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

殿堂下的衆臣一番議論,皆認同中書令張華出的對策。拜梁州刺史羅尚爲平西將軍,督牙門將王敦,蜀郡太守徐儉,廣漢太守辛冉領兵一萬入蜀平叛。

大家都望向司馬遹,等待他的最終決定。此時,司馬遹還在自己的思慮當中沒有回過神來。他正想着益州,“五胡”和李氏巴蜀氐族政權的事。

“五胡”中的第一個在華夏腹地建立政權的“胡”就是李氏的成國。司馬遹的前世當然知道這個歷史常識。

至於這李姓氐族是怎麼取得益州的歷史,司馬遹的前世非歷史專業的夏華當然沒去了解過。但司馬遹從當前的詳細的軍情稟告彙總中,他知道現在以李特李雄爲代表人物的李氏家族正依附於反叛的趙廎。

當年因雍涼地區的齊萬年之亂,產生大量流民。這些流民中相當部分是氐族人,而這些氐族人尊李癢,李特,李雄爲代表的李氏家族爲首。而後這股流民集團穿過樑州,也就是漢代的漢中,來到巴蜀。益州刺史趙廎可能當時就有了自立之心,就期望利用這個流民集圖,而李氏也想依靠趙廎發展壯大。兩者一拍即合,就相互勾連在一起。

尚書令裴頠看着司馬遹還在發呆,沉浸在思考中,就輕微咳嗽了聲,意在提醒司馬遹。

司馬遹這纔回過神來笑笑說:“朕剛纔正在深思益州的軍務。中書令剛纔的那個建議很好,但朕認爲兵力太少了,還需要更多兵力。意在一舉克復益州,絕不給叛賊任何喘息機會。”

裴頠爲難的說:“啓稟陛下,據臣所知,梁州幾個郡合起來僅有兵力兩萬餘人,各郡縣還要有留守兵力以及保障護送輜重運輸的兵卒。所以梁州能派往巴蜀的兵力一萬已是極限。所以若要更多兵力入蜀,只能徵召荊州的兵力或是調動雍涼兩州的兵卒。”

司馬遹搖頭說:“這兩個辦法朕都不用,雖然看上去,荊州在州郡劃分上臨着益州,但實際上荊州的人口密集地帶離益州的人口密集區相距上千裡之遙,而且山高水險。若是動用荊州兵,每入蜀一千人,就要徵召近萬人的勞役進行輜重運輸和保障。如此太耗費民力,朕只怕益州還未克復,荊州就已大亂。”

“至於河間王司馬顒,諸卿相信他能爲朕分憂?反正朕是不信的,他不給朕添亂就謝天謝地了。而且朕要通過益州一戰打出朝廷的威風出來,以此震懾那些還引而未發的野心勃勃之人。包括李特這樣的江湖盜匪,也包括趙廎這樣的奸妄之徒。當然還有一些心懷不軌的宗室藩王。”

司馬遹說到這,停頓了下,接着鄭重的說道:“所以朕要派出朕的親軍參加這一戰役。期望一戰能震懾天下圖謀不軌之徒。”

殿下有一人立刻說道:“陛下不可如此,如今馮翊京城周邊局勢很微妙,洛陽城內不能兵力空虛啊。”

司馬遹擡頭一看,原來是江統,便風輕雲淡的回覆於他說:“朕明白江卿的意思。但江卿不必憂慮,這次朕派出的親軍少而精,並不會導致洛陽城的空虛,同時也不會爲梁州增加多少負擔。”

……

新任車騎將軍—夏越率領由五百騎鐵浮屠和五百騎柺子馬以及一千匹副馬組成的騎兵,以及新任禁軍左衛督陳徽所帶的一千禁軍精銳步卒出發了。司馬遹率衆臣親自來到洛陽城的西門爲他們送行。

出城門時,司馬遹又對他兩交代了一句:“夏卿,陳卿可記得朕的交待?”兩人帶着甲冑向司馬遹單膝跪拜說道:“越謹尊聖上詔令,定不辱使命。”

司馬遹與衆臣目送這支精兵消失在洛陽城西面的地平線上才各自返回宮府。

……

許昌,鎮東大將軍司馬囧幕府,司馬囧正與自己的一個幕僚劉殷對弈着圍棋。

一個親兵軍侯前來稟報:“啓稟大將軍,……”司馬囧打斷他的話說:“不是早就跟你們說過嗎,不要稱呼孤爲大將軍,孤乃司馬氏齊王。要稱呼孤爲大王。若再記不住,定斬不饒。”

那軍侯嚇的一哆嗦,連連稱諾,然後繼續說了下去:“啓稟大王,洛陽方面又有御使來下詔了。正在外廳堂侯着。”司馬囧不耐煩的說道:“你去告訴他,就說本王外出未歸,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按規矩這詔旨你就代收了,拿回來給孤看看就行。”

令兵只好稱諾退出堂外。過了一會他拿了一卷詔書來給司馬囧過目。司馬囧匆匆看了兩眼,冷哼一聲,將那詔書丟於案几之上。

與他對弈的劉殷將詔書拿起也看了幾眼,捋着鬍鬚笑說:“這是好事啊,要徽大王入京任大司徒一職。”

司馬囧瞥了一眼劉殷說:“難道你看不出這其中門道,我若去了洛陽,就等於成了籠中之鳥任那新登基的天子擺佈了。若還是他那個傻老子在位,那我倒還願意去做這個大司徒,因爲他老子就是個擺設。但他不一樣,他已真正將洛陽的兵政大權攥於手中。孤去掛個大司徒的空銜有個什麼用?”

劉殷這才收起嬉皮笑臉,正色對司馬囧說:“大王英明。大王只需坐鎮許昌,控豫兗兩州之兵,僅憑他一人拿大王沒有辦法。予時,大王靜觀天下之變,尋機入主洛陽,不愁大業不成!”

司馬囧此時又有點擔憂的問道:“只是,到時如果他真的興兵問罪,並詔告天下,如何是好。畢竟他有天子之名。孤怕那時,兩州之兵都不能全部爲孤而戰。”

“所以大王現在應該加緊部署,鎮州郡中不信任之人應該統統趕走或除掉,全部換成大王自己招募的幕僚。”

司馬囧的態度很快反應到洛陽。對這些司馬遹早就有心理準備。除了給司馬囧發出這樣的詔書,朝廷給其他幾個宗室的小王小公也發出了同樣的詔書。其中絕大部分應詔來到了洛陽。只有東安王司馬繇沒有應詔。

司馬遹又聽聞司馬囧開始清洗豫兗兩州的朝廷親命官員。就直接給汝南擔任縣令的劉弘下了一道詔書,任他爲荊州刺史,讓他離開豫州,進駐襄陽。

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五章 奪宮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三十章 陣戰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八章 買賣人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十章 陰謀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三十章 戰潼關
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五章 奪宮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三十章 陣戰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八章 買賣人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十章 陰謀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三十章 戰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