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國 (二)

殺敵逾千自家不損一個,那是神話。幾個呼吸之前的正面碰撞中,他們成功碾碎了敵軍老兵倉促排出的拒馬陣,自身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原本看上去連綿如線的隊伍,已經變得斷斷續續。很多勇士手中的騎槍,也因爲承受不住撞擊瞬間產生的反作用力,而斷做了兩截。

然而,依舊端坐在馬背上的勇士們,卻沒有一個主動放慢度。無論是否受傷,也無論是否還有力氣繼續將武器端平。只見他們儘量控制着坐騎的度,同時用眼角的餘光尋找距離自己最近的同伴。跟上去,一步不落地跟上去,馬頭儘量對齊同伴的馬頭,肩膀儘量對齊同伴的肩膀。

“跟上!”“跟上!”“跟上!”隊伍中,百人將們扯開嗓子,將已經刻進骨髓裡的命令,一遍遍機械地重複。

“一臂距離,一臂距離!”倖存的十人將們機械地補充。每個人都不去思考自己爲什麼要這樣喊,每個人都喊得格外大聲。

斷斷續續的直線,在前進中迅合攏。騎槍一杆接一杆平端了起來,沒有騎槍者,則從腰間抽出了橫刀。槍鋒和刀鋒倒映着冰冷的日光,隨着戰馬的腳步繼續向前平推。宛若一道鋼鐵鑄成的潮頭。

“擋住,擋住他們,咱們人比他們多!”一名北漢國將領,怒吼着衝過來,試圖螳臂當車。

“擋住,不然大夥全都得死!”百餘名北漢國老兵緊隨其後。

再往後,則是近千名被另外一夥老兵們強逼着不準逃走的新丁,大部分人手裡拿的是盾牌和橫刀,還有一部分人手裡只有木弓,整個隊伍中只有半成左右,手裡持的是標準制式長矛。

“殺!”鄭子明大聲怒喝,同時毫不猶豫地磕打馬鐙。烏騅馬嘴裡出一聲霸氣十足的咆哮,前蹄揚起,直奔距離自己最近那個北漢將領的頭頂。攔路的北漢國都頭側身閃避,隨即挺槍朝着烏騅馬的脖頸急刺。另外一杆騎槍恰恰戳了過來,正中此人肋下。

“噗!”雙層牛皮重甲與有戰馬度加成的槍鋒生接觸,像廢紙一樣被捅穿,根本起不到任何保護作用。緊跟着,是皮膚、肌肉和肋骨。冰冷的槍鋒毫無停滯,直接戳碎了北漢國都頭的腎臟。可憐的北漢國都頭連慘叫聲都未能出來,五官扭曲,四肢縮捲成一團,立刻被活活痛死。

“噗!”“噗!”“噗!”……利刃捅入**的聲音,不絕於耳。中間還夾雜着橫刀斷裂的脆響。北漢軍倉促組成的第二道防線,再度化作了齏粉。滄州軍的第一排騎兵,也再度減員將近一成。剩下的騎兵朝自家主帥的認旗處看了看,或者驕傲地甩掉騎槍長的敵軍屍骸,或者驕傲地舉起橫刀,繼續策馬前行,宛若一羣獅子現了羔羊。

“嘶嘶,嘶嘶,嘶嘶……“液體噴射聲,在馬蹄聲後出現,迅變得清晰。數個被橫刀掃中卻僥倖躲過了馬蹄踐踏的北漢國士兵,在原地艱難地旋轉,旋轉。鮮紅色的血漿如同噴泉般,從他們身上的傷口處噴出來,高高地噴向半空,然後如同霧氣一樣散開,將陽光、空氣和料峭的春風,都染得一片殷紅。

“啊——”數千名僥倖沒有擋在馬頭前的北漢國兵卒,如噩夢中初醒。一個個倒拖着兵器,踉蹌而退。將騎兵們剛纔衝過的區域,完全讓了出來。轉瞬之後,便形成了一條通道,寬闊筆直,鮮血淋漓。

“跟上我!”鄭子明又低低的提醒了一聲,同時將染血的騎槍端平。剛纔的那輪對撞中,他也刺死了一名北漢軍士兵。對方生澀的戰鬥技巧和臨終前絕望的面孔,令他心裡頭感覺非常不舒服。然而,這是戰場,容不下任何慈悲。他所部滄州騎兵不到兩千,對手麾下的總兵力卻不低於三萬。如果這個時候他下令停止戰鬥,自己和麾下弟兄們肯定都會被憤怒的敵軍包圍起來,剁成肉泥。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淒厲的畫角聲,從鎮冀節度使張元衡不斷轉移的帥旗下響起,宛若冬夜曠野中的鬼哭。他再催戰,催促自己麾下的嫡系,儘快全部投入戰鬥。不能耽擱,不能退縮,否則,就不是勝利與大敗的問題。而是生與死。

“嗚嗚,嗚嗚,嗚嗚!”有憤怒地牛角號,在鄭子明的側後方,與畫角聲呼應。不是所有北漢國將士都被嚇丟了魂魄,作爲來自劉知遠起家之地的強軍,他們也有自己的底蘊。一名身穿都指揮使服色的絡腮鬍子,帶領千餘名騎着高頭大馬的北漢勇士,果斷斜插向了鄭子明的身後。每個人都咬牙切齒,面目猙獰。

這個空檔找得非常準,充分利用了遼東馬的度優勢和滄州軍在陣形調配方面的缺陷。然而,沒等絡腮鬍子撥轉馬頭從鄭子明的背後起攻擊,第二排騎槍組成的潮頭已經席捲而至。

“奶奶的,這……”絡腮鬍子都指揮使咆哮着撥轉坐騎,不是去尾隨追殺鄭子明,而是被迫先迎接如潮而來的槍鋒。

他是身手極爲高明,即便放在滄州軍中,也是個千人敵。與其正對的那名滄州軍勇士甚至連此人的鎧甲都沒碰到,就被其直接用鐵矛刺落於馬下。然而,第二名、第三名騎兵卻同時將騎槍對準了此人,毫不客氣,一點兒也不講“君子之道”。絡腮鬍子都指揮使擋住了第二杆騎槍卻擋不住第三杆,大聲叫罵着被挑上了半空,鮮血如同瀑布般淋了底下的滄州勇士滿頭滿臉。

“李將軍,李將軍……”幾名親兵嘴裡出絕望的哭喊,衝上前試圖奪回絡腮鬍子的屍體。失去冷靜的頭腦,又沒有袍澤配合的他們,就像數只撲火的飛蛾。轉眼間,就在如林槍鋒前,消失了個無影無蹤。

剩餘擋在第二隊滄州騎兵前面的北漢騎兵,也紛紛被打落馬下。從始至終,未能將滄州軍的推進節奏延遲半拍。雖然他們所騎乘的戰馬,遠比滄州軍胯下的室韋馬高。雖然他們單打獨鬥的本領,也個個不輸於滄州兵卒。

好漢雙拳難敵四手,馬背上也沒有足夠的躲閃騰挪空間。當每一個人在某一個瞬間要同時面對兩到三杆騎槍之時,戰馬的高度優勢和個人武藝所能起到作用,立刻輸給了團隊配合。只有不到一成的北漢國精騎,能做到與距離自己最近的滄州軍同歸於盡。其餘九成以上,都帶着滿肚子的遺憾撒手塵寰。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第二隊滄州騎兵,在陶大春的帶領下,踩過敵軍的屍體,向前追趕鄭子明的腳步。每一名騎兵臉上,都寫滿了驕傲與自信。

6續還有北漢國騎兵奉命迂迴而至,卻誰也不敢再朝他們與第一隊滄州軍之間的空隙穿插。幾乎所有北漢國騎兵都果斷地拉緊了繮繩,任憑剛剛跑起度的戰馬,揚起前蹄,晃動腦袋,大聲嘶鳴、抗議,甚至嘴角落下點點血珠。

那不是空隙,是陷阱!是滄州軍經過嚴密推算,而故意留下的陷阱!無論任何人一頭衝進去,都會被瞬間吞沒,吞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他們不能明知道衝進去會死,還前仆後繼。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第三排滄州軍騎兵平端着騎槍,如涌潮般,踏過第二排滄州軍留下的屍骸。左右兩側都有北漢騎兵在觀望,他們卻連看都不願意多看。只管策馬向前,向前,不做任何無謂的停留。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又一排滄州軍騎兵平端着騎槍,大搖大擺地從自家袍澤開闢的血路上跑過。同樣是昂挺胸,目不斜視。

“噹啷!”一名北漢百人將手中的兵器,忽然掉在了地上,出了絕望的聲響。緊跟着,“噹啷!”“噹啷!”“噹啷!”……又是絕望的十數聲。終於緩過神來的北漢騎兵們,紛紛丟下兵器,撥轉坐騎,策馬遠遁。任中軍位置傳來的號角聲是如何淒厲,都堅決不再回頭。

第二章 蓬篙 (四)第九章 長纓 (七)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三章 收穫 (三)第六章 疾風 (三)第六章 破繭 (四)第一章 磨劍 (一)第五章 短歌 (六)第七章勁草 (七)第九章 奪帥 (四)第二章 蓬篙 (六)第三章 颶風 (三)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五章 黃雀 (六)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十章 易鼎 (九)第十章 宏圖 (四)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五章 黃雀 (六)第五章 迷離 (六)第一章 問道 (四)第四章 答案 (七)第十章 狂風 (一)第四章 虎雛 (一)第三章 耕耘 (一)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一章 初見 (二)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一章 傳說 (二)第四章 虎狼 (七)第一章 磨劍 (八)第十章 易鼎 (九)第四章 虎狼 (五)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七章 仕途 (五)第四章 歸來 (四)引子第四章 答案 (七)第二章 謀殺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五章 逝水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二章 款曲 (三)第二章 風雲 (七)第五章 逝水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九章 奪帥 (六)第一章 磨劍 (五)第一章 家國 (五)第八章 崢嶸 (二)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八章 人心 (九)第九章 長纓 (六)第九章 長纓 (三)第九章 長纓 (一)第八章 烏鵲 (九)第二章 款曲 (九)第六章 綢繆 (七)第四章 虎雛 (三)第一章 新春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七章 勁草 (一)第九章 長纓 (八)第二章 謀殺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七章 鹿鳴 (一)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六章 疾風 (四)第十章 宏圖 (八)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七章 仕途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九章 長纓 (五)第五章 短歌(四)第六章 綢繆 (七)第十章 易鼎 (七)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二章 風雲 (三)第二章 蓬篙 (九)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七章 鹿鳴 (九)第二章 風雲 (十)第八章 雄關 (二)第八章 崢嶸 (八)第九章 暗流 (五)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霜刃 (二)第六章 紅妝 (七)第七章 仕途 (一)第十章 狂風 (七)第六章 疾風 (五)第四章 虎雛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三)
第二章 蓬篙 (四)第九章 長纓 (七)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三章 收穫 (三)第六章 疾風 (三)第六章 破繭 (四)第一章 磨劍 (一)第五章 短歌 (六)第七章勁草 (七)第九章 奪帥 (四)第二章 蓬篙 (六)第三章 颶風 (三)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五章 黃雀 (六)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十章 易鼎 (九)第十章 宏圖 (四)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五章 黃雀 (六)第五章 迷離 (六)第一章 問道 (四)第四章 答案 (七)第十章 狂風 (一)第四章 虎雛 (一)第三章 耕耘 (一)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一章 初見 (二)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一章 傳說 (二)第四章 虎狼 (七)第一章 磨劍 (八)第十章 易鼎 (九)第四章 虎狼 (五)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七章 仕途 (五)第四章 歸來 (四)引子第四章 答案 (七)第二章 謀殺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五章 逝水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二章 款曲 (三)第二章 風雲 (七)第五章 逝水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九章 奪帥 (六)第一章 磨劍 (五)第一章 家國 (五)第八章 崢嶸 (二)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八章 人心 (九)第九章 長纓 (六)第九章 長纓 (三)第九章 長纓 (一)第八章 烏鵲 (九)第二章 款曲 (九)第六章 綢繆 (七)第四章 虎雛 (三)第一章 新春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七章 勁草 (一)第九章 長纓 (八)第二章 謀殺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七章 鹿鳴 (一)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六章 疾風 (四)第十章 宏圖 (八)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七章 仕途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九章 長纓 (五)第五章 短歌(四)第六章 綢繆 (七)第十章 易鼎 (七)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二章 風雲 (三)第二章 蓬篙 (九)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七章 鹿鳴 (九)第二章 風雲 (十)第八章 雄關 (二)第八章 崢嶸 (八)第九章 暗流 (五)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霜刃 (二)第六章 紅妝 (七)第七章 仕途 (一)第十章 狂風 (七)第六章 疾風 (五)第四章 虎雛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