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

現在,朱由檢生死未明。再聯想到進城那日,東城齊化門出現一支身份不明的小股部旅,殺傷順軍和降順朱純臣部的明軍多人。對於李自成而言,此事就非同小可。但與前兩件當務之急的大事比起來,這樣的事反而成了小事。

爲順軍名義上控制的地區派駐官吏,確定駐軍,解決當地財政運轉經費都是需要大量錢財。自己帶入北京城的十萬兵將也需要大量兵餉和大量犒賞,自己留守在襄漢,陝西以及此次東征沿途收降的兵卒合計約百萬,亦需要大量的軍餉。

若是沒有錢,別說那些剛剛降順的明軍兵卒會分崩離析。就是自己那從西安城帶出的老八隊幾大營也會四分五裂。這些部隊除了老營老八隊是他自己可以完全信任依賴的部隊。

其餘部旅都各有山頭派系,只聽命各自將帥,換一個人是絕對指揮不動的。而他在這些將帥眼裡也不過是一個盟主大哥的角色,誰也沒將他當成一個真正的皇帝。在這一點上,他與明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李自成昨日進紫禁城的第一件事就是令兵士們四處搜索大明的府庫金銀,可是整個紫禁城,北京順天府衙門的內府外庫都搜遍了,就找到二十幾萬兩白銀和幾千兩黃金。這點錢塞牙縫都不夠的。

找不到錢的李自成頓時焦急起來,他此次一路勢如破竹的東征可是打着“吃他娘,喝他娘,闖王來了三年不納糧”的旗號。自己不可能才一入北京城就自毀其言吧。在前朝府庫中沒找到金銀,又沒有財稅收入,那隻能按老辦法,從富戶那裡搶了。

此時,李自成由竇妃陪伴着坐在御書房之中,批閱着各地上報的奏摺,簽發着一道道詔令。絕大多數詔令是關於地方任免的,絕大多數奏摺是要錢要糧要餉的。

李自成有不認識的字還要詢問竇妃,他識字雖少,但在順軍將領中已算是個“秀才”,畢竟他做過驛卒多年。

他還要竇妃計算那些要餉奏摺的總額,最後得出一個數字需要白銀八十六萬兩。李自成頭疼起來,揉起了太陽穴。

他又想起了老辦法—“吃大戶”,不收稅的順軍往往在攻下一城一地後,就以抄沒官紳富戶家財的形式來運轉財政,名曰追贓助餉。但這不是長久之計,這“贓”總有追完的時候。而且這追贓不同於收稅,沒有賬目可查,沒有規制可循,層層截留後,實際四五成進入順軍公庫就不錯了。要不然,那些地方上的順軍府衙怎麼會這麼快就發來一封封要餉的加急奏摺。

而且,當下正是他大順朝用人之計,將這些文武百官全部拷掠,怎麼能讓他們爲順朝盡忠職守。看着李自成頭疼的樣子,竇妃爲他捶起了背。

此時,侍衛進門稟報道:“啓稟聖上,權將軍劉宗敏,宰相牛金星,制將軍李過前來求見陛下。”

“哦,俺…朕正想找他們議事呢,速速請他們進來。”李自成高興的說道。

……

劉宗敏首先開口道:“大哥…嗯,皇上。咱們這次從西京出來之時就跟兒郎們說好了,攻破北京城,就要論功行賞的。現在這北京城進了,大…皇上你也住進這紫禁城了,我們哥兒幾個是有福享了。但手下兵將兒郎們還都巴望着呢,這京城的酒肆青樓梨園都沒錢去玩。給他們就是封了這麼一堆官職虛名,這讓他們心裡如何想?”

李過也緊接着說道:“這犒賞暫時沒有也就罷了。但現在正常要發放的兵餉也沒着落。兵士們還在吃粗糧糙米,那些前明官屬卻還活的逍遙自在。這樣下去,可是要軍心不穩的。”

李自成立刻明白了他們的意思,解釋說:“你們都是知道的,我們在明廷的內府外庫都沒翻到多少錢財。而當下,我大順是要用人之際,若是將京城裡這些明朝大官如同以往全部拷掠了,我們再去哪找人治理天下呢?現在看看我們過境的很多縣州府衙,就是因爲沒人用,到現在都沒安定下來。各種亂七八糟的事都要呈報到俺這來定奪。”他說話時,揚着手中厚厚一沓奏章稟報。說到最後,眼睛向牛金星望去,希望他能給個主意。

不料,那牛金星卻是連眼皮子也沒擡,未說半句話語。劉宗敏聽了李自成這話,鼻孔裡冷哼一聲說道:

“皇上。你怎麼糊塗了,還指望這些只會呈口舌之能的豬豚來幫你治理天下?那自焚而死的崇禎帝不是就靠他們治理天下,治理出個啥結果來?我老劉想,若這崇禎活過來,也會將這些庸臣貪官斬盡殺絕。”

李自成歪着腦袋一想,這劉宗敏的話不無道理,又將目光投向了牛金星說道:“丞相如何看待此事?”

牛金星這纔開口道:“陛下,權將軍說的有理啊。我們現在是缺人,但是寧缺毋濫。這大明丟失江山,非君王之過,實乃庸臣貪官所誤。若僅僅是庸蠢貪婪也就罷了。他們大都還是無忠無義之人,據臣所知,這京城之中,上千前朝文武百官,爲前朝死節的僅有三十餘人。而且臣向陛下擔保,這上千人來日定會求見陛下,向陛下朝賀以求留用。所以,陛下,我們只需從中挑選部分可用之人即可,其餘大多都不能用。”

李自成知道這牛金星與劉宗敏素來不和,互相看不順眼,如今都能達成一致意見,可見這個意思代表了順軍大多數人意願。

他不再猶豫,斷然決定道:“那就這麼拍板定了,朕決定即日成立比餉鎮撫司,着手準備對前朝貪贓之官追贓助餉。由權將軍劉宗敏掌習事,李過,李牟、田虎輔之。”

說完這話,他又頓了一下,笑着對牛金星說:“不過,丞相啊,朕還是想看看你說的預言準不準,看那些明官是否主動來向朕朝賀。”

“陛下,臣敢以腦袋擔保。至少有一千人會這樣做。”牛金星信誓旦旦的說道。

李自成豪爽的大笑起來說:“哈哈哈,朕可不要你的腦袋,要了你的腦袋,我大順朝豈不是沒有宰相了。俺就和你賭你一個月的俸祿。”

第十九章 堅堡第十章 立威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四十章 韃盡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一章 廢太子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十八章 混戰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章 洗腦所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
第十九章 堅堡第十章 立威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四十章 韃盡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一章 廢太子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十八章 混戰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章 洗腦所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