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暗流 (六)

“呼”宮外吹過一陣急促的寒風,穿透門縫窗沿,吹得寢宮內的燭火搖搖晃晃。

“秀峰?書德?還有重進?”郭威故意裝作很是驚詫的模樣,有氣無力地擡手,平身吧。“你們三個怎麼一起來了?平身,全都免禮平身!”

“是,陛下。”王峻、王殷和李重進齊聲答道,然後像預先排練過的一般,相繼站起。三個人以李重進爲鋒,排成了一個品字。如果此刻手裡握着兵器,就隨時可以結陣而戰。

“你們三個這麼晚了還進宮裡來,是有要緊的事麼?”郭威側着頭,看了看頭髮花白的王峻,又看了看滿臉疤痕的王殷,嘆了口氣,低聲詢問。

“也沒什麼要緊的事情,好幾天沒入宮面聖了,微臣心裡有些放心不下!”王峻笑了笑,輕輕拱手。

“是啊,陛下,您今日如何?身體情況可曾好轉?”王殷緊跟着補充了一句,目光裡的“關切”如假包換。

“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沒有什麼大礙。”李重進則笑着低下頭,畢恭畢敬地祝願。

“呼,應該是好多了吧!”郭威被問得心中一軟,剎那間,又想起了當年跟王峻、王殷兩個一塊兒喝酒吃肉,一塊兒在死人堆中掙扎求生的種種畫面,語氣頓時也變得柔和許多:“今天吃了一碗蔘湯,還抽空看了幾分奏摺。秀峰兄,朕這次生病,虧了你內外張羅。否則,國家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模樣?”

“陛下跟老臣,又何必如此客氣?”聽了郭威的話,王峻的心臟中,也涌起了一團暖意。但很快,這團暖意就被他強行壓了下去,換成了冰冷堅硬的權謀,“咱大周,雖然屬於陛下,但臣等當年也爲它披荊斬棘,自然應該與它榮辱與共。”

“是啊,咱們幾個,向來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郭威的眼神微微一變,立刻笑着點頭,“若是沒有秀峰你,朕根本沒機會坐到這個位置上。若是沒有叔德,朕恐怕在皇宮裡也睡不安穩。這些年來,真的辛苦你們二位了。”

“臣等甘願爲陛下分憂!”王峻帶着王殷,同時在李重進的側後方躬身。“願陛下吉人天相,早日恢復安康!”

“呵呵,一把老骨頭了,再怎麼恢復,也比不了當初!”郭威輕笑了一聲,向後縮了縮,用身體緩緩靠緊牆壁。

大病初癒,他體力遠不如從前,能掙扎着堅持一個下午,已經非常勉強。如今卻繼續同時應付王峻、王殷和李重進三個,從精神到肉體,都不堪重負。只能依靠牆壁的支撐,保持自己不要中途倒下。

“是啊,所以臣等商量了個折中辦法,既能讓陛下靜下心來將養身體,又能確保朝野不生大亂,還請陛下斟酌!”王峻見郭威好像隨時都在準備拔刀迎戰,不敢再繼續繞來繞去,乾脆咬了下壓根兒,大聲補充。

‘終於還是來了,連拖延上幾天的機會,居然都不想給朕留!’郭威的心窩處又是一寒,藉助牆壁的支撐,將身體緩緩地坐了個筆直,“秀峰兄,請明言。只要有道理,朕自然不會駁了你的面子!還有叔德、重進,你們倆,是跟秀峰爲同一件事而來麼?”

“這……”雖然入宮之前,他已經下定了決心。然而當真正到了圖窮匕見時刻,李重進心裡竟然禁不住有些發虛。不敢面對郭威的目光,迅速低下頭,啞着嗓子迴應,“就算是吧,舅父您也曾吩咐過,讓甥男平素多向王樞密討教。”

“正是!”畢竟也是死人堆中打過滾的,太尉王殷王叔德的表現,要比李重進堅強的多。毫不畏懼擡起頭,宣佈要與王峻共同進退。

“那就說罷,到底是什麼事情?”心中最後一線希望也徹底破滅,郭威不怒反笑,“趁着朕還清醒着,否則,恐怕會來不及!”今天秀峰兄你與重進聯袂而來,是不是有什麼事需要朕拿主意的?”

王峻心中,被笑得一哆嗦。咬了咬牙,乾脆直奔主題,“陛下,臣王峻,請陛下立皇外甥李重進爲太子。在陛下養病期間,以太子監國。替陛下坐鎮朝堂,駕馭文武百官,牧守天下!”

“請陛下改立皇外甥爲太子!”王殷躬身抱拳,彷彿甲冑在身,隨時準備領兵出征。

“孩兒,孩兒,孩兒願爲舅父分憂!”見二人都已經把今晚的來意挑明,李重進知道自己無路可退,也硬着頭皮抱拳施禮,主動“請纓”。

原本,他們三個準備先說上幾句題外話,瓦解了郭威的戒心,再慢慢繞回正題。誰料郭威雖然病得半死不活,卻憑藉三言兩語,依舊打得他們方寸大亂。因此,只能快刀斬亂麻,以免再拖延下去,心中的勇氣都被消磨乾淨,主動認罪服輸!

原本以爲,自己這邊挑明目的之後,郭威多少也得掙扎一下,纔會鼓起勇氣討價還價。誰料,過程根本沒那麼麻煩。李重進的話音剛落,郭威的就直接給出了答覆,“不,重進能力有限,不足取代君貴。此事,朕不能准奏!今後,也休要再提。”

“我是您親外甥,身上淌着郭家的血脈!”李重進頓時沉不住,跳起來,大聲強調。

“君貴是朕的義子!”郭威心思,根本不爲這個理由所動,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大聲強調,“君貴曾經替朕籌集錢糧,奔走江南塞北。君貴曾領軍出征,替朕,替大周卻契丹於國門之外。君貴曾經親手治理了黃河水患,惠及天下萬民!而你,替朕,替國家、替天下百姓,做過什麼?如果你做了太子,將置君貴於何處?高白馬,符老狼,常肥狐還有君貴的把兄弟鄭子明,可會答應?黃河兩岸的千萬黎庶,可會答應?”

“這……”李重進原本就是中人之才,先前有沒考慮如此多。頓時,被問得一個字都答不上來,紅着臉,汗流浹背。

天下百姓的想法,他可以不考慮。惠及萬民的功勞,他也可以視而不見。老百姓是羊,皇帝和百官是牧羊人,只要皮鞭和屠刀在手,就根本不會在乎羊的想法,更不怕羣羊造反。

但是,高白馬,符老狼、常肥狐,鄭子明四人,卻個個手握重兵。其中第一個人的兒子跟柴榮相交莫逆,第二個人是柴榮的岳父,第三個人,其女婿便是第四個人,是柴榮的結拜兄弟鄭子明,其女兒照慣例要叫柴榮一聲大伯!

如果他們四人,聯合起來爲柴榮振臂一呼,試問天下,誰人還能坐得穩皇帝的寶座?恐怕到頭來,終究是好夢一場。甚至連夢醒的機會都沒有,稀裡糊塗就走向了滅亡!

第五章 迷離 (六)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二章 蓬篙 (十)第十章 易鼎 (三)第二章 蓬篙 (七)第十章 易鼎 (三)第二章 謀殺 (一)第一章 新春 (五)第九章 萍末 (四)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四章 歸來 (七)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九章 長纓 (三)第一章 傳說 (四)第五章 求索 (一)第五章 迷離 (六)第四章 饕餮 (五)第四章 饕餮 (七)第八章 崢嶸 (七)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國難 (一)第十章 餘韻 (一)第四章 虎雛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三章 颶風 (五)第六章 破繭 (八)第五章 求索 (三)第九章 長纓 (十)引子第三章 抉擇 (六)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三章 父子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七章 塵緣 (六)第六章 破繭 (十)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六章 帝王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七章 治河 (四)第九章 暗流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三章 颶風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四章 歸來 (九)第六章 破繭 (八)第二章 蓬篙 (十)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三章 收穫 (八)第四章 虎狼 (五)第十章 易鼎 (三)第五章 黃雀 (八)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七章 勁草 (一)第五章 草谷 (九)第六章烽火 (一)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七章 國難 (五)第四章 歸來(一)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颶風 (九)第七章 勁草 (六)第四章 虎雛 (十)第五章 迷離 (六)第七章 仕途 (五)第八章 烏鵲 (六)第十章 易鼎 (三)第八章 雄關 (六)第八章 崢嶸 (八)第六章 紅妝(六)第六章 破繭 (四)第二章 重逢 (五)第二章 謀殺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三章 收穫 (一)第三章 收穫 (四)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七章 治河 (五)第八章 人心 (二)第十章 宏圖 (二)第九章 奪帥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狂風 (八)第七章 治河 (四)第三章 抉擇 (三)第四章 虎雛 (一)第四章 撲朔 (三)第九章 萍末 (十)第十章 餘韻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麋鹿 (六)
第五章 迷離 (六)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二章 蓬篙 (十)第十章 易鼎 (三)第二章 蓬篙 (七)第十章 易鼎 (三)第二章 謀殺 (一)第一章 新春 (五)第九章 萍末 (四)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四章 歸來 (七)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九章 長纓 (三)第一章 傳說 (四)第五章 求索 (一)第五章 迷離 (六)第四章 饕餮 (五)第四章 饕餮 (七)第八章 崢嶸 (七)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國難 (一)第十章 餘韻 (一)第四章 虎雛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三章 颶風 (五)第六章 破繭 (八)第五章 求索 (三)第九章 長纓 (十)引子第三章 抉擇 (六)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三章 父子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七章 塵緣 (六)第六章 破繭 (十)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六章 帝王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七章 治河 (四)第九章 暗流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三章 颶風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四章 歸來 (九)第六章 破繭 (八)第二章 蓬篙 (十)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三章 收穫 (八)第四章 虎狼 (五)第十章 易鼎 (三)第五章 黃雀 (八)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七章 勁草 (一)第五章 草谷 (九)第六章烽火 (一)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七章 國難 (五)第四章 歸來(一)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颶風 (九)第七章 勁草 (六)第四章 虎雛 (十)第五章 迷離 (六)第七章 仕途 (五)第八章 烏鵲 (六)第十章 易鼎 (三)第八章 雄關 (六)第八章 崢嶸 (八)第六章 紅妝(六)第六章 破繭 (四)第二章 重逢 (五)第二章 謀殺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三章 收穫 (一)第三章 收穫 (四)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七章 治河 (五)第八章 人心 (二)第十章 宏圖 (二)第九章 奪帥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狂風 (八)第七章 治河 (四)第三章 抉擇 (三)第四章 虎雛 (一)第四章 撲朔 (三)第九章 萍末 (十)第十章 餘韻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麋鹿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