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款曲 (十三)

“張奉、李素、王重陽,你們三個帶領大夥兒守住帥旗!”見劉鎬被焦頌打暈帶走,張元衡立刻毫不猶豫地大聲吩咐。隨即,也策動戰馬,以最快度逃之夭夭。

“奶奶的,孬種!”

“算老子上輩子欠了你的!”

“呸!老子用得着你吩咐?”

被張元衡點了名的三名親衛將佐,罵罵咧咧地衝着此人的背影啐了一口,舉起兵器,馬頭銜馬尾圍成一個三角形,將劉鎬的掌旗官連同帥旗一道擋在了人肉堡壘的正中央。

三皇子可以被人打暈了帶走,張元衡可以臨陣脫逃,而他們,卻沒資格跟着一起離開。他們是劉鎬的親兵,他們是劉崇親手挑選出來,保護其家人的精銳。此時此刻,他們必須儘可能地堅守在原地,儘可能地保持帥旗不被對手砍倒,儘可能地製造自家主帥還在指揮戰鬥的假象,儘可能地將全軍崩潰的時刻向後拖……

如此,他們才能將自己人和敵軍一起騙過,才能替三皇子劉鎬爭取更多的逃命時間!

“轟!”又一夥高家軍騎兵,擦着人肉堡壘的邊緣衝過。雪亮的槍鋒,帶走十幾具屍體,將堡壘削去厚厚的一層。

他們的度很快,配合也非常默契。一擊之後,立刻遠遁,根本不給對方還手機會。而堅守在帥旗附近的劉漢國親衛,卻無法利用起戰馬的度。只能被動招架,努力自保。

“轟!”第三波高家軍騎兵疾馳而至,撞在人頭堡壘的邊緣處,撞出一個血淋淋的豁口。

槍鋒將屍體挑上半空,馬蹄帶起一團團血色泥土。人肉堡壘中,未被騎兵波及的劉氏親衛們,被自家袍澤的血漿染得滿身通紅,咬着牙,苦苦支撐。

“啊——”有幾名膽子稍小的親衛,終於無法承受死亡的壓力,撥轉坐騎,加入逃命隊伍。還有數名劉氏親衛,高喊着撲向了敵軍,以期待儘快結束痛苦。但是,大多數親衛兀自繼續咬緊牙關堅持,咬緊牙關去填補被對手撞出來的缺口。

他們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也有自己的尊嚴。他們許下了承諾,他們願意用生命去兌現。

“轟!”“轟!”“轟!”第四波,第五波、第六波郭周騎兵衝來,將更多的屍體帶走。每一波,都絕不戀戰,一擊過後,便策馬衝向下一個目標。每一波,都令人肉堡壘向內坍塌數尺,缺口處,血流成河。

很快,人肉堡壘的填補度,便跟不上損壞度。坍塌的面積越來越大,坍塌的位置越來越深,直到露出核心處,孤零零的帥旗。

“劉鎬在哪?說出來,饒你們不死!”高懷德恰恰帶領着隊伍的前鋒部分兜轉回來,隔着十多丈遠,用長槍指着帥旗下滿臉血污的張奉、李素、王重陽等,厲聲喝問。

先前他率隊的進攻方向,稍微偏左了一些,沒有在第一時間衝到劉鎬的帥旗下,擒賊擒王。此刻好不容易纔找到了正確目標,卻非常失望的現,敵軍的主帥,劉漢國三皇子劉鎬,居然跟自己玩了個金蟬脫殼!

“高將軍何必明知故問!”張奉、李素、王重陽三個,笑着搖了搖頭,策動坐騎,飛蛾撲火般朝着高懷德撲了過去。他們不可能再挺過這一輪攻擊,他們已經完成了替主帥爭取逃走時間的使命。接下來,他們要用鮮血來捍衛自己的榮譽。

高懷德毫不猶豫地加,用騎槍刺中了張奉的胸口。雙臂用力,將此人的屍體甩上了半空。緊挨在高懷德身側的高延福,則用騎槍擋住了李素,一個翻腕撥歪後者的兵器,再抖動槍桿來了個海底撈月,“噗”地一聲,給此人來了個透心涼。

第三個與對方接戰的是家將高延祿,與高延福一樣,他也是自幼就接受了嚴格的訓練。現敵將有拼命的打算,他毫不猶豫地挺槍刺向了對手的戰馬脖頸。隨即一抽一遞,在對手連同戰馬一起倒地的瞬間,捅穿了此人脖頸。

其餘家將策馬跟上,將剩下的劉氏親衛連同掌騎官一掃而光。高懷德單手從地上拔起劉鎬的帥旗,在頭頂上隨便捲了卷,遙遙地擲向不遠處的血泊。家將們策馬衝過去,將劉鎬的帥旗用馬蹄踩進了爛泥當中。

“劉鎬已死,不想死的放下兵器投降!”舉頭四下看了看,高懷德扯開嗓子大喊。

“劉鎬已死,不想死的放下兵器投降!”

“劉鎬已死,不想死的放下兵器投降!”

“劉鎬已死……”

經驗豐富的高家騎兵,扯開嗓子,將自家少帥的命令一遍遍重複。恐慌,立刻從帥旗落地處開始四下蔓延,先前亂作一團的劉漢將士,頓時宛若雪崩。從幾個點,迅蔓延整個正面,然後再迅向後蔓延,轉眼間就蔓延到了全軍。

“三皇子死了,三皇子死了!”

“中計了,中計了!”

“饒命,饒命啊……”

有人哭喊着轉身逃命,唯恐自己跑得比同伴稍慢。有人捶胸頓足,放聲嚎啕。還有人,則呆呆地站在原地,既不逃走,也不哭泣,羔羊般,等着對手舉起屠刀。

將是一軍之膽,這是常識!如果主將被殺或者提前逃走,則戰鬥必敗無疑。任何人都無力迴天。

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兒,這也是常識!在正面和左右兩翼都有敵軍騎兵全力追殺的情況下,步兵成功從戰場上脫身的機會,微乎其微。

“不想死,就放下兵器!”高懷德策馬,撞翻幾個站在原地傻者,扯開嗓子大聲呵斥。

“饒命——”被撞倒者立刻雙手抱頭躺在了地上,大聲哀求。主帥死了,全軍崩潰,他們即便逃回去,恐怕也落不到什麼好下場。還不如乖乖地把自己交給對手,也許還能苟延殘喘。

“廢物!”高懷德厭惡地朝求饒者身邊吐了口吐沫,策馬繞開對方,繼續前行。

雙方之間長相差不多,語言一模一樣,以往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所以,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他不願做更多殺傷。

“放下兵器,投降!”“放下兵器,投降!”“放下兵器,投降!”高延福等人,各自帶着一夥弟兄,在潰兵中穿插往來,打翻負隅頑抗者,堵住倉惶逃命者,儘可能多地,將潰兵朝戰場上某個固定區域收攏。

戰爭已經持續了七十餘年,全國各地的男丁都非常稀缺。這些被打懵了的劉漢國潰兵,將來即便不能替高家征戰,帶回去之後開荒種地,也是一等一的好手。因此能多抓一些就多抓一些,抓得越多,對高家將來的展越有益處。

然而,此刻戰場的潰兵不下三萬,光憑着高家軍自己,怎麼可能全部吃得下?很快,高懷德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紅着臉狠狠瞪了高延福等人一眼,大聲吩咐,“吃相別太難看,吹角,把劉鎬已經逃走的消息,告知鄭將軍和趙將軍。看看他們有沒有辦法將正主追回來?”

“是!”高延福笑着點頭,迅從傳令兵手裡搶過畫角,奮力吹響,“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東西兩個方向,很快就傳來的嘹亮的迴應。負責從兩翼起進攻的趙匡胤和鄭子明,也都將自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和所採取的行動,用角聲傳遞給了高懷德。

兩翼的劉漢國部隊也早已經崩潰,將領皆被陣斬。趙匡胤正帶着一支輕騎尾隨追殺敵軍的騎兵,鄭子明則主動留了下來,準備帶領滄州軍跟高家軍一道收攏俘虜,打掃戰場。

“這傢伙,真的是個做主帥的料,從來都不跟別人爭功!”高懷德從畫角聲裡,大致瞭解到了兩支友軍的情況,愣了愣後,輕輕撫掌。

從當初不屑、暗中較勁兒,到現在的撫掌讚歎,他跟鄭子明接觸的時間越長,越是爲對方的胸懷和氣度而心折。跟這樣的人並肩而戰,你永遠不用擔心被搶走了原本應該屬於自己功勞。跟這樣的人並肩而戰,你也永遠不用擔心他會提前逃走,令自己孤立無援,腹背受敵。

只是,此人身上卻過早地被搭上了郭氏的烙印。

眼下郭威已經做了皇帝,鄭子明麾下的將領本事越大,對於高家這樣的諸侯來說,恐怕越是不幸。

“他恐怕也是不能再爭。”高延祿正押着兩名將領打扮的俘虜走過來,見自家少帥的臉上又寫滿了欽佩的表情,忍不住低聲說道。“那封信如果是真的,他功勞立得越大,郭氏對他越會小心提防。萬一弄到功大莫酬……”

“胡說,那封信怎麼可能是真的?誰家父親會害自己親生兒子?”高懷德雙眉倒豎,厲聲反駁。“管好你自己的嘴,咱們幫不了他的忙,至少不能在這件事上推波助瀾!”

“這……,是!”高延祿愣了愣,用力點頭。

“那封信不是真的。誰家父親會禍害自己的兒子!”高懷德又狠狠瞪了他一眼,再度將頭轉向鄭子明所在方位,心中默默地重複。

因爲家族關係,他這輩子,恐怕跟鄭子明都無法做朋友。

但是,做不成朋友,也未必就是敵人。

他這輩子不想跟此人爲敵,永遠不想。

第八章 雄關 (六)第十章 餘韻 (二)第三章 收穫 (五)第四章 歸來 (三)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七章 國難 (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五章 求索 (五)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答案 (七)第七章 治河 (七)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三章 收穫 (六)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七章勁草 (七)第四章 撲朔 (八)第六章 紅妝 (九)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黃雀 (六)第四章 饕餮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七章 治河 (五)第二章 風雲 (一)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六章 破繭 (六)第三章 抉擇 (二)第十章 狂風 (一)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人心 (三)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七章 勁草 (五)第三章 颶風 (五)第十章 餘韻 (一)第三章 抉擇 (五)第一章 問道 (二)第二章 款曲 (一)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三章 颶風 (二)第一章 磨劍 (八)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六章 紅妝 (九)第四章 撲朔 (五)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八章 崢嶸 (一)第七章 塵緣 (七)第四章 虎雛 (八)第三章 收穫 (七)第三章 耕耘 (二)第八章 人心 (三)第四章 饕餮 (二)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五章 求索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九章 暗流 (三)第四章 答案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五章 迷離 (七)第六章 紅妝 (七)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四章 歸來 (九)第三章 耕耘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塵緣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九章 奪帥 (七)第二章 款曲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六章 破繭 (五)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六章 綢繆 (七)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七章勁草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八章 烏鵲 (一)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八章 崢嶸 (十)第一章 家國 (七)第十章 宏圖 (二)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八章 三生 (三)第九章 長纓 (四)第一章 初見 (四)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七章 勁草 (三)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七章 塵緣 (七)第三章 颶風(七)第十章 狂風 (二)
第八章 雄關 (六)第十章 餘韻 (二)第三章 收穫 (五)第四章 歸來 (三)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七章 國難 (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五章 求索 (五)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答案 (七)第七章 治河 (七)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三章 收穫 (六)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七章勁草 (七)第四章 撲朔 (八)第六章 紅妝 (九)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黃雀 (六)第四章 饕餮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七章 治河 (五)第二章 風雲 (一)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六章 破繭 (六)第三章 抉擇 (二)第十章 狂風 (一)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人心 (三)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七章 勁草 (五)第三章 颶風 (五)第十章 餘韻 (一)第三章 抉擇 (五)第一章 問道 (二)第二章 款曲 (一)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三章 颶風 (二)第一章 磨劍 (八)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六章 紅妝 (九)第四章 撲朔 (五)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八章 崢嶸 (一)第七章 塵緣 (七)第四章 虎雛 (八)第三章 收穫 (七)第三章 耕耘 (二)第八章 人心 (三)第四章 饕餮 (二)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五章 求索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九章 暗流 (三)第四章 答案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五章 迷離 (七)第六章 紅妝 (七)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四章 歸來 (九)第三章 耕耘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塵緣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九章 奪帥 (七)第二章 款曲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六章 破繭 (五)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六章 綢繆 (七)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七章勁草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八章 烏鵲 (一)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八章 崢嶸 (十)第一章 家國 (七)第十章 宏圖 (二)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八章 三生 (三)第九章 長纓 (四)第一章 初見 (四)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七章 勁草 (三)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七章 塵緣 (七)第三章 颶風(七)第十章 狂風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