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

司馬穎的主力開拔,排好撤退陣形徐徐向北方撤去。撲天蓋地,如同黑潮般的叛軍在河北大平原上蠕動着。大軍剛開拔兩個時辰,司馬穎就接到牽秀軍敗亡的軍報,急的他氣血翻騰,差點把持不住就要破口大罵。

最後,他還是壓制住自己情緒,低聲說道:“這個軍情要嚴加保密,除了都尉以上將校能知道外,外泄者斬。”內心依舊憤怒的他還在糾結的想着【牽秀三萬大軍難道僅僅是監視圍堵住一萬多人都做不到嗎?最後還被人弄死了。如今三萬大軍覆滅,朝歌又被對方佔去,當下能否安全撤回鄴城都成了問題。只希望石超那支奇兵能有所建樹。】

……

石超率領萬餘步騎,乘着夜幕一路潛行,躲過對方的斥候偵騎兵,穿插到河內溫縣,在此渡過黃河,悄然出現在河洛盆地中。司馬穎將軍中一半的糧食都做成乾糧,給了這支部隊,夠他們十日之需。這十日內,他們最低的目標是要牽制吸引住河內的五六萬司馬乂所統帥的大軍。最高目標是能乘虛奪下洛陽城。

此時,因爲司馬遹將部分軍隊派往西線警戒弘農的張方軍殘部。所以洛陽周邊的河洛之地兵力異常稀少,實際萬人不到。其中一大半駐紮在洛陽城中,因此石超的這萬餘人潛入到洛陽城旁邊沒被發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他們還是被衛城日常巡邏的偵騎所發現。洛陽城立刻警惕起來,日夜緊閉四門。

洛陽皇宮的朝堂內。羣臣正進行着朝議。首先討論的當然是這件燃眉之急的事。

“陛下,臣認爲應該立刻召回河北部分兵力回援,先行剿滅這竄入到我河洛司隸之地的叛軍。”尚書僕射王衍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衆臣紛紛表示附議。

“不可,現在正是河北我軍與司馬穎叛軍決戰之機。如果突然抽調兵力,勢必讓河北局勢頃刻間扭轉。而這正中了叛賊下懷。朕決心獨自殲滅這支軍隊。”司馬遹老神在在的說道。

羣臣一聽,有點犯傻。“陛下,如今我洛陽城中可只有守軍五千人,能做到保全洛陽城不被這支叛軍攻破就很好了,若能將這萬餘人的敵軍驅離河洛那就是奇功一件了。這將敵軍殲滅,這個目標很難達成吧。我們沒那麼多兵力啊。”一旁的尚書令裴頠提醒道。

司馬遹依然信心十足的說道:“朕自然是胸有成竹。這支深入我腹地的孤軍必然沒有後勤補給,完全靠隨身帶的乾糧支撐。那麼他們必然不會築壘長久有我軍對峙,而肯定是在河洛周遭遊走,尋機攻城掠地。我軍只要堅壁清野,而後用精銳騎兵尋找戰機對其進行快速打擊,必然能一戰而成。”

羣臣竊竊私語一番,也沒發現司馬遹哪裡說的不對,又看着司馬遹自信滿滿的樣子,也就沒再說什麼。

……

石超的軍隊達到洛陽城下,圍着城池轉了幾圈,也沒發現有任何漏洞可以鑽。就憑他這萬餘輕裝上陣的步騎想強攻下洛陽城那無異於癡人說夢。

石超盤算着是不是應該攻下一個小城做爲根據和補充給養。於是他來到洛陽城郊的北面,發現這裡的三座小城雖然都有兵力駐守,卻是兵力不多。觀察下來,有的城池城牆之上僅有幾百守軍。

他選擇了一個看上去兵力最薄弱的小城進行攻打,然後就被崩掉了牙齒。這個小城就是司馬遹的系統城池—衛城。

萬餘大軍將小城團團圍住,日夜攻打。然而除了在城牆下留下遍地的屍體,並沒有任何進展。石超清點了一下人數,兩天一夜下來,就損失了近兩千兵卒。兩成的兵力損失讓石超氣急敗壞。他決定第二日拂曉時分,再來一次總攻,如果這次還不行,就只能轉移別處了。

第二天,天剛麻麻亮。在喧囂的號角聲中,石超所率的所有兵卒傾巢而出,撲向衛城。此時的衛城,實際只有五百玄甲鐵衛與一百名系統的穿楊射手守衛。守城的千夫長在每邊的城牆上部署了一百名鐵衛和二十五名射手。另有一百鐵衛做爲機動後備兵力。

叛軍兵卒首先遭遇的是密集箭矢射擊,不過石超對此已經領教過多次。進攻的叛軍個個都手持盾牌,很多盾牌是用木板等物料現做的簡易盾牌,但總是比沒有好。

一個個簡易雲梯順着城牆密密麻麻的搭建起來,叛軍兵卒頂着插滿箭矢的盾牌蟻附而上。但等他們到達城頭的一剎那,總有一支閃着寒光的鋼鐵之刃襲來,刺入他們的頭顱,胸膛,腹部,甚至是直接砍掉他們的腦袋。隨着此起彼伏的痛苦嘶嚎,一具具屍體從數仗高的城頭掉落。

有的叛軍兵卒僥倖因爲沒有鐵衛“關照”登上城頭,卻總會有一支箭矢沒入他因爲登城而露出破綻的身體,而後痛苦的扭曲着身體倒在城頭的地磚上,最後被一支鋼刀結果了性命。

石超焦急的看着戰局,若在這樣下去,只怕要喪盡自己的步卒,所幸,他身邊的數千騎兵這幾日來幾乎沒有損失,若是攻不下此城,只能帶着這些騎兵劫掠河洛於四野了。

猛然,石超身旁的一個親衛騎兵身體一躬就倒下馬去。他背後赫然插着一支碩大箭矢。石超的親衛配置着軍中最好的甲冑,而這支箭矢居然幾乎射穿了這名親兵的身體。

石超驚懼不已時,他身邊又有數百人中箭後從戰馬上倒斃於地。石超扭頭四顧,卻全然沒有發現敵軍的影子,只到他將目光投到很遠,才發現很遠的地方有一排人正向這邊橫弓攢射。這些人正是司馬遹從洛陽城中派出支援衛城的六百長弓手,他們身後還有千餘柺子馬。

石超遙指着這些長弓手大聲喝道:“他們在那邊,騎兵全體出擊,攻殺他們!”他說話的這個當口,又是一批重箭襲來,又是數百名叛軍騎兵滾落於馬下。

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十一章 敗走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六章 卻月陣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四十章 坑俘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六十章 伐周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二章 浮海洲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五章 漢營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一章 廢太子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
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十一章 敗走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六章 卻月陣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四十章 坑俘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六十章 伐周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二章 浮海洲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五章 漢營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一章 廢太子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