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

江都城宮城甘露殿書房之外,楊廣看着滿庭的雪景。突然對旁邊當值護駕的右翊衛將軍沈光問道:“夏越的大軍現在應該到達厲城了吧?”

沈光回道:“稟陛下,按這個風速半天一夜的光景,應該到了。嗯…”沈光說到最後欲言又止的將後半句話嚥了回去。楊廣頭也沒回,肅穆說道:“有話就說完,別吞吞吐吐的。朕最不喜歡如此。”

沈光連忙回道:“請陛下恕罪,臣只是有點不解,望陛下解惑。”

“說。”

“陛下既然已經下了大赦詔,爲什麼不事先遣人詔告於杜伏威,先試探他能否歸降朝廷?若是爲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還好理解。但陛下又讓夏越總管親領大軍,大張旗鼓的殺向厲陽。這樣臣就百思不得其解了。”沈光將自己的疑惑都說了出來。

楊廣一笑說:“前面幾仗都是打給杜伏威看的,朕要打服他,而不是爲了滅了他,更不是爲了將他打的東逃西竄,那樣就沒什麼意義了。偷襲能讓他臣服嗎?至於爲什麼不先詔告於他,你動動腦子想想爲什麼。”

沈光垂頭沉吟片刻,拍拍腦子說:“聖上英明,沈光知道了。如果一道詔書就讓杜伏威降了,恐他還不能心悅誠服,日後可能還會再反。另外萬一他拒降,日後再將他打敗又不殺他僅僅收降,那樣聖上的威嚴就有所折損。因爲詔書上寫的是自接到詔書之前的罪過才能赦免。”

此時,蕭皇后也步到庭院之中,爲楊廣批上一條大氅,柔聲說道:“陛下,外面天寒地凍,還是進屋歇息吧,以免涼到龍體。”楊廣微微一笑,摟着蕭皇后的纖腰返回殿內。只留給沈光一句話:“孺子可教也!”。

……

歷陽城東北面的江面上,兩軍水師大小五百餘艘艦船已經十分接近。牀弩,弩炮,弓弩能夠投射的戰具火力全開,開始對射。

隋軍最前面的是那五十艘蜈蚣艦,而後是五十艘傳統戰船,最後是近百艘運兵船。五十艘蜈蚣艦早已落下風帆,動力全由槳手提供,艦船兩側的四列長槳上下翻飛,捲起兩道白色的航跡。

裝備在它們艦首的弩炮開始射出一發發砲彈和火爆彈。現在的弩炮經過了大幅改進,有了啓蒙時代精密的加工工藝,弩炮都設置了由鏈條,棘輪等傳動,制動裝置構成的自動上彈裝置。

數名弩炮手手扶扶杆,如同踩水車一般腳蹬一個轉輪,就能反覆將弩炮的炮弦拉回,到位時觸發供彈裝置的卡鎖,落下一發圓形的石彈或火爆彈,而後炮弦從懸刀上自動鬆開。推彈板一下子將彈丸射入空中,最後不斷往復的鏈條鉤住炮弦再向後拉回,進入下一個循環。

砲彈和灌滿猛火油的火爆彈不斷的擊中杜軍的戰船,只打的木屑飛濺,烈火熊熊。杜軍利用佈置在船首的牀弩也發起了攻擊,但這個射擊頻率,弩槍威力還有精準程度和弩炮相比就差太遠了,在八十仗之外基本沒有效果。

除了普通弩槍,他們也發射燃燒弩槍,但這種燃燒體很容易被蜈蚣艦上的水軍撲滅,而且因爲蜈蚣艦的上層甲板是完全平整且沒有任何附屬物,所以很難將火勢蔓延開來。

但注滿猛火油的火爆彈對杜軍戰船造成的效果就非常恐怖了。每每有火爆彈落在戰船甲板之上,就會騰起沖天大火,而後隨着猛火油的四處流淌,迅速將火勢蔓延開來。傳統戰船的甲板上又多是亭臺樓閣之類的附屬物。很容易被火頭烤燃起來。

即使火爆彈僅僅擊中船舷,大火也能將船舷的一大片迅速燃燒起來。雙方對射片刻後,杜軍就有二十餘艘戰船被熊熊大火所吞沒。船上的兵士大多變成火人,在撕心裂肺的哀嚎聲中葬身火海。只有少數幸運的在還沒燒昏之前跳入冰冷的江水中,不過也僅僅是能多在這世間存活片刻鐘而已。

那些沒被大火吞沒的船隻也大多傷痕累累。有的雖然沒被大火吞沒,但也多處起火,大量兵士被燒傷,慘不忍睹。有的被石彈打的不成船形,小半邊甲板幾乎都被掀掉,甚至有個別戰船水線以下的船舷被洞穿幾個大洞,因大量進水而沉沒。

現在杜軍唯一的優勢就是他們在上游,王雄誕忙碌的指揮着船隊調整隊形,旗令兵坐在桅杆之上不斷的向其它船隻發出旗語指令。他嗓子都快喊啞了,還在急切的喊着:“令全軍全速靠攏上去,只要距離近了,他們的火器威勢就沒這麼大了!”

杜軍也顧不得落入冰冷江水中的同夥,各個戰船藉着水流,狂搖船櫓,全速衝向隋軍船隊。雙方相距不到百米時,杜軍甲板上的弓弩手開始施放密集的箭矢。

隋軍這邊,隨着蜈蚣旗艦上的令旗兵手中令旗揮動。五十艘蜈蚣艦迅速散開,甲板上的弩炮手早已躲於船艙之下,如雨般的箭矢噼噼啪啪的射在蜈蚣艦的甲板之上。

頃刻之間,打頭的十幾艘蜈蚣艦就成了刺蝟艦。但人員卻沒有什麼損失。王雄誕冷哼一聲,有下令道:“換火箭。”片刻之後,一蓬蓬的火箭向着蜈蚣艦集射而去。蜈蚣艦的甲板之上竄起大大小小的火舌,這些都是箭矢本身燃燒造成的,平整的甲板本身並不容易燃燒起來。

每艘蜈蚣艦的甲板艙口處都鑽出幾名身披兩層重甲的兵士,他們將一桶桶的水向甲板上潑去。這樣,甲板是不可能再被點燃了。

兩軍相對速度非常之快,杜軍也就來的及兩三輪攢射後,雙方船隻就開始錯身而過,由於溯流而上速度較慢,散開的蜈蚣艦並沒有利用撞角進行碰撞攻擊。而是將甲板下的佈置在側位的四門弩炮射擊口打開,一發發砲彈帶着千均之勢向杜軍戰船水線以下的船舷射去。

在木屑飛濺和巨大的破裂之聲中,又是數十艘杜軍戰船中彈進水,開始緩緩下沉。王雄誕還在狂叫着:“貼上去,都給老子貼近了,貼近跳幫上去宰光他們!”

江岸上,杜伏威的心也跟着那些即將沉沒的戰船緩緩沉了下去。

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五章 漢營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十章 立威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九章 歸義伯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十章 洗腦所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六章 登基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九章 翻臉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
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五章 漢營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十章 立威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九章 歸義伯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十章 洗腦所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六章 登基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九章 翻臉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