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款曲 (十)

“遵命——!”衆武將拖着長聲,亂哄哄的迴應。

如果剛纔劉鎬真的把天子劍抽出來朝呼延琮身上招呼,無論砍得中還是砍不中,他們都心中會對這個新來的大總管凜然生畏。然而劉鎬先是聲色俱厲,隨即又突然偃旗息鼓,卻讓他們徹底看清楚了,這個貌似英明神武的三皇子,實際上卻是個如假包換的銀樣鑞槍頭!根本不值得大夥兒尊重,也不值得大夥偷偷向其靠攏。

“想找茬替狗腿子撐腰就直說,何必遮遮掩掩!”呼延琮的表現,比所有人更加直接。丟下一句令劉鎬七竅生煙的話,轉身拂袖而去。

只有無敵猛將楊重貴,兀自想替好朋友緩和跟三皇子劉鎬之間的關係。拱起手,紅着臉解釋:“殿下,殿下別往心裡去。他,他是綠林豪傑出身,性子野。但,但作戰時卻向來悍不畏死!”

“本王當然不會跟他計較!”劉鎬喘息着橫了他一眼,不耐煩地揮手,“楊將軍且去,本王弄清楚了情況再派人請你!”

“遵命!”楊重貴憋得臉色黑,卻強笑着拱手,“末將告退!”

劉崇對他有知遇提拔大恩,最近又收了他做義子。所以他在心裡,早就把劉家的事情當成了自己的事情,對劉漢國的忠誠日月可鑑。故而,儘管今天受了許多委屈,他卻依舊念念不忘替家國效力。出了中軍帳之後,第一時間就追上了呼延琮,堵着對方的坐騎去路低聲抱怨:“你今天到底怎麼回事?三皇子初來乍到急於立威,你忍他一忍又能如何?咱們兄弟問心無愧,他還能雞蛋裡挑出骨頭來?”

“雞蛋裡的確挑不出骨頭,可把蛋殼敲碎了,卻再也黏不成原來模樣!”平素向來對楊重貴禮敬有加的呼延琮,如同換了人般,梗着脖子咆哮。

“小聲點兒!”楊重貴四下看了看,耐着性子開解,“你還嫌軍心不夠亂麼?照這樣下去,也許根本不用鄭子明來攻,咱們自己就得不戰而潰!”

呼延琮撇撇嘴,對他的告誡不屑一顧,“你還指望能打贏鄭子明?醒醒吧,我的哥哥,做夢也不是這種做法!那個狗屁三皇子,明擺着是要跟張元衡穿一條腿兒褲子的。你我再忍氣吞聲,也必須靠邊站。就憑着他和張元衡兩個的本事,還想打勝仗,我呸!光死守營寨不出還好,只要出去,肯定一敗塗地!”

“怎麼能這麼說!三皇子雖然沒有領兵經驗,可帶來的全是百戰精銳。”楊重貴心憂國事,明明知道呼延琮的話很有道理,卻依舊硬着頭皮死撐,“有他帶來的兩萬生力軍,再加上咱們倆手頭的兵馬,總兵力已經是對面的兩倍。只要咱們倆能忍下這口氣,全心全意幫着三皇子……”

“要去你去,我可是不想找死!”根本沒耐性聽楊重貴把話說完,呼延琮撥歪馬頭,狠狠一抖繮繩,就要逃之夭夭。

“你怎麼這麼說話!”楊重貴一把扯住呼延琮的戰馬繮繩,怒火中燒,“什麼叫送死?難道你怕鄭子明就怕成了這樣?”

“我的好哥哥哎,你咋就不開竅呢!”呼延琮奪了兩下未能如願把戰馬繮繩奪回,迅朝周圍看了看,壓低了聲音抱怨,“明明必輸無疑的仗,你居然還想打贏?打贏了對你有什麼好處?能立你當太子麼?不能的話,二皇子劉承鈞剛剛吃了敗仗,被韓重贇小子一路追殺到太原城下,你這邊就保着三皇子劉鎬立下了潑天大功!你給誰上眼藥呢,還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

“啊——!”天氣已經很熱,楊重貴卻忽然打起了冷戰,瞬間感覺如墜冰窟。

他乃世間一等一的良將,武藝羣,謀略高明,兵法造詣也遠同輩。但是,他從小到大,背後一直有個做節度使的父親撐腰,頭上還有劉知遠的親弟弟,現今皇帝劉崇遮風擋雨。從來沒遇到過什麼真正的挫折,也很少有人敢對他耍弄陰謀。

故而,對於“人心叵測”四個字的理解,他遠不如其他同齡人,照着綠林道上滾出來的呼延琮,更是望塵莫及!

“唉!”見到楊重貴“大夢初醒”,冷汗淋漓的模樣,呼延琮忍不住嘆息着搖頭,“我的好哥哥,他們劉家,有一個省心的人麼?當初劉承佑那小王八蛋爲了奪嫡,可是親手毒死了他的親哥。如今劉贇慘死,儲君之位空虛。劉承鈞,劉鎬,劉鍇,哪個會消停?即便是當年的孔融,能把梨子讓給哥哥,都不會家主之位拱手相讓。更何況,如今他們劉家兄弟爭的是江山!”

“這……”大顆大顆的汗珠,從楊重貴的額頭向外冒,顆顆晶瑩剔透。

劉鎬真的是爲了爭奪儲君之位而來?不是單純地爲了替他父親分憂?人的目光,怎麼能如此短淺?要知道,如今劉漢可是一隅敵全國,稍有不慎就會灰飛煙滅。這個時候不想着兄弟齊心以御外辱,卻依舊忙着互相傾軋,這劉漢國,國運怎麼可能持續綿長?

身爲劉崇的義子,楊重貴的骨頭上,已經打滿了漢國的烙印。他無法相信,也不願意相信,劉鎬真的在圖謀儲君之位。然而眼前剛剛生事實,卻在無聲地證明着,呼延琮說得沒有錯,羣龍爭儲的鬧劇正在上演。如果他不慎被捲進去,十有八)九都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行了,別這這那那的了。咱們既然做了大漢國的將軍,帶兵打仗纔是本分。”實在不忍心繼續摧殘楊重貴的心臟和神經,呼延琮緩緩從他手裡奪回繮繩,緩緩策動坐騎,“其他事情,站在旁邊看看就好。沒必要跟着瞎攙和。反正最後無論誰做了太子,將來總得用人幫他守土。切莫因爲一時衝動,就亂替人幫忙。到頭來,升官財的好處未必能輪得到,卻稀裡糊塗丟了身家性命,何苦來哉?何苦來哉?”

(本章補昨天所欠)

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一章 磨劍 (二)第一章 磨劍 (六)第九章 長纓 (五)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崢嶸 (四)第三章 抉擇 (八)第三章 衆生 (一)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三章 抉擇 (四)第二章 霜刃 (五)第七章勁草 (七)第七章 仕途 (六)第十章 宏圖 (九)第二章 風雲 (二)第三章 衆生 (七)第四章 撲朔 (八)第八章 崢嶸 (九)第九章 奪帥 (九)第九章 奪帥 (五)第八章 三生 (六)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五章 黃雀 (七)第四章 撲朔 (七)第一章 新春 (五)第一章 傳說(五)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章 宏圖 (一)第四章 虎狼 (五)第一章 新春 (四)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六章 綢繆 (一)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一章 家國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五章 求索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七章 國難 (四)第二章 謀殺 (八)第五章 黃雀 (一)第三章 抉擇 (八)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六章 紅妝 (四)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一章 新春 (五)第二章 霜刃 (九)第三章 收穫 (六)第二章 謀殺 (二)第三章 父子 (三)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一章 問道 (四)第十章 易鼎 (九)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五章 迷離 (七)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一章 新春 (四)第六章 帝王 (七)第二章 風雲 (二)第五章 迷離 (四)第三章 衆生 (一)第五章 短歌 (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五章 短歌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五章 逝水 (四)第二章 重逢 (一)第三章 收穫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二章 重逢 (八)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五章 迷離 (四)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六章 疾風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九章 長纓 (三)第五章 草谷 (六)第十章 宏圖 (三)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一章 初見 (一)第七章勁草 (七)第四章 饕餮 (一)第十章 宏圖 (七)第五章 求索 (二)第四章 虎狼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問道 (五)第十章 狂風 (二)第五章 求索 (四)第九章 萍末 (一)第四章 虎雛 (四)
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一章 磨劍 (二)第一章 磨劍 (六)第九章 長纓 (五)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崢嶸 (四)第三章 抉擇 (八)第三章 衆生 (一)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三章 抉擇 (四)第二章 霜刃 (五)第七章勁草 (七)第七章 仕途 (六)第十章 宏圖 (九)第二章 風雲 (二)第三章 衆生 (七)第四章 撲朔 (八)第八章 崢嶸 (九)第九章 奪帥 (九)第九章 奪帥 (五)第八章 三生 (六)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五章 黃雀 (七)第四章 撲朔 (七)第一章 新春 (五)第一章 傳說(五)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章 宏圖 (一)第四章 虎狼 (五)第一章 新春 (四)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六章 綢繆 (一)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一章 家國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五章 求索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七章 國難 (四)第二章 謀殺 (八)第五章 黃雀 (一)第三章 抉擇 (八)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六章 紅妝 (四)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一章 新春 (五)第二章 霜刃 (九)第三章 收穫 (六)第二章 謀殺 (二)第三章 父子 (三)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一章 問道 (四)第十章 易鼎 (九)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五章 迷離 (七)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一章 新春 (四)第六章 帝王 (七)第二章 風雲 (二)第五章 迷離 (四)第三章 衆生 (一)第五章 短歌 (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五章 短歌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五章 逝水 (四)第二章 重逢 (一)第三章 收穫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二章 重逢 (八)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五章 迷離 (四)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六章 疾風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九章 長纓 (三)第五章 草谷 (六)第十章 宏圖 (三)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一章 初見 (一)第七章勁草 (七)第四章 饕餮 (一)第十章 宏圖 (七)第五章 求索 (二)第四章 虎狼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問道 (五)第十章 狂風 (二)第五章 求索 (四)第九章 萍末 (一)第四章 虎雛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