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

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

這個誓言不是以糜暘與魏延的官方身份做出的,畢竟目前魏延的身份與糜暘根本就不對等。

這其實是兩人私人之間的誓言,只是在信義爲先的當世,私人誓言也是很有保證的。

至少魏延再如何自負,但是他越自負是越不會在衆人面前打自己臉的。

而糜暘此舉也是沒辦法的事,魏延的性格就是如此糟糕,已經沒辦法改變了。

可是魏延的大節目前並未有污點,而且他的確是一員猛將,這樣的將領若完全棄之不用太過可惜。

再加上糜暘亦是個年輕氣盛之輩。

對於魏延這種既有能力又難制的人才,糜暘在感受到棘手的同時,心中也會浮現想要制服他的躍躍欲試的念頭。

而相比於歷史上諸葛亮以德行感化魏延的辦法,糜暘則是打算採取另一種調教魏延的辦法。

那就是以魏延的自負,來打敗他的自負。

最重要的是,糜暘對這個賭約很有信心。

這個賭約從表面上看起來對魏延很公平,都是基於兩人不同的判斷而做出的賭注。

嗯,在魏延看來是如此。

但是不提糜暘對關羽的瞭解,就說在戰前,關羽是私下召集過張飛與糜暘進行一次私密會議的

那場私密會議連馬超都沒資格參加,魏延當然也不知道了。

在那次私密會議中,關羽曾在他最信任的兩人面前袒露過他的心聲:那便是一旦大戰獲勝,那便要立即拿下樊城。

正因爲如此,所以張飛方纔在與關羽匯合後,纔會馬上建議關羽出兵拿下樊城。

所以在魏延看來一次公平的對賭,其實糜暘一開始就是勝券在握的那方。

儘管這樣對魏延有些不公平,但是世事只有可爲與不可爲之分,又豈有絕對的公平。

至少糜暘的這個舉措,對他自己,對魏延,對缺少人才的大漢來說,都是有着益處的。

而當關羽出現的那一刻,很明顯證明着魏延已經在這場對賭中敗下陣來。

所以魏延很明顯的臉上浮現灰敗之色,而魏延身旁的鄧艾看見魏延的這個臉色,卻差點笑出聲來。

魏延還是跟隨糜暘的日子太短,不知道糜暘的性格是怎麼樣的。

糜暘雖善用奇,但他每次設奇計之前,一定是經過縝密的考量,而且都會做好奇計一旦失敗後的善後措施。

謀定後動是糜暘性格的最好寫照。

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一旦他充滿信心的與一人對賭,那人賭贏的概率是很低的。

只是鄧艾看破卻不說破。

他明白糜暘的一番苦心,若不是看重魏延,以糜暘現今的身份,他本無須許下這個賭約。

糜暘所看重的人,鄧艾也會對他天然的帶有親近。

鄧艾的心思魏延當然不知道,他現在整個人的腦袋都是懵懵的。

難道從此以後他就要如侍奉劉備一般,對糜暘百般順從嗎?

若是以往魏延想起這點,他肯定心理會感覺到憋屈至極。

但現在賭約在前,魏延怎麼說也算是個大丈夫,在誓言的約束下,魏延當然不會去變卦。

正因爲如此,所以他的臉色才越來越灰暗。

知道無法改變了。

其實從魏延的角度來說,他方纔之所以會與糜暘進行對賭,除去他對自己的判斷有着自信外。

還因爲他跟隨糜暘這段時間以來,對糜暘有了更深的瞭解。

魏延智商是不低的,他可能無法把握住糜暘的性格,但是這段時間以來糜暘多番設奇計助漢軍成事,他都是看在眼中的。

特別是在剛纔的大戰中,魏延看到糜暘並非只是會坐在大帳中玩弄計策的智將。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在大軍需要他的情況下,糜暘亦是永不退縮,挺身而出的一員優秀的主將。

若不是方纔糜暘的親身上陣殺敵,以魏軍驍勇的戰鬥力及人數優勢,糜暘的一萬漢軍是有可能守不到馬超的援軍到來的。

單單憑這一點,就讓魏延往日中對糜暘爬到他頭上的憤懣減輕了不少。

也讓魏延對糜暘爲何會取得如今這番地位,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這層認識之下,魏延纔會給糜暘一個機會與他對賭。

只不過縱算糜暘、鄧艾、魏延三人的心思各有不同,但最後的結局是三人都能接受的就好。

面對着糜暘的“我道如何”這四個字,雖然魏延打算遵守諾言以後儘量不違逆糜暘。

但以他的性格還是不能如旁人一般說出“左將軍英明”這幾個字,所以他只能冷哼一聲別過頭去不說話。

魏延這樣的反應讓糜暘臉上的笑意更甚。

這文長的性格呦!

不過無妨,只要成爲我的人了,以後我就會護着你。

在心中打定這種主意後,糜暘就拉着魏延與鄧艾兩人一起快速往關羽的所在而去。

而關羽這時也看見了糜暘的身影,他的臉上亦浮現驕傲的喜色。

他駕馬高高越過吊橋,徑直的朝着糜暘所在而來。

在血紅的披風翻飛之下,一對相向而行的翁婿就已經來到對方身前。

在來到關羽身前後,糜暘主動朝着關羽一拜道:“樊城城門已開,臣恭迎大將軍率軍入城。”

糜暘看到關羽身影的同時,亦看到了張飛與馬超的身影,再加上他們身後的那近萬漢軍。

如此配置,當然是時候徑直入城了。

糜暘的話讓坐在馬上的關羽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當糜暘站在關羽身前時,關羽方纔清楚地看到糜暘身上的全貌。

只見在關羽的視線之中,糜暘身上的明光鎧已然被全身的血污掩蓋住光澤。

而哪怕是有着明光鎧的上佳防護,在剛纔的對戰中,糜暘的手臂上亦受了傷。

一塊帶血的棉布正包裹在糜暘的手臂傷口處,看着那塊帶血的棉布,關羽的臉上流露出愛惜之色。

今日這場大戰漢軍能取得大勝,功臣有很多。

而糜暘在這場大戰進行的時候,能敏銳地判斷出他的意圖,甘願以自身爲誘餌。

以一萬漢軍抵住兩萬魏軍的進攻,爲他的後續指揮提供了極好的客觀環境,單單這一點糜暘就功不可沒。

因爲若是糜暘守不住兩萬魏軍的猛攻,那麼很可能今日敗的便是漢軍一方。

而糜暘的機敏與勇敢,又讓關羽的心中充滿驕傲。

這便是他看重的接班人,這便是他親自選擇的女婿。

有糜暘這個例子在,百年之後誰敢說他沒有識人之明?

對糜暘的愛惜與心中的驕傲,讓此刻關羽的心情很好。

他以鞭問話,笑對糜暘道:“我之主簿,此城可是你獻給我的新年禮物嗎?”

昔爲君臣,今爲翁婿,關羽與糜暘兩人之間,自然有着一些別人不知的默契。

面對關羽的笑問,糜暘笑着答道:“益北窮困,無有厚禮相贈。唯取敵之樊城,聊慰誠心。”

聽完糜暘的回答後,關羽滿意地撫髯大笑起來。

一座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城,在糜暘的眼中,僅僅只是一件新年禮物。

這種不經意間說出的豪言壯語體現出的氣概,讓關羽覺得糜暘頗有他的風範。

在心情大好之下,關羽將手中的馬鞭伸向糜暘眼前。

關羽的這個舉動,讓糜暘微微一愣。

但他很快就明白關羽此番舉動的意思。

糜暘伸手握住關羽遞過來的馬鞭,而後以馬鞭爲媒介,糜暘藉助着關羽的臂力,身姿矯健的躍上了關羽的馬上。

當糜暘的身體落在馬上後,關羽對着糜暘言道:

“今日榮耀,子晟當與我共享。”

說完後,關羽便主動驅使着胯下的馬匹朝着樊城中走去。

這時關羽身後的萬餘漢軍也已經陸續渡過吊橋,他們在張飛與馬超的帶領下,緊緊的跟在關羽的身後,朝着樊城內走去。

在關羽前方開道的,則是方纔守護住樊城南門的三千漢軍。

他們這時滿臉興奮的,在魏延與鄧艾的帶領下,分成兩列走在關羽的龍駒前方,朝着幽深的樊城深處一步步走去。

縱使前路是否有伏兵尚未可知,但他們的身後有着大漢的大將軍在,那他們便無所畏懼。

關羽在駕馬即將進入樊城的城門中時,他擡頭看了一眼頭上的城匾。

當年他就是站在這塊城匾之下,滿懷無奈與嘆恨的心情率軍退卻。

明明就只差一點!

當年的他,與心中的雄心壯志,僅僅就只差這一塊城匾的距離。

但可惜就是如此微小的距離,當年的他卻怎麼也沒跨過,並讓他心中留下難以彌平的遺憾。

那時他的心情,是旁人難以理解的。

但事隔經年,當他再次站在這塊寫着“樊城”二字的城匾下時,他身前的城門已然打開。

他終於可以以勝利者的驕傲姿態,昂首挺胸的跨入樊城之中。

這讓關羽感覺,他心中有着殘缺的一角瞬間被補足。

他這兩年以來心中一直積壓的那口氣,終於可以盡情的吐出。

上萬漢軍的有序入城並未發出什麼口號,但是從他們堅定的踏地聲可以看出,他們這時的心中充滿着驕傲。

隨着上萬漢軍越發往樊城深入,那萬餘踏地聲及盔甲鱗片的碰撞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高昂的漢軍勝利號角聲。

這號角聲慢慢的覆蓋在了整座樊城的上空。

這是漢軍勝利的號角聲,亦是漢軍一種無言的宣告。

自今日起,樊城重歸大漢的懷抱之中。

當上萬漢軍已經完全進入樊城中時,雖然樊城中的街道兩旁見不到任何民衆。

但是在街道兩旁的房屋之中,還是有着許多雙眼睛在悄悄地打量着,這上萬全身血污卻又精神抖擻的漢軍。

而最後那數萬雙目光,都集聚在大軍中間駕馬行走的那對翁婿身上。

關羽坐騎旁打着的旗號,讓樊城中的民衆知道了這對翁婿的身份。

而在知道關羽與糜暘的身份後,樊城中的民衆眼神中都流露出巨大的敬畏之色。

在眼神中的敬畏之色閃過之後,數萬民衆的眼中又流露出詫異與不解之色。

原來往日中威名盛傳的兩位絕世名將,不是如傳說中的那般有着四目兩口,至少外貌上看與他們並無二致呀。

樊城中的民衆有這種反應很正常,在目前大漢存活的一衆名將中,論單單在荊州的威名,還有誰能比的上關羽與糜暘呢?

樊城中民衆的內心反應糜暘並不知道,只是他坐在關羽的身前,卻敏銳的感覺到關羽身體的變化。

隨着越發往樊城深入,糜暘感覺到身後關羽鼻間發出的喘息聲,正在不經意間變得越來越重。

而關羽的身軀由一開始的板正,亦變得慢慢向他的後背靠近。

察覺到關羽身體的變化,糜暘正要轉頭觀察關羽的神態,但他的舉動卻被關羽的輕喝所阻止。

“萬人矚目,不可回頭。”

身爲蓋世武將的關羽,自有着敏銳的感官。

在他的感官中,他察覺到目前在樊城中的各處,正有着許多人正在注視着他與糜暘。

所以關羽知道這時他與糜暘千萬不能有異樣表現出來,否則的話可能會因此產生不好的流言,從而擾亂樊城中的人心。

只是當關羽說出這句話後,糜暘臉上雖然沒有什麼異樣的表現,但他的內心深處卻浮現出擔憂的心情。

因爲他聽出了關羽話語中的虛弱。

關羽有這點反應,證明着關羽的病情開始復發了。

糜暘預料的並沒有錯。

關羽身體中的病症一直存在着,他之前只是一直在靠華佗留下的秘藥,及心中的一股強大的執念在硬撐着。

換句話來說,華佗留下的秘藥與心中強大的執念,目前就是支撐着關羽身體的兩根支柱。

兩根支柱缺一不可。

而隨着漢軍在今日的會戰中取得勝利,及樊城被漢軍拿下,關羽心中的那股強大的執念正在快速消散。

在這種情況下,關羽開始感覺到他身體中的病症又開始有發作的跡象了。

只是有着華佗留下的秘藥在,所以現在關羽身體中的病症並不會突然讓關羽暈厥。

不過雖然如此,關羽的身體機能亦開始快速下降着。

自己的身體,關羽最爲清楚。

他知道早有預料的一日,終究都會到來。

在感受着自己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的時候,關羽將手中握着的繮繩交到糜暘的手中,他在糜暘的耳邊輕輕說道:

“現在大漢的國勢就猶如你我胯下的這匹駿馬,昂揚有力,有了一路向前的底氣。”

“或許將來御馬的人會有所不同,但答應我,將來你不要讓這匹駿馬停下腳步。

你要驅使着它一直向前,如此大漢才能復興的可能。”

關羽的語氣越發低沉,但他的語氣卻很是堅定。

因爲他現在教授糜暘的是,何爲傳承。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17章 駐守公安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番外:亡國之恨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37章 成都炸了章推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章 江陵城中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請假一日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
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17章 駐守公安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番外:亡國之恨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37章 成都炸了章推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章 江陵城中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請假一日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