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見 (三)

替天行道,幾乎是每一個綠林山寨必掛的牌匾。

哪怕是張金稱、朱粲這種歷史上有名的吃人魔王,在他們自家的聚義廳房頂,都會掛上同樣的四個字。

至於他們心中的天道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老天爺從不會開口說話,誰都可以隨便替他發言。(注1)

第二天一大早,鷹愁嶺的“好漢”們,傾巢而出,直撲易縣。沿途中,凡是遇到活人,無論對方是過往的商販,還是本地的放羊娃,全都一刀砍翻在地。以免後者察覺出“英雄”們的來意,主動給易縣的守軍通風報信。

可憐那易縣周圍的百姓,好不容易纔過上幾個月的安寧日子,哪曾經想到自己已經窮到吃糠咽菜地步了,依舊會有土匪打上門來?猝不及防之下,被殺了個屍橫遍野。直到“好漢”們殺得手軟,不得不停下來吃酒吃肉補充體力的時候,纔有七八個腿腳麻利的年青人逃出了生天,哭着喊着去城內向官府求救。

誰料他們的雙腿剛進了縣城西門,“呼啦啦”,城頭上守軍已經做鳥獸散。任那當值的百人將,喊破了嗓子都收攏不住。

“山賊進城啦!”

“山賊進城啦!”

“鷹愁嶺的山大王們殺下來了!”

……

百人將約束不住麾下的兵卒,卻令土匪即將攻城的消息,不脛而走。轉眼間,街面上的百姓商販,就像秋風中的樹葉般,從西往東翻卷而去。身背後,徒只留下一地的乾貨野菜,草鞋氈帽、鍋碗瓢盆。

消息傳到縣衙,指揮使孫方定丟下正摟在懷裡的美妾,跳上戰馬,撒腿就走。緊跟着,三班衙役、捕快牢頭、胥吏白員,皆加入了逃難大軍。待縣令何晨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再想組織人手抵抗的時候,他身邊已經只剩下了六十五歲的師爺和十二歲的書童,縱使每人都是南霽雲轉世,也無力迴天。(注2)

“也罷,何某好歹也吃了幾個月的民脂民膏,不能臉都不要!”在空蕩蕩的縣衙大堂裡轉了幾個圈子,縣令何晨嘆了口氣,悽然道。

指揮使孫方定可以逃,三班衙役和各科胥吏們可以逃,唯獨他不能。指揮使孫方定乃是節度使孫方諫的族弟,只要其兄手中還緊緊握着義武軍的兵權,朝廷就不敢動他一根汗毛。衙役和胥吏們算不上朝廷的正式官員,土匪走後,朝廷想再恢復易縣的秩序,也離不開他們這羣地頭蛇。而他何晨,卻是整個易縣乃至泰州,唯一一個由吏部委派的文官,若是敢在百姓遭難時棄城逃命,事後非但自己本人會被揪出來砍掉腦袋以安撫民心,父母妻兒恐怕也在劫難逃。

“東家,不,不妨先,先去東門口看看。說不定……,這季節正是商販出塞的時候,說,說不定能找到些刀客和夥計,爲了貨物跟土匪捨命相拼!”見縣令已經準備閉目等死,師爺曹參蹣跚着走到他身邊,結結巴巴地提議。

已經到了他這般年紀,即便逃出城區,也是餓死在半路上的結果。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想辦法幫東主守住縣城,說不定還能絕處逢生。

“東,東門口兒?爲,爲啥?!”縣令何晨聽得滿頭霧水,掛着滿臉的眼淚低聲追問。

“易縣城只有兩個門,這麼多人亂哄哄地往外跑,一時半會兒怎麼可能全出得去?東翁,您反正大不了是個死,就拼着性命去喊上一嗓子,說不定死馬還能當活馬醫呢!”師爺曹參急得滿腦袋是汗,狠狠推了何縣令一把,大聲補充。

“死馬,死馬,哎呀——!!”何晨被推得接連向後退了數步,尾椎骨撞在了柱子上,疼得呲牙咧嘴。

痛過之後,他反而給刺激出了幾分野性來。把心一橫,大聲道:“你說得對,大不了是一個死。老子說不定還能史冊留名呢!三兒,走,去東門。就不信整個縣城裡,就沒一個帶把的男兒!”

“嗯!老爺!”書童何三兒擡手抹了一把鼻涕眼淚,啞着嗓子迴應。與師爺曹參一樣,他也是即便活着逃出縣城,也得餓死在外邊的貨。所以只能留下來,和自己的東主一起賭命。

整座縣衙裡僅有的三個男人互相攙扶着,跌跌撞撞抄近路,穿衚衕,直奔東門。果然,在靠近門口兒半里遠街道上,看到了已經堵成了疙瘩的逃難人流。

三、四輛翻在地上的馬車,將城門塞得滿滿當當。一些手腳麻利的壯漢已經爬過了車廂,正在爲了搶先一步出城而你推我搡。一些心裡頭着急上火卻死活擠不到城門附近的衙役和軍漢,則揮舞着鐵尺和兵器,對着周圍的爭路者大打出手。

“哎呀,直娘賊,你敢打老子!”

“狗孃養的,沒膽子殺賊,卻敢朝老子身上招呼。老子今天跟你拼了!”

“白眼狼,把平時吃大夥拿大夥的,全給吐出來!”

“打,打死他。大不了大夥一起死在這兒!”

“揍他,揍他,打得好……”

其他堵在門口的百姓,也不全是逆來順受之輩。見軍漢和衙役們,這個時候還想騎在自己頭上拉屎,頓時怒不可遏。抄起挑着細軟的扁擔和防身用的解手刀,就跟軍漢衙役們對戰了起來。一時間,打得城門四周哭喊連天,越發亂得不成模樣。

“別,別打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算什麼本事。有種的,跟我去殺賊守城門!”縣令何晨羞得面紅過耳,扯開嗓子,衝着酣戰中的雙方大聲招呼。

沒有人肯接受他的動員,周圍的環境太嘈雜,他拼盡全身力氣所發出的聲音,轉眼就被吞噬得一乾二淨。

“你們,你們幫我喊,喊啊!是男人的,別窩裡橫,一起去殺賊守城門!”何晨急得滿眼是淚,一手扯住自己的師爺,一手扯住自己的書童,大聲請求。

“別打了,窩裡橫算什麼本事?這麼大個縣城,難道就找不到一個男人麼?”話音剛落,耳畔忽然響起一聲炸雷。有個八尺來高,卻做商販打扮的漢子,縱身跳上一輛裝滿貨物的馬車,大聲奚落。

正在惡鬥中的雙方都愣了愣,手腳不約而同地慢了下來。還沒等衆人想好該如何還嘴,不遠處,又有人冷笑着奚落道:“嘿,都說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我還專門找人問荊軻的廟在哪?結果,結果荊軻的廟沒找到,卻看到了一城的孬種!”

幾句話,聲音算不得太高,卻是難得地清晰。非但把正在交戰的雙方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連已經爬過馬車的逃命者當中,都有人停住了腳步,訕訕地回頭。

“怎麼,趙某說錯了麼?這麼多男人,卻跟婦孺爭相逃命,不是孬種又是什麼?”質問的聲音,還是來自同一個位置。說話者是個二十出頭,麪皮白淨的公子哥。身邊站着一名輕紗遮面,修身長腰的同伴。看到把大夥的注意力成功吸引了過來,二人笑了笑,齊齊朝馬車上商販打扮的漢子拱手。

站在馬車上做商販打扮的漢子微微一愣,隨即心領神會,先拱手迅速還了個禮,然後扯開嗓子向四周大聲提議:“大夥這麼亂哄哄的逃,全都得被土匪堵在城裡頭。何不留一部分人去關了西門,拖住匪徒。讓老弱婦孺,先從容地打東門離開?”

“對,年青力壯的,跟本官去守住西門,拖住土匪。讓老幼先從東門離開!”縣令何晨如即將渴死者忽然喝到了甘霖般,精神大振。揮舞着胳膊,朝周圍的子民發出動員。

他的聲音又尖又高,身上的官袍也很是醒目,然而,卻依舊沒有得到任何響應。擠成一團的人羣中,大部分百姓都繼續拼命地朝門口擠去。只有七八個身穿長袍的行商,轉過頭,衝着站在馬車上的漢子喊道:“柴大郎,你說得好聽。你是男人,你自己帶着夥計去給我等斷後啊!別糊弄着我等去守西門,你自己先從東門走了!”

“柴某當然要親自去斷後!”站在馬車上的漢子笑了笑,絲毫不以同行們的擠兌爲意。“不信爾等且看,柴某手下的夥計,有哪個擠在了門口?!”

聞聽此言,衆商販立刻舉頭四下張望。果然,亂哄哄的人團中,未曾看到一個屬於柴氏商隊的面孔。而自己麾下的夥計和刀客,卻不是擠丟了帽子,就是被扯破了外衣,一個個像個叫花子般狼狽不堪。

“柴某此行帶了十車茶餅,還有其他雜貨二十餘車。現在柴某願拿出五車茶餅來,招募壯士。不想被土匪堵在城裡頭當羊殺的,跟我去城西。只要挺過了此劫,五車茶餅,柴某願與大夥均分!”趁着大夥東張西望的功夫,站在馬車上的柴大郎繼續高聲喊道。身上沒有披着鐵甲,手中也未曾握着刀劍,卻如百戰之將一般沉穩。

剎那之後,四下裡迴應聲響成了一片。外地來的夥計、刀客還有當地的鄉勇、衙役、青壯,紛紛轉過頭,涌向柴大郎的身側。

“我去!”

“我不要你的茶餅!”

“我去,你一個外地人都敢拼命,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總不能全都是怕死鬼!”

“走,去西門,去西門,死則死爾!”

擠在城門口的人團頓時爲之一鬆,許多年青力壯的漢子,雖然沒有足夠的勇氣回過頭來殺賊。卻也不好意思跟老弱婦孺們爭搶道路了。紛紛側着身體向外躲避,把逃命機會讓給更需要的人。

然而,也有些天生的賤骨頭,看不得別人比自己高尚。一邊繼續拼命往城外擠,一邊陰陽怪氣地叫嚷,“嘿嘿,說得好聽,拿大夥當傻子麼?誰不知道,你們這些販貨的財主,跟山賊都是一夥的。他們抓到你們,頂多是拿走三成的貨物。抓到我們這些沒錢的,卻是兜頭一刀!”

“可不是麼?你自己有錢能買命,可別拉着我們去送死。”

“走啦,走啦。傻子才聽他瞎忽悠!”

“別擋道,別擋道,土匪馬上就殺進來啦!”

“跑啊,再不跑就來不及啦!”

……

轉眼間,柴大郎好不容易纔穩定住的局面,就被幾個地痞無賴們攪了底兒朝天。縣城東門口,又亂成了一個大粥鍋。已經回頭準備跟柴大郎並肩而戰的漢子們,也猶豫着紛紛停住了腳步。

“放屁,土匪都攻打縣城了,怎麼可能還守着往日的規矩?”就在此時,先前那個給柴大郎幫忙的方臉公子哥,再度開口。一句話,就粉碎了所有人心中的幻想。“明明就是想豁出去幹一票大的,然後逃去遼國。你們不信就儘管跑,看看能不能跑得過山中的那羣虎狼!”

“跟他們拼了!”

“抄傢伙,跟他們拼了!”

“沒活路了,大夥拼了算逑!”

“拼了,他們不讓咱們活,咱們也……”

堵在門口的百姓,特別是過路的行商和夥計們,個個紅了眼睛,咬牙切齒地轉身。土匪很少攻打縣城,除非他們已經豁出去了跟官軍拼個魚死網破。而豁出去了性命不要的土匪,自然也不會守什麼“不涸澤而漁”的規矩。將商販們堵住之後,肯定殺光搶淨,人芽不留!

“要拼你們去,爺爺恕不奉陪!”

“跑啊,快跑啊!再不跑真的來不及啦!”

“快跑啊,誰不跑誰傻!”

“讓開,讓開,老子……”

擠在門口處的地痞無賴們,卻叫嚷得愈發大聲。唯恐秩序不夠混亂,耽誤了自己渾水摸魚。

正叫嚷得歡暢間,忽然,半空中掃過來一道閃電。

“噗!”有把冷森森的斧子從人羣外圍呼嘯而至,將叫嚷得最大聲的地痞頭目,砍得踉蹌數步,當場氣絕!

注1:張金稱、朱粲都是隋末有名的好漢。前者喜歡生吃人心,後者喜歡將人蒸熟了下酒。李淵曾經派使者招降朱粲,朱粲先打算投降,後來又因一言不合,將使者和隨從全部蒸熟了分給左右食之。

注2:南霽雲,張巡麾下愛將。與張一起守睢陽,殺敵無數,最後因缺乏食物被叛軍抓住殺死。

注3:縣令何晨,師爺曹參,由熱心讀者海陽何晨與caosan出演。酒徒在此謝謝大夥長期以來的支持。

第六章 紅妝 (四)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一章 初見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五章 黃雀 (一)第六章 綢繆 (六)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一章 初見 (一)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狂風 (七)第六章 破繭 (六)第一章 問道 (二)第四章 饕餮 (六)第六章 紅妝 (九)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三章 父子 (二)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八章 雄關 (六)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八章 崢嶸 (三)第十章 奪帥 (二)第六章 綢繆 (七)第四章 饕餮 (一)第二章 款曲 (六)第十章 易鼎 (四)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六章 紅妝(一)第四章 撲朔(四)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三章 父子 (七)第九章 長纓 (六)第八章 崢嶸 (七)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紅妝 (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五章 求索 (五)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六章 綢繆 (一)第五章 求索 (一)第四章 饕餮 (三)第八章 崢嶸 (三)第一章 家國 (三)第七章 勁草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三章 抉擇 (四)第九章 暗流 (三)第十章 奪帥 (三)第六章 君王 (五)第九章 暗流 (四)第十章 狂風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收穫 (七)第四章 答案 (七)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六章 綢繆 (一)第七章 仕途 (一)第二章 謀殺 (三)第三章 颶風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四章 歸來 (八)第七章 國難 (八)第四章 答案 (七)第十章 易鼎 (十)第九章 奪帥 (八)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一章 傳說 (九)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綢繆 (五)第七章 勁草 (二)第四章 饕餮 (一)第六章 帝王 (四)第七章 勁草 (五)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二章 謀殺 (二)第六章 破繭 (二)第一章 問道 (一)第八章 崢嶸 (四)第四章 答案 (二)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十章 狂風 (七)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七章 國難 (七)第三章 收穫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五章 迷離 (八)第九章 長纓 (五)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三章 收穫 (一)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勁草 (七)第六章 君王 (一)第八章 烏鵲 (一)第四章 撲朔 (二)
第六章 紅妝 (四)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一章 初見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五章 黃雀 (一)第六章 綢繆 (六)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一章 初見 (一)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狂風 (七)第六章 破繭 (六)第一章 問道 (二)第四章 饕餮 (六)第六章 紅妝 (九)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三章 父子 (二)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八章 雄關 (六)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八章 崢嶸 (三)第十章 奪帥 (二)第六章 綢繆 (七)第四章 饕餮 (一)第二章 款曲 (六)第十章 易鼎 (四)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六章 紅妝(一)第四章 撲朔(四)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三章 父子 (七)第九章 長纓 (六)第八章 崢嶸 (七)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紅妝 (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五章 求索 (五)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六章 綢繆 (一)第五章 求索 (一)第四章 饕餮 (三)第八章 崢嶸 (三)第一章 家國 (三)第七章 勁草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三章 抉擇 (四)第九章 暗流 (三)第十章 奪帥 (三)第六章 君王 (五)第九章 暗流 (四)第十章 狂風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收穫 (七)第四章 答案 (七)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六章 綢繆 (一)第七章 仕途 (一)第二章 謀殺 (三)第三章 颶風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四章 歸來 (八)第七章 國難 (八)第四章 答案 (七)第十章 易鼎 (十)第九章 奪帥 (八)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一章 傳說 (九)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綢繆 (五)第七章 勁草 (二)第四章 饕餮 (一)第六章 帝王 (四)第七章 勁草 (五)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二章 謀殺 (二)第六章 破繭 (二)第一章 問道 (一)第八章 崢嶸 (四)第四章 答案 (二)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十章 狂風 (七)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七章 國難 (七)第三章 收穫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五章 迷離 (八)第九章 長纓 (五)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三章 收穫 (一)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勁草 (七)第六章 君王 (一)第八章 烏鵲 (一)第四章 撲朔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