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

短短半月之內,漢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豫章郡的大半領土。

豫章九縣,除去投降及保持中立的外,最後竟只有三縣掌握在了豫章太守全琮手中。

這樣的消息,怎麼能不讓全琮感到惶恐?

看着手中最新送來的軍情,全琮的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漢軍攻來也就罷了。

那些山越宗帥,爲何要歸順漢軍!”

震驚之餘,無邊的怒意出現在全琮的胸中。

全琮憤怒地將手中軍情,狠狠擲於地上,口中繼續怒罵道:

“背反鄉土,奸賊,惡賊!”

全琮口中罵的,正是那些打出口號迎接漢軍的山越宗帥。

對於全琮來說,雖說漢軍的突然進犯一開始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但後來靜下心來,這事亦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自孫權稱帝那一日起,大漢與東吳之間就是勢不兩立的關係,而糜暘爲了破解荊州的困局,運用奇兵也是常理之事。

可讓全琮不能接受的是,在漢軍進犯豫章郡的危急關頭,數萬山越兵竟突然會羣起響應。

儘管百年來,江東境內的山越一直與官軍不對付。

但再怎麼說,山越亦是江東的一份子,他們能怎麼幫外敵侵佔自己的鄉土?

這樣的行爲,在鄉土觀念濃厚的當世,是很難被接受的。

另外全琮身爲東吳重臣,他可是深知爲何多年來哪怕江東名將輩出,卻一直無法徹底平定山越之亂。

不是因爲山越兵戰力有多強悍,亦不是因爲那些名將徒有虛名。

真正的原因在於,許多山越宗帥與江東的世家大族,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甚至有一部分山越部衆,本就是一些江東大族的子弟在暗中掌控着。

可以說在明面上山越是吳軍的最大內患,兩者間勢同水火。

可在暗地裡山越與吳軍是有着不少利益牽扯的。

就拿全琮自己的家族來說,他的家族與許多山越宗帥有着良好的生意關係。

那些跟隨彭綺起兵的山越宗帥是瘋了嗎!

感覺到被“自己人”背叛的全琮,如何能不憤怒。

在全琮怒斥彭綺等人的時候,堂內有一位將領,彎腰拾起剛被全琮擲於地上的軍情。

這名吳將名朱據,出自吳郡朱氏,乃是朱桓的堂弟。

朱據因家世,年少時就聞名於江東境內。

後來隨着東吳初代名將的陸續謝幕,深感人才不濟的孫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朱據的才能。

爲了培養朱據,孫權任命朱據爲偏將軍,跟在全琮的身邊學習軍事。

對於數萬山越兵響應漢軍一事,朱據與全琮一樣,都感到十分憤怒。

可朱據能被孫權看重,自有一些過人之處,至少他當下比全琮表現的更冷靜一些。

看着臉上憤恨難平的全琮,朱據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全琮在朝野上下以性格恭順聞名,以往朱據幾乎沒見過全琮失態罵人的樣子。

可今日.

由此可見今日全琮受到的打擊有多深。

朱據在整理好思緒後,便開口對全琮言道:

“府君,事已至此,憤懣於國無益。

府君身負守疆之責,應儘快想出退敵之策纔是。”

聽到朱據的勸解後,全琮臉上的憤懣之色漸漸消失,但隨之掛在全琮臉上的卻是苦笑。

退敵?

他又何曾不想呢。

原本在從衛溫的口中得知數千漢軍進犯時,他幾乎是立刻就想出了堅壁清野之策。

按照他一開始的設想,只要堅壁清野之策能夠實行下去,身爲客軍的數千漢軍,定然無法在豫章郡繼續興風作浪。

而等到建鄴派來援軍時,他就可以將那數千漢軍給擊潰。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若豫章郡內只有數千漢軍,局面算不上太糟。

但在數萬山越兵響應漢軍之後,豫章的局面一下子到了最危險的邊緣。

旁的不說,當下豫章郡內有五個縣已落入漢軍手中。

漢軍掌控的縣城,甚至比他這個豫章太守還多,這樣一來漢軍還算的上客軍嗎?

堅壁清野的計策,已被徹徹底底的破解了。

一想到這,全琮只覺得心亂如麻。

全琮下意識地目光看向朱據,對着他問道:

“子範,可有何妙計?”

朱據沒想到本來是他問全琮,到了現在全琮卻反過來問他。

好在朱據心中,倒的確有着一些看法。

“依據看來,漢軍的目的在於柴桑。”

這一點,從漢軍的進軍路線不難判斷出。

朱據的判斷的,頓時讓全琮神色一凜。

方纔全琮只顧着憤怒了,差點忽略了這關鍵性的一點。

柴桑不止是豫章的治所,從國家方面來說,更是攸關國運的一座城池。

如此重要的城池,是容不得有半點損失的。

全琮知道哪怕豫章全境都丟了,但只要他能守住柴桑,那就是有功。

反之的話,孫權會吃了他的!

被漢軍的目的驚得恢復理智的全琮,連忙繼續問朱據道:

“你有何想法,速速說來。”

全琮急切的模樣,讓朱據沒有半點怠慢。

“以當今戰局,府君之前堅壁清野之策已然失效。

既已失效,就應該及時改變策略。

柴桑之重,重於豫章。

漢軍得數萬山越兵相助,氣勢強盛,尋常縣兵斷難抵擋。

據以爲府君當立刻下令,將駐防在海昏的精銳士卒全部調往柴桑。

集一郡之力,守國之藩籬!

漢軍遠來,勢必不能久。

加之柴桑距離永安、廬江不遠,只要府君能拖到二呂將軍率援軍前來,那一切就尚有挽救餘地。”

朱據口中的二呂將軍,指的是呂岱與呂範二人。

聽完朱據的計策後,全琮沒有過多思考。

棄全郡而專守柴桑,這需要很大的膽魄,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全琮不缺乏這樣的膽魄,全琮亦認爲,非如此不可救大吳。

於是全琮連忙召來屬吏,將朱據的策略變爲命令給傳達了出去。

待屬吏離開後,全琮提起筆想寫一封奏報給孫權。

щшш☢ TTKΛN☢ ¢ ○

要想調動呂岱及呂範的兵馬,非孫權的詔令不可。

只是全琮卻遲遲無法動筆。

想到近年來脾氣愈發喜怒無常的孫權,全琮就有些不寒而慄。

若他記得沒錯的話,再過一段時間便是孫權的生辰了。

一想到自己即將要送的這份“生辰大禮”,全琮的手就在發抖。

陛下,應該會控制住自己吧?

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6章 此路不通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63章 空城計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1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
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6章 此路不通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63章 空城計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1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