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烏鵲 (三)

“無上太乙度厄天尊!”扶搖子陳摶低低誦了一聲道號,老淚縱橫。

全天下受其點撥過的道士和後輩雖多,但能被他真正納入門牆當作嫡傳弟子者,加上石延寶和寧彥章,也不過才區區十人。而真虛子偏偏又是這十個人裡頭最受他欣賞,百年之後準備傳承衣鉢的,誰料今日卻早他這個師父一步撒手塵寰。

“師尊,是這廝,是這廝趁着二師兄替他診病的時候,突下毒手!”正悲痛得幾乎無法自已之時,卻又聽見三徒弟真寂子賈德升大聲控訴,字字血淚。

“這廝心腸歹毒,居然躲在了前來求醫的病患當中。二師兄,二師兄好心好意替他診脈,卻不料,卻不料他.....,嗚嗚,嗚嗚.....”其他幾名平素與真虛子相交莫逆者,也跟着大聲,哭訴。

原來那真虛子精通岐黃,又素來心善。最近幾日幾乎每天都出門替外邊的求醫者把脈施藥。而某些狼心狗肺之徒,則恰恰利用了他的善心。裝作急症病人躺在了前來求醫者中間,然後趁着真虛子替自己把脈之時暴起發難。

“到底是誰派你來的?如實招來?!”沒等扶搖子做出反應,大師兄真虛子已經縱身撲了上去,用寶劍指着俘虜的胸口,厲聲質問。

那俘虜也算硬氣,居然對頂在自家胸口處的利刃視而不見。咧了咧滿是黃牙的大嘴巴,滿臉不屑地威脅道:“誰派老子來的?老子當然漢王千歲派來的!牛鼻子,識相的趕緊放下兵器,自己綁了雙手出去投降。看在你們給漢王獻上的靈丹着實有效的份上,我家將主也許還能饒恕爾等的狗命。否則,等大軍殺進門來,定然是雞犬不留!”

“那你就先去死!”聞聽此言,扶搖子勃然大怒。飄然上前,用左掌朝真無子手中的劍柄處奮力一推。登時,將寶劍從俘虜的前胸口推了進去,直戳了個透心涼。

“長生門下隱修士!”下一個瞬間,也不去擦濺在自己和真無子身上的污血,扶搖子紅着眼睛舉起佩劍,大聲喝令,“結驅魔大陣,跟我殺出去除魔衛道!”

“無上太乙度厄天尊!”衆道士齊齊應了一聲,拔出長劍,慨然而起。雖千萬人吾往矣!

“天尊在上!”扶搖子紅着眼睛衝着大夥點了點頭,轉身向外大步而行,一邊走,一邊朗聲吩咐,“今日羣魔齊聚,我長生門難逃此劫。但爾等凡有一人平安脫身,務必莫忘今日仇。事後以任何手段爲師門雪恥,都理所當然。天上地下,我等皆問心無愧!”

他先前指點常婉瑩給六軍都虞侯常思傳信,又以自己的名義送了一盒子救命丹藥給漢王劉知遠,就是爲了讓對方明白自己並無惡意。並且可以用救命藥方爲代價,換取漢王府放棄對石延寶的追殺。畢竟,一個已經失去了全部記憶的前朝二皇子,對劉知遠早已構不成什麼威脅。而後者心脈上的隱疾,卻不會因爲此人當了皇帝就自動消失得無影無蹤。

誰料想劉知遠的反應居然不能以常理來考量,竟連討價還價的機會都不給,就直接派兵來殺人奪方。

二弟子真虛子無辜枉死,門外門內還有無數普通百姓遭受了池魚之殃,隨時都有可能被對方殺人滅口。此時此刻,他扶搖子陳摶即便是個佔山爲王的草寇,都不可能再選擇屈膝。因爲那樣做,除了讓自己和一衆弟子們在臨死之前承受更多的屈辱之外,起不到任何效果。

“覺來無所知,知來心愈用。

堪笑塵世中,不知夢是夢。”

衆道士雖然修的是長生,卻沒人願意像烏龜一樣縮着頭苟活萬年。自知今日難有幸存之理,嘴裡高誦二師兄真虛子臨終贈言,仗劍而行。

眼看着衆人的身影就要衝出道觀正門,始終被大夥視作被保護對象的寧彥章忽然追了幾步,大聲斷喝:“且慢,師尊,各位師兄且慢,此事頗有蹊蹺!”

衆人聞聽,紛紛側身扭頭。其中幾個性子相對急躁的,立刻就大聲呵斥了起來,“老八,你別忘了二師兄今日爲誰而死!”

“八師弟,你可以忘了過去的一切,總不能將剛剛發生在眼皮底下的事情也忘光了吧!”

“你要投降等死,也由得你。但是別拉着大夥一起受辱!”

.......

一句句,宛若利刃攢刺在寧彥章的心頭,令他疼得臉色發黑,嗓子眼兒出一陣陣發堵。然而,越是這種時候,他卻將指甲掐進掌心肉裡,迫使自己的頭腦保持清醒。“師尊,各位師兄,寧某好歹也是長生門下隱修士,此時此刻,豈敢苟且偷生?然而剛纔那廝口口聲聲說是奉了劉知遠的諭令,其門外的同夥,卻連劉知遠的旗號都不敢亮。並且絕大多數都做江湖人打扮。想那劉知遠再不堪,在他自己的地盤上想要殺我,只管光明正大地派一哨兵馬前來捉拿便是。怎麼可能如此偷偷摸摸,如同做賊一般?”

幾句話,說得不算清楚,卻足夠有力。劉知遠可能陰險,可能蠻橫,卻唯獨不該偷偷摸摸!他即便不肯答應跟長生門以救命丹方交換石延寶,按照常理,也應該直接派一名官員帶領幾十名下屬公開上門來“迎駕”。屆時,除非扶搖子準備帶領信徒造反,否則,就只能老老實實將“二皇子”交出,然後再做其他打算。

“就是,師尊,八師兄,小師弟說得對。外邊的那些人,應該不是劉知遠派來的!至少,不是他親自下的令!”就在大夥被寧彥章說得心生疑惑之際,常婉瑩也做出了正確判斷。走上前,大聲給少年人幫腔。

“嗯……”扶搖子陳摶原本就人老成精,先前之所以衝動,一是由於痛心愛徒的慘死,二則是由於對漢王劉知遠的人品徹底絕望。此刻聽了兩個小徒弟的剖析,理智立刻迅速恢復。皺着眉頭停住腳步,低聲道:“你們,你們兩個的意思是,指使外邊那夥強盜者,另有其人?”

“那又如何,我等依舊不能坐以待斃!”三師兄真寂子卻不認爲一個半呆傻的傢伙,所說出的話會有什麼道理,揮舞着寶劍大聲叫嚷。

“師尊,別聽他們兩個小娃娃的。讓弟子保着您老先殺下山去,然後再仗劍除魔!”

“師尊,事不宜遲....”

其他衆道士,所想跟真寂子差不多。也都認爲趁着對手立足未穩搶先下手,也有更大的突圍可能。

“師尊,各位師兄,請聽我把話說完!”寧彥章急得直跺腳,揮舞着胳膊大聲補充。“這裡邊區別很大。此地距離定難軍頗近,外邊那夥人,未必就真的爲劉知遠指使。頂多,是劉知遠麾下的某個心腹,想拍他的馬屁上位,越俎代庖!”

“那不和劉知遠本人下手一樣麼?”

“定難軍,那些党項鷂子怎麼敢越界殺到這裡來?!”

“老八,你到底在說什麼?”

衆同門師兄們很少理會俗事,所以依舊聽得滿頭霧水。但至少把腳步都紛紛停在了門口,耐着性子大聲質問。

“他們來了這麼多人,卻又不敢打起劉知遠的旗號。山下石州城的正牌官軍,就不能始終對此事不聞不問。只要我等能抵擋一段時間,並且在道觀中點燃狼煙,官府當中即便有人跟他們勾結,也不可能一直裝作視而不見。否則,過後哪怕劉知遠心裡頭歡喜,也必然會抓幾個倒黴鬼出來,以塞天下悠悠之口!”常婉瑩向前又走了幾步,與寧彥章並肩而立,非常迅速地補充。

她畢竟是六軍都虞侯常思的女兒,平素受其父的言傳身教,對官場上的許多見不得光的勾當都瞭如指掌。土匪來襲,地方官員反應不及導致某幾個莊子被破,幾百名百姓被殺,罪責頂多是玩忽職守。而百姓們點燃狼煙求救,地方官員卻始終都未能做出反應,那責任就只是瀆職了。萬一被政敵利用起來做文章,十有八九會被打成與土匪勾結。到時候非但主事地方的官員自己要掉腦袋,其他關鍵位置上的佐屬,也要跟着身敗名裂!

“啊?!”

“這?”

“師妹你是說,官府可能出手?”

……

衆師兄們從未自官場本身運作的角度上考慮過問題,眼睛裡的困惑越來越濃,說話的聲音也慢慢變得不再像先前那般焦躁。

“外邊的人倉促而來,不可能隨身任何攻城利器。而云風觀的院牆頗爲高大結實,此刻觀中除了咱們自己之外,還有其他許多前來求仙學道的當地青壯。一旦大夥認清形勢,發現土匪準備趕盡殺絕。就可能產生同仇敵愾之心。如此,只要師尊調度得當,咱們完全有可能堅守到天黑!”有了常婉瑩站在自己身邊,寧彥章的信心大增,腦子裡的思路更加清晰。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有理有據,不由得大夥不暫且按奈住心中的滔滔恨意,認真對他所說的每一句話。

“到了天黑,哪怕官府不派人來救援。咱們突圍的機會也將成倍增加。過後無論是替師門傳承絕學,還是找對方報仇,都有更大的希望!”常婉瑩扭頭看了他一眼,恰巧他的頭也扭向了對方。四目在不遠不近的距離上互視,都在彼此的眼睛深處,看到了幾分欣賞。

第七章 塵緣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一章 磨劍 (二)第四章 虎雛 (六)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三章 颶風 (十)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七章 鹿鳴 (三)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七章 治河 (三)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一章 問道 (七)第七章 仕途 (一)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五章 黃雀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八章 麋鹿 (二)第四章 饕餮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九章 奪帥 (四)第八章 雄關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五章 短歌(四)第二章 重逢 (一)第一章 家國 (二)第七章 治河 (四)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三章 颶風 (九)第四章 虎雛 (九)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七章 塵緣 (四)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二章 霜刃 (三)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一章 初見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十章 狂風 (二)第三章 父子 (七)第五章 黃雀 (四)第八章 三生 (六)第四章 撲朔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七章 勁草 (四)第九章 奪帥 (七)第五章 草谷 (五)第五章 逝水 (七)第五章 求索 (七)第四章 答案 (六)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八章 崢嶸 (一)第五章 黃雀 (六)第三章 父子 (六)第一章 家國 (三)第七章 鹿鳴 (九)第四章 虎雛 (六)第八章 三生 (六)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六章 破繭 (一)第九章 長纓 (五)第二章 謀殺 (二)第六章 紅妝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一章 初見 (六)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七章 鹿鳴 (四)第八章 雄關 (六)第十章 易鼎 (六)第四章 歸來 (三)第五章 求索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八章 人心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九章 長纓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一章 傳說 (七)第三章 耕耘 (三)第一章 磨劍 (七)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六章 疾風 (二)第五章 逝水 (八)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虎雛 (九)
第七章 塵緣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一章 磨劍 (二)第四章 虎雛 (六)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三章 颶風 (十)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七章 鹿鳴 (三)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七章 治河 (三)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一章 問道 (七)第七章 仕途 (一)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五章 黃雀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八章 麋鹿 (二)第四章 饕餮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九章 奪帥 (四)第八章 雄關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五章 短歌(四)第二章 重逢 (一)第一章 家國 (二)第七章 治河 (四)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三章 颶風 (九)第四章 虎雛 (九)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七章 塵緣 (四)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二章 霜刃 (三)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一章 初見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十章 狂風 (二)第三章 父子 (七)第五章 黃雀 (四)第八章 三生 (六)第四章 撲朔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七章 勁草 (四)第九章 奪帥 (七)第五章 草谷 (五)第五章 逝水 (七)第五章 求索 (七)第四章 答案 (六)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八章 崢嶸 (一)第五章 黃雀 (六)第三章 父子 (六)第一章 家國 (三)第七章 鹿鳴 (九)第四章 虎雛 (六)第八章 三生 (六)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六章 破繭 (一)第九章 長纓 (五)第二章 謀殺 (二)第六章 紅妝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一章 初見 (六)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七章 鹿鳴 (四)第八章 雄關 (六)第十章 易鼎 (六)第四章 歸來 (三)第五章 求索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八章 人心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九章 長纓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一章 傳說 (七)第三章 耕耘 (三)第一章 磨劍 (七)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六章 疾風 (二)第五章 逝水 (八)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虎雛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