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

幾股巨大的人流於漫天的旌旗伴隨下,在淮水北岸的大平原上涌動。行進方向都指向一個地方---廣陵。

這是由劉邦本部漢軍會合樑王彭越,韓王信,趙王張耳,燕王盧綰等組成的近七十餘萬聯軍。跨過淮河之後,迅速在淮南各郡縣城池駐紮下來,對廣陵構成一個包圍勢態。

他們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圍攻廣陵這個點,誘使項羽渡江來援,從而達到以優勢兵力以及韓信的指揮才能與項羽進行會戰的目的。

“陛下,計劃中我軍要圍攻廣陵,但我看如今這廣陵構築了嚴密的外圍陣地,背靠大江。我們可以在陸地上將其圍住,可江水之中卻是阻斷不了它和江東的聯繫。這如何是好。”周勃望着遠處的廣陵城郭,疑惑的問着劉邦。

“呵呵,這個韓信說他有辦法。在這一點上我絕對相信韓信,他說有辦法肯定是有辦法。”劉邦回答道。

“那臣一直沒看到他有所動作。”

劉邦看了周勃一眼,不經意的說道“那是我要他再等等,等襄陽那邊的戰事進行些時候,這樣可以調動一些項羽的兵力過去。”

此時,大江對面的項羽也隔江望着廣陵,他早已接到軍情稟報。看了稟報,他啞然失笑。這種局面恰恰是項羽求之不得的。

如果劉邦能再耐心等幾個月,項羽就會發兵北伐,那樣決戰之地會在黃淮之間,漢營多少會佔些地利之便。僅從補給運輸上說,就節省了幾百里路程。可惜焦慮,挫折讓張良這樣睿智的人也喪失了鎮定。

“報!季布將軍的加急軍情稟報。”一名令信斥候匆匆而來,將一書簡遞交給項羽。項羽掃了一眼,已知是漢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強攻襄陽,但季布並未要求援軍,看來他似乎有退敵之策。

“即日起,在給廣陵運送的糧草中增加運量,要求廣陵城內至少囤積夠半年之需的糧草。另外,全軍,包括虎賁,屯墾軍,還有郡縣戍卒都進入最高戰備狀態。”項羽下達了軍令。

……

襄陽,將軍府衙內。一名令信兵士向季布施了軍禮後說的道:“稟告將軍,五千新編練訓導好的巴蜀兵卒已前來報到。”

這些巴蜀兵卒就是鍾離昧取巴蜀時接納的部分降卒,而之前打襄陽收攏的漢軍降兵已經調入巴蜀。

季布高興的說:“來的正好,將其中三千編制後調去樊城增援。”

“諾!”

一旁的參將疑惑的問道:“將軍,屬下有一事想不明白,向將軍請教,爲何我軍要死守並不好守的樊城,如果將兵力集中在襄陽,給敵軍不是能造成更大的傷亡比嗎?”

季布嘴角露出詭異的笑容說:“問得好,不過答案現在還不能說,過些時日你就能知曉了。總之這段時日要死守樊城。”

第二日清晨,在隆隆的鼓聲中,劉賈的漢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攻擊。這次和往日不同,在一輪又一輪的漢軍弓弩手的拋射中,漢軍步卒簇擁着七個高大可移動的“樓塔”向樊城低矮的城牆靠近。其中三具分佈在北面,另外四具分佈在東西兩面。

劉賈已知楚軍那可以發射“火龍”的器具,早已命令兵士將這七個木製梯樓用水澆的潮溼無比,棚頂還覆蓋上厚厚的浸水稻草。

樊城城頭的楚軍看到此景,一邊冒着對方的箭矢,在垛口處用弓弩向推動這些“塔樓”的漢軍攢射,一邊用安置於城頭的幾架牀弩向“塔樓”發射“火龍”。

對於移動目標,本身就沒什麼射擊精度的牀弩更不容易命中。連發幾輪後,終於有幾支“火龍”落在了塔樓的篷頂或支架上,烈焰升騰。然而這烈火併不能即刻將這些登城樓車自身燒着。燒了片刻,火油燃盡後就是留下一股黑煙。

推動樓車的漢軍兵士不斷有人中箭倒地,不斷的有人上去補充。移動緩慢的樓車離城牆越來越近。

此時,江對面的位於襄陽城北的水門之中突然駛出十艘蜈蚣艦,這是項羽給襄陽守軍留存的唯一虎賁水師部分。也是整個西線僅存的虎賁軍。

蜈蚣艦飛馳過漢水,分兩批泊在樊城東西城牆附近水道中,開始用艦載弩炮向這些樓車拋擲石丸。這次拋射的是重達五公斤的大石彈,雖然射程因此大大縮減,但威力增強不少。

石彈呼嘯着飛來,有的擊碎擠在塔樓中兵士的身體,有的打在塔樓粗大的木製支架上。樓車經不住如此摧殘,最靠近漢水水道的兩具樓車在一片驚懼的叫聲中,發生坍塌。但是此時大批漢軍弓弩手向漢水岸邊涌來,蜈蚣戰艦被迫向水道中心撤離一定距離。如此弩炮的射程夠不到更遠處的兩具樓車了。

站在襄陽城頭的季布看到這一幕,不禁心裡捏了把汗,後悔道:【如果早些時卸下一些弩炮給樊城守城就好了。此時只能希望守城將士能堅住。】

想到這,他下令道“傳我軍令,用船隻再給樊城增援兩千兵力。”很快幾十艘大船從襄陽水門駛出,進入對面樊城南城牆的水門,卸下兩千兵士。

季布當初是想過將弩炮卸下安裝到城頭,但項羽特意交待過,要守護好這些弩炮,所以他一念之差沒有這樣做。

剩餘的五架樓車很快靠上了樊城的城牆,漢軍的拋射掩護也已停止。樓車的跳板相繼放下,早已駐於樓車中的漢軍兵卒蜂擁而出,蹲伏於城垛後的衆楚軍兵士也挺戟而來,在跳板口的城頭將漢軍截住。雙方隨即展開血腥廝殺。

這些擔當首攻的漢軍兵士都是十幾萬大軍裡,百裡挑一選出的精銳悍勇之卒,裝備精良不在楚軍之下。

一名楚軍持戟兵士剛剛衝上前來就被一把長矛捅穿肚腸,倒在地上。殺他的漢軍兵卒登上城樓,就要向城頭縱深殺去,被一個揮來戟刃劈在腳筋上,劇痛之下癱軟在地。原來是那麼肚腸被捅爛的楚軍兵士所爲。

也不管是否會誤傷到自己人,雙方弓弩手都近距離放箭,箭矢呼嘯着在人羣中穿梭。哀嚎,慘叫聲響成一片。成羣結隊的漢軍繼續順着樓車向上涌來……

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五十章 血戰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七章 北歸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十八章 混戰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一章 亂襲第五章 奪宮
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五十章 血戰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七章 北歸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十八章 混戰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一章 亂襲第五章 奪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