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

歷陽城的府衙中,杜伏威和幾個頭目正圍着一張桌子,用一口大鍋燉着羊肉和鮮魚,大口口的喝着烈酒。

大家正喝的興高采烈時,其中一人說道:“大哥,這一年來,平日裡都是見你和那些酸腐書生廝混在一起。我們兄弟難得才能聚上一聚,今日定是要喝個痛快。”說罷,舉起酒碗再次向杜伏威敬酒。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杜伏威呵呵一笑說:“弟兄們是不是覺得你大哥我不似當初了?和兄第們疏遠了?”聽了這話,那幾人不安的放下酒碗,互相望着,不知道說什麼好。

剛纔說話那人連忙解釋說:“大哥這是哪裡話?我們弟兄又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如今我們杜家軍已經聲勢浩大,有十萬之衆,佔據這淮南三郡之地。弟兄們各有職責,各有尊卑,當然不可能像當初在鄉里時那般相處。這些弟兄們心裡都是明白的很。”

“是啊,以後大哥您做了皇上,我們可都不能再叫您大哥了。那時我等見了大哥您都得山呼萬歲,行君臣之禮呢。”一個紅麪皮微胖漢子也應承着說道。此人名叫李子通,並非當初和杜伏威一起起事的,而是在杜伏威轉戰淮南後才投奔而來。

“呵呵,子通兄弟說的是啊。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但是以後無論什麼時候,大哥割據一方也罷,封王進爵也罷,當了皇帝也罷。大哥您最值得信任的還是我們這些老杆子弟兄。”開始說話那人喝了一大碗酒後,砸巴着嘴巴繼續醉醺醺的說了下去。其餘人等也各自附和着。

杜伏威挺起胸膛,嚴肅起面孔說:“兄弟們可別亂說話,什麼皇帝不皇帝的,你大哥我有自知之明,我沒那個命,也沒那個能力。只是想帶着大家奔個前程。弟兄們也不用擔心我任用這些士子讀書人後就會疏遠大家。”

他喝了一大口酒繼續說道:“我們已經佔有了淮南近三個郡的地盤,已非當年散兵流寇。所以需要治理地方的人才,否則這十萬大軍兵源,糧草從何處而來?你們打仗可以,但是管民斷訟,徵糧收稅,組織勞役,統計民戶,發展農耕,這些你們願意做嗎?會做嗎?我不去找這些士子讀書人去做,找誰來做?”

大家連忙附和說:“大哥說的是,是…”。就在此時,一名令兵驚慌失措的跑了進來,跪報道:“報…,東北面的江面上發現大量隋軍艦船!約有兩百隻左右。”

杜伏威臉色大變,刷的一下站立起來,歷聲問道:“何方的隋軍,竟然在這大雪皚皚之日前來襲我歷陽。”

“稟報將軍,對方艦船應該是乘夜穿過六合江段,導致我六合駐軍的探馬並沒有發現他們,所以未能發來警戒訊號。對方進入歷陽境才被我軍設在沿江的望樓崗哨所發現。”那令兵如實回稟道。

旁邊的李子通說道:“大哥,如今歷陽城中並無多少駐軍,僅有三千步上募卒,而以對方的船隻數量來看,至少載有一萬多人馬。如果讓他們安然登陸,恐厲陽城會被圍住。不過,我們的水師主力都屯駐在這厲陽城水營之中。兄弟我建議先用水師攔截他們,能將隋軍水師一舉擊沉當然好,即使做不到,至少的遲滯他們一段時間,乘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在周邊軍營調集兵力,而後在預判的登陸地點設伏。就像當年您大敗宋顥,公孫上哲一樣,將他們圍在蘆葦蕩中活活燒死!”

杜伏威沉吟片刻說:“火攻之計不可行,當下蘆葦雖枯,但積雪壓地,蘆葦蕩是燒不起來的。但是先用水師遲滯他們登陸,而後調集重兵在登陸地將他們一舉擊滅,此法可行。甚至若我們運氣好的話,在江面上就能送他們去餵魚。”

說罷他喝道:“王雄誕何在?”那酒桌旁刷的站起一個壯實的年輕後生來,抱拳應答到:“屬下在。”

“本將命你盡起水師營寨中的所有戰船和兵卒前去攔截隋軍船隊。”

“屬下謹尊將軍之命!”

這王雄誕是杜伏威的義子,作戰異常英勇,現專掌杜部水師之職。待王雄誕走後,杜伏威又掏出一隻黃銅打造的符節。這是杜部專門用於調兵的印信。他的目光看向李子通。

李子通內心頓時一陣波動,將胸膛挺立起來,筆挺挺的站在杜伏威面前。他知道這兵符代表什麼,它可以調動厲陽,六合,高郵三郡的近十萬大軍。

但是杜伏威接下來的舉動讓他很是失望,杜伏威那隻拿着符節的手剛要伸出來又縮了回去。他只是淡然的說了句“子通,你速回營調集本部兵馬前來與我會合。”李子通只好拱手領命而去。

最後,杜伏威將兵符交給了手下大將西門君儀,讓他去召集厲陽周邊屯守的近三萬大軍。

……

厲陽水寨內,三百餘艘大小戰船逐一駛入大江,在鼓號聲中,排成作戰隊形順水向東北方的下游馳去。戰船甲板上站滿了水師的戰兵,兵刃刀槍弓弩如林而立。

除了各就各位的水師戰兵,很多戰船上還裝備了牀弩,拍杆等水戰器具。這拍杆就是裝在船頭的一種槓桿裝置,長臂一頭拴着重錘,用人力將重錘吊起,當船隻駛到敵船近前時,猛然鬆開拍杆,讓重錘呈自由落體狀砸在對方船舷或甲板上,達到摧毀敵船的目的。

可見,這個時代的水戰模式已經有了長足進步,戰船已經有了專門的水師戰兵,而不是用陸軍步卒臨時充當接舷戰的戰鬥人員。水戰的形式也不再僅僅有接舷戰這一種形式。船體上已安裝了牀弩,排杆這些大型水戰器具。

在厲陽水師盡出的同一時刻,杜伏威自己親率兩千“上募”精兵出了厲陽城,沿江監視隋軍船隊。

杜伏威立馬江岸,舉目遠望。在白雪皚皚大地的映襯下,整個長江如同一條黑色巨龍在雪原上穿行而過。江面上,雙方船隊帆桅林立,戰鼓震天。蜈蚣艦那奇特的造型讓久經陣戰的杜伏威也驚奇不已。

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章 毒計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九章 翻臉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五十章 血戰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
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章 毒計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九章 翻臉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五十章 血戰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