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款曲 (二)

傍晚時的雨,來得及,去得也快。

雨過之後,耶律阮又命人掌起了燈,對着掛在帳壁上的輿圖幽幽嘆氣。

他心中的無名業火消了,但問題卻依舊沒有解決。南征兩個字,像一道魔咒般依舊纏繞在他心頭,讓他不達到目的就無法感覺輕鬆。

“陛下還在爲長老們陽奉陰違而鬱悶麼?”二皇后甄婉瑩拖着痠軟的身體走上前,猩紅色的抹胸之下,跳動着耀眼的白。

雖然看上去非常年青,事實上,她比耶律阮大了足足十一歲。前半生力盡坎坷,最是珍惜現在的好時光。因此寧願冒着被人指責胡亂干涉政務的危險,也想替年青性急的丈夫多分擔一些。

“除了他們還有誰?這幫老不死的東西,一個個眼睛只有芥菜籽那麼大!”耶律阮用力嚥了口吐沫,迴應聲裡充滿了憤恨,“可他們也不想想,家裡即便堆着金山銀山,早晚都有吃完的那一天。若是能拿下中原,就等於把金子和銀子都變成了牛羊養在了田野裡,什麼時候想吃隨便去拖一頭就行,根本不用擔心錢會花光。”

這個比喻極爲生動,哪怕對政務並不熟悉,甄婉瑩也瞬間理解了耶律阮的想法。顧不得替遠處的家鄉父老擔憂,她稍微斟酌了一下,繼續柔聲問道:“那陛下何不把你的理由直接說給他們聽?他們既然能做到各部長老,應該不會太傻!”

“他們當然不傻!他們精明着呢,只是精明過了頭,只盯着眼前得失!”聽自己的女人居然敢爲政敵們說話,耶律阮頓時怒從心生。狠狠橫了她一眼,甕聲甕氣地迴應。“你以爲朕沒跟他們解釋過麼?朕已經耐着性子跟他們解釋一百多回了!然而,他們,他們總是能找到敷衍朕的理由?”

“那他們的理由是什麼?”甄婉瑩被嚇了一哆嗦,卻硬着頭皮,繼續刨根究底。

她不提這個茬還好,一提,耶律阮心頭的火苗,頓時就又高漲了三尺有餘,“還不是用爛了的那一套?契丹人怕熱,即便打下中原也無法佔領。即便像先皇那樣英明神武,最後也會被人羣起而攻之,最後不得不倉惶北返。可朕,朕又不是先皇。難道先皇做不到的事情,朕就一定做不到麼?倘若這個道理存在,那我大遼就不用繼續東征西討了。以後歷代皇帝都守着老本過日子就行,然後一代不如一代,黃羊窩裡生兔子!”

“噗哧!”彷彿根本不理解耶律阮此刻的心情,甄婉如被最後一句生動比喻逗得抿嘴而笑。剎那間,如嬌花盛開,令軍帳裡的燭光都爲之一暗。

“笑什麼,有什麼好笑的,莫非朕說他們說錯了麼?”耶律阮非常敏感地豎起眉毛,雙拳緊握,厲聲質問。

“陛下,陛下勿怪。臣妾,臣妾真的不是笑您。臣妾是笑,笑黃羊窩裡生兔子。唉吆,唉吆,”甄婉如笑得直不起腰,揉着肚子,不停地擺手求饒,“黃羊那麼大,窩裡怎麼可能生出兔子?”

看着她嬌滴滴的模樣,耶律阮已經舉了起來的拳頭,又無力地放下,“這,這是比喻。你懂不懂,朕,朕在打比方。”

“臣妾當然知道陛下在打比方!”甄婉如直起腰,靠前幾步,抓起耶律阮的右手拳頭,在拳眼處用舌頭輕輕舔了一下,媚眼如酥,“別生氣嘛,事實上,您比先皇強得多。至少在臣妾心裡,您比先皇要強許多。先皇在中原立不住腳,您未必立不住。只要汲取先皇當年的教訓就好!”

“先皇當年的教訓?”耶律阮愣了愣,心頭的怒火迅降低。

他先前只想着要越遼太宗耶律德光,卻從沒想到該如何去越。而甄婉如的一句汲取教訓,卻如同醍醐灌頂,立刻讓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臣妾記得當年先皇臨終時曾經由遺言。”能以一個女俘虜的身份爬上遼國後宮的第二主人位置,甄婉如的本事,當然不止是在獻媚爭寵。只見笑了笑,用非常舒緩地語回憶。“此番南征,朕有三失。各地搜刮百姓錢財,是第一失;讓契丹士兵打穀草擾民,是第二失;沒有早點遣返節度使去治理各鎮,是第三失。日後……”

“別說了,朕明白了!”耶律阮的眼睛,像狼一樣出幽幽的亮光,揮舞着胳膊,大聲打斷,“朕會將這三個教訓記在骨頭上,朕一定會讓天下人都知道,朕不但是契丹人的皇帝,還是天下所有人的皇帝。朕會對他們都一視同仁,就像朕對待撒葛只和你。”

“臣妾謝陛下恩典!”甄婉如立刻跪了下去,紅着眼睛叩頭。

耶律阮脾氣暴躁,心胸狹窄,喜怒無常,即位之後對功臣名將大開殺戒。對契丹皇室的其他子弟也百般提防。但那都是對別人,對她,卻是視若珍寶。從沒大聲呵斥過,更甭說一指頭暴力相加。

所以,無論此人剛纔那番話是真是假,做得到,做不到,甄婉如都銘刻五內,感激涕零。

“你跟我還如此客氣做什麼?”耶律阮一把將美人從地上拉起來,拍着對方的手背柔聲說道,“朕要做天下人的皇帝,朕就得有包容全天下人的心胸,不能刻意去分別什麼契丹、漢、回紇、党項。這是當年太祖親口對朕說的,朕至今還牢牢記得。雖然有時候朕不得已……”

話說到了一半兒,他忽然又想起自己先前就地徵收補給和將中原視爲金銀牧場的打算,不由得老臉一紅,壓低了聲音補充,“雖然有時候迫不得已,會搶一些糧食。但中原的節度使們,也一樣搶,朕其實並不比他們更過分。等朕,等朕一統天下就好了。他們只需要忍忍,忍受陣痛就好。”

“嗯,陛下!”眼前猛地閃過契丹人入寇時,自己家破人亡,丈夫和孩子都慘死刀下的場景,甄婉如剎那間不寒而慄。但是,很快,她就強迫自己忘掉這些,全心全意是適應此刻的身份,適應眼前的富貴榮華。

那個漢家少婦已經死了,如今的她,是大遼國第二皇后,理當站在大遼國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至於生在故鄉的災難,她一個小女子又何必去管,也沒能力去管。

悄悄地“擺正”了心態,遼國二皇后甄婉如笑着說道:“陛下當然會是全天下人的皇帝,陛下將來肯定會遠漢武帝和唐太宗。但陛下可知,漢武帝大破匈奴,和唐太宗討滅突厥,都曾經做了同樣的事情?”

“什麼事情?”耶律阮眉頭輕皺,很是認真地詢問。

“挑動對手內亂,坐收漁翁之利!”甄婉如貝齒輕咬,一字一頓地迴應。

第八章 三生 (七)第九章 奪帥 (五)第六章 帝王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傳說 (九)第七章 勁草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五章 求索 (四)第八章 烏鵲 (七)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十章 易鼎 (一)第一章 家國 (六)第九章 暗流 (三)第五章 迷離 (一)第一章 新春 (二)第九章 奪帥 (九)第四章 虎雛 (八)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六章 帝王 (三)第一章 傳說 (三)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收穫 (一)第十章 宏圖 (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一章 問道 (一)第三章 收穫 (二)第四章 虎雛 (四)第四章 歸來 (九)第五章 逝水 (二)第四章 歸來(五)第四章 撲朔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八章 烏鵲 (三)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六章 紅妝(一)第五章 逝水 (六)第五章 迷離 (八)第六章 破繭 (八)第十章 餘韻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八章 人心 (五)第十章 易鼎 (二)第七章 鹿鳴 (八)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三章 父子 (四)第十章 宏圖 (八)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六章烽火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九章 長纓 (一)第六章 帝王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七章 塵緣 (三)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三章 衆生 (四)第十章 狂風 (五)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六章 疾風 (二)第四章 答案 (四)第十章 宏圖 (七)第一章 問道 (五)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一章 問道 (四)第八章 三生 (三)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三章 收穫 (三)第一章 新春 (四)第十章 狂風 (四)第八章 崢嶸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五章 短歌 (七)第九章 奪帥 (七)第七章 鹿鳴 (四)第一章 初見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五章 迷離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一章 新春 (三)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七章 勁草 (四)第一章 傳說 (一)第二章 謀殺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二章 風雲 (九)第五章 求索 (三)第五章 求索 (一)第三章 收穫 (五)第十章 餘韻 (二)第四章 虎狼 (三)第十章 餘韻 (二)
第八章 三生 (七)第九章 奪帥 (五)第六章 帝王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傳說 (九)第七章 勁草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五章 求索 (四)第八章 烏鵲 (七)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十章 易鼎 (一)第一章 家國 (六)第九章 暗流 (三)第五章 迷離 (一)第一章 新春 (二)第九章 奪帥 (九)第四章 虎雛 (八)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六章 帝王 (三)第一章 傳說 (三)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收穫 (一)第十章 宏圖 (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一章 問道 (一)第三章 收穫 (二)第四章 虎雛 (四)第四章 歸來 (九)第五章 逝水 (二)第四章 歸來(五)第四章 撲朔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八章 烏鵲 (三)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六章 紅妝(一)第五章 逝水 (六)第五章 迷離 (八)第六章 破繭 (八)第十章 餘韻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八章 人心 (五)第十章 易鼎 (二)第七章 鹿鳴 (八)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三章 父子 (四)第十章 宏圖 (八)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六章烽火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九章 長纓 (一)第六章 帝王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七章 塵緣 (三)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三章 衆生 (四)第十章 狂風 (五)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六章 疾風 (二)第四章 答案 (四)第十章 宏圖 (七)第一章 問道 (五)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一章 問道 (四)第八章 三生 (三)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三章 收穫 (三)第一章 新春 (四)第十章 狂風 (四)第八章 崢嶸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五章 短歌 (七)第九章 奪帥 (七)第七章 鹿鳴 (四)第一章 初見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五章 迷離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一章 新春 (三)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七章 勁草 (四)第一章 傳說 (一)第二章 謀殺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二章 風雲 (九)第五章 求索 (三)第五章 求索 (一)第三章 收穫 (五)第十章 餘韻 (二)第四章 虎狼 (三)第十章 餘韻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