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

漢章武六年,十月初。

在宛城內的曹休,正在會見着一位重要的人。

這人正是毛遂自薦,率軍來到宛城支援曹休的田豫。

曹休與田豫之間並不陌生,甚至當年曹操遠征河北時,曹休與田豫還共事過一段時日。

既然共事過,那麼曹休自然是知道田豫的才能的。

故而曹休心中,對曹叡能派出田豫來支援他,還是感到頗爲欣喜的。

在敬完田豫一杯酒後,曹休對着田豫問道:

“國讓千里南下,可有何教我?”

問這句話的時候,曹休臉上露出期待的神色。

這段時日來,曹休心情變的相當不錯。

這是因爲,他原本面臨的危急處境,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遙想八月的時候,糜暘以張郃爲奇兵襲奪博望,那時候的局勢對魏軍來說,的確是糟糕透頂了。

那時候任何人都以爲,糜暘會一鼓作氣奪取宛城,然後進兵許昌。

亡國之象,好似就在眼前。

後來大量漢軍出現在宛城外,也證明了這個猜想。

說實話,那時候曹休雖不斷在宛城內激勵士氣,但他心中未嘗沒抱着與城共存亡的決心。

但好在曹叡果決,急忙派出使者聯繫孫權,讓孫權派陸遜率重兵奇襲荊南,以重現當年關羽腹背受敵之局面。

從當下的局面來說,曹叡的計謀無疑是成功了的。

畢竟糜暘在得知公安有危險後,就連忙率一部分兵馬回援荊南。

這直接導致了,曹休面臨的壓力驟然減少。

從可能死亡的邊緣,被猛然拉回,這換誰會不感到興奮呢?

不過曹休亦知道,大魏的危局遠遠還未到過去的時候。

至少糜暘還未死,不是嗎?

面對曹休的請教,田豫不禁思忖起來。

他雖剛剛來至宛城,但之前在經過許昌時,他就從夏侯尚的口中得知了糜暘率軍撤退的事。

怎麼說呢。

感覺自己的計謀,能夠成功逼退名滿天下的糜暘,田豫的心中還是頗爲自得的。

不過田豫與曹休的看法一致——只要糜暘一日不死,就遠未到他們放鬆大意的時候。

略微思忖後,田豫便開口問道:

“還望大司馬告知,當下關於糜賊的最新動向。”

聽到田豫的詢問後,曹休笑着讓身後的王濬,將一份最新探查到的情報送到田豫的手中。

從王濬手中接過情報後,田豫很快就看了起來。

看完手中的情報後,田豫下意識地讚道:

“真不愧是他,竟能想出以火治水,化橫江鐵索爲灰燼的計策。

潘璋死的不冤。”

隨着時間的推移,哪怕是在宛城中,曹休也是能得到州陵被糜暘奪回的最新消息。

當贊完糜暘後,田豫隨即意識到一個關鍵的問題:

“今吳軍後路被糜賊所斷,陸遜可曾有派出使者,向大司馬求援?”

見田豫能這麼快意識到關鍵所在,曹休自若的撫須答道:

“那是自然。”

回答這句話時,曹休的心中浮現了些許感慨。

就在兩個月前,還是曹叡着急忙慌的向孫權求援。

沒想到僅僅過去兩個月的時間,局勢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執刀者,竟好似變成了待宰羔羊。

等曹休回答後,田豫就連忙問道:

“那大司馬對陸遜的求援,是如何看待的呢?”

問完這句話後,田豫便目光灼灼的看向曹休。

雖說他是曹叡派來宛城的,可曹叡派他來,是爲了協助曹休。

既是協助,田豫必須要搞清楚,曹休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面對田豫的詢問,曹休不假思索地答道:

“盟友之請,自當盡力。”

曹休回答的斬釘截鐵。

曹休並不愚笨,他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

若是他對陸遜的求援不管不顧,或者出工不出力,那麼等陸遜敗亡後,再無後顧之憂的糜暘,就會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宛城。

曹休覺得膽戰心驚的事,經歷一次就足夠了,他不想再有第二次。

而曹休的回答,讓田豫臉上露出笑意。

曹休當年能得到曹操的器重,果然是有道理的。

“大司馬英明。”

在贊完曹休後,田豫便說道:

“上月糜賊雖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成功率一部分賊軍南下,但爲了掩護糜賊的撤退,宛城外尚有三萬左右賊軍精銳。

聽聞這三萬賊軍精銳,乃是糜賊愛將鄧艾統率。

若大司馬能覆滅這三萬賊軍精銳,屆時既能給糜賊一個重創,或許亦可以一舉收復荊北故土。”

田豫的話,讓曹休深以爲然。

他心中便是這麼想的。

只是。

曹休嘆了一口氣對田豫說道:

“國讓有所不知。

之前孤在得知糜暘抽兵南下時,就立刻率軍出城攻打賊軍大營。

可賊軍大營穩固,孤一時猛攻不下。

後來孤本想着整軍後撤,待鄧艾小賊率軍繼續南撤時,再對賊軍後方發動一次猛攻。

可那鄧艾小賊或許得到糜賊指點,竟頗有耐心選擇按兵不動,不給我軍有可乘之機。

時至今日,我軍與賊軍依然在城外對峙中。”

曹休對着田豫講出了,近來他的爲難之處。

誠然在兩方兵力差距大時,兵力少的一方若先撤退,另一方將會得到一個天賜良機。

但問題在於,鄧艾年紀輕輕卻比尋常的老將還穩重,他不退呀。

意識到曹休苦惱的地方後,田豫心中卻好似早有定計般。

他微微一笑後,對着曹休拱手言道:

“豫有一計,可令鄧艾不得不退。”

田豫的這句話,讓曹休大喜。

曹休立刻俯身問道:“國讓有何妙計,速速言來。”

在曹休急切的詢問下,田豫起身朝着曹休背後懸掛的地圖走去。

站定後,田豫將手指指向地圖上的某一處。

接着田豫開口說道:

“大司馬還記得,去年張飛是如何出其不意,率軍來至宛城的嗎?”

田豫的話,加上田豫所指的地方,讓曹休瞬間反應過來。

“國讓的意思是,我軍可以仿照去年張飛故事,反其道而行率軍從涅陽南下繞道至漢軍後方?”

“正是。”

田豫肯定了曹休的猜測。

“今糜賊兩面受敵,荊北地區兵力定然空虛。

加上我軍軍力倍於鄧艾,正是我軍分兵之良機。

豫願請命,率一支精兵南下經涅陽繞道至漢軍後方。

到那時豫一可截斷漢軍糧道,二可震懾義陽諸縣,讓荊北地區動盪。

若一切順利的話,鄧艾在這等局勢下,除去慌忙退兵之外,還能有什麼選擇呢?”

“而一旦鄧艾棄堅營而南奔,大司馬便可親率重兵在後追擊,豫則可在賊軍前方設伏襲擾。

兩面夾擊下,賊軍必潰!”

聽完田豫的計策後,曹休下意識地撫掌大笑起來。

“國讓果真妙計!”

只是在大笑完後,曹休心中卻還有一個擔憂。

“涅陽地界多沼澤山林,道路崎嶇難行,國讓可有把握?”

對於曹休的這個擔憂,田豫卻胸有成竹。

“若其他事,豫不敢妄言。

可豫向來,善行難路!”

說這番話時,田豫全身上下流露出強大的自信。

田豫的自信,並非空穴來風。

當年他隨曹彰遠征代郡時,就曾親率魏軍,不知走了多少窮山惡水。

這件事曹休是知道的。

故而曹休很快就對田豫放心起來。

“好,孤便給你五千精兵。

希望國讓能如當年一般,率這五千精銳爲大魏走出一條威震天下的大道!”

宛城外的鄧艾,尚不知道田豫到達宛城的消息。

這幾日他正在大營中,與着幾位將率在推斷着魏軍的下一步行動。

鄧艾將目光看向張郃,問道:

“儁義以爲,曹休久攻不下我軍後,是否會放棄?”

前段時間,魏軍還時不時地對漢軍大營發動進攻。

可就在最近幾日,魏軍卻停止了進攻。

魏軍接連幾日的按兵不動,讓鄧艾不免生疑起來。

而鄧艾深知糜暘之所以將張郃留在宛城外,看重的就是張郃瞭解諸多魏將的秉性才能。

要是事有疑惑時,他詢問張郃或許會得到答案。

聽到鄧艾的詢問後,張郃思索了一番答道:

“曹休性情勇烈,並非是容易放棄之人。”

張郃給出了他的看法。

而在聽到張郃的看法後,鄧艾便深思起來。

要是真如張郃所言,曹休不會輕言放棄,那麼魏軍這幾日的按兵不動,就頗有可疑了。

只是在沒更多的情報前,鄧艾一時之間也猜不透,曹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但是鄧艾卻知道,面面俱到總歸不是錯。

隨後鄧艾很快做出了一個決斷:

“繼續派出斥候,去更遠,更偏僻的地方探查!”

得到鄧艾的命令後,幾位將校很快就領命而去。

在糜暘的薰陶下,鄧艾一直很重視情報的重要性。

早在之前,他就不斷派出斥候,打探着周圍的情報。

可魏軍的按兵不動,讓鄧艾始終無法放下心。

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直覺。

爲了不辜負糜暘的信任,形勢變得被動的鄧艾,只能進一步擴大斥候探查的範圍。

而鄧艾不知道的是,他的謹慎無形中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在鄧艾的命令下,一批又一批的精銳斥候,不斷地被派出。

而他們探查的範圍,也比之前整整擴大了一倍。

這無疑,大大加劇了漢軍斥候的辛勞。

可辛勞是容易有收穫的。

很快的不久後,一道緊急的情報被送到了鄧艾的手中。

“什麼?

你說涅陽附近,有着大批賊軍出現的跡象?”

聽到斥候的稟報後,鄧艾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涅陽城附近,距離宛城並不近。

按照常理來說,以兩城之間的距離,要是涅陽附近有着少量魏軍出現並不稀奇。

但現在據斥候稟報,涅陽城附近出現的是大量魏軍。

若無數千兵馬,斥候是不會用上大量這一詞的。

鄧艾很快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爲了不引起軍心的動盪,鄧艾先讓人私下召來了張郃。

當張郃到來後,鄧艾便將他剛剛收到的情報告訴了他。

而張郃在聽到涅陽城附近,有着大量魏軍出沒的痕跡後,他的表情亦變得嚴峻起來。

就在張郃還在思考,魏軍的目的是什麼的時候,鄧艾已然脫口而出道:

“賊軍是想派支奇兵,繞道至我軍的後方。“

去年張飛攻打宛城時,鄧艾亦是在軍中的。

所以鄧艾一下子就猜出了魏軍的目的。

之前鄧艾之所以沒想到這點,乃是涅陽附近地勢並不適合大軍行軍。

去年張飛亦是藉助了水軍的幫助,方纔艱險行軍成功。

張郃聽到鄧艾的判斷後先是一驚,然後又脫口而出道:

“宛城中定然來了其他賊將。”

張郃對當下城內的魏將,基本上都很瞭解。

在他印象中,宛城中的魏將原本並沒有擅長險地進軍的人。

險地進軍,看起來好似只需要勇氣,但在當世,這其實算是一個特殊的才能。

巴西之戰時,他就是沒料到張飛有這才能,纔沒有防備的被張飛打的翻山越嶺。

張郃的判斷,鄧艾是認同的。

但他卻沒有在這一點上多作計較。

敵人不是死的,況曹休亦是宿將,在戰局僵持時,他會想其他對策是很正常的事。

現在重要的是,該如何應對曹休的企圖。

在鄧艾還未做決斷時,張郃先說道:

“涅陽附近地勢難行,縱賊將善行險地,一時不會也不會危急到我軍後路。

我軍不如趁賊軍尚未截斷我軍糧道時,徐徐後退至棘陽城中。”

張郃給出了一個穩妥的辦法。

只是這看起來穩妥的辦法,卻未得到鄧艾的同意。

“曹休或許等的就是我軍後撤!

大司馬後撤時,我有三萬精兵爲大司馬殿後。

今我軍若後撤,能留下多少兵力殿後?

曹休可是有六萬餘兵馬。”

鄧艾的話,讓張郃變得猶疑起來。

以敵人一半的兵力,憑藉着營壘的堅固守住不難。

但要是兵力再削弱,那麼多堅固的營壘作用都不大了。

思考好利害關係後,張郃擡頭看向眼前那位被糜暘寄予厚望的男人:

“將軍可有辦法,解我軍困局?”

辦法自然是有的。

思考後鄧艾臉上浮現一抹笑容。

“原本是敵暗我明,但現在是敵明我暗。

兩面夾擊,很可怕嗎?

我看未必!”

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17章 駐守公安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
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17章 駐守公安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