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

夏燕是近衛軍中統帥一個軍團的指揮使。在漢軍得知常遇春入寇江漢腹地劫掠後,他的軍團被夏越派出,對常遇春進行攔截。

爲了快速將對付截住,他將自己的軍團一分爲三,在常遇春最可能進軍的三個方向上進行追蹤。最後自己親率的這一部終於在沔陽境內找到了常遇春的蹤跡。

鉚着銅釘鐵皮的鐵甲戰車被四匹挽馬牽引着在泥濘的江漢大地上飛馳。戰車上有的搭載着士兵,有的搭載着火炮。裝在車轂上的減振彈簧讓戰車車輪碾過坑窪之地時不至於那麼顛簸。

他們從沔陽城中得知明軍去向,一路追來,半天后就發現了明軍常遇春部的蹤跡。跑在最前面的斥候已經和明軍偵騎交過手。

前方斥候滿頭大汗的向行進中的車隊策馬跑來,對夏燕報告說---常遇春已帶領兵馬向己方徑直殺來。

夏燕嘴角勾勒出一絲笑意,他立刻用千里鏡將周邊環繞觀察了一圈,找到一個適合防禦的地形。

這是一塊方圓約五六十步的地勢較高的空地。空地四周大部分地形都是溝塘稻田。四條寬約兩到四仗的碎石鋪成的道路匯入這塊空地,讓這塊空地形成一個衆多道路彙集的廣場。

夏燕簡單的說了一句話:“我們就在這等明軍。”不僅是他,所有近衛軍系統軍官的言語均是這麼簡練。

半時辰後,明軍從四面八方向此彙集而來。一柱香前,常遇春就得到稟報,知道漢軍已在此擺下陣形恭候自己。他不敢怠慢,將兵將撒開,兵分數路從稻田原野上迂迴到漢軍四周,從四個方向上將漢軍圍住。

此時,通往這塊空地的四條道路上滿是排列整齊的黑壓壓一片的明軍。最前方的是挺着櫓盾的壯漢,這些壯漢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人人都有一雙麒麟臂,無比的臂力讓他們能舉起這種加厚型的銃盾。大盾表面附掛着片片沙袋。

這些大盾果然起了一定作用。一百五十多步遠時,漢軍就開始齊放排槍,在砰砰的槍聲中,這些壯漢不斷有人被鉛彈的衝擊力推倒在地,但這個距離,燧發槍的彈丸還射不穿這樣的沙盾。他們爬起來,挺着大盾繼續前行。本來提心吊膽的明軍因此士氣振作不少。

明軍後方密密麻麻的弓弩手也不間歇的向漢軍拋射箭矢。但是因爲陰雨氣候,弓弩的弓具和弓弦都受影響,射程大大降低,再加上這些弓弩手剛參加過攻擊龍王溝塢堡的戰鬥,體力消耗不少。所以儘管箭矢如同暴雨般傾瀉,但真正落到漢軍陣地上的少之又少。

等明軍再靠近些時,良久默然不語的夏燕又下了一條簡短軍令:“鷹炮射擊。”

漢軍的空心方陣邊緣排列着充當活動寨牆的戰車,此時它們中部分車廂板內齊刷刷探出黑洞洞炮口。

常遇春看到這,心不禁提到嗓子眼上。經歷過廣濟攻城戰和龜山之戰的他當然知道這種炮的厲害。他萬萬沒想到一支千人左右的漢軍小部隊還帶着這樣的重型火器。常遇春急忙下令要明軍散開,但已經來不及了。

二十門子母鷹炮嚮明軍持續轟擊,每炮都連續用了五發子炮。距離較遠時用實心跳彈射擊,近時則用霰彈射擊。除此等明軍進入百步範圍時,漢軍還用輕型弩炮拋投手榴彈。明軍的沙盾此時亦能被燧發槍射穿。

一片硝煙轟鳴中,人員密集的明軍損失有多慘重可想而知。那些舉着大盾的壯漢如同狂風中的片片枯葉向後飄去,落地時,身體連同他們的大盾已被撕裂。陣中爆炸的手榴彈,炸傷明軍兵士無數,每一枚均能重傷一到三人,輕傷三到五人。明軍軍陣頓時大亂,漢軍燧發槍手繼續排槍密集齊射。

“撤,快撤”常遇春不顧身份的高喝起來。不用他喊,明軍已如同潮水般,順着四條道路向後退去,有的人不慎摔倒在地,無數腳板從他身上踩踏而過。

漢軍並沒有追擊,因爲常遇春還保留着五千人在後面,用弓弩和大小銃炮押着陣腳。他迅速收攏了潰退下來的兵士。

看着滿地的明軍屍體和蹲坐在泥濘中哭嚎的傷兵,常遇春心中如同油煎一般。但他現在不能撤,一是他不甘心,二是他也撤不了。只要他將軍陣一撤,對方全力追擊,明軍必潰。

常遇春畢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短暫思慮後。他令明軍在田野上,從四面八方向漢軍陣地攻擊,又集中起全部兩千騎兵,從四條碎石路上向漢軍發起衝鋒。

那些在田野泥濘中向漢軍靠近的明軍兵士們,進入漢軍陣地外圍五十步內就成了活靶子。在自由射擊的燧發槍手砰砰槍聲中,在手榴彈炸起的數尺高水柱中,一個個撲倒在泥水之中。

以散兵前進的弓弩手接近漢軍軍陣後張弓開弩射擊,但基本沒什麼效果。這種散兵弓弩手遠距拋射,除非是專門訓練五六年的射手,否則極難命中對方,更何況對方還有充當掩體的戰車車身掩護。

從田野進攻的明軍只是爲了分散漢軍火力,常遇春將希望全部寄託在騎兵身上。此時,四路騎兵向漢軍迅猛壓去,子母鷹炮上一輪都將預備好的子炮打光,現在斷無時間重新裝填。

由於田野中進攻的明軍分散了漢軍火力,每條道路上只有六十名燧發槍手進行排槍三段輪射。儘管將明軍騎兵不斷射落馬下,但這樣的火力顯然不能阻止明騎衝入漢軍陣中。

明軍鐵騎洶涌而來,在積水的碎石路上濺起一朵朵水花。速度越來越快。

“火繩機銃準備!”表情漠然的夏燕說道。

八輛戰車的車廂箱板落下,八尊造型怪異的銃炮展現在漢軍軍陣之中。準確說,應該是八串銃炮,數以百計的粗大銃管被鏈條竄連在一起,形似後世的機槍子彈鏈。只不過這大號鏈條上裝的是整根的銃管,每根銃管長三尺多,粗達兩寸多,就是重型火繩槍兩倍的口徑。

操作的兵士,給這裝置的火繩上了火。而後一名兵士操着把柄操控它的方向,另一名兵士轉動起一個轉盤。

齒輪,鏈條,凸輪等傳動機構的帶動下。銃鏈將銃管帶入銃架的槽中,在入槽一瞬間,藥室倉蓋被一橫架撥開。入槽後,夾着火繩的鉤頭剛好落下,落入銃管的藥室之中,轟的一聲發出一彈。接着放空的銃管又被鏈條帶出,同時下一發銃管裝入槽中,進入下一循環。

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二章 易主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九章 歸義伯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六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一章 敗走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十二章 易主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六十章 伐周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
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二章 易主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九章 歸義伯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六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一章 敗走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十二章 易主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六十章 伐周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