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

末了糜暘爲表誠意,親自將兩位使者送出大營外。

糜暘的舉動正好被前來找他彙報軍情的黃權看見。

在看見眼前的一幕後,黃權沒有馬上叫住糜暘,而是靜靜看着兩位使者離去。

當使者的身影已經完全看不見後,黃權方纔來到糜暘身後,呼喚了他一聲:

“大將軍。”

聽到黃權的聲音,糜暘收回注目長安城的目光,他轉身看向了身後的黃權問道:

“有何事?”

面對糜暘的詢問,黃權答道:

“驃騎將軍遣人彙報,說是已經發現敵軍的前鋒蹤跡。”

黃權的稟報讓糜暘的思緒又飄到了百里之外的一處地方。

那處地方名爲潼關。

潼關對於當世來說,其實是個新鮮的關隘名字。

因爲這處關隘是在數十年前由曹操主持修築的。

相比於在世間享有大名數百年的函谷關,潼關的名氣並不大。

至今爲止,它也只在當年的關中大戰中稍微展現過一次它的雄偉。

但來自後世的糜暘卻知道,論險要程度,潼關絕對在函谷關之上。

因爲縱觀前後世史書,函谷關有在嚴守的情況下失守的例子,但潼關卻幾乎沒有。

自三國之後,潼關就一直是關中大地上最重要的一道關隘。

糜暘派馬超去阻擊許褚,絕不僅僅是爲了要圍點打援,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拿下潼關。

潼關一旦落入漢軍手中,那麼洛陽在漢軍面前,就只有一道年久失修的函谷關守護。

拿下潼關對將來的漢軍東出來說,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

只是馬超能完成自己交給他的任務嗎?

對於這一點糜暘心裡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公衡以爲驃騎將軍能順利擊敗敵人援軍嗎?”

糜暘的突然詢問讓黃權一愣。

可很顯然對於這個問題,黃權在心裡早有思考過。

所以一愣過後黃權很快答道:

“驃騎將軍率領的大多是我軍精騎,行動迅速且不易爲敵人察覺。

在有心算無心之下,加之關中平原地勢有利於我軍騎軍,想來驃騎將軍擊潰敵人援軍並不難。”

黃權的回答讓糜暘點了點頭。

“那驃騎將軍是否能再拿下潼關呢?”

若說糜暘的第一個疑問,讓黃權不至於顯露遲疑的話,對於糜暘眼下的這個問題,黃權則明顯的流露出了遲疑。

這也不怪黃權智遲。

任何智謀都需要一定的情報爲基礎。

而以當下的實際情況來說,大漢的臣子中除去糜暘之外,沒幾個對潼關的險峻程度有着足夠的瞭解。

大部分大漢臣子甚至包括劉備,他們都將自己的目光全部注視在長安上,絲毫意識不到眼下乃是漢軍拿下潼關的最佳時機。

黃權的遲疑被糜暘察覺到。

意識到黃權回答不上來,糜暘輕笑了一聲道:

“命姜維、張嶷率軍兩萬前往與驃騎將軍匯合。

告訴他們二人,務必要協助驃騎將軍拿下潼關。”

糜暘的這道命令讓黃權有些不解。

斟酌了言語後,黃權出言勸道:

“長安乃是天下堅城,縱使因大將軍之計,可讓長安的敵軍產生內訌。

然此內訌不一定能助我軍一舉奪下長安城。

臣以爲爲萬安計,大將軍何不等我軍拿下長安後再分兵襲取潼關呢?”

在黃權看來,眼下的戰局明顯是漢軍佔優不錯。

但長安城堅池厚冠於天下,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也許長安城內的敵軍人數不多,但長安城內的百姓可是有數十萬。

難免曹彰來日不會動員城內的百姓一同守城。

考慮到這種情況,近十萬漢軍攻打長安城都尚嫌不足,更何況還要繼續分兵削弱己方兵力呢。

黃權既是規勸,也是不解。

但面對黃權的規勸,糜暘的態度卻很堅定。

“按孤做的就好。”

說完這句話後,糜暘又出言說道:

“讓魏延率軍準備好。

長安內亂,快則今日,慢則兩日可能就會發生。

敵人內亂,我軍若不趁勢攫取一些果實怎麼可以呢?”

吩咐好這件事後,糜暘便負手離開了黃權的身前。

在糜暘離開後,黃權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黃權的嘆氣被身旁的還是少年的黃崇所注意到。

黃崇是黃權的長子,今年年初黃權從成都隨劉備親征時,爲了好好培養他的長子,他特地將黃崇帶在了身邊。

而在當世將至親的人帶在身邊親自調教,乃是一件很普遍的事。

因此方纔糜暘看到黃權身後的黃崇時,並未下令讓黃崇退下。

相反的他對黃權的這個兒子,還怪有好感的呢。

黃崇見黃權嘆息,他不免關心地問道:

“父親可是因大將軍不聽勸諫而苦惱?”

黃崇因年紀尚小,語氣中還帶着一些少年人特有的稚嫩。

而黃權也是沒想到,一向循規蹈矩的黃崇會突然在這時發言。

黃權意外地看向黃崇問道:“你覺得大將軍方纔的命令是否有不妥之處呢?”

面對父親的詢問,黃崇果斷搖了搖頭。

他年紀尚輕,涉事也不多,怎敢妄評糜暘的命令。

可在搖頭後,黃崇卻對着黃權一拜言道:“孩兒不懂世事,不知大將軍爲何如此在意潼關。

但孩兒見過許多世事,孩兒知道自建安以來,大將軍的決斷都無出錯過。”

說這番話時,黃崇的臉上浮現起對糜暘濃厚的崇拜之色。

莫說黃崇,他這一輩的人,都對糜暘有種近乎狂熱的崇拜。

聽到黃崇的話後,黃權不由得大笑起來。

他不是在笑黃崇,他是在笑自己。

笑自己有時候竟還沒一個少年郎看的明白。

“爲父有時候真的覺得,是大將軍在以一己之力,將今漢推到了如今的高度。”

“你年歲也不小了,這次就隨姜校尉一同出征吧。”

說完這句話後,黃權搖頭晃腦般帶着黃崇離開了。

拿下潼關後,下一步是不是就是洛陽了呢?咱的這位大將軍,心可真大呀!

兩位使者由於心中的驚愕,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長安城內。

回到長安城內後,兩位使者幾乎是一路疾跑的來到曹彰身前。

在看到曹彰的第一眼,那位曹彰的心腹就心急的驚呼道:

“殿下,張郃果真是糜暘的奸細!”

一聽到這句話,曹彰驚的立刻從座上起身。

他三步並做兩步來到心腹的身前,雙手緊緊抓住他的肩膀急切地問道:

“何有此論斷!”

曹彰的急切,讓心腹也顧不上思考,他連忙就將他探查到的驚天消息說了出來。

“張郃向糜暘通風報信,糜暘已然得知虎衛將軍正率軍來援!

他派出馬超前去阻擊虎衛將軍了呀!”

當聽到這個消息後,曹彰差點沒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wωω ▪тt kΛn ▪CΟ

他爲何要接受張郃的詐降計,爲的不就是拖延時間等許褚率軍到來嗎?

可以說眼下許褚的援軍,就是長安的一根救命稻草。

但現在!

這根救命稻草在張郃的告密下,眼見着就要被糜暘生生折斷。

儘管當下還未有許褚戰敗的情報傳來,可糜暘用兵向來狠辣且最善設伏。

在曹彰看來,許褚的援軍已然是凶多吉少了。

一想到這點,曹彰心中就浮現了五內俱焚的感覺。

痛苦,憤怒交雜的情感火焰,正不斷將曹彰的理智吞沒。

怪不得,怪不得!

在得知這個驚人真相,或者說是驚人噩耗之後,有些事在曹彰的腦中漸漸串聯成了一條線。

怪不得街亭之戰時,糜暘能派姜維那麼順利的繞到略陽縣內。

怪不得在略陽之變發生後,第一時間抓到逃兵的會是張郃。

又怪不得張郃會突然提出詐降計,他原來想詐的不是糜暘,而是自己呀!

一旦自己真的輕信糜暘了,那麼自己一定會想方設法派人發出訊息給許褚,讓他抓住這難得的時間儘快進軍。

這樣一來,漢軍不就可以以逸待勞了嗎?

其實以上三個怪不得,原先在曹彰的心中就以疑慮的形式存在着。

一般情況下,若沒有大的誘因這三個疑慮不會轉化爲痛恨的情緒。

但一旦那種誘因出現,那麼原先就存在的那三個疑慮反而就會成爲佐證那誘因成爲事實的鐵證。

人心詭譎,正是如此。

覺得自己“想通”一切的曹彰,心中又如何會不恨,又如何會不惱!

曹彰的氣的直接抽出腰間的長劍,想要立即去往張郃的身前,親自砍下他的頭顱。

但他的動作卻被一旁的夏侯楙所阻止。

在得知張郃的確就是奸細後,夏侯楙心中的心情與曹彰並無二般。

可相比於曹彰,他的性格更加沉穩一些。

“張郃在關中多年,長安城內有不少他的心腹。

縱使子文想殺他泄憤,也得仔細謀劃。

若貿然行事,一旦引起張郃的反撲,長安城勢必陷入內亂之中!”

夏侯楙冷靜的話語,爲暴躁的曹彰澆上了一盆冷水。

是呀,他怎麼將這點給忘了。

稍微冷靜下來的曹彰看向夏侯楙問道:“你可有何良計?”

在曹彰的詢問之下,夏侯楙說出了他的看法:

“不如可以今晚設宴的名義將張郃召來,然後我們在宴席上埋伏刀斧手將他斬殺之。

張郃一死,那些黨附他的人自然就不足爲患了。”

聽完夏侯楙的計策後曹彰緩緩點頭:“好,那便按照你說的去辦。”

說完這句話後,曹彰一方面讓人去安排刀斧手,另一方面則是派人爲信使到張郃的府上去邀請他。

爲了不讓張郃看出端倪,曹彰派出的信使並不知道曹彰的真正目的。

而在信使一臉如常的來到張郃府上後,他很快就見到了張郃。

儘管張郃被監視在府內,但正如夏侯楙所說,張郃在關中統兵多年,長安城內他的耳目是不少的。

甚至負責監視張郃軍士中,也有着一些張郃的舊部。

在多年的影響力下,張郃沒有耗費多少功夫,就得知了那兩位使者從城外返回的事。

得知這件事後,張郃心中充滿了忐忑。

儘管他自問自己對大魏的忠心,天地日月可鑑。

只是天地日月知道,不代表曹彰知道。

在心中的忐忑之下,張郃見到了曹彰派來的信使。

可讓張郃沒想到的是,當見到曹彰派來的信使後,他得到的竟然是一個飲宴的邀請。

從表面上看,曹彰設此宴席應該是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好向他賠禮道歉的。

但張郃可不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

張郃在送別曹彰派來的信使後,心中懷着幾分疑惑的他,立即派出心腹外出打探情況。

而打探來的情況,讓張郃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府外監視他的人馬並未退去。

甚至他的大營,也被曹彰派人暗中接管了起來。

或許曹彰身爲主將,派人接管張郃的大營乃是一件名正言順的事。

若在平時張郃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可現在的情勢能與往常相比嗎?

見慣了太多血腥殺戮的張郃,根據以上的兩點情報,心中很快就得出了一個令他膽戰心驚的推斷。

設宴向他賠禮是假,要在宴席上對他不利,很可能是真的!

意識到這一點的張郃,急的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是有提前做出一些準備,但要想真正走出那一步,對張郃來說還是很難的。

因爲一旦走出那一步,那很多事就再無迴旋餘地了。

可就在張郃猶疑的時候,他一旁的長子張雄早已經急的不得了。

張雄勸諫張郃道:“今之事勢,危在旦夕,如人騎虎者,安可中下哉!”

“要麼爲猛虎所食,要麼奮起一擊,尚有生路也!”

張雄的話如一錘重擊,將張郃從猶疑中擊醒。

當醒悟之後,張郃的眼神中只有狠厲的眼色。

在心中有所決斷後,張郃立即就對張雄言道:

“現在離天黑尚有一段時間,趁此時間,你持我將令去將城東大營的數百親兵調來。

不求隱秘,但一定要快!”

得到張郃的指令後,張雄抱拳之後就要離去。

但在張雄臨走前張郃又着重吩咐了一句道:

“還一定要記得將長安的城防圖帶在身上。

這可是我們要獻給大將軍的禮物!”

要想攻下長安這樣一座堅城,若能拿到長安的佈防圖,無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就是張郃要獻給糜暘的一份禮物。

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推兩本書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16章 幼時情誼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
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推兩本書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16章 幼時情誼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