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

淮南揚州城中,大街上人山人海,百姓夾道觀看進城的漢軍新式軍隊。揚州知州胡銓在府衙內擺設香案,等候楊沂中。因爲據接洽的人所說,這北伐先鋒楊沂中還帶來了岳飛的詔旨。

胡銓屬於前宋文官體系中少有的主戰派,在臨安兵變後不久就通過新朝發來的邸報知道此事,緊接着岳飛所派遣的宣撫使接踵而來。但他卻沒立即表態,而是將宣撫使留在揚州城中驛站中,藉故不見但也沒有驅趕。

直到張俊被岳飛大敗於臨安城下,兵敗身死。他這才令人將漢廷的宣撫使接到府衙,聽詔接旨,表示歸附新立的大漢國岳家皇朝。

楊沂中將岳飛所頒發的詔書一氣讀完,詔書內容很簡單,就三條。一是加封胡銓新的爵位開國侯,二是令胡銓將從揚州本地所統轄的兵卒中抽調精幹交給漢廷派遣的軍事教官編練國防新軍。剩餘的兵卒亦按漢帝國內務軍編制自行統一編練,三是動員民力配合國防軍的北伐,北伐期間作爲前沿的揚州可免除向朝廷上交的財稅。

這個詔旨其實不僅是給胡銓一個人的,所有在淮南表示歸附大漢的州縣長官都會接到同一個模板寫出的詔書。

胡銓山呼萬歲謝恩後,楊沂中一把扶起他說:“老胡啊,你有所不知,如今大漢用新禮法,以後接詔就不用擺案燃香,無須這套繁瑣禮法了。”

兩人入堂寒暄一番後,話題轉入正題。楊沂中拱手禮道:“聖上任吾爲北伐先鋒,王師不日就會渡過淮水北上,收復中原,光復神州。但是聖上囑託我要先行穩定這淮南東西兩路局勢。吾深知這淮南局勢複雜,胡兄在淮南坐鎮多年,吾想向胡兄討教一二,望不吝賜教。”

胡銓微一沉吟,捋了一下胡說:“楊兄哪裡話,這賜教不敢當。其實淮南局勢並不複雜,只需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盤踞在淮西,繼續以宋室爲尊的張浚部。只要將他擊滅或收服,那些三心二意的人,也不會再有過多的想法。彼時,再對這些地方的官吏加以整頓,軍隊加以整編,就可以將淮南變爲北伐穩固的前沿。”

……

淮西廬州府邸內,張浚與幾個州團練使和軍都監製正緊張的商討着漢軍來犯之事。

張浚和張俊只差了一個偏旁,但前者卻是個文官,而且還是個在往年抗金戰爭中,經常領兵上陣,卻屢戰屢敗的主戰文官。

他在臨安兵變前是廬州知州,知曉此事後,連橫廬州,舒州以及安慶軍,無爲軍等幾個軍鎮脅迫着淮西其餘州縣打出勤王討嶽的旗號。並自任統領淮西數州的鎮撫使。

在岳飛斬殺張俊王貴後,他知道打敗岳飛奪回臨安,將趙構奉還大位是不大可能實現了。

於是張浚也想學着廣東連南夫和韓京的樣子,從流落民間的宋室旁系中找個趙家小兒來當皇帝,維繫宋室正朔。不料,這個時候,岳飛開始了北伐。

如今岳飛的楊沂中部正向西疾進,已進入和州,沿途縣鎮絕大多數不戰自降,少數頑抗者一觸即潰。於是他緊急找來諸將商議對策。

此時,堂中諸將也吵吵嚷嚷的分成兩派。一派表示來的漢軍不過數千人,而淮西將所有兵力集結起來,也能有上十萬兵力。所以可以集結重兵,半路截擊,一鼓而殲。

另一邊則表示這漢軍戰鬥力無法估量,就連當年全盛時期的金兵也難望其項背。自己這邊雖說有十萬兵力,但一大半是隻能用於治安剿滅小股盜匪,駐守城池的廂兵。另一半的兵力除了安慶軍這樣的邊軍外,戰力也是非常孱弱。

而當年金兵僅憑區區四千精騎就能縱馬江淮,搜山檢海。如今就憑自己這十萬弱卒又如何能阻擋甚至殲滅比金兵更精銳的漢軍?更何況楊沂中只是個先鋒,後面還有漢軍主力。

張浚在兩邊的爭吵中一時也沒了主意,但是有一條他卻是堅守的,就是絕不投降漢國,這在會前就提出了,要諸將提都不要提。所以反對力戰的一派闡述了一大堆理由後,也僅僅是主張逃跑而已。

“我們就算有理由不戰而逃,但是我們往哪逃?”張浚撇了主逃派一眼問道。場面頓時寂靜了下來,一時竟沒有人回答上來。

現如今淮西東南西三面都是漢國控制區域。雖說南面的江西,岳飛對其控制薄弱,但江西那些本土勢力也不是吃素的,而且近日,漢國水師部分主力移至湖口,一支三千人的漢軍新軍也開入洪州駐紮。

“要不,我們向北去投奔金國吧,那逃都不用逃了,直接讓金國給咱們發援兵!”一名州軍都監小心翼翼的試探說道。

張浚將剛端起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怒吼着說道:“胡說八道,投奔敵國蠻夷和投降嶽賊有什麼區別,都是叛君變節的行爲。此話,不準再提,否則以通敵論處,殺無赦!”

大堂之內又寂靜了下去,張浚的一名沉默良久的幕屬這時開口說道:“大人,我們可以向西溯江而上攻佔荊湖北,如今這荊湖北的牛皋也就是剛剛掌控荊湖幾州,立足未穩。若我們集中精銳,一鼓作氣拿下鄂州,再以此爲根基,聯絡兩廣的連南夫韓京,可控湖北全局。彼時,就能與連韓控制區域連成一片,復興宋室也就指日可待。即使我等拿不下鄂州,他牛皋也攔不住我們,我們可以繼續南進,投奔連韓新立的宋帝去。”

“你認爲連南夫韓京擁立的那個小兒能代表宋室?”張浚淡然的問了一句。

那幕僚沒有回答,但張浚已是知道這問話毫無意義,他又將茶杯蓋連滑了數下,才心有不甘的下定決心說:

“如今也只能如此。但吾還是不甘心這樣不戰而退,況且此次進兵湖北,是沒有後勤的轉移運動做戰,所以我們也不可能將十萬兵全都拉走,也沒必要。因此吾決定抽選出所有要轉移的精銳兵卒後,剩餘的全部集結起來去無爲攔截嶽賊的僞漢軍!”

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六章 卻月陣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十一章 敗走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
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六章 卻月陣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十一章 敗走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