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颶風 (二)

“是啊,高將軍,舍你其誰?”

“高將軍的確是最恰當人選!”

“高將軍……”

衆人七嘴八舌,紛紛附和趙匡胤的提議。

高懷德原本就打算助鄭子明一臂之力,此刻又賺足了面子,愈堅定了仗義出手的信心。四下看了看,猛地把脊背挺了個筆直,然後大笑着點頭,“也罷,高某就勉力一行。斷不讓某些心胸狹窄之輩,壞了鄭兄弟的前程。”

“有勞了!”柴榮笑着向高懷德拱手,然後將目光轉向鄭子明,“三弟你儘管放心,即便天塌下來,咱們哥仨一起頂着。”

“是啊,有大哥和我在,絕不容許別人從你背後捅刀子!”趙匡胤也紅着臉,低聲重申。

“多謝,多謝兩位哥哥,多謝高將軍,多謝衆位弟兄!”鄭子明被苦澀麻木的心中,驟然涌起幾縷暖意,躬下身體,朝四周輕輕拱手。“此刻如果沒有你們,鄭某真的要方寸大亂。”

“自家兄弟不必說這些!”柴榮笑了笑,輕輕擺手,“朝廷那邊的事情,我們替你解決。但伯父那邊,咱們還得想個法子儘快把他老人家接回來。否則,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契丹人的諸多手段無法奏效,難免會惱羞成怒!”

“要是白天的時候把劉鎬給抓到就好了!”陶三春忽然插了一句,滿臉懊惱。

她心思單純,想法也比較直接。既然遼國君臣綁了鄭子明的老爹爲肉票,鄭子明這邊爲何就不能以牙還牙,抓了劉崇的兒子劉鎬?而後雙方你別做初一,我也不做十五,好好坐下來商量如何走馬換將。

“可不是麼?早知道這樣,白天時應該多派些人追殺他!”

“本以爲他是個趙括,放也就放了。唉,哪想到此人還有這用途?”

“是啊,咱們怎麼沒早點想到這一層?”

……

正所謂急病亂投醫,大夥眼下想不出別的辦法幫助鄭子明,陶三春的提議,便成爲了唯一的解決方案。

趙匡胤將衆人的議論聲都聽在了耳朵裡,原本就已經紅潤臉色,立刻變得幾欲滴血。“我,我不是故意要放走他,真的不是!我去追殺敵軍騎兵的時候,根本沒現劉鎬的身影。後來楊重貴領軍前來接應,我當時身邊的弟兄太少,又人困馬乏,就只能主動退卻。”

“二哥當時做的對,咱們原本就沒打算活捉劉鎬!”鄭子明迅將話頭接過去,主動替趙匡胤開脫,“他那個人,志大才疏,又心胸狹窄。留他僞漢那邊,遠比把他抓到咱們這邊來作用大。況且楊重貴也是百戰之將,任何人與他倉促相遇,都不可能有必勝的把握!”

“我們也不是責怪趙將軍!”聽鄭子明如此說,先前懊悔沒有活捉劉鎬的幾個人,也瞬間意識到了自己的話容易引起誤會,趕緊走上前,笑着向趙匡胤解釋,“我們,我們幾個只是,只是,唉……”

“行了,自家兄弟,不必解釋那麼多!”柴榮也笑了笑,出言替所有人解圍,“況且劉鎬只是一個兒皇帝之子,重要性怎麼能跟伯父相比?即便把他抓過來,心疼的恐怕也只有劉崇自己。遼國人那邊,纔不會在乎他的死活。”

“這……”剎那間,衆人頭上宛若被潑了一瓢冷水,臉上的興奮,頓時消失不見。

走馬換將,講究的是雙方價值對等。連僞漢王劉崇本人在遼國君臣眼裡,恐怕都是一頭可有可無的老狗,劉崇的兒子,當然更是毫無價值可言。而石重貴的身價,則大大不同。

先,好歹此人曾經做過一任中原的皇帝,在遺老遺少們心中或許還有號召力。其次,此人在位時,好歹敢跟大遼開戰,雖然敗了,也值得尊敬。第三,俗話說,後二十年看子敬父。遼國君臣現在要對付的是鄭子明,而鄭子明在大周的年青將領一代中,到目前爲止,肯定是最爲出色的一個。

“柴大哥很有道理,然而,妾身卻以爲,陶家妹子的想法,未必不可一試!”就在衆人倍感沮喪的時候,符贏的話又柔柔地響起,如同半夜時的燭光般,令所有人眼前爲之一亮。

“嗯?”柴榮愣了愣,笑着將目光轉向符贏。對於這個美麗且聰慧了女子,他接觸越多,心中越是欽佩,“那你不妨說說,反正這裡也沒外人。即便說錯了,大夥也不會計較!”

“劉鎬肯定連伯父的一根腳指頭都比不上!”符贏笑了笑,先衝着鄭子明微微頷。隨即,又將聲音提高了幾分,繼續微笑着補充道:“但咱們抓了劉鎬,卻可以告訴契丹君臣,綁票要挾的事情,不光他們會幹,一旦有人開了這個頭,就別怪大夥跟着學。”

“嘶——”衆人聞聽此言,不覺悄悄倒吸冷氣。

綁人親屬要挾對方就範這種下三濫勾當,通常只有江湖好漢才喜歡幹。兩國交兵,幾乎沒有過任何先例。一旦有人採用了,先,此舉毫無疑問地意味着,他們已經失去了從戰場上擊敗對手的信心。其次,對方也可以用同樣的手段以牙還牙。

試問從皇帝到文武百官,誰沒有父母妻兒,三親六故?誰可能把所有家人都時時刻刻保護得密不透風?今天你抓了我父親,明天我去綁了你兒子,如此往復循環,又什麼時候才能是個盡頭?

“此外,劉鎬雖然一文不值,契丹人暫時卻還捨不得放棄劉崇這頭獵狗!”符贏溫柔地衝所有人笑了笑,眼睛明亮如夜空中的繁星,“此事是因爲他們而起,如果咱們抓了劉鎬要求換將,契丹人卻選擇了拒絕,肯定會令僞漢王劉崇寒心。其他與契丹有聯絡的小國,如南唐、西蜀,恐怕也會考慮,契丹人是否真的能夠依仗!”

話音剛落,柴榮和趙匡胤兩個立刻同時撫掌。“善,此言甚善!”

“大嫂之言有禮,咱們立刻想辦法把劉鎬捉回來!”

“明天一早,咱們就去找楊重貴決戰。”

“僞漢國剛剛吃了大敗仗,士氣低落。楊重貴即便生着三頭六臂,也無力迴天!”

“追,追到太行山下去,把定州、易州和鎮州也搶下來!”

“追,我就不信……”

衆人擦拳磨掌,個個躍躍欲試。

符贏的分析很有道理,契丹人可以不在乎劉鎬的死活,卻不能不在乎此事所帶來的示範效應。如果他們不肯拿石重貴換劉鎬,就意味着今後其他走狗們遇到了危險,他們也會見死不救。如此一來,其號召力和影響力,必然會受到極大的損害,以耶律阮的狡猾,應該分得清楚孰輕孰重!

暫時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因此柴榮、趙匡胤和鄭子明三個,只能按照走馬換將的思路去謀劃。將目標明確之後,大家夥兒羣策羣力,很快,就弄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然後,各自散去挑選部屬,整頓隊伍,準備第二天開始將計劃付諸實施。

作爲鄭子明最信任的軍師,潘美在整個議事過程中,都一言未。待出了門,回到了自家的營區內,看看四下已經沒有了外人,他卻偷偷拉了鄭子明一把,低聲道:“那個姓符的女人,手段好生了得,恐怕是早已得了老狼符彥卿的真傳!”

“那當然,否則也配不上柴家大哥!”鄭子明輕輕點頭,臉上的笑容看起來好生疲倦。。

“我不是在誇她!”潘美頓時有些氣結,又拉了鄭子明的衣袖一下,將聲音提高了幾分強調,“我是說,她說話做事處處都留着後手。她讓高懷德回去報捷,一方面是利用高家與皇上的關係,避免有人將柴榮的信截留。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將高懷德支開,以便你們哥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我知道,如今王峻剛剛升了樞密使,風頭正勁。除了高懷德,別人回去,還真未必有機會見到陛下!”鄭子明又笑了笑,滿不在乎地點頭。

“他把柴榮留在這兒,其實是爲了向朝廷證明,你根本沒有聽從令尊吩咐的機會,不可能領軍投降契丹!”潘美被氣得又是一哆嗦,咬着牙繼續提醒。

“我知道,我原本也沒打算聽從!”鄭子明點點頭,表現依舊不溫不火。

“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她恐怕也在防範着你真的一時衝動,去投了契丹人!”潘美用力跺腳,真恨不得直接給鄭子明頭上來一下,令後者頭腦恢復清醒。

“理當如此。”鄭子明笑了笑,好像對一切都瞭然於胸。“換了我也一樣,畢竟一旦這裡出了事,大周就會門戶洞開,黃河以北,包括陛下起家的鄴都,恐怕都得易手。更何況,她是她,柴大哥是柴大哥!”

“你,你還真想得開!”潘美沒料到鄭子明早就看清楚了符贏的小算盤,卻聽之任之,頓時氣得臉都青了。又跺了跺腳,大聲道:“你就不怕,她哪天真的把你當成傻子賣掉?我跟你打賭,劉鎬沒那麼容易抓,即便抓到,契丹人也寧可讓所有走狗寒心,不會答應走馬換將!”

“我要是契丹人,我也不會!”鄭子明就像傻了般,對潘美的觀點不加任何反駁。

“那,那你還任由他們瞎胡折騰?”潘美實在無法忍受鄭子明的木然,狠狠朝着他的腳尖兒出踩了一下,大聲喝問。“你到底是什麼打算?能不能直說,也省得我替你操心!”

這下,鄭子明終於有了激烈反應。向後跳了一步,四下看了看,用極低的聲音迴應,“我的打算就是,你代替我,跟柴大哥他們一起去抓劉鎬,虛張聲勢。而我自己,親自去遼東把父親救出來!”

“轟隆——”天邊隱隱有悶雷聲滾過,盛夏時節到了,一場風暴正在醞釀。

潘美彷彿被雷劈了般,打了趔趄。接連後退了好幾步,才勉強將身形重新站穩,“你,你說什麼?你,你親自去遼東?你怎麼去?來回幾千里路,你又怎麼可能將人平安帶回來!”

“從水上去!”鄭子明的回答伴着雷聲,震得潘美身體再度搖搖晃晃。

“喀嚓!”一道閃電,照亮他白的面孔。反覆打量鄭子明,如同第一天見到此人般,他的目光裡充滿了陌生,“你,你,你原來早就準備着這一天。你,你,你,你當初不惜花費重金打造水師……”

“咔嚓!”又一道閃電落下,雷聲夾着暴雨,將他的話和鄭子明的回答,都吞沒在無盡的黑暗當中。

第八章 人心 (一)第二章 霜刃 (六)第二章 重逢 (五)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崢嶸 (七)第十章 宏圖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二章 款曲 (九)第一章 磨劍 (八)第十章 狂風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一章 家國 (七)第七章 塵緣 (五)第九章 萍末 (八)第四章 虎狼 (一)第四章 虎狼 (八)第四章 虎狼 (七)第十章 易鼎 (五)第四章 撲朔 (三)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一章 家國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七章 鹿鳴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三章 抉擇 (一)第三章 收穫 (一)第四章 虎雛 (三)第五章 短歌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章 易鼎 (二)第七章 治河 (六)第十章 易鼎 (一)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五章 迷離 (八)第四章 饕餮 (四)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七章 勁草 (一)第八章 崢嶸 (四)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六章 綢繆 (九)第四章 饕餮 (三)第十章 宏圖 (七)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七章 鹿鳴 (九)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三章 颶風 (一)第一章 傳說 (一)第三章 颶風 (六)第四章 答案 (四)第十章 易鼎 (五)第八章 崢嶸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十章 狂風 (七)第四章 歸來 (九)第二章 霜刃 (六)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八章 崢嶸 (九)第十章 宏圖 (五)第四章 答案 (一)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七章 仕途 (三)第一章 磨劍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二章 風雲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烏鵲 (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八章 崢嶸 (六)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三章 颶風 (六)第四章 歸來 (三)第三章 抉擇 (五)第五章 求索 (三)第九章 奪帥 (九)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虎雛 (四)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七章 勁草 (六)第六章 疾風 (四)第十章 狂風 (八)第五章 草谷 (九)第五章 草谷 (八)第十章 宏圖 (四)引子
第八章 人心 (一)第二章 霜刃 (六)第二章 重逢 (五)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崢嶸 (七)第十章 宏圖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二章 款曲 (九)第一章 磨劍 (八)第十章 狂風 (三)第一章 新春 (八)第一章 家國 (七)第七章 塵緣 (五)第九章 萍末 (八)第四章 虎狼 (一)第四章 虎狼 (八)第四章 虎狼 (七)第十章 易鼎 (五)第四章 撲朔 (三)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一章 家國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七章 鹿鳴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三章 抉擇 (一)第三章 收穫 (一)第四章 虎雛 (三)第五章 短歌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章 易鼎 (二)第七章 治河 (六)第十章 易鼎 (一)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五章 迷離 (八)第四章 饕餮 (四)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七章 勁草 (一)第八章 崢嶸 (四)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六章 綢繆 (九)第四章 饕餮 (三)第十章 宏圖 (七)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七章 鹿鳴 (九)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三章 颶風 (一)第一章 傳說 (一)第三章 颶風 (六)第四章 答案 (四)第十章 易鼎 (五)第八章 崢嶸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十章 狂風 (七)第四章 歸來 (九)第二章 霜刃 (六)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八章 崢嶸 (九)第十章 宏圖 (五)第四章 答案 (一)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七章 仕途 (三)第一章 磨劍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二章 風雲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烏鵲 (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八章 崢嶸 (六)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三章 颶風 (六)第四章 歸來 (三)第三章 抉擇 (五)第五章 求索 (三)第九章 奪帥 (九)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虎雛 (四)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七章 勁草 (六)第六章 疾風 (四)第十章 狂風 (八)第五章 草谷 (九)第五章 草谷 (八)第十章 宏圖 (四)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