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血與水 (一)

“什麼?”寧子明如聞霹靂,被震得接連倒退出四五步,直到後背已經頂上了帳篷壁,才艱難地停了下來。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寧採臣,臉色蒼白,身體搖搖欲墜!

父親還活着!

自己在這世間被非孑然一身。自己有家,有父親,雖然這個家早已殘破不堪!雖然父親的面孔,在記憶裡無比模糊!

自己只要偷偷潛往塞外,潛往遼陽,就有機會趁着遼國內政動盪的時候,將父親偷偷救出苦海。

可自己真的就是石延寶麼?在相見的剎那,答案也必將水落石出!

萬一自己不是石延寶,而是另外一個人,自己該怎麼辦?將來去哪?

如果自己不是石延寶,自己到底是誰?

如果自己不是石延寶,將如何面對常思,如何面對韓重贇?

如果自己不是石延寶,常婉瑩怎麼辦?自己該如何面對兩個人之間曾經的白首之盟?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怎麼當得起她往昔情重?

……

驚喜、迷惑、恐懼、失落,林林總總,千百般滋味,一併涌上了心頭。令他剎那間幾乎無法呼吸,只覺得頭沉甸甸的,雙腿一陣陣發軟,身體不受控制地往下墜。

“你先不要着急,聽我慢慢細說!這件事情,除了你我之外,尚無第三個人知曉。”見少年人狀態不對,寧採臣一把拉住了他,將其硬拖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後快速跑向門口,探出半個腦袋四下張望。

待再度確定周圍沒有人偷聽,他才長長地喘了幾口氣,走回寧子明身邊,用只有彼此二人能聽見的聲音緩緩補充,“原本這件事,我應該晚一些才告訴你。一來免得你亂了方寸,二來也怕走漏了風聲,對你……”

前一段郭威寫信來請常思幫忙用反間計除掉趙延壽,因此寧採臣和常府若干細作,都混在常家的商隊中,偷偷潛往了塞外。而此刻契丹剛剛立國不久,國內各項法度都不完備。因此行賄、索賄,官員公然插手買賣,乃是司空見慣之事,從中樞到地方,誰也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因此,安插在常家商隊中的細作,很快就憑着口袋裡的金銀,跟契丹北院高官的心腹爪牙們打成了一片。每日迎來送往,呼朋引伴,喝酒狹妓,關係處得比親兄弟還要親近。

作爲常思派去的主力之一,寧採臣當然沒落在任何人的後邊。畢竟他出身於北地富豪之家,少年時縱情聲色犬馬,懂得花樣絲毫不比契丹貴胄子弟少。再加上擅於察言觀色,知道投其所好。故而比任何細作,都更討貴胄們的喜歡。其中一個名叫耶律述的契丹北院高官,甚至起了惜才之念,差一點兒就將他舉薦給遼國朝廷,當作漢地俊傑委以重任。直到後來聽聞另外一名權臣早已爲自家幕僚盯上了同一個空缺,才悻然作罷!

官雖然沒當上,然而有了這位耶律大人在背後撐腰,寧採臣在契丹貴胄當中就混得愈發如魚得水。非但暗中打着韓家兄弟的名頭,成功搬倒了趙延壽,還順手探聽到一個極爲驚人的消息——大晉末代皇帝石重貴,此刻和若干家人就住在遼陽府。

因爲前一段時間耶律阮與耶律李胡爭位的餘波尚未結束,遼國內部動盪不已,眼下誰也沒思念似再管這位晉國皇帝的死活。將石氏一家人丟在遼陽府城外的某處村落中,給了五十頭羊,十幾頭牛和一片荒地,任其自生自滅!

“我在回來路上悄悄打聽過,此刻陛下身邊,只有三名妃子,一個公主和十幾個太監、宮女。”寧採臣做事非常謹慎,介紹完了自己找到後晉被俘皇帝石重貴的經歷之後,立刻開始描述起一些對寧子明來說至關重要的細節,“兩個皇子,齊州刺史和鄭州刺史,都不知所蹤!”

“等等,二叔,你先等等!”寧子明掙扎着從座位上揮了下手,有氣無力地請求。“等會再說,讓我先緩緩,緩緩心神!”

對方剛纔最後幾句話,說得很委婉。但寧子明聽在耳朵裡,卻字字宛若響雷。他已經不是那個剛剛甦醒後,一張白紙般的傻小肥了。他在磨難中迅速成長,也在磨難中,不斷地學習、瞭解,掌握,不斷地加強着自己對身邊世界的認知。

前一個朝代叫做大晉,劉知遠登基後,爲了與南北朝時期的晉國區別,稱其爲後晉。後進末代皇帝名叫石重貴,因爲不肯繼續給契丹人做幹孫子,而國破家亡。後晉皇帝膝下有兩個嫡親兒子,都是已故皇后張氏所生。一個被封爲齊州刺史,名叫石延熙;另外一個,被鄭州刺史,名叫石延寶……

如果此刻兩個前朝皇子都在石重貴膝下承歡,那自己就肯定與後晉皇家半點關係都沒有。可眼下兩位皇子都不知所蹤了,自己若是還想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誰,恐怕跟前朝皇帝石重貴會上一面,就是最後的選擇。

到底去,還是不去?

萬一被契丹人發現了,自己還有幾分希望,活着返回澤州?

倘若自己真的是石延寶也罷,做兒子的不能對父親見死不救。

可如果見面之後,卻發現自己根本跟石延寶一點關係都沒有,自己將何去何從?

……

軍帳之內一片寂靜,然而此時此刻,寧子明耳畔卻彷彿有無數人,在啞着嗓子,大聲呼喊。有人勸他不能忘記人子之義;有人則勸他將錯就錯,頂着石延寶的名字稀裡糊塗渡過此生。有人冷笑着提醒他,對常思的承諾還沒到期,此刻離開,將是對常思,對整個武勝軍的背信;有人卻大聲告訴他,他留在武勝軍中,對所有人都沒好處;而離開武勝軍,卻可以讓常思、韓重贇,以及常婉淑和常婉瑩等所有人,肩上都一陣輕鬆。

“你不是石延寶,爲何你認得和尚打傘?”

“你不是石延寶,你怎麼會用火炙法替韓重贇療傷?

“你不是石延寶,你又怎麼懂得用鹽石水替那個強盜頭子清洗腸胃排毒?”

“你不是石延寶,爲何你始終不敢擡起頭看我的眼睛?”

忽然間,一個尖細的女聲,擊碎了耳畔所有嘈雜。常婉瑩的身影忽然在記憶裡涌現,成串的淚水,淅淅瀝瀝,滑過玉石般瑩潤的面孔,

“我——”寧子明身體僵了僵,迅速坐得筆直,兩眼圓睜,雙眉倒豎如箭。

此次時刻,他已經不似最初在瓦崗白馬寺時那樣白白胖胖。雖然臉膛看上去依舊稚嫩,雖然眉宇間依舊寫滿了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困惑,但雙目中所映射出來的光芒,卻極爲明澈。

有些事情,必須有個答案。自己不能糊塗一輩子,也不能讓別人跟着稀裡糊塗地付出一輩子。

“先皇今年才四十有五,又頗通武藝,三五年內,身子骨不會有任何問題!”寧採臣怕他倉促就做出決定,趕緊壓低了聲音,快速補充,“而你好不容易纔在虎翼軍中立住足,又好不容易收攏了一批嫡系弟兄,眼前這功夫,其實不宜……”

“二叔,我必須去!”寧子明緩緩站了起來,身體忽然變得非常魁梧,“必須知道我自己是誰。該是我承擔的,我必須去承擔。而原本不該是我的東西,我,我……”

咬了咬牙,他以前所未有的堅定語氣補充,“我即便拿到了,恐怕這輩子也難讓自己心安!”

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二章 謀殺 (二)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八章 烏鵲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六章 綢繆 (五)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三章 父子 (七)第七章 國難 (七)第六章 君王 (四)第二章 蓬篙 (九)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六章 紅妝 (五)第八章 崢嶸 (十)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一章 問道 (三)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四章 撲朔 (六)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六章 破繭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七章 鹿鳴 (二)第六章 帝王 (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九章 暗流 (三)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二章 風雲 (四)第三章 收穫 (四)第七章 鹿鳴 (六)第一章 家國 (三)第七章 鹿鳴 (四)第六章 綢繆 (七)第八章 雄關第四章 虎雛 (十)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一章 家國 (四)第三章 收穫 (八)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三章 衆生 (四)第九章 長纓 (十)第六章 綢繆 (七)第二章 霜刃 (七)第九章 長纓 (九)第九章 長纓 (九)第九章 長纓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抉擇 (四)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五章 迷離 (六)第一章 問道 (六)第五章 求索 (二)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一章 傳說 (八)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九章 長纓 (五)第三章 衆生(二)第七章 勁草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四章 虎狼 (九)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四章 撲朔(四)第四章 饕餮 (一)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三章 收穫 (二)第四章 虎雛 (二)第三章 收穫 (七)第五章 迷離 (五)第二章 風雲 (六)第一章 傳說 (八)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二章 重逢 (五)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一章 新春 (五)第十章 狂風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十章 奪帥 (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四章 歸來 (九)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三章 抉擇 (四)第五章 黃雀 (六)第三章 抉擇 (五)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六章 君王 (三)第九章 暗流 (八)第七章勁草 (七)第十章 易鼎 (九)第八章 麋鹿 (四)第八章 雄關 (七)第十章 易鼎 (五)第七章 勁草 (三)第十章 宏圖 (二)第十章 宏圖 (七)
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二章 謀殺 (二)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八章 烏鵲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六章 綢繆 (五)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三章 父子 (七)第七章 國難 (七)第六章 君王 (四)第二章 蓬篙 (九)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六章 紅妝 (五)第八章 崢嶸 (十)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一章 問道 (三)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四章 撲朔 (六)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六章 破繭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七章 鹿鳴 (二)第六章 帝王 (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九章 暗流 (三)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二章 風雲 (四)第三章 收穫 (四)第七章 鹿鳴 (六)第一章 家國 (三)第七章 鹿鳴 (四)第六章 綢繆 (七)第八章 雄關第四章 虎雛 (十)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一章 家國 (四)第三章 收穫 (八)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三章 衆生 (四)第九章 長纓 (十)第六章 綢繆 (七)第二章 霜刃 (七)第九章 長纓 (九)第九章 長纓 (九)第九章 長纓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抉擇 (四)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五章 迷離 (六)第一章 問道 (六)第五章 求索 (二)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一章 傳說 (八)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九章 長纓 (五)第三章 衆生(二)第七章 勁草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四章 虎狼 (九)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四章 撲朔(四)第四章 饕餮 (一)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三章 收穫 (二)第四章 虎雛 (二)第三章 收穫 (七)第五章 迷離 (五)第二章 風雲 (六)第一章 傳說 (八)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二章 重逢 (五)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一章 新春 (五)第十章 狂風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十章 奪帥 (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四章 歸來 (九)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三章 抉擇 (四)第五章 黃雀 (六)第三章 抉擇 (五)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六章 君王 (三)第九章 暗流 (八)第七章勁草 (七)第十章 易鼎 (九)第八章 麋鹿 (四)第八章 雄關 (七)第十章 易鼎 (五)第七章 勁草 (三)第十章 宏圖 (二)第十章 宏圖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