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

曹操行駕到了南陽,他並沒有沿着官道進入襄陽城,而是先來到漢水邊上,而後沿着漢水而下。這樣他可以觀察漢水對面的築谷長壁。一千最精銳的虎豹騎跟隨在他身後兩側,每騎都是精甲健馬,刀槍雪亮,這是特意擺給呂布駐軍看的。

如今的築谷長壁已經是天下聞名,正因爲如此,還沒哪個呂布的敵人有過從築谷長壁正面突破的企圖。曹操本以爲這築谷長壁壘只是以訛傳訛,被人傳的神乎其神。如今親眼見到,不禁也倒吸一口涼屁。

但是他依舊要試試這條壁壘的真實威力。“傳我軍令,派遣兩百敢死之士,渡河攻敵,有登上牆頭者,封亭侯。”陪伴在他旁邊的夏侯惇“諾”了一聲,就下去組織人力去了。

半個時辰後,從各部精選出來的兩百死士集結到漢水邊上,並從襄陽弄來了十餘條渡船。死士們上了渡船,向漢水對岸駛去。築谷防線的守備軍早已發現對岸曹軍的異動,指揮使夏越已親臨城頭指揮。

“他們是故意過來找死嗎?”夏越有點不能理解曹軍。但他不敢怠慢,下令說:“城牆牆頭弩炮準備!”。

十餘駕有軌馬車向曹軍過河的地點飛馳而來,馬車上架着的是中型弩炮,其中還有一個巨型弩炮。這一切,都落在手搭涼棚,眯眼觀察牆頭動靜的曹操眼中。

壁壘牆頭上,弩炮觀察員目測着十餘條渡船的位置座標,並向身後的弩炮手們報出。這些弩炮手迅速將這些座標換算成各種射擊參數,依據這些參數調整馬車炮座在軌道上的位置,弩炮炮臂的射擊角度,炮弦的拉伸距離,選擇某種型號的石彈等。而後射出一發發十幾斤的大石彈。

此刻曹操站立漢水畔,看着飛來石彈,笑着對身邊的夏侯惇說:“用這麼點投石機隔這麼遠打渡船,這能打的中嗎?”但是他馬上就不再說話了,十餘條渡船中的五條剎那間被石彈從上到下洞穿船體,一條渡船上還有幾個兵士被石彈砸的支離破碎。

曹操驚詫的張大了嘴巴,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正要說什麼,一個亮點向自己這邊撲來,而且越來越大。夏侯惇一看不好,那顆獨眼的瞳孔如同菊花凋謝般一縮,大叫一聲:“主公小心!”。將曹操一把抱住,向一邊飛速拖去,拖了有兩仗之遠,將曹操撲倒在地。

與此同時,一個火球砸到地上,騰起一大片烈焰。將曹操和夏侯惇的馬都驚的飛馳而走,幾個親兵士卒身上已被烈焰點燃,整個人成了火人,撲倒在地上滿地打滾。

曹操嚇出一身冷汗,手指都禁不住微微發抖。數十個親兵上前,持盾將曹操護住向後快速退去。可惜這夏越並不認識曹操,他以爲對方只是個曹軍普通將校,如果知道是曹操。會把所有巨型弩炮都調來,一批火爆彈下去,曹操定將葬身火海。

漢水中剩餘的九條小渡船還在奮力向對岸劃去,但不久又是一批石彈飛來,這一次被擊沉了四條船隻。剩餘船隻不敢向前,即使曹軍兵士不怕,駕船的稍公也不敢。

但是這些船返航時,又吃了一輪炮擊,這次又被擊沉四艘。曹軍多爲北方人士,並不識得水性,船沉之後,在漢水中間的激流中只能溺水而亡。最終倖存的只有十幾名曹軍兵士。

取得這樣的戰果是因爲築谷防線的弩炮手在同一地點的日常訓練中,已反覆操演了無數次,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如果是在陌生環境中,就做不到這麼精準和這麼快速。

到達襄陽的曹操雖然還驚魂未定,但他卻惦記起呂布的那些“投石機”起來。“神器,真是神器啊。”曹操自言自語的嘀咕着。他心裡已打定主意【無論如何,自己也要將這東西搞出來,否則未來怎麼和呂布爭奪天下。】

曹操情緒不太好的接見了荊州的一干降將降官以及劉琮。大家看到曹操的表情,心裡都在犯嘀咕。很快,曹操給了衆人一個確定的安排。劉琮等原劉表家室遷移到青州,劉琮封爲青州刺史,當然這個刺史權力恢復到黃巾之亂的水準,只有監察權。文官也被打亂重新任命,不少被調去豫州任職。只有以蔡瑁爲首的武將基本完整的被保留下來。

劉琮苦着臉對曹操說不想去青州,能否留在荊州爲刺史。曹操聽了哈哈大笑,厲聲說道:“繼續讓你做荊州牧,那你降孤還有何意義?”劉琮聽了此話,不敢再言語。

等會見完畢後,曹操將蔡瑁留下單獨談話。他先和蔡瑁談了攻略江夏,以及不肯降曹的南荊州四郡的辦法,甚至討論起了攻伐江東的策略。最後拍板封蔡瑁爲樓船將軍,水軍大都督。談話快結束時,曹操才問道:“蔡將軍手下可有熟悉這谷城,築城一帶地形地理的將校?”

蔡瑁聽了,心裡一驚,連忙問道:“丞相是否要攻伐襄陽西北面的呂布。”

“正是,只是呂布此賊建的那條長壁很難正面攻破,孤想找一批熟悉地理之人,從谷城西南邊的山嶺之中潛入其中,而後內外夾攻,定能一舉而破。”

蔡瑁有點爲難的回答道:“丞相有所不知,這築谷的防禦,呂布苦心經營多年,聽說防守極爲嚴密。而且谷城與襄陽之間雖然只有百里,且有水道相連,但隔着重重大山。幾條通聯的山谷間陘道早已被呂布設置了關卡營壘。這些陘道大軍很難抵達,少量兵力又無法攻克,所以….”

曹操打斷他的話說:“不試試怎麼知道,我不信他呂布能防的滴水不漏。”蔡瑁只好連聲稱諾。

很快,一些老山民出身的原荊州兵卒被挑選出來,領着一隻五百人的曹軍精銳乘船順着漢水而上,離谷城還有三十里路時,在一條山溝豁口處登陸,沿着山勢向谷城摸去。

他們進入山中沒多久,山林之中隱約傳來了一陣陣狗吠之聲。這裡有個獵人小屋。

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十七章 北歸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六章 登基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五章 屈打成招
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十七章 北歸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六章 登基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五章 屈打成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