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宏圖 (五)

“呼——”一股秋風從黃河方向吹來,剎那間,將寒意送入王峻身邊每個人的心底!

不是三千,而是三萬!

五萬餘禁軍對三萬可能是鄭子明親手訓練出來的“叛軍”,即便兵力上仍然佔據優勢,勝算也瞬間變得極爲渺茫!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嗩吶聲越來越高亢,聲聲急,聲聲催人老。

伴着高亢的嗩吶聲,“叛軍”繼續向前推進。速度並不快,但行進間,卻嚴整有序。左翼、左中、中軍、右中、右翼,除了擔任戰場外圍警戒的遊騎之外,其他每一部兵馬規模和隊形,都清晰可辯。

“咴咴咴!”王健胯下的戰馬,不安地打起了響鼻。樊愛能臉色發白,手背上青筋根根亂嘣。李岡、王固、何徵等人則不停地吞着吐沫,左顧右盼。

如此齊整的隊伍,他們只是當年在黃河北岸會操時見過一次。那次,鄭子明和他麾下的數千滄州軍,曾經令在場所有人,都震驚不已。匆匆數年過去,當初那份震驚,已經漸漸被遺忘。大夥本以爲,那支隊伍,充其量規模也就是一萬上下。不可能被複制,也不可能變得更龐大。區區一個滄州,提供不了更多的高質量兵源,也養不起更多的虎狼之士!然而今天,事實卻告訴他們,他們都太一廂情願了。

此時此刻,仍舊面色鎮定如常的,只有樞密使王峻。只見他,猛地將腰間佩劍抽了出來,高高地舉過了頭頂,“斥候外圍警戒,其他人,聽我的命令,結三才陣備戰!”

“遵命!”王健等人鼓足全身力氣高喊一聲,撥馬奔向各自的部屬。

事到如今,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要活命,只能拼死一搏!懷着幾分破釜沉舟的悲壯,衆將帶着各自的隊伍,徐徐將陣形擺開。斥候撒向外圍,密切監視一切風吹草動。騎兵撤向兩翼,準備在敵軍力氣衰竭之時,趁勢發起反攻。中軍大步向前,以長槍、盾牌,組成數道牢固的防線。左軍和右軍各自落在中軍斜後方數丈遠,隨時響應主將的號令,爲中軍提供持續有力的支援的支撐!

爲了避免被“叛軍”打個措手不及,王健。、何徵等人,幾乎將平素的本事,發揮出了雙倍。連打帶催,只用了一刻鐘左右時間,就將三才陣排列停當。

原以爲,接下來肯定就是一場惡戰。誰料,叛軍卻主動把隊伍停在了四百步外。依舊保持着涇渭分明的五大塊,黃、綠、紅、蘭、赭,五色旗幟被秋風吹得獵獵作響。

黃色和赭色的旗幟下,站得都是騎兵,各有三千出頭。天知道柴家小兒使用了什麼手段,先前居然能讓他們和步兵的推進速度保持一致。綠色和藍色的戰旗之下,則各有四千步卒,以長矛手和刀盾兵爲主,中間夾雜着少量的弓箭兵。正中央紅色戰旗下,則是柴榮的本軍。大約有六千人,一半爲騎兵,一半爲步卒。身上的鎧甲和頭頂的鐵盔,被晚秋的陽光照得耀眼生寒!

“咕咚!”神武禁衛右軍副都指揮使李岡,用力嚥了一口吐沫,臉上的表情說不清到底是羨慕還是恐慌。

銀絲鎖子甲和鑌鐵盔!怪不得柴家豎子如此有恃無恐!這廝,三年來到底貪墨了多少治河款項,纔將麾下親信武裝得如此敗家,幾乎每人一整套?反觀禁衛軍,號稱全天下裝備最爲精良,卻需要混到指揮使以上,才能勉強穿上鐵衣。並且只有半身,下半身的護腿依舊是牛皮所縫!

戰場上,有甲者活下來的希望,是無甲者的三倍。身披鐵甲者活下來的機會,比身穿皮甲者,又要高出七成。如此簡單的常識,每名老行伍心裡都清清楚楚。如此鮮明的對比,令禁軍上下幾乎所有人都心冷如冰!

“擂鼓!”感覺到自家隊伍的士氣正在直線下降,王峻果斷髮號施令。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悶雷般的鼓聲響起,壓住禁軍將士心中的恐慌。大周樞密使王峻扭頭環顧四周,深吸一口氣,將寶劍再度高高舉過頭頂,“左軍第三廂都指揮使何徵,帶領本部兵馬出擊,探明敵軍虛實!”

“啊——”神武禁衛右軍副都指揮使李岡激靈靈打了個冷戰,拋開心中的雜念,扭頭看向距離自己不遠處的左軍第三廂都指揮使何徵,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兩軍交戰,通常開頭都會各自派遣少量部隊,發起試探性進攻,藉以摸清對手的底細。但今天開局第一仗,去摸的卻是老虎牙齒!即便能探明對手的實力,何徵麾下的左軍第三廂,恐怕也得搭進去一半兒以上!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催戰鼓連綿不絕,敲得人五腑六髒來回翻滾。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畫角聲接連不斷,像詛咒般,催促何徵儘快將王峻的命令付諸實施。

左軍第三廂都指揮使何徵沒有勇氣抗命,只能帶領本部五千兵馬,緩緩向前推進。爲了儘量降低自家的損失,他沒有逞能去攻擊柴榮的本陣。而是果斷選擇了“叛軍”左側綠色旗幟下隊伍,並且分出了足夠的兵力,提防叛軍左翼的騎兵偷襲。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看到禁軍搶先發起試探性進攻,柴榮也果斷命人吹響了迎戰的嗩吶。綠色的戰旗下,陶大春帶領四千河工,立刻邁步向前推進。長槍、盾牌和鋼刀層層疊疊,泛起的寒光宛若一道道海浪。

還沒等兩軍之間的距離拉近到一百步之內,何徵的隊伍就搶先射出了羽箭。黑壓壓的鵰翎,剎那間就令陽光爲之一暗。綠色戰旗下的將士,則將長槍豎起,左右擺動。盾牌舉高,斜向上護住胸口和頭頂。穿着高腰戰靴的雙腳繼續向前,像鐵錘一樣敲打地面,“轟轟,轟轟,轟轟”,每走一步,都將大地踏得上下起伏。

羽箭落下,一部分被槍桿撞飛,一部分被盾牌阻擋。還有一部分,則射中了目標。前三排,陸續有“叛軍”倒地,被自己人快速推出隊伍。後排的兵卒則果斷上前補位,對近在咫尺的傷亡,視而不見!

從上百萬流民當中精挑細選,經歷連續兩年以上的艱苦訓練;以黃河兩岸乃至整個河北的山賊草寇都當作了磨刀石,反覆認真打磨。眼下這支隊伍當中任何一人,都已經被打磨成了如假包換的精銳。沒聽到主將的命令,再密集的箭雨,都不可能讓他們的腳步放緩分毫!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催戰鼓一波接着一波,沒完沒了。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羽箭,先後從“叛軍”的頭頂落下。禁衛左軍第三廂將士,用發酸的手臂拉開角弓,將第五支羽箭搭上弓弦。

他們期待能憑藉連續的射擊,逼停對手,或者打亂叛軍的陣形!或者,或者能令綠色戰旗下的那羣敵軍,推進的節奏稍微放緩一些也好。然而,現實卻令他們無比地驚恐。連續五輪箭雨過後,綠色戰旗下的隊伍,依舊像以往一樣繼續大步向前推進。不緊,不慢,每一步落下,都震得地動山搖!

雙方之間的距離已經不足五十步,再射下去,沒等兩軍正式發生接觸,何徵麾下近一半兒兵卒,手臂就會軟得沒有力氣舉刀!狠狠一咬牙,他果斷舉起鋼刀,“全體都有,跟我上!”

“殺!”長槍兵將長槍放平,刀盾兵將鋼刀舉高,弓箭手丟下角弓,拔出朴刀,緊跟在刀盾兵身後。禁衛左軍五千將士,大聲吶喊着,撲向對手。宛若一道衝破堤壩的怒潮!

四十步,對手沒有放箭。三十步,對手還在默默向前推進。二十步,對手依舊不緊不慢。十步,五步,三步,“轟!”

血光飛濺,無數身影交替着倒地。吶喊聲,金鐵交鳴聲,慘叫聲,垂死前的求救聲,剎那間匯聚在一起,宛若一首蒼涼的輓歌。

輓歌聲中,何徵的認旗忽然停住,左右搖晃,苦苦支撐,然後迅速後退。下一個瞬間,腳步落地聲,又變成了戰場的主旋律,將其他所有嘈雜,踩得支離破碎。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綠色的戰旗繼續向前推進,不疾不徐。禁衛左軍第三廂的隊伍,則如同砸中了礁石的海浪般,轉眼倒卷而回,支離破碎。血水和肉沫在半空中四下飛濺!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綠色戰旗下,終於有羽箭騰空而起,從背後追向掉頭逃命的禁軍將士,將他們成片成片地放倒。雪亮的槍鋒不停地吞吐,將嚇傻了殘兵敗將一簇簇推翻。鋼刀貼着盾牌下落,結束血泊中翻滾掙扎者的痛苦。

總計不到十個呼吸,從雙方正式發生接觸,到再度拉開距離!禁衛左軍第三廂五千將士陣亡超過一千五,當場崩潰。與其正面相撞的四千河工,傷亡還不到半成!

“變陣,變陣,左軍右軍向中軍靠攏,變連方陣備戰!李岡,樊愛能,你們兩個上前阻攔敵軍,不惜一切代價,以防起乘勝衝過來!”大周樞密使王峻,看得眼眶迸裂,揮舞着寶劍,不停地大聲叫喊。

按照他以往的作戰經驗,敵軍所佔據的優勢如此之大,肯定會趁機發起強攻。萬一讓其成功咬住何徵部潰兵的尾巴,形成倒卷珠簾之勢,禁軍這邊即便兵馬再多,也徹底無力迴天。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割肉飼虎!

將李岡和樊愛能兩人及其所部人馬推出去,任由潰兵和敵軍衝擊。其餘將士,趁機將三才陣收縮爲以防禦爲主的連方陣,先力爭不敗,再想辦法通過反擊爭取勝利!

王峻的應對策略也不可謂準確,處置也不可謂不果斷。然而,讓他和麾下所有爪牙都難以置信的是,沒等李岡,樊愛能二人帶領麾下兵馬前去送死,綠色戰旗下的隊伍,忽然停止了對何徵部的追殺。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嗩吶聲鋪天蓋地,驕傲而又嘹亮。

伴着嗩吶聲,綠色戰旗下隊伍,帶着幾分不屑,緩緩轉身。在自家左翼騎兵的保護下,扶起先前被羽箭射傷的袍澤,不慌不忙,退向本陣。

“豎子,竟敢,竟敢如此侮辱老夫!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連續兩次被無情羞辱,王峻氣得眼前一陣陣發黑。然而,命令已經傳達下去,禁軍正在匆忙變陣,他心中的火焰即便竄到一丈高,暫時也只能選擇等待。

等待自家隊伍變陣完畢,等待何徵帶領殘兵返回本陣,等待麾下的將士們從震驚中緩過心神,然後許下重賞,重新振作士氣……

足足等了小半個時辰,變陣才終於完畢。何徵、樊愛能和李岡三個,才終於帶領各自的手下重新歸隊。蕭瑟秋風裡,四萬八千餘神武禁衛軍將士,望着屍骸枕籍的戰場,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恐慌!

“傳令下去,此戰功翻三倍。斬首一級賞錢二十貫,冊勳四轉!”深吸一口氣,王峻扯開的嗓子發出怒吼。唯恐賞格不夠高,自己的聲音不能被周圍的傳令兵們傳達清楚!

“功翻三倍。斬首一級賞錢二十貫,冊勳四轉!”下一個瞬間,傳令兵齊聲吶喊。每個字,都吐得毫釐不差。

然而,期待中的歡呼聲,卻遲遲沒有到來!

重賞之下,居然找不到一個勇夫?!王峻憤怒地扭頭,卻看見,身邊的親信和武將們,齊齊將頭扭向了東方,個個面如土色。

兩道黃色的土龍,不知道何時從東方捲來,迅速向戰場靠攏。

“援兵,叛軍的援兵!”兩名身後插滿箭矢的斥候,在馬背上搖搖晃晃,向禁軍的帥旗靠近,鮮血淅瀝淅瀝,染紅了馬鐙和征衣,“高行周和符彥卿,高行周和符彥卿來了,他們,他們跟爲柴榮狼狽爲奸!”

第七章 國難 (五)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七章 治河 (十)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一章 初見 (五)第五章 短歌 (二)第一章 問道 (七)第四章 歸來 (六)第八章 烏鵲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蓬篙 (四)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五章 草谷 (九)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三章 耕耘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一章 家國 (二)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二章 蓬篙 (十)第十章 餘韻 (一)第二章 蓬篙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二章 霜刃 (八)第八章 烏鵲 (六)第八章 崢嶸 (三)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一章 初見 (一)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三章 收穫 (八)第四章 饕餮 (八)第一章 傳說 (九)第九章 奪帥 (四)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五章 逝水 (七)第五章 短歌 (一)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二章 霜刃 (一)第十章 狂風 (八)第四章 虎狼 (五)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二章 款曲 (十)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收穫 (三)第七章 勁草 (二)第七章 勁草 (二)第九章 暗流 (八)第四章 答案 (五)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五章 黃雀 (八)第十章 宏圖 (一)第十章 易鼎 (二)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一章 新春 (五)第四章 答案 (一)第七章 仕途 (二)第六章 破繭 (二)第六章 帝王 (五)第三章 收穫 (三)第三章 抉擇 (一)第七章 治河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一章 問道 (二)第六章 紅妝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一章 新春 (二)第四章 撲朔 (八)第六章 紅妝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六章 君王 (三)第二章 款曲 (二)第一章 家國 (一)第二章 款曲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四章 答案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三章 颶風 (二)第十章 奪帥 (三)第一章 磨劍 (五)第四章 答案 (七)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三章 耕耘 (一)第六章 君王 (四)第九章 暗流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八章 人心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一章 新春 (二)第十章 狂風 (二)第五章 逝水 (五)
第七章 國難 (五)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七章 治河 (十)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一章 初見 (五)第五章 短歌 (二)第一章 問道 (七)第四章 歸來 (六)第八章 烏鵲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蓬篙 (四)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五章 草谷 (九)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三章 耕耘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一章 家國 (二)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二章 蓬篙 (十)第十章 餘韻 (一)第二章 蓬篙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二章 霜刃 (八)第八章 烏鵲 (六)第八章 崢嶸 (三)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一章 初見 (一)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三章 收穫 (八)第四章 饕餮 (八)第一章 傳說 (九)第九章 奪帥 (四)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五章 逝水 (七)第五章 短歌 (一)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二章 霜刃 (一)第十章 狂風 (八)第四章 虎狼 (五)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二章 款曲 (十)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收穫 (三)第七章 勁草 (二)第七章 勁草 (二)第九章 暗流 (八)第四章 答案 (五)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五章 黃雀 (八)第十章 宏圖 (一)第十章 易鼎 (二)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一章 新春 (五)第四章 答案 (一)第七章 仕途 (二)第六章 破繭 (二)第六章 帝王 (五)第三章 收穫 (三)第三章 抉擇 (一)第七章 治河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一章 問道 (二)第六章 紅妝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一章 新春 (二)第四章 撲朔 (八)第六章 紅妝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六章 君王 (三)第二章 款曲 (二)第一章 家國 (一)第二章 款曲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四章 答案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三章 颶風 (二)第十章 奪帥 (三)第一章 磨劍 (五)第四章 答案 (七)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三章 耕耘 (一)第六章 君王 (四)第九章 暗流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八章 人心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一章 新春 (二)第十章 狂風 (二)第五章 逝水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