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同噎人可真是一把好手。而且他對周進的感情似乎也不深。季同今年研二,跟了周進快兩年了,但是看季同的表現還不如一個普通人。他和周進之間不但沒有師徒之誼還像是有什麼矛盾。
“你是什麼時候發現屍體的?”。
季同擡手看了一眼手錶:“應該是半個小時以前。”
“你發現他的時候確定他已經死亡了嗎?”
“應該是死了吧,我試了一下當時他已經沒有呼吸了。”
我看着他:“你膽子不小啊。普通人看到這樣的場景都會害怕,你不但不害怕甚至能去觸摸死者的屍體。”
季同表情很淡,他說:“死人沒什麼可怕的,人死了不過就是一副皮囊,皮囊值得我害怕嗎?真正可怕的是活人。”
我皺皺眉,季同這話說的沒錯,但是我總覺得他話裡有話。
問完季同後我看到盧姐已經結束了初步屍檢,死者死亡時間是兩個小時以前。
周進兩個小時以前被人割斷了喉嚨,半個小時以前被前來找他的學生季同發現。那麼兇手實施殺人的時間至少在兩個半小時以前。現在是下午三點,兩個半小時以前就是中午十二點半。這個時間正好是吃完午飯準備午休的時間。一般人是不會留在辦公室裡的。按照時間來算的話,兇手挑這個時間的確很安全。
我在周進的辦公室轉了一圈。這是一個套間,外面是辦公的地方,裡面有個小臥室可以休息。無論是外面的辦公室還有裡面的臥室都沒有打鬥的痕跡。
辦公室的結構很簡單,要藏個人很困難。兇手應該是在死者沒有防備的狀態下突然襲擊了死者,所以這可能是熟人作案。但是不合理的地方又出現了。周進的死亡現場和之前兩起案子的死亡現場相似度很高,這就是說,兇手很可能是一個人。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一起連環殺人案。
三名死者之間應該存在某種聯繫,但是他們一個是大學教授一個是學校的電工一個是公寓宿管,這三個人之間會有什麼交集呢?
高隊和王老師說完話就過來了,我把我的想法說了一遍,他是認同我的想法的。我們都認爲是熟人作案,那麼嫌疑人就在周進的熟人中,這樣一來嫌疑人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
根據周進死亡時間的推測,兇手應該是十二點半左右走進他的辦公室。這個時間大家都在食堂吃飯或者是吃完飯休息。辦公樓上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所以目擊者存在的可能也非常小。
現在還困惑着我的一點就是,他的殺人動機是什麼?這個兇手殺死了三個個身份差別很大的人,但是卻很有可能因爲同一個原因殺死他們的。
兇手殺死他們的方式都是割喉,這是一種明顯帶有懲罰意味的殺人方式。如果兇手不是變態殺人狂,那麼他一定和這三個人有深仇大恨,這可能是一個突破點。
下午四點鐘的時候,案發現場已經清理乾淨。我和高隊在辦公大樓裡四
處轉轉,這棟大樓裝的監控攝像頭數量很少。只在大門進門的地方,還有比較特殊的幾間辦公室門口裝了。出事的三樓裡一個監控攝像頭都沒有。
周進出事的消息已經傳開了,大樓裡辦公人的雖然沒有正大光明的議論,但是從表情看就知道他們對這件事非常好奇。我走到樓下一樓進門的地方,靠近大門的地方也有一個傳達室,裡面坐着一箇中年女人。
高隊示意我去問問,我走過去給她看了我的證件,讓他調出了今天中午的監控錄像,從中午十二點開始到三點爲止,這段時間出入辦公大樓的人沒有陌生人,而且在周進被殺的時間段根本沒有人走進辦公樓。
拿到監控錄像後我觀察了一下大樓的結構。大門進來是一個大廳,正對着大門有兩個升降電梯,東西兩邊各有一個安全通道。
“你想到什麼了?”高隊問我。
“周進死亡的時間段很特殊,兇手不可能是這段時間進入辦公大樓的。他應該是提前進入這裡,然後藏了起來,等到人中午的時候纔去找的周進。但是這棟大樓裝監控的地方太少了,兇手要藏起來很簡單。”
高隊點點頭:“還有一點,兇手應該就是清和大學的人。”
我看了高隊一眼,他什麼也沒說揹着手走了。我去了東邊的安全通道,這裡的門虛掩着,按照要求安全通道是不許鎖門的。安全通道里也裝有監控攝像頭,在兩個樓梯交界處。
整棟樓一共十二層,我從下往上一層一層走過去,亮着信號燈的監控攝像頭只有五個,另外七個都是壞的。從一樓到三樓一個能用的監控射像頭都是壞的。
走安全通道對兇手來說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這麼做的一個前提是兇手必須非常瞭解這棟大樓。
我坐在樓梯上想案情,上面忽然傳來掃地的聲音,我擡頭看見一點藍色。應該是清潔工人。現在已經四點多了,怎麼這個時間打掃衛生?上面打掃的人一層一層掃下來,終於走到我身邊。打掃衛生的是個女人,她身形微微佝僂應該年紀不小。她臉上帶着防塵口罩整個臉上捂的正留着一雙眼睛。
我問她怎麼這個時間打掃衛生,她說這裡平時沒什麼人來,兩天打掃一次就行。她還有別的工作,所以什麼時候有空什麼時候來打掃。
“十二點半的時候你去過三樓嗎?”
“去了。”
我精神一震:“你在三樓看見什麼人了嗎?”
她搖頭:“沒有,那個時間大家都去吃飯了吧,不過好像有一個辦公室裡有人。”
“哪個辦公室。”
“315吧,我中午去把垃圾箱裡的東西收走,過的時候聽到裡面有人說話。”
315就是周進的辦公室,“你聽到他們說什麼了嗎?”
她搖搖頭:“聽不清,好像在吵架,不過說了一兩句就沒動靜了。”
這就是說,清潔工聽到的爭吵很可能是兇手和周進
的爭吵。既然已經發生了爭吵,那兇手是怎麼出其不意的攻擊周進呢。周進這個時候不應該沒有防備的啊。
周進的案子有許多蹊蹺的地方,但是比起楊建軍的案子,這個案子似乎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回到局裡我打開瀏覽器輸入“周進”,裡面立刻跳出了關於周進的許多信息。周進在他所在的領域有一定的建樹,也參加過許多國際上知名的學術會議,發表了一些很有內容很新穎的想法。
但是對於他的消息也不全部都是正面的,有一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文章的大致內容說周進涉嫌騙取國家科研基金和剽竊他人科研成果。這兩條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都是很嚴重的事情。
如果周進真的像這篇文章說的一樣做了這些事情,那麼他的死會和這件事有關係嗎?可是要是周進被殺是因爲這件事,那怎麼解釋楊建軍和錢斌的死。或者,周進的殺人現場只是在模仿前兩起案件,混餚警方的視線?
晚上八點的時候,我接到了盧姐的電話,周進的驗屍報告出來了。雖然他的案發現場和前兩起案子的很相似,兇手依舊使用乙醚迷暈了周進,但是在對屍體的處理方面卻有很大的區別。
楊建軍被割喉傷口是右高左低右深左淺,兇手是左手使刀。而錢斌和周進的傷口幾乎是平直的。從手法上看,兇手殺死錢斌和周進明顯更加嫺熟切口也更加平整。從刀口的平整度可以窺探出兇手在殺人時的心態。殺死錢斌和周進的兇手比殺死楊建軍的兇手更冷酷,他下手沒有絲毫的猶豫。
難道真的不是一個人做的案嗎?我有些頭痛的揉了揉額角,雖然殺死楊建軍和殺死錢斌還有周進的細節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模仿作案,楊建軍、錢斌和周進一定有什麼交集。
第二天我去清和大學的物業辦事處,從這裡拿到一樣東西。一公寓從開始使用到如今的住宿名單。這裡住的都是教師和研究生,宿舍都是學院統一分配好的。如果說三名死者之間有什麼聯繫,我只能想到這個了。
一公寓從開始使用到現在,裡面來來往往的不下百人,幾乎每學期都有新進的和離開的。我把名單從上往下看了一遍,果然在名單上看到了周進的名字。
周進是三年前入住一公寓,他住了不到一年就退宿了。楊建軍是三年前進入一公寓的,他們一出一進中間正好重疊了9月到11月三個月。
這是目前爲止,發現的兩名死者唯一的共同點。也許這三個月中發生了什麼事情,而這件事最終導致瞭如今的慘案。
我想起看到的那篇文章,如果文章的內容是真實的,那麼周進的死會不會和這件事有關。但是這和錢斌、楊建軍有什麼關係?
三名死者之前的關係很曖昧。說他們有聯繫,他們三個人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來往。說他們沒有聯繫,他們三個在某一時段同時出現過。正是死者之間這種模糊的聯繫給這個案子的偵破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