兒自是龜縮在洛口倉中閉門不出。除了朝黃河開的水門,所有城門都被用麻包封死。

由於瓦崗軍反擊的太快,城頭上都沒來及準備滾木擂石,他來時在那些維京船上裝載了不少輕型弩炮。楊廣將從南方帶來的火爆彈全給了他。但奇怪的是,這些輕型弩炮並沒有佈置在城牆之上。

現在是守城的不急,攻城的急。隨着時間的流逝,瓦崗軍只能陷於越來越不利的境地。因此李密,裴仁基沒做什麼充足準備,沒有打造足夠多的攻城器具就發起了攻擊。

巨型投石車將上百斤的巨石拋向洛口倉的城牆,城牆上的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大地的顫抖。但也就僅此而已,洛口倉的城牆雖不高,和普通城池標準一樣僅三四仗的高度,但洛口倉城牆的厚度卻十分大,寬達十仗有餘。壘砌這些城牆的泥土都是就地取材,取自挖掘那些糧窟時挖上來的土方,所以才能堆的如此之厚。

所以威力再大的投石機也只能在這寬厚的夯土城牆上留下幾個巨大的凹陷,卻不能將整個城牆砸毀。投石車連續投射了一個時辰,將城牆砸的坑窪不平,城垛幾乎都被擊碎,但城牆主體結構卻是沒有絲毫損壞。連個裂縫都沒有出現。

李密看到沒用,就命全軍從四面八方發起總攻,他連常規的攻城技巧策略都不屑使用,準備用十五萬大軍的人海戰術將洛口城踏平。他是鐵了心要全殲了這支隋軍,暗自發誓攻下此城後,要活剝了這些隋軍的皮。還要被活烹叛徒程咬金。

黑壓壓的瓦崗軍兵士如同歸巢的蜜蜂一般,向洛口城腳下涌來。他們首先冒着城頭不斷襲來的冷箭,用柴薪,碎石填平了壕溝。城頭上的兩千長弓手用精準的遠射一個接着一個消滅瓦崗軍。

因爲城垛全部被投石機擊毀,爲了防止城下放箭進行反擊,每名長弓手前面安排一個手持櫓盾的驍果軍刀盾手進行防衛。當城下的密集箭雨襲來時,他們就蹲伏到這名刀盾手身後來躲避箭矢。等箭雨過後,趁着兩波箭雨之間的間隙放出自己一箭。

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三十章 陣戰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五章 奪宮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八章 反圍剿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章 漢營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十一章 敗走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十二章 易主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六章 天興軍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十章 立威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
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三十章 陣戰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五章 奪宮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八章 反圍剿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章 漢營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十一章 敗走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十二章 易主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六章 天興軍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十章 立威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