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求索 (二)

“大人,大人待屬下恩,恩同再造,屬下,屬下願意爲大人赴湯蹈火。但,但這司田參軍之職,實,實在太重要了。屬下,屬下不敢糊弄大人,所以,所以請大人務必卸了屬下的差事,另,另擇,擇賢能!”聽鄭子明說了一句相信‘我相信你’之後,好半晌沒有下文。李順兒偷偷看了看他的臉色,硬着頭皮重申。

“去做指揮使,你就敢糊弄了?看不出來,你李順還有這麼大膽子!”鄭子明的注意力,迅速從沉思中被扯回,白了李順兒一眼,沉聲反問。

“不,不是,不是那個意思!屬下不是那個意思!”李順兒頓時又急得滿臉是汗,將手擺得如同風車般,大聲解釋,“屬下是想說,想說帶兵和管事兒不一樣。前,前一種屬下勉強做得,後一種,後一種實在是做不來!做不來呀!”

“有什麼區別?”鄭子明知道自己手下,很可能不止李順兒一個人想打退堂鼓,其他好幾個趕鴨子上架的指揮使的心思,估計也跟李順兒差不多。笑了笑,側着頭追問。

“帶,帶兵,可以打,打人。”李順兒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乾脆把心一橫,決定實話實說。“再刺頭兒的傢伙,幾頓軍棍下去,也給打老實了。然後大人要求幹什麼,屬下帶着他們一起幹,只要令行禁止,再處處衝在前邊,就不怕完不成大人交給的任務。可,可當司田參軍,總不能動不動就抄傢伙!”

“爲何不能,誰要是不好好做事,陽奉陰違,你接着打啊!就當是在訓練新兵!”鄭子明聽得莞爾一笑,大聲建議。

”那,那可不成!”李順嚇得又激靈靈打了個冷戰,拼命擺手,“都,都是斯文人,豈能,豈能像對待大頭兵一樣,說打就打?況且,況且屬下,屬下的確是什麼都不懂,也,也不怪人家不服!”

“噢,原來如此!”鄭子明聞聽,頓時恍然大悟,用手指關節敲打着石頭桌面,似笑非笑。

眼下刺史衙門裡頭,各個關鍵職位雖然都換上了自家弟兄。可底下幹活的小吏,大部分卻依舊是原班人馬,即便零星有幾個從外邊招募來的新鮮血液,也都是些金貴的讀書郎君,與李順等大頭兵們,彼此之間存在着一道天然的鴻溝。

所以李順兒等人剛剛上任之初還好,地方上的小吏和外邊來的讀書人彼此之間還未混熟,對頂頭上司的情況也不太瞭解,一時半會兒,誰也不敢起什麼歪心思。但是,隨着時間推移,李順兒等人的本事和脾氣秉性被下屬們摸透了,來自當地的小吏和來自外邊的小吏也混了個臉熟,讀書人們就開始抱起了團兒,想方設法一道糊弄起了李順兒這種“粗胚”!

而李順本人,偏偏又出身甚爲寒微,骨子裡至今存着一絲自卑。總覺讀書郎們理所當然就高人一等,被手下的小吏們聯合起來一擠兌,頓時就自慚形穢。乾脆起了讓賢的心思,主動要求交卸掉職務,回到軍營去帶兵。

“大人……?”見鄭子明又半晌不說一個字,只是不停地敲打石頭桌面兒,李順兒揚起腦袋,低聲呼喚。

“你先別忙着請辭,我教你一個絕招!”鄭子明擡起被桌面硌紅了的手指,放在嘴邊兒吹了一下,緩緩說道。“還記得咱們當初如何訓練新兵麼?如果有人聽到號令卻不肯服從,站在原地跟你唧唧歪歪,該怎麼辦?”

“第一次打軍棍十下。第二次,吊起來抽。”這個問題實在太簡單了,李順兒想都不用想,就大聲回答。“如果屢教不改,要麼趕他走,要麼直接上報明法參軍,把他當衆給宰了!”

“回去後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分成幾塊,交給不同的人去執行。”鄭子明點點頭,臉上的笑容,再度一點點變冷,“如果有誰推三阻四,你別管他說的有沒有道理,直接拖出去打軍棍。如果有人陽奉陰違,表面上接了令,到時間卻做不好。也甭管他有什麼理由,同樣是軍棍伺候。記住,這裡是滄州,位於漢遼兩國邊界,隨時都可能打仗。刺史和防禦使都不分家,你這個司田參軍,也沒必要跟手下人講究什麼斯文!”

“這——”李順長跪於地,上半截兒身體僵直,目瞪口呆。

打手下那些小吏的軍棍!此事,他先前想都沒敢想過。雖然每天都被這幫傢伙氣得****。可人家都是學富五車、六車的主兒,身上的氣運有文曲星加持,自己不過是個小廝出身的大頭兵……

“打,打出事情來,我替你擔着!”彷彿猜到了李順兒心中所想,鄭子明彎腰握住他的手臂,用力上拉,“起來,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要動不動就跪!記住,你現在的職位,是你自己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不是我賞的。咱們現在這塊地盤上,也灑着你和弟兄們的血。那些沒流過血的人,願意跟咱們一起幹,咱們倒履相迎。不願意幹,咱們也不求着他們。”

“這——”李順兒沒他力氣大,被拖着站直了膝蓋。雙眼中,卻依舊寫滿了迷茫,彷彿自己正在做白日夢一般。

“鄭某這裡,要求的是他們令行禁止,交代下的任務,就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不是求他們幫忙揚名,也不求他們幫忙做出什麼新花樣來!”鄭子明知道李順兒一時半會兒轉不過彎來,騰出一隻手,笑着按在了此人的肩膀處,“順子,換句簡單點兒的話說,你手下,僱的是一幫幹活的夥計,不是一羣大爺。想指點江山請去別處,老子這不需要!順子,我這麼說,你可明白?”

“明,明白!”彷彿有股熱氣,沿着肩膀一直鑽進了李順心窩。他紅着眼睛,用力點頭,”我這就回去抽,屬下這就回去,跟他們好好講講道理。屬下就不信了,夥計還能爬到掌櫃的頭上拉屎!”

“你這麼理解就對了。去吧,別被那幫人給嚇唬住。在我這兒,能認認真真做事才最爲重要。其他什麼都是虛妄!”鄭子明又在李順兒的肩膀上拍了拍,隨手抹去了此人臉上的淚水。

“屬下告退!”李順兒後退了半步,信心十足地行禮。隨即,轉身而去。

望着他重新挺直的腰桿,鄭子明在心中默默地給自己打氣兒,“我需要的,是迅速令滄州恢復生機,是糧食、稅金和兵源,不是士林中的口碑!士林裡的口碑再好,擋不住契丹人的鐵蹄,而訓練有素的士卒可以,堅固的城牆和寬闊的護城河也可以。”

招募訓練士卒需要錢,打造鎧甲兵器需要錢,修築加固城牆需要錢,挖護城河也需要錢。靠抄豪強的家所得來的錢財雖然數量龐大,但是,如果收不上足夠的賦稅,防禦使衙門早晚會坐吃山空。

想收上足夠的賦稅,就需要有足夠的平民百姓,去種地、開荒、煮鹽、做買賣。只有百姓手裡存了富裕的錢糧,官府的倉庫才能充盈。而豪強之家的奴僕提供不了這些,眼高於頂的讀書種子們,也提供不了這些。雖然一個國家若想繁榮昌盛,讀書人不可或缺。但那是以後,不是眼下。眼下,鄭子明寧願把整個滄州,變成只有將士和平民。

不知不覺,他又陷入了沉思當中。對現實和認識,和對未來的規劃,也愈發地清晰。滄州東臨大海,西靠運河,多水,少山,地勢平坦。天生就是一個糧倉和鹽倉。只要能阻止契丹人的搶劫和城狐社鼠的過度盤剝,這片土地就會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而他需要做的,就是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訓練士兵,治理這片土地。外拒強敵,內削城狐社鼠。不管這些辦法歷史上別人用過沒用過,也不管這種辦法是來自塞外還是江南。

如今,訓練新軍的事情,在柴榮的大力支持下,他已經摸索出了一點門道。但如何治理地方,他卻依舊在摸索當中,並且不知道是否還能得到大哥柴榮的全力支持。

“累迷糊了吧!活該!”潘美抱着一大摞公文,快步走入。看到鄭子明端着碗早已冷掉的茶水,兩眼僵直,忍不住出言低聲數落,“誰叫你殺人殺得那麼狠呢,現在知道後果了吧!手頭沒人才人可用,只能自己事必躬親!然後就像先蜀丞相諸葛亮那樣,把自己活活累死!”

“我當初不痛下殺手,可能死得更快!”鄭子明迅速掃了他一眼,笑着搖頭,“只會爲虎作倀的東西,算哪門子人才?從李克用到劉知遠,契丹國越打越強,咱們卻越來越弱。恐怕不只是武人誤國之故。既然原來的路子根本走不通,就只能換一條路走。也許……”

“行,你本事大,你高瞻遠矚!”潘美將手中的公文朝石頭桌案上一丟,滿臉不服不忿,“你比幾代明君名相,都有本事!可你想好了,這得激怒多少人沒有?他們,可不只是一羣地方上的土豪!”

“道之所在!”鄭子明微微一笑,年青的臉上寫滿了堅定。“雖千萬人吾往矣!”

第八章 崢嶸 (四)第五章 迷離 (一)第八章 雄關 (五)第四章 答案 (三)第二章 謀殺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一章 磨劍 (三)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七章 仕途 (一)第八章 烏鵲 (四)第四章 答案 (六)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一章 新春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八章 麋鹿 (五)第十章 餘韻 (一)第八章 崢嶸 (四)第一章 磨劍 (二)第二章 謀殺 (四)第八章 崢嶸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八章 三生 (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七章 塵緣 (三)第六章 破繭 (六)第十章 狂風 (一)第一章 傳說 (一)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一章 初見 (六)第四章 虎雛 (二)第七章 勁草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十章 易鼎 (九)第一章 磨劍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蓬篙 (三)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二章 霜刃 (四)第十章 狂風 (四)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二章 謀殺 (八)第七章 治河 (十)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一章 家國 (三)第六章 破繭 (二)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歸來 (七)第十章 宏圖 (五)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五章 短歌 (六)第三章 衆生 (六)第十章 狂風 (二)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國難 (四)第十章 餘韻 (一)第六章 破繭 (一)第五章 短歌 (二)第十章 餘韻 (一)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七章 國難 (七)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一章 磨劍 (三)第四章 虎雛 (八)第三章 抉擇 (九)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二章 款曲 (六)第二章 蓬篙 (三)第二章 風雲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六章 帝王 (二)第二章 蓬篙 (六)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一章 磨劍 (二)第四章 歸來 (三)第三章 抉擇 (一)第二章 霜刃 (一)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款曲 (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九章 奪帥 (九)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八章 雄關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六章 破繭 (十)第七章 國難 (四)第一章 傳說 (七)第四章 撲朔 (八)第四章 撲朔 (二)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六章烽火 (一)
第八章 崢嶸 (四)第五章 迷離 (一)第八章 雄關 (五)第四章 答案 (三)第二章 謀殺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一章 磨劍 (三)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七章 仕途 (一)第八章 烏鵲 (四)第四章 答案 (六)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一章 新春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八章 麋鹿 (五)第十章 餘韻 (一)第八章 崢嶸 (四)第一章 磨劍 (二)第二章 謀殺 (四)第八章 崢嶸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八章 三生 (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七章 塵緣 (三)第六章 破繭 (六)第十章 狂風 (一)第一章 傳說 (一)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一章 初見 (六)第四章 虎雛 (二)第七章 勁草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十章 易鼎 (九)第一章 磨劍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蓬篙 (三)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二章 霜刃 (四)第十章 狂風 (四)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二章 謀殺 (八)第七章 治河 (十)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一章 家國 (三)第六章 破繭 (二)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歸來 (七)第十章 宏圖 (五)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五章 短歌 (六)第三章 衆生 (六)第十章 狂風 (二)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國難 (四)第十章 餘韻 (一)第六章 破繭 (一)第五章 短歌 (二)第十章 餘韻 (一)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七章 國難 (七)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一章 磨劍 (三)第四章 虎雛 (八)第三章 抉擇 (九)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二章 款曲 (六)第二章 蓬篙 (三)第二章 風雲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六章 帝王 (二)第二章 蓬篙 (六)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一章 磨劍 (二)第四章 歸來 (三)第三章 抉擇 (一)第二章 霜刃 (一)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款曲 (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九章 奪帥 (九)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八章 雄關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六章 破繭 (十)第七章 國難 (四)第一章 傳說 (七)第四章 撲朔 (八)第四章 撲朔 (二)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六章烽火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