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奪帥 (九)

“噗”地一聲,潘美用騎槍從背後挑飛一名掉頭逃走的敵將,帶着大隊繼續前進。

曹州騎兵原本就不怎麼齊整的隊形,已經被趙匡胤先前那“迎頭一棒”,砸了個四分五裂。隊伍中大部分兵卒,也從靠近山脊的位置,被強行推到了半山腰。這對經驗豐富的的滄州軍將士說,簡直是天賜良機。幾乎不用潘美這個主將提醒得太大聲,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怎麼去做!

三個滿編營,總計一千五百將士。每五百人展開爲一橫排,每兩排之間相隔二十步距離。一排接着一排,沿着山坡,如牆而下。五百把明明晃晃的騎槍,就像五百顆鋒利的獠牙!

“噗!”“噗!”“噗!”“噗!”“噗!”“噗!”“噗!……

“啊……”“稀噓噓……”

低沉的鐵騎刺入肉體的聲音,與慘叫聲、悲鳴聲交織在而起,刺激得人頭髮根陣陣發麻。來不及整隊的曹州將士,一簇接一簇被騎槍刺下馬背,如晚春的殘雪遇到了突如其來的夏日,根本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大部分落馬的曹州將士,都是背部中槍。只有零星三五個勇士,曾經試圖拼死一搏。然而,在如牆而進的滄州軍面前,他們的拼命行爲,就像企圖阻擋馬車的螳螂同樣可笑。手中兵器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奇妙招式,基本都沒機會碰到衝下來的滄州士兵。每個人同一時間所要面對的,卻至少是三杆騎槍。擋住其一,躲開其二,卻不可能再成功避過其三!

“別,別慌,殺,去給我殺了中間那個穿銀甲的!”曹州軍騎兵都指揮使楊宣看得心臟抽搐,一邊加速將坐騎橫向拉得更遠,一邊用顫抖的聲音命令!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忠心的傳令兵,努力吹響號角,所發出來的聲音,卻像冰下水流一樣喑啞艱難。

如此密集的騎兵橫陣,他們只是在四年前,追隨郭威起兵“清君側”時見到過一次。但那次,滄州軍卻是他們的友軍而非敵人,展示戰術的地點爲校場而不是沙場。

他們當初雖然震驚於滄州軍的陣形齊整,卻未曾體驗過其真實威力。隨着時間推移,記憶裡印象逐漸變淡,心中甚至還甚至還隱隱生出了“滄州軍中看不中用”評價。而今天,他們才真正體驗到了,什麼叫巨石壓卵。才真正明白,中看不中用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廢物,全都是廢物!”見傳令兵被嚇得連軍令都無法完整送出,曹州騎兵都指揮使楊宣大怒。劈手奪過一支畫角,背對着自家將士奮力吹響,“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事到如今,他已經對轉敗爲勝不報任何希望。但是,他卻必須派人去擋住那三堵緩緩推下來的長槍之林,給自己爭取足夠的時間撤下山坡。然後再想辦法擺脫先前那名猛將的阻攔,成功撤離戰場。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更多的畫角聲交替響起,帶着恐懼與絕望。一大隊曹州騎兵,被角聲刺激的兩眼發紅,紛紛跳下戰馬,以其中一名指揮使爲核心,結成整齊的圓陣。騎槍尾端戳地,槍鋒斜向上指,正好和戰馬的脖頸一樣高矮。

圓陣殺傷力最小,但扛打擊能力最強。長槍硬陣,也是對付騎兵的不二法門。他們所有選擇都沒錯,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勇敢。然而,他們很不幸,今天遇到的是滄州軍。

早在四年前與北漢、契丹聯軍作戰的時候,滄州騎兵就已經積累出了足夠多的,對付步兵硬陣的經驗。這四年來經過反覆改進,磨礪,更是煉就了一整套破敵之法。只見在前推過程中,潘美猛地將騎槍交到了左手,右手迅速從身後一拉一帶,“呼——”,一把半尺寬窄的飛斧,被他順勢拋向了半空。

“呼——”靠近潘美的左右兩側,上百把半尺寬窄的飛斧,同時騰空而起。在陽光下中劃出上百道淒厲的弧線,只奔槍陣而去。“呯、呯、呯、呯、呯……”。眨眼間,就將曹州軍捨命組成的長槍圓陣,砍得七零八落。

“殺!”飛斧擲出之後,潘美根本不去看結果。再度變成雙手持槍,雙腿輕輕磕打馬鐙。跟他磨合了三年有餘的戰馬通曉自家主人心意,四蹄的邁動頻率緩緩加快。與相鄰的其他戰馬一起,沿着山坡加速前推!

被飛斧砍爛的長槍圓陣,連個泡都沒冒起來,就被如牆推過的槍鋒吞沒。臨近其他幾夥正準備上前拼命曹州將士,頓時失去了膽氣,跳上馬背,奪路而逃。但是,還沒等他們重新提起速度,滄州軍的槍鋒已經推至,數十道血光濺起,失去主人的戰馬悲鳴着逃下山坡。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五百匹戰馬順着山坡,繼續向下奔行。五百杆騎槍排成一道橫線,繼續向下推進。所到之處,不會剩下一名能夠站起來的敵軍。遠遠看去,就像一架巨大的鏵犁,在青蔥的山坡上,犁出了一片血肉田壟。

“嗚嗚——,嗚!”號角聲嘎然而止,奉命吹角催戰的曹州傳令兵們,相繼撥轉坐騎,落荒而逃。

擋不住,根本不可能擋得住。光是第一道順着山坡推下來的槍林,就足以將所有曹州軍推平。而在第一道槍林之後,還有第二道,第三道。更遠處的山脊上,又冒出來了第四道!

“噹啷!”“噹啷!”“噹啷!”兵器落地聲,交替而起。數十名僥倖沒擋在槍林前推道路上的曹州兵卒,瞪着雙眼,呆滯的看着不遠處的血肉田壟,任由兵器從手中滑落,卻毫無察覺。

太恐怖了,實在太恐怖了。也算久經戰陣的他們,先前從來沒有想過,死亡會是如此之恐怖,如此地令人絕望!

他們最開始有八個營,雖然不是滿編,但總兵力也不下三千。但短短不到半柱香時間,他們昔日的袍澤,已經陣亡了一千有餘!並且個個血肉模糊,死無全屍。

“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橫向拉開!”將敵軍的表現都看在眼裡,正在引領滄州將士向前推進的潘美,忽然嘆息着舉起了一面令旗,左右擺動。

他對屠戮膽氣喪盡的曹州軍,不感任何興趣。但是,他卻必須儘可能地消滅敵軍有生力量。按斥候們先前捨命探明的情報,曹州軍還有七千步卒正匆忙趕來。他必須搶在這夥主力沒有抵達之前,鎖定勝局!

“嘀嘀,嘀嘀,嘀嘀……”滄州軍特有的銅笛子聲響起,將命令傳遍整個戰場。跟在第一道槍林之後,到現在連口“湯”都沒喝上的另外兩營騎兵,立刻調整方向。先在跑動中放緩馬速,將隊伍穩穩地由橫轉斜。然後又在兩名營級指揮使,陶得善和潘玉的帶領下,一左一右,從後面追上潘美所在的隊伍,與第一道槍林銜接,組成一個巨大的圓弧。

圓弧背後,柴榮帶領一個營的滄州騎兵剛剛在山樑上展開隊形。發現大局已定,搖搖頭,疲倦地閉上了眼睛。

他不想流大周將士的血,但此時此刻,卻容不下半點兒婦人之仁。在全殲曹州軍和讓自家弟兄冒險之間,他只能選擇後者。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馬蹄擊打地面,所帶起的煙塵,模糊了柴榮的視線。

圓弧之下,所籠罩的範圍,幾乎就是整個山坡!數十名被嚇傻了的曹州兵卒,迅速在圓弧附近消失,留下一地破碎的血肉。更多的曹州將士,則嘴裡發出一聲尖叫,如同從噩夢中驚醒了一般,撥轉坐騎,向着山下奪路狂奔。

“駕,駕,駕……”跑得最快的,是曹州軍騎兵都指揮使楊宣。早在親自吹響號角的時候,他心中就對勝利不報任何希望。藉着麾下弟兄用性命換回來的時間,他現在已經逃到了山腳下,並且依靠親信的捨命保護,成功地突破了趙匡胤的阻截。

“必須將敵軍的情況及時向節度使彙報!“一邊拼命用雙腳磕打馬鐙,楊宣一邊給自己的棄軍逃命行爲尋找藉口。“敵軍兇猛異常,不可在野戰中力敵!趕緊尋找有利地形結陣,然後用長槍、盾牌和弓箭相互配合,才能避免主力大軍重蹈先鋒騎兵的覆轍!如果有可能,不妨先避開柴榮小子的鋒櫻,然後率軍緩緩尾隨之,尋找戰機!人地兩生,兵力又單薄,姓柴的早晚有露出破綻的那一天!”

想着自己終究有洗雪今日知恥的一刻,楊宣心中的恐懼稍減。擡起左手,用力擦了一把臉上的冷汗,同時扭頭向左右觀望。

他想看看,到底有多少親信跟自己一樣幸運,成功脫離了戰場。如果有可能,他最好在向曹州節度使楊文生彙報之前,跟親信們統一口徑。

周圍的身影稀稀落落,加在一起都湊不足兩巴掌。並且好像都嚇傻了般,正在用力拉緊戰馬的繮繩,身體抖若篩糠。“走啊,再不走,就來不……”突然間良心發現,楊宣扯開嗓子大聲提醒。話喊了一半,剩下的另外一半,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目光越過自家親信,他看到有一支騎兵,正從土丘側面,斜向包抄而至。當先一員大將策馬橫槍,擋住所有人去路,“投降免死!否則殺無赦!”

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八章 烏鵲 (三)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七章 國難 (二)第四章 虎狼 (五)第十章 宏圖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七章 仕途 (三)第一章 家國 (五)第八章 人心 (四)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六章 紅妝 (五)第三章 衆生 (七)第八章 烏鵲 (一)第十章 奪帥 (三)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一章 問道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虎雛 (二)第五章 黃雀 (二)第二章 蓬篙 (十)第九章 長纓 (八)第三章 抉擇 (七)第二章 風雲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七章 治河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三章 抉擇 (九)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七章 勁草 (八)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五章 逝水 (六)第五章 黃雀 (四)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八章 崢嶸 (一)第四章 虎狼 (六)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二章 霜刃 (二)第一章 磨劍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二章 重逢 (六)第十章 易鼎 (四)第二章 款曲 (二)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虎雛 (七)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八章 人心 (五)第十章 狂風 (三)第二章 霜刃 (二)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七章 國難 (六)第四章 饕餮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三章 衆生 (三)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七章 塵緣 (八)第一章 磨劍 (一)第五章 逝水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七章 塵緣 (六)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三章 收穫 (二)第五章 求索 (二)第十章 狂風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三章 抉擇 (八)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三章 颶風 (四)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一章 問道 (三)第七章 勁草 (五)第三章 父子 (七)第一章 問道 (六)第二章 蓬篙 (三)第二章 蓬篙 (八)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十章 宏圖 (一)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七章 國難 (四)第一章 初見 (五)第八章 雄關 (三)第一章 傳說 (九)
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八章 烏鵲 (三)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七章 國難 (二)第四章 虎狼 (五)第十章 宏圖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七章 仕途 (三)第一章 家國 (五)第八章 人心 (四)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六章 紅妝 (五)第三章 衆生 (七)第八章 烏鵲 (一)第十章 奪帥 (三)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一章 問道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虎雛 (二)第五章 黃雀 (二)第二章 蓬篙 (十)第九章 長纓 (八)第三章 抉擇 (七)第二章 風雲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七章 治河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三章 抉擇 (九)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七章 勁草 (八)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五章 逝水 (六)第五章 黃雀 (四)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八章 崢嶸 (一)第四章 虎狼 (六)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二章 霜刃 (二)第一章 磨劍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二章 重逢 (六)第十章 易鼎 (四)第二章 款曲 (二)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虎雛 (七)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八章 人心 (五)第十章 狂風 (三)第二章 霜刃 (二)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七章 國難 (六)第四章 饕餮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三章 衆生 (三)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七章 塵緣 (八)第一章 磨劍 (一)第五章 逝水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七章 塵緣 (六)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三章 收穫 (二)第五章 求索 (二)第十章 狂風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三章 抉擇 (八)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三章 颶風 (四)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一章 問道 (三)第七章 勁草 (五)第三章 父子 (七)第一章 問道 (六)第二章 蓬篙 (三)第二章 蓬篙 (八)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十章 宏圖 (一)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七章 國難 (四)第一章 初見 (五)第八章 雄關 (三)第一章 傳說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