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

僅僅幾十息的時間,土城半仗寬的城頭上已到處可見黑盔黑甲的重裝甲士,上百名賊兵屍體橫七豎八的倒在土坯城牆上。蜂擁而至的賊兵又如同被驅趕的蒼蠅般轟的一聲逃散開來,或跑下城頭,或沿着城頭甬道向其它面的城牆奔逃。王庭騎士們尾隨追殺,

不一會,北城門和受到攻擊的東段城門幾乎同時打開。東邊涌入數十騎王庭重裝騎兵,而北邊涌出一股人馬,王二犬毫不猶豫的帶着三百親騎奪路而逃。

入城的重裝騎兵幾人一組肩並肩,順着城中各個狹窄的道路,如同一堵鐵牆向前壓去。來不及躲閃或還試圖頑抗的賊兵如同被推倒的麥稈般紛紛倒下。土城之中鬼哭狼嚎一片,剩餘賊兵眼見他們的頭目王二犬已經棄城而逃,紛紛跪地求投降。

王二犬的三百騎也沒跑多遠,就被百餘騎輕甲飛騎追上。王二犬開始還認爲自己佔兵力優勢,試圖強力突破對方的攔截。很快他就領教到了這些飛騎強矢的厲害,他的親兵不斷中箭後從馬上滾落。

對方倒是沒攔截王二犬,只是向兩邊散開,但王二犬的馬沒有對方快。這些輕甲飛騎從兩邊夾着王二犬,不停對其進行攢射,王二犬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最後絕望的王二犬打算投降時,他的太陽穴上中了一箭,一聲沒吭的栽倒在馬下。其餘賊兵知道絕無可能逃出去,停下馬來向這些飛騎乞降。

土城的城頭插上了隋軍的龍旗和軍旗,淮河對岸的隋軍也渡過河來千餘人,替代了攻下土城的那數百天興軍鐵騎。這些騎兵策馬向上遊追趕船隊而去。

楊廣的船隊沿着淮河一路西行狂飆,在淮河兩岸奪下了一系列類似土城這樣的塢堡小城。甚至一些臨河的較大的郡縣城池也被楊廣佔領了,他們或者是被強攻城破或是主動投降於隋軍。在取得這些城池塢堡後,楊廣即派快馬下達詔令抽調淮南郡縣的隋軍前來駐守,並命他們將這些城池塢堡做爲軍事據點加以鞏固。

抽調到淮河北岸駐守的隋軍有一半是騎兵,他們將在這些據點之間,淮河北岸兩裡範圍內往復巡邏遊弋,警戒着瓦崗軍的滲透或南侵。

……

滎陽,瓦崗軍大將軍府邸內。李密又一大早來到堂上端坐着,等待前方發回的邸報。令兵手持信箋,一路小跑來到李密跟前,畢恭畢敬的將邸報雙手呈上。

李密取出信紙,連續看了兩遍,一下子站立起來。自言自語說:“什麼?楊廣沒進通濟渠,沿着淮河往西邊走了。”他說着,自行走到地圖邊,對着地圖仔細端詳起來。過了一會又自言自語的問道:“他想幹什麼?是想沿着汝水河谷進入河南還是一直西進到南陽?南陽那裡南有蕭銑,北邊過了武關就是關中李淵的地盤。不,他不可能往南陽走。”

“楊廣一定是要在汝水河口這棄舟登陸,沿着汝水河谷一路向北過嵩陽入東都!一定是這樣的”李密突然高聲說道,而後才發現自己只是對着空氣說話,連忙吩咐令兵去召集諸將會議。

很快,瓦崗軍諸將齊齊匯聚一堂。李密首先開口說道:“諸位弟兄,那昏君楊廣沒有走通濟渠,而是順着淮河奔西邊去了。孤斷定這昏君必是要在汝水河口棄舟陸行,由汝州進入東都洛陽。一但讓這昏君進入東都,那對我的大業可謂非常的不利。諸位弟兄可有對策阻止楊廣進入東都?”

他身旁的軍師魏徵輕捻鬍鬚,接着話說:“不錯,我等斷然不能讓楊廣進入東都,否則這反隋大業將會功虧一簣。只不過,我們之前的判斷失誤,所有兵力佈置都是白費功夫。現在再緊急調兵前往淮河狙擊楊廣的北返大軍已是來不及了。”

另一員大將單雄信望了衆人所圍繞的沙盤兩眼說:“不如我們直接在汝州狙擊他。楊廣的驍果軍步卒七成騎兵三成。汝水河谷雖地勢平坦,但無道路可行。他們一但棄舟陸行,必然行進速度緩慢。所以我們出一支精兵,急行搶先趕到汝州,構築營壘防線,封堵住他們的去路。他們從淮河水道而來的船隊及其輜重糧草必然屯在汝水河口,離汝州還隔着三百里路程。我們可以輕鬆通過襲擾就切斷這個運輸通道。”

李密高興的說:“雄信此計甚妙,預時,隋軍將前進不得。一但糧草輜重補給不上,必然軍心渙散,向淮河敗退。那是我們再出兵追截劫殺,必然是事半功倍的事。”

衆人都是一片附和讚歎之聲,唯有魏徵眯起雙眼,沉吟半刻後纔對李密說道:“魏公,此計略是很精妙,但這都是建立在隋軍確實打算從汝州陸行至東都猜測的基礎上的。如果隋軍目標並不是北進東都,或是他們沒有棄舟陸行會如何?”

李密呵呵一笑,對魏徵迴應說:“先生過慮了。那楊廣肯定是不會去南陽的。退一萬步說,他真去了南陽,孤是求之不得。省了我們力氣了,要蕭銑和李淵去操心去。至於他肯定會在汝水河口棄舟陸行….”

他說到這,將話停頓一下才賣着關子對魏徵說:“先生通古博今,但想必很少閱讀類似《水經注》這樣的雜書。但孤卻是對此類閒書頗有癖好。依據水經注所載,這汝水河道中下游只能走竹筏,舢板一類的小船。到了上游因爲水流頗急,甚至連舢板也行駛不了。而聽前方軍情稟報,隋軍當下所用的船隻雖不是當初楊廣下揚州所乘的巨型龍舟,但也都是每船能載數十人的船隻。這樣的船隻進入汝水,很容易擱淺或觸礁。”

魏徵聽了這話,躬身說道:“魏公見識比徵甚廣,徵受教了。”

李密又等了一會,看了衆人再無意見,便下達了軍令。讓大將王伯當領精兵兩萬從滎陽南下,從嵩山南麓,箕山北麓之間的嵩陽境抵達汝州,在汝水河谷構築營壘防線狙擊攔截隋軍。而後又令悍將秦叔寶領兵一萬去攻襲屯駐在汝水河口內的隋軍。

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十二章 易主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章 血戰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
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十二章 易主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章 血戰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