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風雲 (三)

“大,大哥,你活過來了?”幾名來自太行山的親衛比楊重貴的反應還快,一個箭步竄到高車前,掀起車簾,衝着裡邊又哭又笑。

“好像是,也許是迴光返照吧!”呼延琮故作輕鬆地迴應了一句,想用手臂支撐着自己坐起來,卻發現四肢都軟綿綿地,根本提不起絲毫的力氣。

“大,大哥,您,您別動。傷,傷還沒好利索!”親衛們趕緊用手扶住他,順勢在他腦袋底下塞了一個稍微高一些的枕頭。

“呼——!”呼延琮長出了一口氣,同時又被疼得呲牙咧嘴,“行了,別忙乎了,江湖人沒那麼嬌貴。是楊將軍救了我?咱們這是去哪?怎麼我剛纔聽見外邊有人說什麼太行山?還死乞白賴非要去李家寨?”

“是,是楊將軍救了您!”四名親衛雖然惱恨楊重貴冷箭傷人,卻也感激他事後仗義援手。想了想,用最簡練的語言迴應,“當日您昏倒後,楊將軍就替您安排了郎中。但是郎中只拔出了那根破甲錐,卻沒把握救您的命。隨後楊將軍就派人四下尋找真正的國手。找來找去,聽聞定州李家寨這邊,有個國手懂得刮骨療毒。恰好他此行的目的也是那邊,乾脆就買了一輛高車,把您直接送了過來!”

“奶奶的,這個人情,老子可是欠大了!”呼延琮聽聞之後,又是連連咧嘴,一瞬間臉上寫滿了懊惱。

就在幾個呼吸時間之前,他還在出言譏諷大漢國的官員都沒人樣。卻萬萬沒想到,救了自己性命的,也是一個大漢國的高官。而救命之恩,對於江湖人來說最爲沉重。除了也尋找機會救對方一命,或者直接將命還給對方之外,沒有三種辦法可供回報。

正尷尬間,眼前卻又出現了楊重貴那張白淨英俊的面孔,帶着幾分冷傲,但更多的卻是發自內心的關切:“你醒了?老天爺保佑,我還以爲你要死在路上呢!醒了就好,楊某這就派人去定州找間房子將你安頓下來,免得你再拖着病體忍受那山路顛簸之苦。”

“楊將軍,大恩,大恩不言謝。若是日後,若是日後有用得到某家的地方……”在救命恩人面前,呼延琮不敢露出絲毫懊惱。收起紛亂的思緒,艱難地將雙手抱在一起向對方施禮。

“呼延兄何必如此客氣!”楊重貴立刻俯身下去,按住了他的肩膀,“你重傷未愈,切莫多謝想多動。日後的事情,咱們日後再說。我這就安排人送你去定縣城,來人……”

“且慢!”一句話沒等說完,呼延琮已經焦急地打斷。“楊將軍,某還有個不情之請。”

“呼延兄請講!”楊重貴眉頭輕皺,微笑着點頭。

以大漢國四品將軍的身份,救下一個綠林大當家。這件事令他已經揹負了太多的麻煩。能到此爲止,雙方恩怨兩清,永不相見,其實對彼此的未來都有好處。而繼續交往下去,則意味着麻煩會成倍的增加,早晚會成爲有心人攻擊楊家和折家的藉口。

“帶我去李家寨,順便也帶上剛纔求你的那個傢伙!”明顯感覺到了楊重貴的不快,呼延琮卻看着他的眼睛,認認真真地請求。

自己是什麼身份,他心裡清清楚楚。放走並救下自己之後,楊重貴將付出多大的代價,他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作爲一名統御七十幾個山寨,十數萬嘍囉及其家屬的綠林大豪,他甚至能猜測出,楊重貴爲何要半途將自己丟在定州。然而,正是因爲能猜得清楚這些,他才必須跟楊重貴去李家寨走一趟。那件事與他有關,楊重貴的一身麻煩,也是因他而起,他有責任親手了結這些因果。而不是把麻煩都丟給救命恩人,自己躲在一邊看熱鬧。

“呼延兄,其實,其實你真的不必如此!”楊重貴的反應速度向來不比別人慢,瞬間就理解了呼延琮的意思。愣了愣,勸告的話脫口而出。

“實話實說,我這次出來,一半兒原因就是這個李家寨!”呼延琮衝着他笑了笑,繼續低聲補充,“遇到楊將軍,反而是個意外。所以你不帶我去,我早晚也得找上門去,還不如少繞幾個彎子,現在就跟你一起走!”

“對,對,這位,這位壯士,受傷這麼重,原本就應該去李家寨求醫。”沒等楊重貴再度表示拒絕,縣令孫山已經撲將過來,連聲附和,“從縣城到李家寨,有一大半兒是山路。無論騎馬還是坐車,都非常費力氣。下官專門預備了滑竿兒,正好能派上用場。楊將軍,您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下官保管讓他一路上走得舒舒服服!”

“嗯——也罷!”既然孫山和呼延琮二人都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楊重貴想拒絕也不成了,乾脆順水推舟。

“多謝楊將軍,多謝這位,這位大人。下官這就去叫人擡滑竿兒,這就叫人去擡滑竿兒!”唯恐楊重貴反悔,縣令孫山迫不及待地敲磚釘角。

“哼!”楊重貴看到對方那奴顏婢膝模樣,就替他感到丟人。擺擺手,示意此人快滾。

“這廝,倒是個會來事兒的。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呼延琮對縣令孫山,則完全是另外一種觀感。望着此人連滾帶爬的背影笑了笑,低聲點評。

“你剛纔可是還在笑話他?”楊重貴心裡頭覺得彆扭,回過頭,低聲抗議。

“做人他肯定不行,但做官麼,他卻是塊料子!”呼延琮又笑了笑,滿臉得意,“不信我跟你打賭,此人十年後,必然位列大漢國的朝堂,除非大漢國已經不存在了,天下又換了人來做。”

“小聲!剛緩過一口氣來,你就找死!”楊重貴嚇得激靈靈打了個冷戰,大聲喝止,迅速四下張望。

“你楊重貴,說不定還要向他行下官之禮呢。咱們就賭一吊錢,如何?”呼延琮越說越來勁兒,晃晃腦袋,繼續向楊重貴發出邀請。

“你還是想想,自己能不能活到十年後吧!”楊重貴橫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迴應。心裡頭,剎那間,卻是百味雜陳。

看一個朝廷有沒有氣數,其實根本不用去看皇帝是否英明、將相們是否忠誠勤勉。單從普通官吏身上,便可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全天下的縣令,都如孫山這邊貪婪無恥,則說明朝廷已經爛到了骨子裡頭,縱使唐太宗和漢武帝在世,恐怕也無力迴天了。畢竟,唐太宗和漢武帝不可能親自去治理一城一縣,親自去面對小戶小民。而任何政令,最後卻不得不經由孫山等輩之手。即便其初衷再善,落到實處恐怕也要與初衷南轅北轍!。

第一章 家國 (一)第三章 颶風 (五)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七章 國難 (一)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草谷 (七)第六章 帝王 (三)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塵緣 (九)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一章 新春 (二)第九章 長纓 (四)第十章 易鼎 (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五章 逝水 (五)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五章 短歌 (三)第四章 虎狼 (五)第八章 崢嶸 (八)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三章 父子(一)第十章 餘韻 (三)第二章 蓬篙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五章 黃雀 (一)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五章 短歌 (九)第六章 綢繆 (八)第四章 歸來(一)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八章 雄關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六章 破繭 (十)第九章 暗流 (六)第十章 奪帥 (三)第四章 耕耘 (四)第五章 黃雀 (七)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四章 虎狼 (八)第八章 麋鹿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九章 萍末 (八)第八章 烏鵲 (三)第九章 長纓 (五)第四章 饕餮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崢嶸 (七)第十章 易鼎 (九)第二章 重逢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五章 草谷 (一)第四章 虎雛 (七)第四章 饕餮 (三)第十章 狂風 (七)第四章 撲朔(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十章 易鼎 (十)第九章 長纓 (十)第四章 虎雛 (九)第七章 塵緣 (九)第一章 傳說 (一)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五章 逝水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新春 (七)第九章 長纓 (五)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二章 款曲 (五)第四章 虎狼 (三)第八章 人心 (七)第八章 崢嶸 (十)第七章 仕途 (四)第九章 萍末 (九)第六章 綢繆 (二)第九章 長纓 (六)第九章 長纓 (七)第二章 款曲 (七)第二章 蓬篙 (二)第五章 迷離 (三)第六章 綢繆 (三)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五章 求索 (四)第九章 長纓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三章 收穫 (六)第一章 初見 (五)第二章 重逢 (八)第一章 初見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四章 虎狼 (四)第三章 父子(一)第六章 綢繆 (九)第八章 三生 (六)第三章 衆生 (七)第六章 破繭 (六)第九章 奪帥 (五)
第一章 家國 (一)第三章 颶風 (五)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七章 國難 (一)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草谷 (七)第六章 帝王 (三)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塵緣 (九)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一章 新春 (二)第九章 長纓 (四)第十章 易鼎 (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五章 逝水 (五)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五章 短歌 (三)第四章 虎狼 (五)第八章 崢嶸 (八)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三章 父子(一)第十章 餘韻 (三)第二章 蓬篙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五章 黃雀 (一)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五章 短歌 (九)第六章 綢繆 (八)第四章 歸來(一)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八章 雄關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六章 破繭 (十)第九章 暗流 (六)第十章 奪帥 (三)第四章 耕耘 (四)第五章 黃雀 (七)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四章 虎狼 (八)第八章 麋鹿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九章 萍末 (八)第八章 烏鵲 (三)第九章 長纓 (五)第四章 饕餮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崢嶸 (七)第十章 易鼎 (九)第二章 重逢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五章 草谷 (一)第四章 虎雛 (七)第四章 饕餮 (三)第十章 狂風 (七)第四章 撲朔(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十章 易鼎 (十)第九章 長纓 (十)第四章 虎雛 (九)第七章 塵緣 (九)第一章 傳說 (一)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五章 逝水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新春 (七)第九章 長纓 (五)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二章 款曲 (五)第四章 虎狼 (三)第八章 人心 (七)第八章 崢嶸 (十)第七章 仕途 (四)第九章 萍末 (九)第六章 綢繆 (二)第九章 長纓 (六)第九章 長纓 (七)第二章 款曲 (七)第二章 蓬篙 (二)第五章 迷離 (三)第六章 綢繆 (三)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五章 求索 (四)第九章 長纓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三章 收穫 (六)第一章 初見 (五)第二章 重逢 (八)第一章 初見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四章 虎狼 (四)第三章 父子(一)第六章 綢繆 (九)第八章 三生 (六)第三章 衆生 (七)第六章 破繭 (六)第九章 奪帥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